书城亲子培养你的优秀男孩
26668600000009

第9章 给孩子的思想松绑,创造力是成功的源泉(4)

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应该保护孩子的天性,不能违背客观的教育规律。要想办法激发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而不是一味地逼迫孩子学习。当然,想要真正地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大部分情况下父母只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当做评价他们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尺,所以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这就需要父母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孩子多元化地发展,当孩子在某一个方面表现出极强的兴趣的时候就要及时地肯定并进行表扬。这对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自发地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最终孩子会在兴趣的驱使之下对学习表现出很强的耐心,那么他的能力也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不妨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案例,它一定会给家长带来些许的启示。

对于孩子来说,玩具永远是他们的最爱,很多孩子对于拼图游戏情有独钟。当他看到那一张张小小的卡片在自己的手中变幻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之后,就会升腾起一种非常强烈的成就感。

有一次,5岁的儿子又向妈妈提出了要玩拼图,于是妈妈便把那些玩具拿出来让孩子玩。不久之后汽车、房子、小花等都一一出现在了儿子的手下,可是过了不久儿子却眼巴巴地看着妈妈,并且不时地看那个存放玩具的小箱子。儿子的手中还有一架未完成的飞机图形,这时候妈妈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原来以前儿子玩拼图的时候总是会把那些玩具弄得到处都是,这让妈妈感到很头疼。于是今天当儿子再次提出要玩拼图的时候,妈妈只把其中一部分的材料拿了出来,剩下的那部分仍旧放在那个小箱子里。可是妈妈不曾想到,正是由于自己的这个举动却影响了孩子的想象力的正常发挥,导致孩子的思路出现中断,因此不得不不向妈妈索要另一部分材料。

孩子对于动画片的热情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有时候他们还要拉着爸爸、妈妈陪他们一起看动画片。有一位心思缜密的家长在陪儿子看动画片的时候,获得了同样的启示。

动画片《海绵宝宝》的某一集,有三个主要人物,一个是贪得无厌的艺术品收藏家,一个是海绵宝宝,而最后一位则是一个没有真才实学,但却喜欢到处吹嘘的所谓的艺术家。

剧中的情节是这样的:海绵宝宝想要通过向艺术家求学来开拓自己的艺术生涯。艺术家原本就门庭冷落,学生无几,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来向自己求学的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奇怪的是这位艺术家却装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想尽办法来训斥海绵宝宝,力图制造出一个学识渊博的假象。天真无邪的海绵宝宝还以为是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于是非常谦虚地听着那个艺术家的“教导”。

海绵宝宝第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就是画一个圆。可是由于艺术家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动笔了,再加上他本身就没什么才华,所以他只画出了一个非常不规则的图形,但是他依然强词夺理地坚持认为那就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圆。并且告诉海绵宝宝一定要画一个和自己的一模一样的所谓的圆。海绵宝宝没有听从老师的话,他利用自己的聪慧画出了一个特别规则的圆。当艺术家看到海绵宝宝的画之后暗自感到惭愧,可是他又不肯承认自己不如海绵宝宝,于是一气之下就把海绵宝宝的画给撕碎了。接着海绵宝宝又承受了来自艺术家的一顿训斥。

不过海绵宝宝可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他脑子里的鬼点子也特别的多,所以当艺术家走后他又捡起那些碎纸屑,以一个非常快的速度拼出了一个新的图形。当他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作品拿给艺术家看的时候,艺术家却训斥他不务正业,于是那个刚刚被拼凑出来的图形又惨遭艺术家的毒手,成为一堆废纸片。这一次海绵宝宝又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他把那些碎纸屑拼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雕塑,艺术家终于忍无可忍了,恼羞成怒的他一口气把海绵宝宝的小雕塑吹跑了。

在艺术家多次的否定之下,海绵宝宝逐渐丧失了自信心,他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拜那个伟大的艺术家为师,万念俱灰的他一头扎进了一个垃圾桶中,不久之后就被收垃圾的汽车给运走了。

这时候那个有远见卓识的艺术品收藏家闪亮登场了。当艺术家把自己的那些得意之作一一拿到收藏家的面前的时候,没想到收藏家竟然不屑一顾。可是很快,他就被海绵宝宝那个充满着生命张力的雕塑给吸引了。收藏家说只要艺术家肯把那个雕塑出售给他的话,自己就会拿出一笔十分丰厚的财富给他。艺术家听到对方给出的条件之后不禁欣喜若狂,可是可悲的是,这时候他一不小心把那个雕塑给弄坏了。这对于艺术家来说无异于一个灭顶之灾,可是那个不明就里的收藏家却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大不了你花费一点时间重新做一个不就行了吗?”收藏家说完之后就大摇大摆地走了。

面对这个支离破碎的雕塑,艺术家伤透了脑筋,他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有能够把那个雕塑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于是他想到了要把海绵宝宝找回来,让他重做一个。经过一番折腾之后,他终于在很远的一个垃圾场里找到了失魂落魄的海绵宝宝。可是这时候的海绵宝宝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份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简直就是一个废物,根本就没有学习艺术的天分。

虽然在艺术家的甜言蜜语之下,海绵宝宝很不情愿地回到了工作室,可是这时候的海绵宝宝再也制作不出和原来相似的作品了。这也就意味着海绵宝宝的创造力已经被不懂得教育的艺术家给扼杀了,他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有着种种想法的小男孩了。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相似的故事,刚开始的时候男孩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总是会有一些非常奇怪的举动。很多父母却以为孩子是在淘气,于是纷纷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不许这样做”、“不该那样做”、“这样做不对”、“你怎么这么笨呢”等,都是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一些话。如果孩子总是处于不断的否定,没有充分的活动自由的权利,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话,孩子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地减弱,以至于到最后完全的否定自己。其实,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孩子的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们在不正确的教育下变得越来越自卑,从而导致那些原本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的事情变成了一个超级难题。没有哪个人不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可是如果当你的男孩陷入了自卑的牢笼的时候,你又怎么可以去奢望他勇敢地克服种种困难,追求最后的胜利呢?

所以父母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不管是行动上的还是思想上的,这一点都非常重要。

如果父母能够采取一定的科学而正确的方法的话,那么不但不会限制孩子的发展,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潜能。进而就可以把很多看似非常困难的事情变得容易起来。其实要做到这些也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父母可以抓住男孩的好奇心和爱动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把自由还给男孩,让你的男孩变得越来越自信。

不懂他做的是什么,就让他解释给你听

由于孩子对世界的探索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够完全理解事物,因此他们就会用想象来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当他们想要给自己的想象以明确的解释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学习语言来解释事物的发展。由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所以儿童的创造总是比成人要多,儿童的疑惑也总比成人多。家长何不在搞不明白他们在做什么的时候,听听他们的解释呢?

男孩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需要扮演独立决策的角色,因此要从小培养他们独立解释、独立决策的能力。从男孩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家长事无巨细,把什么道理都事先灌输给男孩,那么男孩在产生疑惑的时候,就会失去对事物探索的欲望和兴趣,严重者会使他们丧失发现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他们习惯被告知正确结果,最终也就失去了独自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这样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男孩便会很容易就失去主控权的机会。因此,当你家的男孩遇到疑惑的时候,不要急于告知他为什么,先听听他是怎么想的,这样有利于促进他主动探索未知。但是如果孩子每次都得不到成人的正确答复,那么对所有问题的解释都得凭借他们自己的想象,这样一来,他们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突然怀疑自己,从而失去自信。因此,家长的“授业解惑”也要有一个合理的尺度。

家长该如何做呢?我们来看看一位幼儿园老师的讲述吧。

街角公园里,孩子们的吵闹声叽叽喳喳一片。总有人不断来向我告亮亮的状。“亮亮把我的积木扔进水池里面了。”“亮亮在幼儿园上课的时候老跟小朋友讲话。”不知不觉,我便觉得亮亮是个淘气捣蛋的男孩。只要亮亮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了争执,我总会先怀疑是否是亮亮不好,当然也免不了批评他几句。但是他总是嘟着嘴巴,好似极其的不服气。渐渐地,亮亮开始变得排斥我,不爱跟我讲话,不爱让我陪他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