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人要懂点催眠心理学
26670200000003

第3章 催眠不是女巫的魔法(2)

催眠对人的感觉的影响

女人的触觉犹如蜗牛的触角一样灵敏,当然感觉越是灵敏就越容易被催眠。在催眠师的暗示下,女人的五感机能也会有所改变。比如,被催眠师暗示后,受试者感受不到原本存在的疼痛。

当然,这种感觉也可无中生有,比如,催眠师发出指令,“你面前有一些令人恶心的东西”,受试者随之出现恶心的反应。催眠还能使受试者的触觉发生改变,甚至创造出一种无感知的状态。

在人的五感机能中,最容易发生改变的就是触觉机能,而且当受试者进入催眠状态,触觉更容易发生改变。

比如,当催眠师对受试者发出这样的暗示“你的手上有一只小虫子正在慢慢地爬动,你的手觉得奇痒难耐”时,我们就会看到受试者的手开始抽动,就像真的有虫在爬一样。

当然,催眠不仅能将某种本来虚无的感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也能让原本存在的感觉变得没有知觉。那么,催眠师是怎样将受试者带入一种对感觉毫无知觉的状态的呢?

首先,催眠师会给受试者某些暗示,比如对她说:

你的手上带着很厚的手套,所以你的手感觉不到外来的刺激,手套很厚很重,让你觉得你的手越来越沉,太沉了,麻木了,你的手失去了知觉,已经分不清哪儿是手、哪儿是手套了……

在这样的一番催眠暗示之后,不管催眠师是用力地掐受试者还是用针刺,受试者都不会有任何反应,感知不到任何疼痛。

上面所举实例都以手为例,这并不是说这种无感觉状态只能在手上实现,其实,在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也是能够实现的。它能够帮助身体疼痛的病人减除痛苦,有效地缓解他们的疼痛。比如,很多女人都有过痛经的经历,如果没有到非去医院治疗不可的地步,很多人是选择默默忍受的,其实这个时候可以利用自我催眠来减轻痛苦。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证明:催眠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的触觉,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的味觉、嗅觉、视觉甚至听觉。

味觉是靠口腔来感觉的,到底什么是味觉控制呢?比如,催眠师暗示普通的馒头是美味的蛋糕,再递给受试者,受试者放到嘴里会表现出很好吃的样子;将一个受试者非常喜欢吃的鸡腿递给她,并告诉她这是一只变馊了鸡腿,之后,她会表现出恶心的神情。

而利用嗅觉控制,催眠师可以使受试者闻到一些本不存在的味道。比如,催眠师暗示:“铁观音的味道很香醇。”受试者马上就会给出相应的反应。又如告诉受试者,她面前有一束漂亮的玫瑰花,她会做出闻花香的动作,并有非常陶醉的表情出现。

视觉控制是通过暗示使视觉性想象出现的行为。

视觉控制可以让我们想象起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场景,人、物、风景等都可以。想象主要分为两种:平面想象和立体想象。平面想象是当受试者脑海中浮现出某种想象情景时依然没有任何动作的想象;当受试者想象到某一情景并有了相应的行为,则为立体想象。

当受试者进行的是立体想象时,通常说明该受试者已经进入了深层催眠状态,若在此基础上催眠程度再次加深,在催眠师的指导下,即使受试者睁开眼睛,也会看到很多原本就不存在的景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幻觉。

此外,当我们进入催眠状态之后,通过催眠师的暗示和指导,通过听觉控制受试者可能出现幻听。比如,当受试者处于一个完全不可能听到火车鸣叫声的环境时,催眠师给她“远处正有火车行驶过来,火车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大了”的暗示,受试者就会侧耳倾听;若催眠师传达的是“窗外有人在大声叫喊”的暗示,受试者则会有转而面向窗户的行动。

可见,催眠不仅对触觉有着较强的控制力,对我们的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催眠启示录

通过催眠,催眠师既可以让我们的无感知变为有感知,也可以让本就存在的某种感知变为无感知的状态。生活中,当某种痛苦的感知出现时,催眠能将我们带入无感知状态,从而减轻我们的痛苦。

催眠状态利于与潜意识交流

催眠能让我们很自然地进入潜意识,那么,它能否唤起我们的潜意识呢?能否让我们更好地与潜意识交流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潜意识。

很多人认为,当我们进入睡眠之后,几乎就等同于没有了意识,这时候是不是就是潜意识状态呢?其实,潜意识并不是指没有了意识,我们即使处在睡眠状态之中,潜意识也会产生作用,梦境其实就是潜意识的产物。

当我们处于觉醒状态时,很难察觉潜意识的存在,因为意识先于潜意识而存在。那么,潜意识通常出现于何种状况之下呢?心理专家指出,当我们突然感觉到内心有某种东西闪过时,这就是潜意识给我们传递的信号。

潜意识非常庞大,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潜意识的影响,但我们却始终无法感知潜意识的存在。

在我们的生活中,潜意识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有时候甚至比意识还要大,而且人们大部分行动都与潜意识有关。

比如,爱脸红的女人,即使内心并不感到害羞,站到众人面前也会像害羞时一样脸红。这就是潜意识在起作用。由于曾经站到众人面前时总是因害羞而脸红,于是潜意识将“站到人前”这一情景与“脸红”联系在了一起,当它们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之后,一旦站到人前,潜意识就会做出脸红的反应,而不再是害羞才会脸红。

此时,即使我们有意识地想要改变,也毫无作用,甚至会使情况变得更加严重。这种情况下,若想克服就必须借助催眠来与潜意识交流了。

催眠是唤起人类潜意识的最佳手段,那么意识与潜意识究竟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互相传达信息呢?当唤起潜意识这一概念被提起,人们最先想到了暗示,研究表明,通过暗示,意识与潜意识确实能够实现信息互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是处于一种觉醒的状态,那么将很难与潜意识进行交流,或者控制潜意识。然而,暗示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催眠状态,让意识的影响力减弱,让我们更加畅通地与潜意识进行交流。我们一旦进入催眠状态,此时大脑所接收到的指令则直接被潜意识接收,而不用再通过意识这一关卡。

说到这儿,或许很多女人开始寄希望于用暗示这一方法来排解内心的烦恼,而不是通过怒吼或是其他有损自己形象的方式来排解。然而,即使进入催眠状态,暗示也并不能将烦恼一扫而空。当然,暗示确实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前提是该暗示应简单可行。简单地说,要想与潜意识进行完全接触,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但催眠状态的确是最适合与潜意识交流的状态。

要想与潜意识进行交流,除了暗示以外,想象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对于视觉想象力丰富的女人来说,想象的效果往往比暗示更佳。而且,想象的方式也很简单,只需要将正面的想象灌输到潜意识中去即可。

还以“脸红症”患者为例,当患有脸红症的女人进入催眠状态之后,可以想象自己已经可以在人前镇静自若,不再脸红的场景,比如在众人面前做演讲等。当将这种想象重复多次之后,这种想象就会在潜意识里扎根,这时,再给潜意识输入一些积极的暗示,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使受试者完全克服脸红症。

由此可见,催眠状态非常有利于我们与潜意识进行交流,进而改善不良状态、获得积极的力量。

催眠启示录

动念动作应答法是一种常用的、便于我们与潜意识进行沟通的有效催眠心理技巧。当受试者进入催眠后,催眠师将对其提出一连串与潜意识相关的问题,并让受试者用某一动作来表达出内心的情感,而不是简单的语言表述。在催眠之前,催眠师会事先向受试者说明五个手指中的各个手指所代表的意思,这样,受试者在回答问题时就不需要经过意识的思考,只需等待手指做出潜意识的自然反应动作即可。采用这种心理技巧能够更加真切地探知潜意识的感觉与期待。

催眠的力量有多大

催眠是一种与潜意识进行沟通,从而唤醒我们心中那个沉睡的“巨人”的心理技巧。而我们心中那个沉睡的“巨人”的力量有多大,催眠的力量就有多大。然而,没有人能够真正说清这种力量到底有多大,它似乎总在创造奇迹,不断带给我们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