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26759200000001

第1章 是非本是身外事,放下就是拥有

看透是非,远离烦恼

滚滚红尘是非迭起,看得透才能放得下,把功名富贵美色等统统放下,回归宁静,回归真我。

弘一法师讲解《观无量寿佛经》这一经本时,曾用一句话来解答人们对“烦恼”二字的提问:“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大师云:“此文是《观无量寿佛经》中佛为韦提希夫人所说的,她觉悟了,她亲眼看见的。当时她遭遇家庭变故,痛不欲生,求释迦牟尼佛替她找一个安身之处,不愿继续住在这个世界。佛很慈悲,并没有给她介绍一个地方,而是把十方诸佛世界,以佛的神力变现在她跟前,她看来看去,觉得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最好的地方,请佛帮助她生到极乐世界,不愿意再待在这个娑婆世界。韦提希夫人此种举动是警惕我们这些迷惑颠倒留恋娑婆世界的人。”

有时候人们所追求的并不是他们内心想要的,他们只是受了外界的迷惑,置身于暂时的烦恼而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大师讲经,并非要每个人都弃世出家,只是教化众生如何看破世间烦恼,如何回归真我。无德禅师收了很多年轻的学僧,并告诫他们必须把所有的俗念忘掉,做到“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给龙天”,否则山门是不会容纳他们的。

但是学僧们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有的好吃懒做,有的贪图享受,有的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

无奈之下,无德禅师只得将他们召集起来,希望可以度化他们。无德禅师对学生们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如果听完之后你们依旧不能有所悟,就请离开。”

有个人死后,灵魂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刚一进门,司阍就问他:“你喜欢吃吗?你喜欢玩吗?你讨厌工作吗?”

这个人说:“我喜欢吃喝玩乐,不喜欢做任何事情。”

司阍说:“那好,这里正是你最好的归宿。这里有很多诱人的食物,你可以随便吃喝;也可以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睡觉,不会有人打扰;这里还有很丰富的娱乐活动,让你尽情地欢乐。”

听完司阍的话,这个人很高兴地留了下来。

很快三个月过去了,这个人渐渐厌烦了这种生活,跑去见司阍,央求道:“这种日子实在是太乏味了。因为玩得太多,我已经腻了,对娱乐提不起任何兴趣;由于吃得太饱,我的身体不断发胖,行动非常不方便;由于睡得时间太长,我的头脑已经变得很迟钝。您能给我找一份工作吗?”

司阍笑了笑说:“实在很抱歉,这里没有工作。”

又过了三个月,这个人实在忍受不了了,又跑去找司阍:“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了,如果再不能工作,我宁愿下地狱!”

司阍哈哈大笑道:“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这里能让你失去理想、失去创造力,没有了前途、没有了希望,你的意志将会渐渐消沉,人格也会渐渐腐化。这种心灵的煎熬,比上刀山下油锅的皮肉之苦不知要痛苦多少倍!”

人生的意义不是享福,而是经历实现梦想的过程,经历通向幸福的过程。所以,有梦想、有创造、有挑战、有目标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一切被烦恼所扰,被诱惑所蒙蔽的选择都是离自己越来越远的选择。

还自己一份真实

想要了解自己的心,要学会时常反省自己、了解自己、矫正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欺骗一生,才会懂得自己的所想所要,才会明确自己心中的最终愿望和理想,才会鼓足勇气一直坚持和努力下去。才能在纷扰繁杂中还自己一份真实。

弘一法师指点善友看透纷扰:“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这是弘一法师引用的莲池大师的一句话,其意被佛家解为:世间事不容易看破,但是看戏就容易体会是假的。人生如梦境,梦醒之后,想想梦里的境界均非真实。佛在经中常劝我们不要造恶,他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明白这个道理,决定不造恶业。在世间吃亏上当,还是欢欢喜喜地接受,因为知道全是假的。

大师教化:如此行之,自然不受外面境界的影响。净宗无比殊胜的特点是教我们抓住一个真实的法门,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超越三界,一生成就,为其他任何宗派所不能。其他宗派要想如此成就一生圆满是不可能的。假如有可能的话,华严会上文殊普贤又何必求生净土。中国两千年来,历代祖师大德,禅宗大彻大悟,教下大开圆解,最后都念佛求生净土,此乃彻底觉悟之人。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念佛是真实的。

佛家对念佛的崇信如此至深,世人也应该悟透其中道理,还原真我才对。禅宗六祖获得了衣钵心印之后,害怕别人嫉妒、迫害自己,所以连夜逃走了。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众僧侣就得知了这个消息,纷纷追赶而来。

一位叫慧明的僧侣最先追上了禅宗六祖,并假惺惺地说不是为了衣钵而来,而是真诚地为了求法而来,恳请禅宗六祖接见。

禅宗六祖说:“既然你是为了求法而来,那么请先抛弃一切外援,断掉心中所有思恋的念头。”

过了一会儿,禅宗六祖接着说道:“你不要想着善,也不要心存邪恶,你问问你自己,你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

听了禅宗六祖的提示,慧明顿时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接着他又请求禅宗六祖再告诉一下秘密的意思。

禅宗六祖说:“如果我能够告诉你的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如果你能好好反省自己,秘密的意思就在你的心里了。”

慧明听了,感激地说:“我遁入空门已经很长时间了,却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面目。你的指点,使我感觉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在我了解了自己的心,对自己完全明明白白了。”

别被人情世故所累

世情常常牵扯着人们,让人们左右难舍、举棋不定。其实,在人生路上挣扎的人们看不清,世情浓一分,心就沉重一些。所以在生活之中要懂得培植轻松的心情,把世情看淡一分。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弹指归安养,阎浮不可留。弘一法师也告诫世人:“世情要看破看淡,不为世间情爱所累。不求奢侈丰盛,心在道上,不要为了顾念人情世故,让道心退失。”

顾念人情世故是一种外在的心态,人有时候就会被这种外在的心态所束缚而让自己的决定左右摇摆,苦累其心。

来看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的父亲去世后,他找到佛光禅师说:“久闻大师慈悲,请你为我的父亲超度吧!”

佛光禅师欣然同意了,并开始筹备香花素果之类的供品,这个人看到这些东西之后想到了诵经的费用,于是不停地追问禅师诵一卷《阿弥陀经》需要多少钱?

佛光禅师知道他是一个吝啬鬼,所以想教训他一番,答道:“诵一卷《阿弥陀经》要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太贵了,禅师看在我一片孝心的份上,还是打个折吧!给你八两银子,怎么样啊?”

禅师点头道:“好吧!”

诵经如期开始了,只听禅师念念有词地道:“十方诸佛菩萨,请将今天诵经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亡者,让他能往生东方世界。”

这位“孝子”听了后感觉不对,于是打断禅师问道:“禅师,你不会是在开玩笑吧,只听说人死后会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怎么让父亲到东方世界呢?”

禅师回答道:“施主有所不知,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需要十两银子,你坚持要给八两,只好超度他到东方世界去啦!”

孝子不得已说道:“我再加二两好了,还是麻烦你超度我父亲到西方世界吧!”

这时,棺木里的父亲突然发起火来:“你这个不孝子,为了省几两银子,害得我一下子到东方,一下子到西方,让我东奔西跑,好不辛苦啊!”

佛法不是商品,怎么能够用金钱衡量呢?佛经上说:“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同样,施舍也不能因为受者的价值不同而千差万别。

佛法无价,不能以金钱的多寡来决定功德的大小,同样,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也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亲情、爱情、友谊、公益事业、爱心……都是无价之宝,都值得我们付出。但付出一定要是真心的,如果像故事中的这位“孝子”一样,既顾念金钱、之后又顾念世情,你的心最终会被累到筋疲力尽。

放下心头纷扰事,感受快乐

很多事是无法提前完成的,过早地为将来担忧,于事无补,新的一天总会遇到新的问题。不要试图透支明天的幸福,踏踏实实做好今天的事情才会留住本该属于自己的快乐。

弘一法师曾引用了石屋禅师的几句话来教化世人,帮助人们化解心结走出过去,“过去的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其意思被名家解释为:“过去的事不要再想,未来的尚未到,何必操心。聪明人抓住现在。梅子栀子都有季节性,一定要把握时节因缘,不能空空放过。”

人本该抓住现在,这样烦恼才会少,步履才会更坚定,如果为当下的事情烦恼而想改变明天,还不如理性地过好今天收效更大。

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寺庙里,有一个小和尚每天负责早上清扫寺院里的落叶。对于这个差事,他早就厌烦了。

秋天到了,落叶更多了,这让小和尚更加头痛,于是去讨教庙里的师兄弟:怎么办才能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住持知道了他的烦恼,便主动找他谈话。小和尚很诚实地对住持说了自己的委屈。

住持对他说:“明天你在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听了住持的建议之后非常高兴。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开始摇动寺院里的树木,一直到所有的树木都不会再落下一片叶子为止,然后,他用笤帚仔细地扫了一遍。这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晚上,小和尚高兴地想明天也许就不用这么累了,微笑着睡着了。

第二天,小和尚走到院子一看,顿时傻眼了:昨天的工夫全都白费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这时,住持笑呵呵地向他走了过来,语重心长地说:“傻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出那个主意吗?我的意思就是要让你明白: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听完住持的话后终于顿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有像小和尚一样的困惑,企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把所有的烦恼都解决掉,而实际上,我们无法超越每一天,放下对未来的担忧,感受每一天的快乐和简单就足够了。

心永远是定的

如果心永远是定的,人就永远是理性的,他的智慧也就时刻为他服务。如果心念被打扰,就像石块落入水中,必然引起内心的层层涟漪,当情绪迷了心窍,一切纷扰就会纷至沓来。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弘一法师在对善友说法的时候也曾提到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思己过,哪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

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幡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

修行人对于自己不相干的事不要去听,也不要打听,不必想知道。古人说:“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时是非多。”凡是对于清净心有妨碍者,都要远离,反之,心就迷了。

口舌是非若起于别人,大多时候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口舌是非起于身边的至亲至爱,有时候我们将无法抵挡,那么听信口舌之后的恶果也只能自己承受。

来看看这样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口舌迷惑吧。一天早上,佛陀与弟子们前往毗舍离城,途中经过犁越河畔时,发现有一艘渔船捕到一条大鱼,数百名渔民们费尽力气才将大鱼拉上来。但是当大家看到鱼时,不禁目瞪口呆——这条鱼身上,竟然长了上百个头,有的像驴,有的像马、有的像骆驼、有的像虎、有的像狼、有的像猿猴、有的像狐狸……叫得出名字的、从未见过的,一应俱全。

就在众人错愕惊慌之时,佛陀安详地走到百头鱼身边,询问了三次:“你是迦毗黎吗?”

鱼皆答:“是。”

佛陀又问:“当初教养你的人,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鱼说:“她已经堕入阿鼻地狱,经受苦难……”

听到百头鱼竟然会说话,众人更加疑惑,于是请求佛陀详解鱼的来历。

原来,在迦叶佛时代,有一位婆罗门老来得子,起名叫迦毗黎。迦毗黎非常聪明好学,从小到大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从不曾让父母失望。后来,年迈的婆罗门过世了,迦毗黎与年老的母亲一起生活。

一次,母亲问迦毗黎:“孩子啊,你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吧?”

迦毗黎诚实地回答:“不,母亲,迦叶佛的智慧非常广大,不是我能比得上的!任何人有疑问去请教他,都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可是,我却有许多问题答不出来。因此,总是会有人嘲笑我。”

对儿子寄予厚望的母亲说:“那么你何不去学佛法呢?这样,你就不会输给他了。”

迦毗黎又诚实地说:“母亲,您不明白,一切佛法,以恭敬为本,为成无上大道,必须发恭敬心出家,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才能真正体悟佛法的深义。”

听到此话,母亲有些犹豫了,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怎么舍得让他出家呢?但她又实在想让儿子成为全天下最聪明的人,于是说道:“好,我就让你去出家学佛,可是我们约定在先,一旦学成了,你就要赶快回来孝顺我。”

单纯诚实的迦毗黎进入了僧团,开始研读佛法,以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就了解了经典的道理。每隔一段时间,他的母亲就会去探望他,并满心期待地问:“孩子啊,你现在学得怎么样了,可以胜过迦叶佛了吧?”可是诚实的迦毗黎一次又一次摇头。

终于有一天,失望的母亲忍不住对儿子说:“我教你一个可以成为最聪明的人的方法!听着,以后只要有人说法胜过你,你就用不屑的口气回骂他‘你们真是太愚痴了,没见识!比猪头还不如……’这样,就没有人敢再说下去,也没人再敢讥笑你了。你就是最聪明的人了。”

诚实天真的迦毗黎受到母亲的诱惑,加之想到自己如此努力还是不能赶上迦叶佛,心里不免急躁了起来。从此,他真的开始用骂人的方法来掩饰自己的不足,来回击别人的嘲笑。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原本纯真、诚实、善良的迦毗黎,变得愈来愈傲慢,愈来愈口恶。他用他能想到的一切动物来骂人,甚至用这些来侮辱圣者。

最终,迦毗黎招感堕为水族的恶果,身上长满了百余颗畜生头。而她的母亲也下了地狱,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

聪明才智虽然可以带来荣耀,但是却无法克制恶念对任性的侵蚀,千万不要轻信那些可以使自己变得堕落的秘方,相反要时常反省、化度自心的迷惑。

弘一法师曾启示大众在生活中开悟自己,他说在日常生活中常发现自己的过失就是开悟。悟了才能改过自新。自己有过失而自己不知道,有人说我的过失,若是修行人马上向此人恭敬顶礼;迷惑的人听了,马上就发脾气。身是假的,心是真的。身比作佛堂,心比作佛像,心不可动。一个人独处也是如此,在热闹场面心仍不动,赞叹毁谤亦不放在心里,心永远是定的。心中无事就不夹杂,净念相继就不间断。

弘一法师这份淡定坦然的心境能托起人们的梦想,能让人以一颗修为之后的智慧心面对一切繁杂。有些事情,心境坦然不受束缚,事情反而不攻自破,发生了转机。

别让时光空流过

只因为心头的负担,让时光空流20年,很多时候,我们不应该把对他人他事的揣测放在心头,放下负担去求证会更有收获。

佛心怀慈悲、普度众生。弘一法师在给僧众们演讲的时候也曾就佛的慈悲度化之心与众人分享:“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说修净土宗者应注意的几项。”

修净土宗者,应常常发代众生受苦心。愿以一肩负担一切众生,代其受苦。所谓一切众生者,非限一县一省,乃至全世界。若依佛经说,如此世界之形,更有不可说不可说许多之世界,有如此之多故。凡此一切世界之众生,所造种种恶业应受种种之苦,我愿以一人一肩之力完全负担,决不畏其多苦,请旁人分任。因最初发誓愿,决定愿以一人之力救护一切。

譬如日,不以世界多故,多日出现。但一日出,悉能普照一切众生。今以一人之力,负担一切众生,亦如是。

慈悲就是为大家而忙碌,并非一己之私。有一次,佛光禅师问克契和尚:“你到这里来学禅已经二十余年了,但是从来没有向我问过道,这是为什么呢?”

克契和尚答道:“禅师每日都很繁忙,我实在不敢打扰。”

时光荏苒,很快又三年过去了,佛光禅师再次见到了克契和尚,于是问道:“你到我这边来,今天我有空,我们谈谈。”

克契赶快合掌作礼道:“我知道禅师很忙,不敢浪费您老的时间!”

佛光禅师知道他是过分的谦虚,便说道:“学道是需要不断参悟的,不来问我怎么参透啊?”

克契依然说:“因为禅师太忙了。”

佛光禅师听后大声呵斥道:“忙!忙!忙!我是为大家忙,当然也包括你。”

听了禅师的话,克契和尚终于有所悟。

原来禅师一直为大家忙碌,一直为度化众生而忙碌,他忽视了禅师的慈悲之心,一直以一颗自私之心去揣度别人,以至于光阴空流二十年。

让烦恼不攻自破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不明白活着的真正价值,追逐世俗的金钱、爱情和名誉,心灵被蒙蔽,失去了自我。事实上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奉献,来源于施舍,来源于付出。

弘一法师对人们说:“世间人的烦恼都是来源于自身。以和气迎人,则乖渗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骼刻当矫之以浑厚。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有三个信徒愁容满面地去找无德禅师,想向他请教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无德禅师得知他们的来意之后,说:“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甲信徒回答道:“我之所以活着,是因为我不愿意死。”

乙信徒说:“我活着,是因为我想在年老的时候看到儿孙满堂,享受其乐融融的晚年生活。”

丙信徒想了想道:“因为我要抚养一家老小,所以不能一死了之。”

无德禅师笑了笑说:“你们活着,要么是由于恐惧死亡,要么是为了等待享受天伦之乐,要么是由于不得已的责任,而不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充满了理想。人若失去了理想,是绝对不可能生活得快乐的。”

三位信徒听了无德禅师的话后,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说:“那请禅师赐教,我们要怎样生活才能真正获得快乐呢?”

无德禅师回答说:“你们想得到快乐,那你们先告诉我,怎样你们才能快乐呢?”

甲信徒不假思索地说:“我认为有钱就能快乐。”

乙信徒接着说道:“我认为有甜蜜的爱情就会快乐。”

丙信徒说:“我要是能有很高的名誉和地位就会快乐。”

无德禅师听后,轻轻地摇了摇头,说:“我明白了,你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你们对快乐的理解不正确。追求错误的东西,当然永远也不会快乐。当你们真正拥有自己所追求的金钱、爱情、名誉以后,所有的烦恼和忧虑也会接踵而来。”

三位信徒听后,不知所措,他们问:“禅师,请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说:“你们先要改变思想观念,有了金钱要学会布施才有快乐,有了爱情要学会奉献才有快乐,有了名誉和地位要用来给大众服务才会快乐。”

当你真正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之后,才能发现自己活着的真正价值,才会真正明白生命的真谛,才会真正活得快乐。

舍弃虚荣,得真相

虚荣是指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名,是本身不存在的想象好的事物。只有舍弃虚荣才能够得到真相。

弘一法师在讲经说佛时教化世人不可有虚妄之心,当还事物本来面目。放下心中不可逾越的神圣,不必执着于虚荣表象,事情就会还原。有位禅师很喜欢用偈诗来概括事理,让弟子自己去领悟。

有一天,他来了雅兴,顺手写了两句话:“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让弟子们参研。

一个弟子自作聪明地抢先说:“其中没有淋到雨的人,肯定是穿了雨衣。”

禅师听了后不语,只是缓缓地摇了摇头。

接着另一个弟子说:“我想这应该是一次局部雨。这种现象虽然不多见,但还是有可能碰到的。没有淋到雨的人,走的正是没有下雨的这边。”说完这话,他满怀信心地看了看师父。

禅师笑了笑,仍然沉默不语。

第三个弟子见师父没有表态,于是说:“你们的解释太牵强了,其实道理很简单,那个没有淋到雨的人在屋檐下行走呢。”说完后,得意洋洋地瞟了两位师兄一眼,准备接受禅师的赞赏。

禅师朝弟子们笑了笑,缓缓地说道:“你们都非常聪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设想出种种不淋一人的条件或理由,但是你们钻入了牛角尖,错误地执著于不淋一人这一点上。事实上,如果你们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所谓的‘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个人都在淋雨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思维限制在固定的模式中,死钻牛角尖,死死地拽住约定俗成的东西,认为那是不可更改的真理,循规蹈矩,无法解脱自我。事实上,如果你放下心中不可逾越的神圣,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你会发现,原来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人们有时候不愿意舍弃原有的认识,所以才不会有新的开悟。虚荣是外相,只有懂得付出才能得到真的收获,有时候这收获就是给众生一路光明。

有一天,洞山良介禅师在晚上说法时没有点灯,有位能忍禅僧就问他:“为什么不点灯呢?”

洞山良介禅师听后,对侍者说:“你去拿三斤灯油送给这位能忍禅僧!”

能忍当时并没有去想洞山禅师的话是否有其他的意思,但是经过一夜的参究,他若有所悟,于是拿出全部积蓄,举办斋会,供奉大众,并跟大众一起生活。

一晃三年过去了,他来向洞山禅师告辞,意欲他去。

这时雪峰禅师刚巧在洞山禅师身边,等能忍走后,他问洞山禅师:“这位禅僧走了以后,不知还会不会回来?”

洞山禅师回答道:“他知道他可以走,但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可以再回来。你不放心,可以去僧堂看看他。”

雪峰到了僧堂,岂知能忍回到僧堂以后,就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往生了。

雪峰禅师立刻跑去向洞山禅师报告此事。洞山禅师说道:“他虽然往生了,但是如果和我相比较,却比我慢了三十年。”

生活中的一些东西,该舍弃的一定不要留恋,一个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不要被自己的贪念所累。只有放弃了该放弃的东西,才会有机会去争取更加有价值的东西。

心念起时是非起

心念一起,必有是非,世间一切事,是非善恶都在起心动念之间。

劳苦总是给人以警醒,弘一法师曾教化那些迷醉于声色场上的人们:“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垣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

被烦恼束缚的凡夫,假如没有贫穷疾病,也不一定会顺畅一生。如果没有这样的苦,恐又要去吃喝玩乐造罪业。苦人没有时间金钱,自然可以避免许多罪过。谁肯在得意时想到将来会堕落,得意时难免损人利己。

大师曾指点听佛的善友们,吃苦心是一种生存能力,是一种能够承担悲喜的淡定。有两只老虎,一只被关在笼子里供人们观赏,另一只自由自在地在森林里奔跑。

一天,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我们换一换吧!”另一只老虎欣然答应了。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森林里的老虎则走进了狭窄的铁笼子。

从笼子里出来的老虎在森林里感受到了无比的自由,尽情地奔跑着;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很快乐,因为它从此不再为食物而发愁。

出人意料的是,两只快乐的老虎很快就都死了。一只被活活饿死,另一只则是忧郁而死。很显然: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得到了自由,却没有同时得到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的空间生活的祥和心境。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时候,表面上虽然有所损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坏事。当你成功时,不要得意忘形,因为说不定挫折就在下一刻等着你;当你失败时,不要怨天尤人,因为这或许就是成功前的黑暗。只要你坚定地朝前走,就一定能看到明媚的春天,“船到桥头自然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处

一切事情,无论对错,只要过去了就不要背负精神的重担。坦然地面对困境,人就会更理智;坦率地面对朋友,路就会更开阔;坦诚地面对过去,你就会更睿智。

弘一法师在讲解佛《遗教经》的时候曾说:“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

他也曾劝诫世人:“人生在世都希望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幸福快乐由哪里来呢?绝不是由修福而来,今天的富贵人或高官厚禄者,他们日日营求,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并不快乐。修福只能说财用不虞匮乏,修道才能得到真幸福。少欲知足是道,欲是五欲六尘。无忧无虑,没有牵挂,所谓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事实真相清楚,心就安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迷,处世待人接物恰到好处,自然快乐。”

一般来说,做事情和看待一件事情的不同想法和观点,决定了人与人内心想法的不同。来看看这师徒二人的迥异想法吧:

一天,坦山和尚与徒弟在去某地说法的途中遇到了一条小河,河水虽不湍急,但因为刚下过大雨,河沟泥泞不堪。

师徒二人正准备渡河时,后面来了一位穿着得体、体貌端庄的年轻姑娘。姑娘行色匆匆,好像有急事要办,但是到了河岸边后却面露犹豫之色。

看到这一情景,坦山和尚便上前对姑娘说:“施主,贫僧背你过去吧!”

紧跟在他后面的小沙弥听到坦山和尚的话,心里不解,嘀咕到:“平日里师父教导我们,不能接近女色,为什么今天自己却犯清规呢?”

小沙弥本想当场问师父,但是又怕惹怒师父,只得忍受九回肠的折磨,闷闷不乐地跟在师父后面。

很多天过去了,小沙弥还在为当日师父背姑娘过河的事情冥思苦想。一天,他终于憋不住了,于是问坦山和尚:“师父,您经常教导我们,出家人不可以亲近女色,可为什么前些日子,您却背漂亮的女施主过河呢?”

坦山和尚听了小沙弥的问话,讶异地回答道:“我背那位女施主过河后,就把她放下了,没想到你却把她紧紧背着,到现在都还没放下来!”

其实,坦山和尚背那位姑娘过河,完全是出于善念。他的心里早就把姑娘的事情放下了,而小沙弥的烦恼,完全是自己找的。人之所以烦恼,之所以不能放下,是因为情执,放下情执,才能活得自在。

弘一法师把放下看做一种内心境界,放不下便饱受折磨,放得下便能坦然自若。凡事放得下,是因为没有欲念,内心没有欲念,才能不受忧虑所扰,才能心地坦然,只有心地坦然,才能将一切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你苦苦追求而不可得的东西便会在无欲无求中悄然到来。

以修佛之心修身

心是身体的主导,心里怎么想,身就怎么行。人要降伏自己的身心,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但首先必须降伏自己的心,能够降伏自己的心,身自然就听话了。

大师讲经时,教人们依照《法华经》所云,摆脱苦恼修行自身。《法华经》云:“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约悲言也。”

因佛法是真能,说明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破除世间一切谬见,而与以正见。

迷信,而与以正信。

恶行,而与以正行。

幻觉,而与以正觉。

包括世间各教各学之长处,而补其不足。

广被一切众生之机,而无所遗漏。

养身养的是一身轻松,修心修的是一份淡定,佛法在于点化世人破除谬见,以超然的心态面对生死。

有一个老妇人,她与儿子相依为命,生活得非常艰难,不幸的是,儿子无缘无故得了一种怪病,死了。老妇人痛不欲生。

邻居帮着老妇人把儿子掩埋后。老妇人哭着待在坟边不肯离去,不吃不喝,好几次哭昏在坟地里。几天下来,老妇人的身体虚弱,生命危在旦夕。

无奈之下,人们想到了庙里的虚竹和尚,于是派人赶紧将虚竹和尚请来开导老妇人。

虚竹来到老妇人身边问道:“你为什么待在你儿子的坟前久久不肯离去呢?”

老妇人哽咽着说:“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只求和儿子一起离开人世。”

虚竹大师说道:“你想不想让你的儿子活过来呢?”

老妇人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欣喜地说:“当然想了,你真有办法让他活过来?”

虚竹大师说道:“我有个办法,不知你想不想试一试?”

老妇人一听,立即爬了起来,说道:“我愿意试一试,只要他能够活过来,让我做什么都行。”

虚竹和尚若有所思地说:“如果你能找来一炷香火,我就能用这炷香火为你的儿子续命。”

老妇人急忙问:“那究竟是什么香火呢?”

虚竹慢慢地说:“这种香火只有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才有,你先去找吧!”

老妇人听了虚竹大师的话后,急急忙忙上路了。

她来到一户人家,敲开了门问道:“你家里死过人吗?”

“死过啊!”主人回答到。

于是老妇人又敲开了另一户人家的门问道:“你们家死过人吗?”

“死过啊,不死那不成了妖精了。”这家的男主人笑着说。……

就这样,老妇人跑了很多人家,结果却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她无可奈何地回来告诉虚竹大师:“我走遍了所有的人家,但就是没找到一家有你说的那种香火,因为每家每户都曾经死过人。看来这样的香火我是取不来了。”

虚竹大师笑了笑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你又为什么为儿子的死而过度地伤心呢?”

听完大师这番话,老妇人的失子之痛顿时化解了很多。

生老病死乃人类繁衍生息的法则,所以没必要总是沉静在悲伤里。死亡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对待死亡的态度,一味抱怨并不能改变这个现实,那么最好还是接受这个现实,以淡定的态度来面对。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一个行囊,如果装得太满就会很重、很累。一个生命背负不了太多的行囊,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人生大道上,我们注定要抛弃很多。有些时候,果断地放弃才是最好的选择。

弘一法师告诫人们要懂得放下:“有贪有嗔,诸佛如来都救不了,自己要精进不懈,把贪嗔痴三毒从内心中拔除。日常生活中要警惕,名利不是好东西,要舍弃。贪嗔痴害不了别人,只害自己。”

若真放下,才有感应,早一天放下,早一天得大自在。在未去之前,在此世界一切环境亦得自在,顺逆都自在,自在是真正幸福快乐的人生。

有一个人总是喜欢独来独往,外出办事时也从不结伴而行,即使路途遥远,跋山涉水也不例外。可是有一次他外出时不小心掉进了深谷里,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伸手奋力抓住深谷边上的一根枯藤,暂时保住了性命。

但是他人在半空,上不得也下不得,危险随时还会来临,在这危急时刻,他突然看到佛祖就站在不远处的悬崖上,于是他求佛祖解救自己:“大慈大悲的佛祖!求您救救我!我被困在这半山腰真的是难受死了,我知道我过去做过很多错事,但是如得到佛祖的救赦,我一定一心向佛,多做善事。”

佛祖微笑着说:“我就是来救你的,但是你只有听我的话,我才有办法救你上来。”

“只要佛祖发慈悲,我一切听从安排。”

“那好,请把你的手放开!”

此人一听,心想:“下面是万丈深渊,如果我放手一定会跌得粉身碎骨,佛祖这不是害我吗?”于是他摇摇头说:“佛祖你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

佛祖见他如此执迷不悟,只好摇摇头走了。

其实由于天气太黑,看不到下面的情况,他离地面不过几米而已,而且下面还是厚厚的沙土。

放手,未必会死。所谓舍,就是失去;所谓得,就是得到,舍与得实际上是并存的,是一种取舍的哲学。舍得之间,体现了一种和谐之美,是一种大智慧。

人生是一个患得患失的过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乃是常事,不肯舍,就不会得。当你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就只能拥有这件东西;但如果你肯放手,表面上虽然有所损失,可是会得到更多的选择机会。不肯放下,你的人生道路只会越走越窄。

放下执迷真性自现

人生在世总是经受很多考验,纸醉金迷的生活容易迷惑人们的心智,让生命中那颗通灵的自然之心沉睡。在繁忙过后的瞬间我们要学会卸下疲惫的重担,让心灵回归通灵的自然之性。

弘一法师在讲授佛法时曾借仁潮禅师的几句话道出世间的浮华真假:“琐琐含生营营来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纷纷狂闹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荡,竟何所之?梦中复梦,长夜冥翼,执虚为实,曾无觉日,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欤?”

琐是琐碎、微不足道,即指芸芸众生。营营是忙碌不停,等于蚊虫在器皿中乱飞乱撞。化是变化,生死是变化,化海即六道轮回,何时才能有个头绪。人生实在是梦中之梦,等证到罗汉果,才恍然大悟,知道已往乃是一场梦。明心见性,证得法身大士,想到从前作罗汉时也是在做梦。六道众生把假的当作真的,从未悟过,假如不是世尊把宇宙人生真相告诉我们,我们怎会晓得。

有时候人们无法让自己的内心保持通灵,是因为无法放下心中的负担,放下既是佛,放下就是回归原始的自然之美。一个叫黑指的婆罗门运用神通,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陀说:“放下。”

于是婆罗门将左手的花瓶放下了。

佛陀又说:“放下。”

于是佛陀又将右手的花瓶也放下了。

可是佛陀依旧重复那句话:“放下。”

黑指婆罗门不解地问道:“佛陀,我已经两手空空了,您怎么还让我放下啊!”

佛陀微笑着说:“我叫你放下的并不是手中的花瓶,而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将这一切都放下时,就会得到大解脱。”

黑指婆罗门顿悟。

人生中我们该放下的东西太多了,事业、爱情、家庭、金钱、荣誉……但是“放下”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也正是这样,很多人过得很痛苦、很累,所以,必要时“放下”其实是通向幸福、得到解脱的最好捷径,也是通向内心通灵自由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