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知人知面知心的行为心理学
26670900000005

第5章 眼为心门,了解他人内心先从眼睛入手(1)

大部分人在看人第一眼的时候都会望向对方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够透露出相对于其他部位更多的信息,而眼神和视线能透露一个人的心理。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别人跟你交谈时,不仅眼神变化千奇百怪,而且视线也是变化多端的。如何透过眼睛获得更多的信息,又如何美化自己的眼睛,给别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呢?本章将详细讲解。

通过眼光来判断人心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认识一个人要先看清他的眼睛,然后才会看其他部位。通常来说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大部分信息都来自于他的眼睛,因此可以说,眼神是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中的第一要素。

从古到今,人们有很多对人的眼睛的描述,根据这些描述通常能得到这个人的很多信息。描绘了一个人的眼睛,也就描述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这点从我国源远流长的京剧里也可窥见一斑。正面人物,或是浓眉大眼,或是眉清目秀;而反面人物,则是或鼠目鸡眼,或三角眼,丑不可观。

我们平时经常说的眼睛会说话,就是指眼睛的动作能够透露出许许多多的信息。

比如人们遇到敬仰的人,往往会仰视;遇到喜欢的人,眼睛里会露出异样的神采;眼眸无意识地乱转的人通常是傲慢而不可一世的人;心里有所隐藏的人总是不敢正视他人;真正无邪的人,眸子沉静而给予人诚挚的力量;恋人之间的眼眸传递的是甜蜜;朋友之间的眼眸传递的是友情与义气;互相对立的人,眼眸里会迸发出类似于激战的“火星”……

究竟人的眼睛能够传达出哪些具体的信息呢?如果想要知道答案,首先就要了解大多数人的眼部动作所体现出的含义。

1.质问

如果一个人一直目光如炬地盯着别人看,似乎要从对方身上带走一些什么,那么,这样的眼神代表着质问。这个人是想从对方的脸上看到对方的心底。比如,情侣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女方通常会盯着男方看,那时透露的信息正是她的心情,她在质问,她需要一个答案。

2.期待

当一个人的目光很温柔地凝视一个人的时候,说明他有所期待,希望对方说出他心里想但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出的话,或者是恭维,或者是赞美,或者是爱慕。

3.掩盖

如果一个人的眼睛一直在躲闪,不敢正对别人的眼睛,那就说明他在试图掩盖什么。他不希望别人看他太清,离他太近。这实际上就是拉开距离的信号,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他认为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是让自己处于安全状态的最佳方式。

4.撒谎

当一个人一直用眼睛撇对方,眼神中略带着一些不安的时候,通常说明他说了假话,他想知道对方有没有发觉,但是又担心被对方发觉。

5.蔑视

当一个人的眼睛斜视他人的时候,说明他对这个人有轻蔑之意。在他的内心深处,是有些瞧不起那个人的。

6.尊敬

当一个人的眼睛仰视另一个人的时候,意味着他对这个人的尊敬和仰慕,说明这个人在他的心目中是很有分量的。

这种仰视最常见于那些追星族们看到自己的偶像的时候,那种尊重与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7.盛气凌人

当一个人的眼睛俯视他人的时候,意味着他有些自大、傲慢,这种盛气凌人的眼神说明他在别人面前感觉自己存在着优势。通常上司会有这样的眼神,在看待下属的时候,他们都会借助眼神把气势摆出来,以宣示自己的威严。

眼神除了有上述几条含义之外,还可以传达很多信息。

无论对方是怎样的人,要想深入了解,就一定要先从眼部动作入手,通过捕捉他人的眼神来判断他人的想法。

行为密语

视线略为朝下或一接触对方的眼睛就悄然移开视线,多半是自认为在年龄上或社会地位上,对方位于高位或为强悍之人,因而在谈话时多半会带有一种紧张感。在这种场合,他们手、脚的动作或坐的方式,无形中会显得有些别扭,这种人多半是属于温和而内向的性格。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见对方眼神下垂,连头都向下倾了,便可明白他是心有重忧,万分苦痛。此时不要向他说快乐的事,那反而会加重他的苦痛;也不要向他说苦痛的事,因为同病相怜越发难忍。你可以说些安慰的话,并且从速告退,给对方留下空间。

他的瞳孔出卖了他的心

一个人的眼睛,最为关键的地方非瞳孔莫属。要想了解一个人,就不妨通过关注对方的瞳孔来辅助自己了解事实的真相,进而判断对方讲话是否属实,因为人的瞳孔的收放是极难控制的。一个人撒谎的时候,可以摊开他的双手表示诚恳,可以用无辜的表情来表示自己的清白,但是却无法控制他因为兴奋而扩大的瞳孔。

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透过瞳孔能够解读别人的内心。有句老话说的便是,在跟别人交流想法或者谈判时,“要好好看着对方的眼睛”。其实这就是指要看着对方的瞳孔,因为瞳孔会随着人的情绪起伏而扩张或缩小,比如在谈判到关键的时候,对方虽然嘴上说价格已经是最低了,不能再谈了,可是瞳孔却放大了两倍以上,明明就是看到钱快赚到手而有些兴奋,这说明他给的价格绝对不是最低的,他在说谎。

另外,相对于深色瞳孔来说,浅色瞳孔的眼睛往往更易透露人心底的想法,因为浅色的瞳孔在扩张时给人的感觉更加明显。

人们要想通过对方瞳孔的变化来获得对方的信息,就要了解几种瞳孔变化所代表的含义,下面做一些简单的归纳。

1.瞳孔放大

一个人感到愉快、欣赏、兴奋,或者受到一定刺激的时候,他的瞳孔就会扩大到平常的4~5倍。

人们常说:“看你高兴的,眼睛都放光了。”其实这样的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因为感到愉快瞳孔会放大,也就像是放光了一样。如果人们处在兴奋的状态,瞳孔会放大,甚至会比原始尺寸大四倍。比如女孩子在看恐怖电影的时候,身子缩成一团的同时瞳孔也会放大,这是由于恐怖的刺激使人兴奋的结果。通常瞳孔扩大的时候人看起来比较有精神。

2.瞳孔缩小

若一个人生气、厌烦、心情消极的时候,他的瞳孔就会收缩得很小。

比如,男女朋友在吵架的时候,女人一生气回到了自己家,家里人大多会问“怎么了”,女人这时就会很奇怪,自己已经很努力地隐藏自己的情绪了,为什么别人还能够看出来?其实这就是别人所说的“眼睛无光”。因为生气、心情不好,所以她的瞳孔便缩小了,从而显得眼睛暗淡无光,没有精神。

3.瞳孔无变化

瞳孔如果没有什么很大的变化,表示一个人对所看到的物体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通常人在漫不经心的时候瞳孔会是这样的,当看到这样的瞳孔之后,你就应该知道,你现在所讲的话题,对方并不感兴趣。

如何不让对方猜透自己的心思,不让自己心里情绪的起伏变化被人看出来,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想办法。据说几个世纪前,一些女性曾经将番茄汁滴进眼睛里,使瞳孔变大,从而让自己看起来显得更妩媚。受此启发,现在的科技发展以后,人们研制了瞳孔放大片,利用瞳孔放大片,能够有效地掩盖自己的信息,并且可以选择深色的,因为浅色的瞳孔变化会比较明显。

行为密语

无论是罗大佑唱的“乌溜溜的黑眼珠……”还是范晓萱唱的“你的眼睛像闪烁的星星”,都让我们感受到眼睛之于人的重要作用,它总是吸引他人注意的关键因素。如果你想要通过眼神来洞察他人的内心,并且通过眼神向别人传达信息,那么你就要了解各种眼神所蕴含的意义,并且要在生活中积极地锻炼你的眼神,这样你就能变成一个善用眼神的人,你的魅力也会随之增加。

人们那向上看的眼睛

一个昏暗的房间里,有一个人坐在桌子前,微微地低下头去,眼睛往上看,这样的情景,往往会迷住无数人。在低头的时候抬起眼睛往上看,是一种表示顺从谦恭的姿势。这种让人看起来像个孩子一样的姿势对旁观者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比如在婚姻遭遇危机时,戴安娜王妃博得全世界同情便是用的这个姿势。她将下巴微微内收,抬起眼睛向上看,并且露出纤细嫩白的颈部,很多人说摆出这样姿势的戴安娜王妃就像是一件艺术品。这触发了成千上万人的怜爱之情,人们都希望能够像父母一样保护她,尤其是当人们认为黛安娜王妃遭到英国王室的攻击时。

向上看的眼睛使自己略显矮小和无助,这样能够激起人们心中的怜爱之心,从而给予相当的关爱和帮助。聪明的人要学会这样的姿势,在恰当的时候使用,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办公室,由于你工作的疏忽而犯了某些错误,这时你的主管走了过来,在感觉到他走到身旁的时候,你大可以摆出这样的姿势,抬头看着他。这时主管恐怕会因为你这个无助与顺从的姿势而减少训斥你的言语,甚至会换个态度来跟你沟通交流。

如果我们要运用这一姿势,就需要一些练习,下面将其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简单归纳一下,以供参考。

1.眼神很重要

这一姿势也要配合适当的眼神,比如有一丝丝忧郁的眼神,好像心事重重,却又不失一丝真诚。不能一抬头眼睛便直勾勾地看着对方,再带有些挑衅的味道,那就只能把事情越弄越糟了。上学的时候学生们通常会摆出这样的姿势,当他们犯错的时候,乞求原谅,乞求被保护,当老师走过来的时候,他们都会用委屈的眼神看着老师,有些人甚至还会抖动嘴唇。但是有些学生就比较不识趣,他们有时候似乎要下决心与老师为敌,将眼睛瞪得溜圆,直勾勾地看着老师,充满了挑衅的意味,最后总会被狠狠地教育一顿。

2.视线很关键

要看准对方的位置,将视线直视对方,否则用眼角的余光看人,更大的可能是激怒对方。

3.整体形态不容忽视

如果对方并不在身边,而是远远地看着你,那么就要保证整体形态的一丝温顺和无助,让对方有充分的机会发挥他的怜悯之情。

4.若有所思要拿捏到位

若有所思的眼神要控制得当,可以对着镜子进行调整。如果控制不好可能会变成思考的姿势,这就有“东施效颦”的味道了。

5.要与外界环境相协调

由于任何肢体语言所代表的意义都要综合时间、地点、人物等因素来考虑,而且人们在传递信息的时候通常都是几种肢体语言组合在一起的,因此,要把握整体肢体语言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