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2岁以后不可不懂人情世故
26674700000022

第22章 婚丧喜庆中的人际礼数(2)

再如,红包的规格在数量上也要尽量吉利,要避开让人联想到不好的事情的数字,比如看到“1”,年轻人多会想到“光棍”;看到“4”,人们可能会想到“死”;看到“2”,特别是两个“2”的话,这会让人觉得在骂人,特别是年轻人,用他们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太二了”、“那人简直二得没法说”……

那么,在红包规格上,究竟有哪些讲究呢?按中国人的传统,包红包的时候要尽量包偶数,代表和谐,对称和圆满,因为两个人举行婚礼意味着彼此告别单身,成双成对。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是忌单喜双的。其实,这一习俗几乎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建筑上,人们讲求对称,这也是为了求得和谐之美。

对于这样的礼数,也许有些年轻人觉得这是迷信的说法,其实不然。试想,当你孤单的时候,偶然看到成双成对的人会不会心生羡慕呢?

再者,别人的婚礼,是其人生中最重大的事情之一,作为嘉宾的你,理应尊重他们,祝福他们,把自己的寓意做好了,祝福自然也就送到了。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然而,虽然我们强调准备的红包要尽量用偶数,但也不要以为只要是“2”的倍数就一定不失礼。诚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会让人联想到不好的事情的数字应当尽量避免,如“22”、“4”、“250”等。

因此,当你在准备红包的时候一定要多留心,千万不要因为包错了红包而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但是,还有一点要注意,虽然包红包要尽量用偶数,但是如果自己的经济情况不允许,也不必为了刻意追求礼数而让自己陷入困境。比如,如果觉得“2”和“4”都不吉利,只好把红包包成600、800或1000,然而,对于一个进入社会不久且经济上刚刚独立或尚未独立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言,这些数目还是有些难以承受的。再者,如果交情不是特别深的话,也不必包这么大的红包,按照大家商量好的,包200同样是合情合理不失礼数的。

总之,刚进入社会的你,会相继出现朋友同事结婚生子的情况,这时,一旦别人通知你而你却因为红包的数目包得不恰当而影响当事人的心情或者彼此的关系,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一定要懂得这些社交礼数,如此,才不会让自己因为礼数不周而不得好交际。

人情世故小贴士

婚礼上“忌单喜双”,因此,一般情况下,包红包最好是偶数。

所谓偶数,不是说是“2”的倍数就可以了,比如2和4,显然,这样的红包拿出去会被人笑话,也是对新人的不尊重。再如,1100,3300,4444,这种看上去不喜庆的数字也应当极力避免的,特别是“4”与“死”同音,是非常令人忌讳的。

为什么红包可以补包,而白包却不行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早就答应了同学、同事或朋友届时出席他的婚礼,但是你可能因为临时有事而无法脱身,遇到类似这样的情况时,你可能就无法参加对方的婚礼了,也无法在婚礼的当天亲自送上红包了。对此,不失礼数的你可以托朋友帮你把红包带去,也可以在事后补救,即给对方补包红包。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极其常见,因为一旦进入社会之后,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时间正好赶在一起了,那就可能无法脱身了,这种情况下,事后把礼数补上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了。

但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年轻人可能会把这样的情况普遍化,比如,在其他场合中,如果他们没能按时出席,可能也会选择这一方式去“补偿”。其实,这也是有讲究的,不是在任何场合都适用这种方法,在喜事中可能可以,所谓“礼多人不怪”,但是,如果在不好的事情上,特别是丧事上,这是万万不可的。如果不知道这一点,就可能对别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少勇的父亲因病突然去世了。在外出差的王平知道这一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星期之后了。王平和少勇的交情不浅,而少勇的父亲生前待王平也不错,因此他觉得有必要给少勇进行事后补救,于是决定补包一个白包。

但是,他想来想去又觉得不太好,于是打电话向母亲询问,母亲当即责备他:“这种事情哪能补包的,又不是什么喜事,你这不是给人心里添堵吗?你嫌人家爹没了还不够啊?”

母亲这一说,他立即明白了,于是决定放弃这个想法,转而给少勇打电话以示安慰。少勇当即跟他说,有一个同事差点没把他气死,父亲葬礼没去就算了,事后还给他补一白包,这样让他很是难堪,虽然知道对方是出于礼数才这么做的,但是,这不是诅咒我吗?

王平听完这番话心中倒吸了一口气,庆幸自己事先问了母亲,不然自己和少勇的交情可能就到此终止了。

确实,白包是不能随便包的,更不能补包,千万不要觉得在这样的事上也是“礼多人不怪”,这样的礼换做谁收到都会“大怪特怪”的。要知道,失去亲人已是莫大的伤痛,如果朋友们再来这一套,无异于雪上加霜。

22岁以前,不懂这些,别人只会说你小不懂事,22岁以后,如果还不懂这些,那就会让人觉得你不懂人情世故了。所以,有些事情切忌不拘小节,一定要多考虑一些,多学习一些,如此才不失礼。让别人认为你虽然年轻但是却礼数周到,从而对你刮目相看,也更愿意与你交往。

如果你和王平遇到一样的情况,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安慰自己的朋友,帮助他尽快从失去亲人的痛苦当中走出来。而如果自己本来和逝者也有很好的交情,可以选择每年清明节去扫墓,或者在他的忌日悼念。这也是很好的礼数,比起补送白包要好得多。

22岁以后,即使平常工作再忙,这些人情世故还是要抽空学一学,闹出笑话还不是很要紧,但因此而伤害了别人的心,那就严重了。要知道,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孤立存在,特别是想在社会上立足且有所作为的人更是如此,因此,是否有好交际至关重要,而如果在人情世故上失了礼数,必然会有损交际。在白包不能补包这一点上,千万要谨记,这样才能确保自己不犯糊涂,不给别人雪上加霜。

人情世故小贴士

补红包,能把迟到的礼仪补回来,但是补白包,却是有失礼数的表现。俗话说,祸不单行,失去亲人已是祸,人人都希望这样的祸事不再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希望它尽快终止,补白包恰好有相反的寓意,显然这是一种对别人的不尊重,应当避免。

交情很深的朋友或同事的亲人去世,如果因故没有得知消息,无法按时出席葬礼,可以给逝者家人打个电话,表示关心和安慰,也可以在逝者的忌日对其进行悼念,还可以在清明节的时候,给逝者送束花,扫扫墓。

参加丧礼时,客人要注意哪些事项

人有生老病死,死亡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过程,这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然而,即使再畏惧死亡,即使科学再发达,人终究“难逃此劫”。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生命的结束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也是难以接受的事,特别是逝者最亲的人,如妻子、丈夫、子女等。

参加丧礼时,要懂得有关的礼数,一是对逝者的最后尊重,二是对逝者家属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个人修养的一种体现。如果在丧礼中做出了一些不合礼数的举动,势必会给逝者家属带来严重伤害。

比如说,一般参加丧礼时在着装上要有一定的讲究,对于女性而言,不能穿得过于艳丽,特别是穿大红色的衣服,或抹浓妆,或者衣着过于暴露等,而应当选择深色且整齐庄重的服饰比较好。对于男性而言,也要注意服饰的颜色不可过于艳丽,最好不要穿得太过随意。试想,当所有人都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悼念逝者的离去时,你却穿着艳丽或是过于随意的衣服出现,这无异于在嘲讽逝者和他的家属。

那么,参加丧礼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才能让自己做一个得体知礼的人呢?才不至于让自己因为不懂人情世故而有损自己的形象呢?对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不要随意哼歌

古人云:“适墓不歌,哭日不歌,送丧不由径,送葬不避涂潦,临丧则必有哀色。”即便素不相识的人都会如此,何况熟人呢?

因此,参加别人丧礼的时候千万不要无礼地随便高歌,特别是那些平常没事喜欢哼哼歌的人,此时更要注意,否则,你的出现不是向死者表示哀思,也不是向其亲属表示同情,而是一种“幸灾乐祸”,这可能会严重破坏你的好交际。

2.参加丧礼时,着装打扮要慎重

一般情况下,穿黑、蓝等深色衣服较好。男士里面可以穿白色衬衣或其他暗色衬衣,女士不宜浓妆艳抹,身上尽量不要戴饰物,特别是黄金饰品,更要避讳,如果一定要戴,可以选择一些素色饰品。围巾等颜色也不宜鲜艳。

要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场合,要“合群”,不要因自己的出现而让别人感到扎眼,特别是自己的穿着打扮,扎眼了就等于扎了别人的心,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而对自己的交际也是一大损伤。即使逝者家属不计较,但日后难免会因此而疏远你,旁观者也可能在背后议论纷纷。

3.参加丧礼送礼要送对

参加丧礼的时候,也要适当送礼。一般情况下,要随礼,可以包白包,也可以直接送其他礼物。包白包时不宜包偶数,一般用单数,这其中的寓意是:希望这种不好的事到此为止。包偶数则相反。送礼一般送花圈就可以了,如果要送鲜花的话,千万别送错了,要适当了解花语。

4.跟逝者亲属说话时注意措辞

丧礼中关怀或安慰逝者亲属的话要说得妥当,在措辞上也得注意。一般参加丧礼的客人会说:“事情太突然,节哀顺变。”“节哀顺变,要保重自己的身体。”这时候,千万不要问:“咋回事啊?”“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就变成这样了?”这只会让逝者亲属更难过,如果每个人都这么问,那他们就得反复咀嚼这种痛楚,显然这是一个懂礼数的人极力避免的情况。

此外,丧礼中忌大声说话、嬉笑怒骂等,即使平常再爱说话、再喜欢热闹,此时也要避免这一点,否则就是对逝者家属极大的不敬。还要注意一点的是,言辞中也不宜使用“死”、“惨”等令人痛上加痛的词汇。

在丧礼中,以上几点是最需要注意的,当然,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细节要注意,比如,在丧礼会场上,手机铃声尽量调低,最好调成振动或静音。

人情世故小贴士

参加丧礼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个懂人情世故有礼数的人。

在丧礼上,要注意的细节有很多,比如着装、措辞、言谈举止等,因此,要尽量做一个细心的人。

白包不宜包偶数,送礼要送对,一般送花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