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26882000000004

第4章 卢沟晓月

提起北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

晓月悬于天空,浅霜降临,鸡叫三声。这种情景有几分寂静,几分凄凉,或许还有几分孤独。

(一)金章宗封卢沟晓月的雅号

卢沟桥距北京城大约十五公里,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古代,差不多是半天的路程。

出京的客人上午在京城吃罢饯别酒,起程上路,来到卢沟河畔已是夕阳西下之时了。客人们不得不找地方投宿,准备第二天早行。于是,此处逐渐发展为京城西南的第一个歇宿点。

卢沟桥对北京来说,称得上是一座最老、最大,也是最壮观的大石桥。金章宗很推崇这座桥,就给它封了个“卢沟晓月”的雅号,并把它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有的资料这样注解说:“每当五更鸡唱,斜月西沉,卢沟桥的月色格外妩媚,因以得名卢沟晓月。”

(二)文人墨客笔下的卢沟晓月

元代诗人陈孚在《卢沟晓月》中写道:

长桥弯弯抵海鲸,河水不溅永峥嵘;

远鸡数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月。

道上征车铎声急,霜花如钱马鬃湿;

忽惊沙际影摇金,白鸥飞下黄芦立。

元代有一幅《卢沟伐木图》,把当时卢沟河畔茶肆酒馆、客商旅店之繁华及策马驱车、步行担担、风尘仆仆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留宿的客人一觉醒来,已鸡鸣三遍,洗漱登程,首先感觉是晓月当空,东方露出鱼肚白色,天空残月倒挂,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此时方可真正体会到“卢沟晓月”之意。

金朝礼部尚书翰林学士赵秉文的一首卢沟诗这样写道:

河分桥柱如瓜蔓,路人都门似犬牙,

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单以晓月形容卢沟桥之美,据说是另有原因:每当旧历的月尽天晓之时,下弦的钩月在别处还看不分明,如有人到此桥上,就会先得清光。

这俗传的道理是否可靠,不能不令人产生一些疑惑。其实,卢沟桥也不过就是高起一些,难道同一时间在西山山顶,或北京城内的白塔上看那拂晓的月亮就不如卢沟桥吗?

不过,用晓月陪衬卢沟桥,的确是一位善于想象的艺术家的妙语,也许金章宗本来就没有准备让后人去作科学测验。

“一日之计在于晨”,何况是行人的早发。朝气清蒙,烘托着勾人思感的月亮,以及上浮青天,下嵌白石的巨桥。京城的雉堞若隐若现,西山的云翳似近似远,大野无边,黄流激奔。

这样的情景,这样的色彩,这样的地点与建筑,不管是料峭的春晨,还是凄冷的秋晓,景物虽然随时有变,但若无雨雪的降临,每月末五更头的月亮、白石桥、大野、黄流,总可凑成一幅佳画,飘浮于行旅者的心灵深处,生发出无尽的美感。

明代张元芳的《卢沟晓月》诗很有代表性:

禁城曙色望漫漫,霜落疏林刻漏残;

天没长河宫树晓,月明芒草戌楼寒。

参差阙角双龙迫,迤逦卢沟匹马看,

万户鸡鸣茅舍冷,遥瞻北极在云端。

清代的乾隆曾到过卢沟桥,并写有《过卢沟桥》诗:

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渡卢沟。

感深风木睽逾岁,望切鼎湖巍易州。

晓月苍凉谁逸句,浑流萦带自沧州。

西成景象今年好,又见芃芃满绿畴。

卢沟晓月,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英雄豪杰。

(三)乾隆题写卢沟晓月

关于乾隆过卢沟桥的故事,一直都在民间流传着。

从前,卢沟桥这地方十分荒凉,桑干河一片浑浊,号称小黄河,时常泛滥。可是自从有了卢沟桥,河水变清了,人们说这桥有灵气,就把它说成神桥。

但当地人说,卢沟桥的神奇还不在这里,在于这的月亮比别的地方出得都早。别处农历初一、初二看不见月牙,但卢沟桥每至农历每月三十儿晚上、初一就能看见月亮,大年三十儿夜里看得更加真切。

一到五更,东南方向就衬出一弯明月,渐渐上升,把桥上的石狮子照得清清楚楚。

不过,这种奇景只有两种人才能看到:一种是15岁以下的童男童女,一种是大命之人。人们都这么说,传来传去,这话就传到了乾隆皇帝的耳朵里。

乾隆是个好游山玩水的人,他几次下江南都从这桥上路过,可是就没有看见这种奇景。如今他听说这卢沟桥的月亮有这么神,又觉得自己是大命之人,就打算专程去瞧瞧。

这天,正是大年三十儿晚上,乾隆认为这可是到卢沟桥看月亮的好时候,于是就叫人预备八抬大轿,说是要上卢沟桥。这时宫里正忙着过年,一听皇上要上卢沟桥,大家都愣住了。

照老规矩,这天无论是谁也不能离开皇宫。今天,皇上怎么突然要上卢沟桥呢?这不是犯规矩了吗?可是皇上下了命令,谁敢说个不字,只得照办。于是就用八抬大轿把乾隆抬至卢沟桥。

宛平县令正在忙着过年,一听说皇上驾到,吓了一身冷汗,赶紧点了灯笼、火把,列队迎接。

乾隆下了轿二话没说,直奔卢沟桥,众人也都跟随着上去。这时乾隆两眼直直地向东南方向望着,可是只见星斗满天,却不见卢沟明月。

乾隆十分扫兴,询问左右:“怎么不见月亮?”

左右也不知缘由,只好上前瞎说一气。有的说,灯笼、火把多,看不清楚。

乾隆一听,觉得这话有理,立即下令把所有的灯笼、火把吹熄。顿时,卢沟桥变得一片漆黑,只有一片寒星照着那河水。

乾隆又使劲望了望,还没瞧见。他心里急起来,叫过宛平县令,大声斥责道:“你这个官是怎么当的?这卢沟桥不是三十儿晚上出月亮吗?”

县令连忙说:“是,是!”

“那为什么看不见?”

“小的也只是听别人说,这月亮只有大命之人才能看得见。”

乾隆想,我是一朝之主,命还不大?怎么会看不见呢?这一定是瞎说。可是又一想,我兴师动众来看月亮,要说看不见,还称什么大命之人呢,岂不叫百官耻笑?想到这里,他就说:“你们都退下,叫我仔细看看。”

左右退在一边,他自己在桥中间向东南方使劲地看。看着看着,就觉得仿佛有一弯明月挂在天空,他仔细看着,越看越觉得真有月亮。于是叫来左右,说:“你们看月亮,月亮就在那里!”

众人个个上前也都看了一会儿,可是谁也没有看见。乾隆在那里还一个劲儿地问:“你们看见没有?看见没有?”

众人齐声说:“我们命薄,没有眼福。”

乾隆听了更是高兴,觉得自己确是大命之人。随后,他吩咐说:“给我预备笔砚,我要写诗。”

宛平县令急忙令人抬出雕漆书案,呈上文房四宝,灯笼火把立刻点亮。

乾隆坐在那里沉思,一会儿背诵:“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树人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隐微光……”一会吟咏:“河声流月寥落曙光寒……”想从中找点好句,可是吟来吟去,都不满意。

这时,有一个臣子说:“陛下,臣闻徐渭有一首《竹枝词》,不知可用否?”

乾隆说:“讲来。”

这位臣子放声吟道:“沙浑石涩夹山椒,苦束桑干和一刀。流山卢沟成大镜,石桥狮影浸拳毛。”

乾隆没等听完就摇了摇头。他觉得徐渭这首诗写得太凄凉了,应该写出这卢沟幽美的月色。

另有一个翰林看出了他的心思,上前说:“臣有几句不知如何?”

乾隆说:“讲。”

翰林吟道:“霜落桑干水未枯,晓空云尽月轮孤。一林灯影稀还见,十里川光澹欲无。”

乾隆一听,连说:“好!好!”他当即想了一下,随后提起笔来,挥毫写下了四个大字:卢沟晓月。

众人一看,齐声喝彩,急忙吩咐刻碑。就这样,这块“卢沟晓月”的石碑就立在卢沟桥头。从此,这个风景之地也就出了名。

据说几年后,乾隆皇帝又来到卢沟桥赏月,并把再一次留下了一个可笑的故事。

那是某年夏天月末,吏部天官刘镛陪同乾隆爷到南苑海子墙里打围。回来时,乾隆说:“朕好长时间没去卢沟桥了,今天天还早,咱们绕远点走一趟。”君臣骑着马,带着猎物,顺着东河堤来到了卢沟桥龙王庙行宫。

吃过晚饭,天气特别闷热,君臣漫步来到东桥头乘凉。乾隆说:“朕前几年路过这里,当时正值初秋,仰望蓝天,疏星淡月,远眺河水如带,西山时隐时现;俯桥眺水,月亮光照在水面,像镜子一样明亮,真好似身临仙境。朕触景生情,写了‘卢沟晓月’诗。等一会儿月亮出来,朕要再写一首夏季美景、咱们君臣乘凉的诗!”

随从大臣纷纷叫好。前来接驾的宛平县令赶紧接着说:“凡是从这儿经过的文人墨客,看到万岁爷的诗,无不赞叹,都说写得景美情深,是诗中极品啊!”

这帮大臣光顾着逢迎皇上,谁都没想起来那一天是农历月末三十,是不会有月亮的。乾隆当时说完也明白过来了,可是已经晚了。皇上说话是金口玉言,不好改口啊!

刘镛躲在一边没敢言声,心说:“今天算完了回不了家了!等月亮出来得等到什么时候呀,该怎么办呢?”就见他罗锅一转,主意来了。

等一会儿,刘镛开口问乾隆说:“万岁,月亮该出来了吧?”

乾隆心想,你不是也长着眼睛吗?干嘛问我呀。你这不是成心吗,乾隆没有言语。

刘镛又说:“皇子,您是真龙天子,是大命之人,月亮出来不出来您能看得见。臣等是凡夫俗子,肉眼凡胎,不问您问谁呀?”

这时,乾隆醒悟过来了,就使劲向天空眺望隐隐约约地觉得有一弯月亮挂在天上,于是赶紧说:“朕看见啦。你们看,那不是月亮出来了吗?”随行大臣们都睁大两眼、踮着脚眼看,可什么也没看见。

刘镛赶紧又给乾隆找台阶下,说:“万岁,凉风刮起来了,该起驾回宫了,娘娘等万岁回去,恐怕都等急啦。”

乾隆说:“对,对,咱们是该回去了。”说完,众官员簇拥着乾隆爷,顶着满天的星光起驾回宫了。

当然,这两个故事臆测的成分较多,不过,这个故事给卢沟桥增添了更多的历史色彩,试想,站在卢沟桥头,回想起先人的故事与足迹,不是趣味无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