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假装”的智慧:美丽女人也可以“无所不知”
26674600000005

第5章 话剧

话剧是一门高雅艺术,但是由于受到舞台的限制,它不像电影一样有这么多的观众,也无法达到电影的表现效果,但是它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关注。话剧是一种现场艺术,对演员的表演要求比较高,因而它的门票价格通常是电影的很多倍。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花费较少,方便快速的电影文化。但是即使在电影的强烈冲击下,话剧仍然以它自己的方式存在着,依然在自己的发展轨道中匀速前进。走文艺路线的年轻女性绝对不能错过对话剧的了解,否则,一旦与他人聊到这个话题,你便会显得无知浅薄了。

1.你也可以充内行

与电影相比,话剧虽然是一个冷门,但还是有很多人关注着话剧,热衷于话剧。遇到这些人的时候,你也可以充内行。

当然首先你得了解外国的话剧。对中国来说,话剧是个舶来品。所以要真正了解话剧,就必须从世界话剧入手,对外国几部经典的话剧,应当有所了解。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主人公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社会女性,对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她感到强烈不满,一直努力反抗,而出走就是她最大的反抗。后来鲁迅先生根据这部作品写了《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捕捉到了“娜拉走后怎样”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并揭示出娜拉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但是娜拉的命运究竟如何,值得很多人去思考。而从当今社会的角度出发,娜拉完全可以自力更生,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点似乎不可能。

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揭露了美国梦的破灭,很多人认为这部话剧是“美国梦不再”的代表作。这部话剧描写了一个强烈迷信美国资本主义的人——威利·罗曼,他一直在为自己的美国梦奋斗,想要出人头地,但最后却因为两万美元的人寿保险而自杀。他的死无疑是对美国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控诉。这部作品奠定了米勒在美国戏剧界大师的地位。

奥尼尔的《天边外》主要写了罗伯特和安德罗兄弟因为赌气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最后酿成了悲剧的故事。揭示了人无法掌握自身命运的痛苦。自己想要的生活一直都在“天边外”。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女主角卡捷林娜以死向黑暗的农奴制社会作了最后的抗争,她是“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李尔王》。他的创作风格是:第一,悲剧混合喜剧;第二,反三一律。

此外,莫里哀的《伪君子》和《吝啬鬼》也是古典主义戏剧的代表作。

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把话题转向国内。1907年春柳社上演的《黑奴吁天录》是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欧阳予倩、田汉、洪深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中国的话剧经历了五个阶段,最繁荣的是第五个阶段。像我们熟悉的话剧大都来自第五个阶段。如《茶馆》、《龙须沟》、《关汉卿》等。《雷雨》和《日出》是左翼戏剧时期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演出场次最多、演出团体最多的一出剧目。中国话剧在“****”期间几乎销声匿迹。后来虽然一直在发展,但是都达不到“****”前的艺术效果。

话剧《暗恋桃花源》拨开了现今国内话剧市场低迷的层层暮霭,话剧又回到了它的舞台。时下,话剧仍然在自己的圈子里匀速发展。在多数人的目光都转向电影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执著于话剧,你也应是其中的一员。

2.侧重于评价演员的表演技巧

评价一部话剧,如果仅仅只说一个演员的好或者是不好就显得过于简单笼统。你得从他们的表演技巧入手去分析。毕竟一部话剧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员的表演技巧。

话剧不同于电影,每一场话剧都是现场直播,电影的某些特技可以通过电脑去制作,而话剧则必须靠演员自身去表现,因而演员的表演技巧尤其重要。一个好的话剧演员需要掌握很多技巧。你不会看到一个话剧演员为准备一场演出所付出的艰辛,但是你应该知道他们的基本功都是过硬的。他们知道怎么掌控舞台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逼真的感觉。

例如谈到凯文·克莱恩,不要只关注他上演过哪些“莎剧”,你可以说说他为一部话剧所做的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以及他上过茱莉亚音乐学院这一科班背景。

现在国内的话剧也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影视演员也去演话剧了。影视演员回归话剧舞台,不是为了增加话剧的票房,而是他们丰富自我修养的需要。谈到这个话题,你可以说濮存昕、潘虹、达式常、田海蓉、蔡国庆等人在明星版的《雷雨》中都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

在国外,明星回归话剧舞台更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例如阿尔·帕西诺,还有伊安·麦克莱恩(《指环王》里巫师甘道夫的扮演者),还有丹尼尔·拉德克利夫,等等,他们本身就是经常出没剧团的演员。国外的影视演员去演话剧和中国有所不同,他们不认为演话剧和拍电影有什么大的区别。不过,他们也承认能从舞台表演中得到最直接的锻炼。

一个好的话剧演员,并不需要华丽的外表,高超的演技就可以让他征服观众,他们是真正的实力派。像在《茶馆》中,于是之演的王掌柜,蓝天野演的秦二爷,郑榕演的常四爷,英若诚演的刘麻子,黄宗洛演的松二爷,这些人若放到当今的娱乐圈中,他们并不是什么俊男,但是他们的演技却是一流的,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这些都可以作为谈资应用到谈话中。美丽的女子往往容易被他人冠以“花瓶”的称号,如果你也容易被人误认为只是花瓶,则用你对话剧演员的较为专业的评价去反击吧。让那些人知道,你懂艺术,有内涵,是个秀外慧中的女人。

3.对剧作家、导演和制作人要有简单的了解

既然要谈论话剧,对剧作家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等都在话剧史上有着无法超越的地位,因而对他们的了解是必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谈到话剧,涉及他们的话题不会很多。只要简单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及代表作你就不至于被行家嘲笑。

不过,如果你知道更多方面,就可能被人刮目相看了。比如:如果你还知道莎翁是同性恋者,他的十四行诗全部都是写给他的同性爱人的;莫里哀的一生似乎总是为钱所困,曾经因为负债入狱,最后也因为金钱的关系,累死在舞台上;易卜生是“现代戏剧之父”,曾经因为漂泊异乡而债台高筑,生活极为窘迫,以上这些信息,也可以拿来作为谈资。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可能都知道他们是戏剧大家,而对他们自身的经历了解得并不是很多。你不仅了解他们的作品,还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及爱恨情仇,会显得你的文艺范儿更足,会让人感觉你不像某些年轻女孩那样只是一个“伪文艺女青年”,而是一个真正的“爱话剧,懂话剧”的人。

当然对时下一些年轻的剧作家,你也应该知道一点儿。像克里斯托弗·施恩,他一直保持着对话剧的热情,在别人都转向电影的时候,他仍然坚持话剧创作。大卫·哈洛尔的《黑鸟》(Blackbird)并没有在百老汇进行首映,而是在曼哈顿剧场俱乐部演出,这部作品展现了不规则的人物,成为了一部备受称赞的英国作品。

对于国内的剧作家,田汉、曹禺、老舍也是必须要有所了解的。田汉的《关汉卿》,曹禺的《日出》和《雷雨》,老舍的《茶馆》,等等,这些作品在中国话剧史上堪称经典。《暗恋桃花源》的创作者赖声川是台湾人,是当代台湾戏剧界的代表人物。

除了这些,你还要掌握话剧的最新动态。这样表示你一直在关注话剧,而积累这些信息,只要你平时多关注娱乐新闻即可。当然,有时间又有钱的时候,就走进剧院看看吧。现场的体验会让你有更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