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高标准 做人低姿态
26674300000012

第12章 做事高姿态,能贮蓄成功(3)

勇于表现自己

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这是一个必然,但是这个必然却存在一个早晚的问题。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块金子,却不去做任何努力将其展现在人前,你的光芒则不容易被他人看见,甚至导致自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时的你将永远只能做一块被埋没的金子,这与一块石头没有什么分别。

勇于表现自己的才能是一种较为高调的行事风格,这种高调会让你的能力和才华展现于人前,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多、更好的机会。所以,如果你是块金子,也不要因为自身具有价值而不去积极地展现你的光芒,而应自己动手,掸掉身上的泥沙灰尘,让自己光芒四射,让他人看到你的光芒。下面事例中的小雅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小雅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在校时曾发表过不少文章。毕业后,她凭此才能进入一家知名的广告公司做文秘工作。不久前,公司的策划部经理被调走了,于是总经理决定在员工中物色一个人来接替这个职务。在众人眼里聪明能干的老员工小米是当之无愧的最佳人选。但小雅觉得自己除了资历比不上小米外,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比小米强,自己完全有能力胜任部门经理这一职务。于是,小雅便拿着自己策划好的几套文案到总经理那里毛遂自荐。总经理仔细翻看了小雅的文案后,认为她的确有小米所不具备的能力,而且年轻,有发展潜力。经过再三考虑,总经理最后决定选用小雅出任该部门经理。

事例中的小雅之所以获得部门经理的职位,就是因为她勇于表现自己的才能,勇于拿着自己策划的方案向总经理毛遂自荐。可见,要想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就要懂得勇于展现自己的才能。只有敢于表现,才能引起上司的注意,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相反地,如果你从来不向上司展现你的特长与才华,只希望你的上司有朝一日能够看到你勤奋工作的样子,进而发现你、提拔你,那么在多数情况下,你根本得不来上司的“垂青”,最终难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埋没于众多平庸者中,下面事例中方浩的遭遇就体现了这一点。

方浩是一家广告策划公司的文案,他原来的专业是平面设计,对色彩和构图的感觉极为准确和到位。可遗憾的是,他既不主动参与公司的设计工作,也不好意思向老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从事的工作。

进公司半年后,他还是在做文字工作。每天面对着计算机,在拼音和五笔的相互切换中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工作日。其实,他心里真的很想从事设计,看着同事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广告创意与平面企划后那份欣喜与满足,他的内心真不是滋味,因为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可是他又不知该如何向老板说明他的想法,他认为老板终有一天会看到他、注意他的。可最终方浩还是从试用期的文案工作开始,至今也没有完成过一个设计。

事例中的方浩就是因为不勇于表现自己,却寄希望于上司会发现自己,才使得自己不能很好地发挥才能。其实,一味被动地等待他人发现自己的才能是极为不理智的做法。因为他人的头脑中不知有多少事要考虑,多少关系要处理,你勤恳的工作态度他们固然不会视而不见,但若指望他能够明白你的真正需要,那可是天方夜谭了。

事业和人生都不是上天安排的,而是积极主动争取来的。工作中,如果你自认为是一匹千里马,只等着伯乐来发现你,那你就错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你自己不去寻找,即使有伯乐慧眼识才,也可能被你错过。因此,你要适时地展示你那“千里马”的优秀品质,让每个人都可以见识到你的优秀,这样就不怕没有伯乐的出现。

要想开启成功的步伐,首先就要适当地表现自己,让他人知道你正在做什么,知道你还可以做些什么,让他知道你是谁。毕竟,如今的社会就犹如一座开放的大舞台,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与众人竞技,而不是在一个封闭的角落里孤芳自赏。只有学会表现自己、推销自己,才能赢得更多的机遇。

做事要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好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似明灯,指引人不断追寻成功;如桥梁,人总是通过它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有志向的仁人志士无一不是通过全力以赴来到达成功的彼岸的。

全力以赴是高调做事的表现,凭借它,你才会不畏惧面对的挑战和挫折,恒久地追求生命最为壮丽的美好未来,直到获得最后的成功。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麋鹿的后腿,受伤的麋鹿开始拼命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挥下也是飞奔出去追赶麋鹿,可是追着追着,麋鹿不见了。猎狗只好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麋鹿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以为然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

再说麋鹿带伤终于跑到了安全地带,她的姐妹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她:“那只猎狗很凶,你受了伤,怎么跑得过它呢?”“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以赴就没命了。”

可见,做事全力以赴能够收到的效果往往比尽力而为更好,因为做事全力以赴常常能够激发人内在的潜能,使人更具进取心和拼搏精神。故事中的麋鹿也正是凭借这一点,才摆脱了猎狗的追逐,从而脱离了险境。

的确,全力以赴的高姿态做事风格能够让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是全力以赴让人克服了困难,经受住了考验;是全力以赴磨砺了人的意志,让人拥有蒲草般的韧性;是全力以赴让人走向了成功的道路。正如冰心在《繁星》中所说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啊,做事全力以赴的人,在获得“现时的明艳”的时候,的确“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承受了一定的艰辛,然而若没有这“奋斗的泪泉”又何以有“现时的明艳”?所以,不要畏惧艰难险阻,全力以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终有一天你会获得“成功的花”。下面这个故事,或许能让你看到全力以赴地去做事情究竟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好结果。

有个女孩很少锻炼身体,所以剧烈运动后的她总会气喘吁吁、胸口发闷,浑身不舒服。当朋友告诉她学校定了个新“制度”——要求全体师生每天跑步800米后,她便多了份忧虑与不安,她害怕自己会半途倒下。然而,她并不想放弃,不服输的个性让她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女孩坚持将800米跑完,尽管这对于她来说并不容易。在途中,女孩只知道使劲向前跑着,她很努力地跑着,但速度却很慢很慢,与前面的同学总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她无助、她痛苦,但她是不会服输的,为了那个小小的信念,她全力以赴地跑着。长跑后的她如同生了一场大病似的,脸色苍白如纸,腿也软,眼也花,脚也不听使唤。但是女孩还是欣慰地笑了,因为她胜利了。她认为,只要全力以赴做过了,虽然不一定会到达完美,但是尽力了,努力了,就是一位胜利者。

从此,她不再将运动当成痛苦的事,而会乐在其中地做名运动者。在秋季的长跑比赛即将举行的时候,女孩欣然地参加了比赛,因为这次她决定挑战自己。第一圈,女孩很轻松地跑完了,此时她是第二名。第二圈,肌肉开始剧烈地疼痛,头晕眼花,但她还是不放弃。眼看后面的人一个个都快追上她,她开始担心了,于是,加快自己的脚步,但是还是落后了一名,最终得了第三名。尽管如此,女孩还是很开心。从害怕长跑到乐意长跑,从可能是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三名,女孩已经很欣慰、很开心了。因为她真的已经全力以赴了,已经成功了。

事例中的女孩,最初练习跑步的时候,害怕长跑,但经过一段时间全力以赴的练习之后,她不仅喜欢上了长跑,而且在秋季长跑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可见,要想取得成功,要想有所收获,是离不开全力以赴的精神的。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全是锦绣鲜花、一帆风顺,更多的时候是在曲折、坎坷或充满变数的道路上前行。是什么能够像旗帜、罗盘和精神支柱那样,在人们遭遇坎坷、穿过泥泞的时候给人指引前行的方向和给予人前行的力量?答案就是:全力以赴去奋斗,做好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多依靠自己,少依赖他人

许多人都有一种依赖他人的心理,总希望自己能够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自己却什么也不愿去做。但假如你依赖的那个人没有了,你将怎样生活下去?你将怎样面对你以后的人生?这时你还能依赖谁?

大家来看一个过于依赖他人的故事:

1993年的“世界爱鸟日”,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放飞了一只在笼中关了5年的秃鹫。3天之后,一位游客却在公园附近的小山上发现了这只秃鹫的尸体,它因饥饿而死。

秃鹫,原本是一种凶悍的禽鸟,生存本领极强。饥饿异常的秃鹫甚至敢与虎豹争食,然而这只鸟中之王却因饥饿而死,实在令人不可思议。动物学家经过分析给出了原因:几年来,这只秃鹫过惯了公园里“饭来张口”的依赖他人的生活,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渐渐丧失了在大自然中生存的能力。这只秃鹫,与其说死于饥饿,倒不如说死于对他人的依赖。

故事中的秃鹫原本生存能力极强,但因为已经习惯了公园里“饭来张口”的安乐生活,过度依赖他人,最终使自己在需要自食其力的时候,饥饿而死。可见,遇到问题总想依赖他人来解决的人,只会沦为生活的失败者。因此,要想避免自己成为那只“秃鹫”,就要多依靠自己,尽量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凡事多依靠自己,并不是自高自大,而是一种自信自立,这种自信自立会使人变得更加强大。反之,凡事总依赖他人,就会使自己变得日益懒惰、软弱,甚至失去生存能力。

现代社会中的“啃老族”其实便是“不依靠自己反依靠他人”的群体,这些人看起来生活无忧无虑、悠闲自在。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在安逸与享乐中失去自己的生存能力,并在其所依靠的大树倒掉时,迎来厄运。所以,要想给自己找依靠,就不能找别人,你自己才是最坚实的依靠。

莎士比亚虽然出生在英国一个富商家庭,但是却很自立。13岁他便离开学校,帮助父亲料理生意。16岁离开家庭,外出独自谋生。在剧院里当过牵马的、打杂的、跑龙套的,在屠宰场当过学徒,给人家做过书童,做过乡村教师、士兵、律师等。为了谋生,他漂过英吉利海峡,到过荷兰、意大利等许多国家。正是这些独立谋生的岁月,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为他后来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举世名著奠定了基础。

从莎士比亚的人生履历中,大家不难看出莎士比亚并没有因为自己家庭富裕而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是依靠自己,体味了生活的各种艰辛,但也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伟大名著。可见,做事时多依靠自己,少依赖他人,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也才能让成就显得格外有分量。居里夫人曾说过:“路要靠我们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是啊,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他人,不管是父母、朋友抑或是爱人,把命运交在他人手里是愚蠢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他人的帮助毕竟是有限的、一时的。只有“扔掉拐杖,迈动双脚”,才能真正走出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