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趣味经济学:把握经济脉动的绝佳教材
26671200000012

第12章 消费与经济学:做最会消费的“聪明人”(2)

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首先发现了土豆销量的反常现象,为了纪念吉芬,后来经济学者把那些随着价格升高需求量跟着增加的商品称为吉芬商品。爱尔兰土豆之所以成为吉芬商品,是因为虽然土豆、肉和奶酪都涨价了,但是土豆仍然是相对便宜的。人们为了生存,只能大幅度减少对昂贵商品——肉和奶酪的消费,而把省下来的钱购买土豆。

在现实生活中,吉芬现象很常见。比如在竞争激烈、物价居高不下的北京,无论是城郊还是市中心,房租价格也是节节攀高。常理来说,房租升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差的城郊房子的需求应该减少,但是反倒有更多的人搬到城郊居住。因为相对市中心房租来说,城郊房租相对来说还是便宜的。这就形成了城郊房租升高,需求增加的吉芬现象。

最近几年的房产市场也出现了吉芬现象,房价越来越高,买房子的人也越来越多。股票市场上也是如此,一种股票的价格越是上涨,人们越是趋之若鹜地购买,以便趁着“牛市”大捞一笔。此外,下雨天雨伞销售商趁机涨价,迫于无奈,买雨伞的人也会比平时更多。

吉芬商品原理经常被一些商家利用,比如在日本大地震核泄漏时期,有些商家故意散布谣言,谎称“食盐还会继续涨价”,人们不了解事实真相,食盐越是涨价越是争相抢购,这正是利用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当然这种不法商家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此外,为了迎合那些支付能力很高的消费群体,商家经常推出一些精装高价礼盒,诸如上万元一盒的月饼、几千元一箱的粽子等,价格越高人们越是争相购买,这是利用了人们的虚荣心理。

吉芬现象为什么会存在呢?一些经济学家的解释是这样的,他们认为吉芬商品一般是廉价的生活必需品,而吉芬现象也多发生在低收入消费者中。比如土豆是西方国家最廉价的必需食品,土豆涨价就意味着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必要支出增加,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其相对收入就变少了,为了维持生存,人们只能减少肉类等昂贵食品的消费,将更多的钱花在购买土豆上。在我国,大米和白面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商品涨价,消费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消费者就会自觉减少用在其他食品上的消费,把节省下的钱用来购买大米和白面。实际上,吉芬商品在高收入群体中也是存在的,比如,在富人的炫耀性消费中,一种商品越是涨价,富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越是增加。

吉芬现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定律之中的特例,客观存在而且不可避免。那么,吉芬商品究竟违反一般商品需求定律吗?经济学上的需求定律是这样的:“在别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呈反向变动关系。”需要注意的是需求定律的前提条件,是“别的条件不变”,这个条件隐含了很多有关需求的概念,比如“需求弹性”和“供给价格”。

以上面提到过的“下雨天雨伞涨价,需求量反而上升”为例,雨伞消费量的上升,不是因为价格上升,而是因为突然下雨的天气,这时候需求定律的“别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了。下雨天人们对雨伞的“需求弹性”降低,价格已经不是影响购买的关键因素了,下雨天只要价格不是过分的高,人们就会选择购买雨伞。

总之,“吉芬现象”的存在,并不是否认需求定律的正确性,而是更加完善了需求定律。

经济启示录

曼昆所举的案例中,土豆是爱尔兰人民的廉价必需品,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土豆价格虽然上涨了,但是人们对它的需求不减反增,土豆就是经济学上吉芬商品。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理解吉芬商品的概念有利于我们理解很多经济现象。

节俭悖论:节俭为什么反而会导致衰亡

勤俭节约是我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节俭是很多人致富的常用方式。然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却表示节俭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毫无好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公众节约的方式是减少消费,增加储蓄,这样一来社会的整体收入就会减少。为什么节俭非但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会导致衰亡呢?

这就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有趣的原理——节俭悖论。

2005年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本·伯南克发表了“世界目前正在遭受储蓄过剩煎熬”的新理论。在解释美国经常项目赤字飙升现象的时候,伯克南认为是“全球储蓄过剩”造成了美国经常项目的巨额赤字。他说:“美国的经常性项目逆差是世界其他国家过度节俭造成的恶果,跟美国民众积极消费没有关系。”

在谈及“全球储蓄过剩”以及房地产泡沫的关系时,伯南克明确指出,世界经济复苏之后,企业投资欲望仍然没有走出低迷期,大量的金融资产在全世界各地找寻可投资的项目,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股市崩盘使很多投资者感到恐慌,就这样,房地产成了最受欢迎的投资项目之一。资金流入美国市场之后,首先将股价抬得很高,这样不仅激励了消费者也激励了投资者。在股市资金过分充溢之后,很多资金又转而投向了债券市场,从而使得房价上升,消费变得更加积极和活跃。

总的来说,伯南克主席对节俭的看法和凯恩斯的“节俭悖论”观点是相通的。

18世纪,荷兰的曼德维尔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中讲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群蜜蜂崇尚节俭,结果这个蜜蜂群体反而更加衰败;后来,这群蜜蜂大肆挥霍,反而使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事实上在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挥霍使得整个社会繁荣,而节俭反而使得整个社会衰败,这就是节俭悖论。

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说节俭是一种美德,是最常用的一种个人财富积累的方式。对于家庭而言,如果能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那么这个家庭一般都可以致富。但是,根据凯恩斯所提出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公众越节俭,越倾向于储蓄,那么产品需求就越少,社会总消费量就越低,这样就往往会导致社会收入的减少。由此可见,节俭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节约悖论”最早由凯恩斯提出,凯恩斯认为消费变动会使国民收入向同方向变动,储蓄变动会使国民收入向反方向变动,即增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造成经济衰退的恶果,而减少储蓄会时国民收入增加,使经济更加繁荣,这种矛盾在经济学上被称为节俭悖论。

储蓄和消费是人们的收入的两种主要去向,而消费与储蓄呈反方向变动,也就是说,一个人消费得越多,那么他储蓄就会越少;消费得越少,储蓄就会越多。而人们的消费量决定了需求量,从而也就决定了国民收入的多少。因此,个人储蓄与国民收入成反比变动,储蓄增加,国民收入就减少;储蓄减少,国民收入反而增加。也就是说,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会导致社会总收入的减少,从而使得国民收入减少,导致社会经济萧条;反之,则能够促进社会繁荣。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蕴涵逻辑矛盾的推论:个人的节俭能够增加储蓄、积累个人财富,对个人来说是件好事;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国民个人的节俭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是件坏事。节俭减少了市场上的商品需求量,这样厂家就不得不削减产量,解雇工人,而个人的收入也就相应地减少了,收入减少,储蓄也自然会减少。

可见,从长期来看,储蓄对于个人致富也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的。而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经济尚有潜在产出能力的时候,只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尽可能多地消费,整个社会经济才能走出萧条,才能迈向更加充分就业、经济繁荣的阶段,而个人也才具有更大的致富空间。

此外,凯恩斯还指出,需求增加所带来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一定大于原来需求的增加。也就是说,如果需求增加了1亿元,那么,由于各种商品之间所具有的互补性,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关性,它所带来的GDP的增幅一定大于1亿元。

比如,有人花1亿元购买了一栋豪华别墅,使得GDP增加了1亿元。与此同时,一方面,别墅需要装修,需要置办各种家居用品,还需要购买汽车,而购买汽车又需要消费汽油、办理保险等,这样又增加了支出;另一方面,用于买别墅的l亿元带动了建筑、装修等行业,使得这些行业工作人员的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了,他们的消费量自然就有所增加。再则,建筑、装修行业的发展还会带动起钢材、水泥、机械等行业的发展。这样在一轮一轮带动之下,由1亿元买别墅所带来的整个社会经济GDP的增加就远远超过了够买别墅的1亿元。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整体的经济水平提高了,所有的个人——无论是股东、高层管理人士,还是管理和技术人员等这些中等收入者,还是靠劳力生活的低收入的工人都有所受益。如此一分析,就能理解怪不得有的富人总是强调自己为国家GDP增长作出的贡献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节俭有罪、消费有理,任何的定论都是有其前提的。时下,都市出现了一群有意思的群体——月光族,他们有着不菲的薪水,但是却几乎没有存款,他们把每个月的薪水都用于购买服饰、化妆品,去餐馆、酒吧消费,去旅游等。这种消费看似是一种时尚,实际上也很盲目,万一碰上需要用钱的急事时,没有存款的状态会使他们迅速陷入困境。况且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这样的困境更多还是要靠自己来解决,所以说适当的节俭是值得提倡的。

要解决节俭悖论,关键是要让那些闲置的储蓄资金流动起来,比如用来投资,以扩大和提高生产能力。总之,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明白,节俭与消费并不冲突,该节俭时一定不能盲目消费,该消费时也不可一味节俭。理性消费,合理储蓄,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经济启示录

曼昆认为过度储蓄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换言之,节俭导致衰落,消费促进发展,这就是经济学上的节俭悖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费,因为从长远来说,消费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最终增加我们的收入。当然,这也并不是鼓励月光族毫无顾忌地挥霍,消费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一个度。

消费从众:人人都在跟的流行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总是会受虚假广告的蛊惑而上当受骗?为什么你每次出门逛街都会买一些根本没用的东西,花很多冤枉钱?还有,你明明知道股价已经很高了,可是还是决定买入?

事实上,影响你做出这些错误决策的是一种从众心理。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消费从众。

安妮塔·埃尔贝斯,著名营销学专家。通过对娱乐和文化产业的数据进行严密的分析,反驳了现在流行的长尾理论(关于该理论,本书第四章第六节详细论述)。

埃尔贝斯教授运用严格的统计方法对在线视频租赁与音乐购买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行为跟实体商店是相同的,热门产品市场地位的重要性仍然在不断提升,并没有因为小众产品而减弱。埃尔贝斯教授反对安德森的长尾理论,教授说:“研究表明即使是在文化消费里,我们往往也是特别从众的。我们倾向于体验别人曾经或正在感受的事情,单单是别人正在或曾经感受过以及热爱某种事物这个事实,就会让我们喜欢上某个商品。我们根本不是有着迥异文化品位的个人主义者,大多数人都喜欢有人告知我们应该追随些什么。”

埃尔贝斯认为从众心理存在于每一个消费者的观念中,人们并不像自己所标榜的那样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

是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在跟着流行走。所谓的流行音乐、时尚服装等实际上就是由于消费从众形成的。那么什么是消费从众呢?

从众效应是指人们往往会受到人群中多数人的影响,从而做出跟从多数人想法或做法的行为。换句话说,从众行为就是别人怎么说你也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你也怎么做,人云亦云,随大流。从众效应定义非常有趣,经济学上一般把从众效应叫做羊群效应,这主要是因为羊群是一种比较散乱的组织,只要有一只羊带头做什么,其他羊就会盲目跟从,全然不管是否会发生危险或是错失美味的绿草。因此经济学家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比喻人们的从众和跟风行为。比如人们外出吃饭的时候喜欢选择人多的饭店,购物的时候喜欢选择众所周知的名牌,出门旅行的时候偏向选择那些周围人一致好评的热门景区等,这些都属于从众消费。

市场中的普通大众很容易发生从众消费:看到别人排长队购物,就觉得有便宜可占,不管具体真相如何,就马上加入排队的长龙;听到别人说什么东西好,自己也赶快买回家,生怕过了这村没这店了。然而殊不知有时候排队购买的人中一大半都是商家雇来的托儿,不停说某种商品好的人不是托儿,就是跟商家之间有利益关系。从众消费往往会使人们变得失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从而被虚假广告宣传或是营销人员天花乱坠的说辞欺骗,陷入骗局或是遭到重挫,浪费很多本不必要的金钱与精力。

一位知名作家这样说过:“西方人主张个性,东方人崇尚共性。”这道出了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一听说古奇、香奈儿、爱马仕这些奢侈品牌代表着国际市场潮流,大街小巷的都是穿这些品牌山寨货的人;去年流行紧身裤,不管高矮胖瘦,大家都买一条穿穿,今年临行哈雷裤,大家又都赶紧换下紧身裤换上哈雷裤,完全不管自己是否适合这种衣服,穿上是否真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