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沉寂消亡后的悄然复苏:神秘的火星文明
26783800000026

第26章 征服火星开辟人类第三故乡(8)

发展火星上的移民点

要等到有显著的结果还需要1000年时间。那也要必须积极地等待,在各个城市里培育植物,监测火星大气的变化。大部分工作还在后面,而现在只需要把人们开创的让火星恢复生机的事业进行到底。

火星改造计划启动1000年后,移民们将会摘掉氧气面罩,在火星开阔的大自然中自由呼吸。

我们可以预言,当火星移民们庆祝重大节日时,一定会回想起“火星社会”始祖——开发火星的科学先驱罗·祖柏林先生,还一定不会忘却那些在不同年代提出各种火星改造方案、细节并进行详细计算的许多科学家,但首先是那些对火星充满美好幻想和憧憬的幻想画家和作家,他们曾不止一次地用异彩纷呈的画笔和美妙的语言生动地描绘着复苏的火星!

(十三)“火星主义”的四大组成部分

可见,今天的科学家们才知道,应当改造火星,以便向那里移民。目前,科学界所面临的四项基本任务是:

1.为了让火星上出现水,需给火星加热几乎60℃。我们地球上的平均气温只要升高1℃,人们就会开始议论“大悲剧”、“全球增暖”、“大水灭世”。当科学家们使火星“稍微沸腾”一点时,火星上会发生什么?

2.火星上应该出现正常大气,否则水就会蒸发,宇宙射线就会灭杀所有生命。目前的火星大气相当稀薄:它的大气压只有地球大气压的1/100。

3.当火星变暖并出现大气层时,就应该关注那里的水——火星整个海洋里的水。从哪儿能搞到水呢?科学家们认为,除了应该开发火星上的水资源外,还应把从土星环中开采的无计其数的大冰块运到火星上。那么,怎样对付土星的巨大引力?……

4.假如火星上能出现水,它会适应微生物生存,那么,植物适合在火星上生存——这根本不是事实,因为对植物来说还应该让火星大气充满氧和氮。

只有上述这4个基本问题全部解决了,人才能在不穿任何航天服、没有任何防护罩和密封设施的情况下在火星上生活和工作。

要解决这4个重大难题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时间。不过,用在这方面的时间和努力是值得的。

(十四)“温室气体”——改造火星的法宝

“温室效应”会导致地球增暖,假如把这一“温室效应”现象和平利用到火星上,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哪些气态物质能使火星增暖呢?我们会立刻想到碳酸气(气态二氧化碳)。在地球上召开多少次国际会议,专门研究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问题。火星上有这种气体:它含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中,它还以冰的形式存在于火星两极的极冠中,但仅靠这些二氧化碳还不够,可能在火星的地下还会找到这种气体。

但是,不管怎么说,碳酸气毕竟是一种不好的“温室气体”,例如:氟碳氢化合物(即氟利昂——首先被用作制冷剂):它们产生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几万倍。但是,火星暂时还没有稠密的大气层,这样一来,这些温室气体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就会逃逸掉。而另一种气态物质——过氟碳氢化合物会更稳定些。

在任何情况下,温室气体就应该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因为从地球上运送这些气体造价惊人地昂贵。

专家们认为,最好使用过氟代甲烷。专家们作过计算,如果在火星上能以在地球上的速度生产这种气体(约1000吨/小时),那么,在几十年内,整个火星的平均气温会升高10℃,假如再增加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还会使火星变得更暖和。

假如使用甲烷和能产生氨的细菌,其结果还会增强这一温室效应,因为甲烷和氨都属于温室气体。类似火星改造计划的综合结果给火星再造了一个这样的大气层,它符合气压和气温的要求,而且从实验开始算起的50年内,火星表面将出现液态水。虽然火星的这个人造大气层不能被视为符合以下条件:人能自由呼吸,能从根本上促进粮食作物的生长,至少在完全适合呼吸的火星大气层尚未再造之前,能使航天员在佩戴氧气面罩的情况下在火星上漫游。

但是,根据NASA专家的计算,最合理的预测是,如果在火星上能建100个生产过氟碳氢化合物的大型工厂,在最初100年里生产的“产品”(温室气体)足以将火星大气的平均温度升高8℃。如果只按该方案使火星增暖,那么800年后,我们就可以使火星大气的平均温度达到0℃——冰的融点温度。这太久了!

那么,还有其他方案吗?专家们还提出另一种方案,譬如:把一个巨大的反光镜运到近火星轨道,它能把阳光聚焦起来再折射到火星上(轨道的计算半径为214千米)。这样一来可以使火星大气平均温度升高5℃,这时,火星两极的冰盖开始融化。

制造这种大型反光镜可采用薄铝合金,还可用它来制造宇宙探测器的太阳帆。计算表明,一个直径125千米的反光镜约需20万吨铝材——如此数量巨大的金属,全世界同时生产还得需要5天时间。

为了得到水,NASA计划向沿土星轨道运行的一颗冰质彗星发射一枚火箭,当追上彗星后改变它的飞行轨道朝火星方向飞。难道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捷径了吗?

要知道,俘获彗星总比从聚集在火星和土星之间的小行星群中俘获小行星容易。这里的问题在于,可利用木星或土星的引力使彗星运动得更快。“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自动站曾利用这一原理在太阳系里飞行。此外,彗星在飞行过程中,当它的质量汽化到8%时,可以给它安装上一台火箭喷气发动机。

当彗星同火星相撞并融化后能产生如此巨大数量的水——它相当于一个深50米,周长140千米大的湖泊中的容水量。同时,有大量的氨进入火星大气,进而可使火星的平均气温再升高3℃。

还有一个效率较低的方法:应该在火星的地下找到水。如果在昔日的火星上河流丰润,那为什么不能找到自流水源?

当火星上的水十分充沛时,它的大气层中便充满水蒸气——最重要的“温室气体”。

当火星的大气压达到地球大气压的10%时,便可以把微生物移居到火星上,以便让它们向火星大气中释放氮。此外,还可让比细菌更小的纳米机器人耕松火星的土壤,以便寻找隐藏在那里的氮。

(十五)火星温室:火星移民取之不尽的食品基地

然而,不排除一种可能,在首批火星移民中会出现神奇般闪光的植物物种。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生物工程师罗·费勒借助遗传基因技术培育出10种不同种类的小型植物——它们统称“芥菜”。科学家们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把这种芥菜移植到火星上,让它在那里创造适合人生存的条件。

这些植物都有遗传编码,当出现某些问题时,它们会放射出微弱的绿光。与此同时,这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密码,例如:当空气中的氧气水平低下时它们就发光;而另一些植物当土壤中的水分或养分不足时也发光。如果把这些植物移植到火星上,它们还具有适应新生存环境的能力,不过,一旦这些植物感到“不舒服”——环境温度达到极限、气压低、紫外线辐射过强和土壤不适宜时,它们就会发出光信号,以此警示人们采取必要措施。

须知,氧、食品和水是未来研究者必不可少的,这些生活必需的物质不可能定期从地球往火星上运。如果在火星上建立一个闭合式生命保障自调生物系统,植物就能在火星上就地向火星移民们直接提供所有这些生活必需物资。NASA科研中心的专家们,计划把这些生物工程培育出来的植物用一艘专为此目的设计和建造的小型飞船运到火星上。此外,专家们建议,与此同时,还应把一些经过生物工程改造过的粮食作物随飞船一同运上火星,通过实际栽培实验一定会搞清,它们能否向未来的火星移民提供粮食。

前不久,以色列科学家发现,有一个物种叫“Opuntia FicusIndica”的仙人掌,在对其大量施肥的情况下,它在以色列的气候条件下一年里有11个月能开花结果。以色列科学家希望能借助这种植物使火星上干旱的沙漠荒原恢复生机。

但实际上,将来,能否把仙人掌种植到火星的红沙上还尚不清楚——不过,根据许多预言是可行的。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家公司暂时为地球研制一种巨型飞艇,它不仅能扑灭森林大火,一次可运送100万升水,而且还能快速大面积栽种无数棵秧苗。

专家们建议,把树苗和植物秧苗包装在一些有自动插秧功能的专门的圆锥形袋子里,袋子里盛有一定数量的水和养料,把这些袋子按照一定距离从空中抛向地面,袋子落地后就会钻进土壤中,一段时间过后,这些秧苗就会生根。

可把这种技术应用在火星上,但需要最终搞清,火星上是否存在水?如果搞清了,火星上的水主要是以冰的形式存在于地下怎么办?

前不久,中国发明家发明的一种“固态水”完全可以用在火星开发上。这种“固态水”根本不是冰,而是一种同少量特殊的聚合物化合而生成的液体。按照科学家们的构想,把树根埋在土里,上面扣上一个用这种“固态水”做成的外罩。在某种细菌的作用下,这种“固态水”外罩渐渐被分解,它能根据树木对水的准确需求量向树根提供固定数量的水。这种方法计划在沙漠上植树时进行试验。

那么,我们设想中的火星菜园还缺少什么?难道缺少向植物供给营养的高效方法?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发明一种新型肥料——气溶胶肥。用对植物有益的化学成分制成药片,药片燃烧时能释放出一种烟雾,这种烟雾能向植物供养。科学家们又突发奇想研制出一种气溶胶肥发生器,它工作时产生的营养烟雾能随火星上的风飘移数千米远,它的营养肥力能使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

此外,火星移民趁细菌和植物改善火星大气的同时,可建造住宅,开采矿物,开发动力事业。在这一火星开发的初期阶段,火星城仍处在保持人工气候的圆顶盖建筑的“保护伞”下。

要知道,菠萝还能给火星移民带来非常多的益处!问题是,菠萝树和苹果树吸收二氧化碳不是在白天,而是在火星移民们正在熟睡的夜间,这该怎么办?植物的这些性质可成为早期火星移民点大气成分的自动调节器。

(十六)憧憬火星未来

再过1000年,火星将会出现繁荣昌盛的完全另一番景象。被称作“红色行星”的昔日火星的红沙荒漠,今天却变成天蓝地绿,水清地黑,鸟语花香的天堂般的乐园。蔚蓝色的大海白帆飘荡,无数条江河水流潺潺,湖畔上的渔人在尽享钓鱼乐趣。人们在欢呼,在跳跃……火星已变成地球人类的第三故乡。

火星移民们以伟大而豪迈的壮举开始谱写地球“火星人”的壮丽诗篇,他们亲手翻开火星移民文明史辉煌的第一页。火星的******应从这一天开始:

2018年7月4日,一艘飞船缓缓地降落在火星上,舱门自动打开,异星温柔的微风宛如拂面的轻纱轻轻吹进飞船的闸门舱,它卷起的一缕红尘飘落到一对男女航天员的头盔上,他们正准备为地球人类征服宇宙史的******剪彩。

地球人类的代表沿着陆平台的斜坡缓缓走下飞船,他们俩对视了一下后便同时踏上火星的土地:“你好!火星,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