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26885200000005

第5章 名人踪迹

梅岭以梅著称于世,因岭南、岭北气候迥同,造就了世界称奇的“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奇观。

梅关正因为有这样山奇水秀的景美梅艳,才吸引了张九龄、苏东坡、文天祥、戚继光、汤显祖、王阳明、何香凝等许多历代名人,在此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咏梅诗篇,极大地丰富了梅关的文化内涵。

(一)陆凯吟咏岭梅诗

古今吟咏岭梅诗词不下千章,最早的是陆凯的《赠范晔》一诗。

陆凯是三国时人。《三国志·陆凯传》载:“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也。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珠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

陆凯的《赠范晔》写道: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首诗应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在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他那“虽统军众,手不释书”的儒将风度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赠范晔》寥寥20字,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平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愿望定能实现。

(二)张九龄凿梅关驿道

岭南文化史上,闪耀着一个个令人景仰的名字,其间多属这块土地的匆匆过客。然而,钟灵毓秀的岭南,也培育出了不少我国历史名人,其中就有大唐“开元盛世”的宰相张九龄。

张九龄从小聪敏善文。13岁时,广州刺史王方庆盛赞他“此子必能致远!”参加科考他又受主考官沈铨期激赏,一举高第。第二年,当时被流放岭南的张说遇到张九龄,对他也非常器重,誉其为“后出词人之冠”。

若干年后,张九龄继张说后成为文坛领袖,他的诗情致深婉,又包含了积极求取人生价值的热情,具有动人的生机,成为盛唐气象的先驱,对扭转初唐浮靡虚饰的宫廷诗风起了重要作用。

张九龄十年间连登三第,并因才学出众、人品超拔而在开元二十二年官至宰相,继张说后辅佐玄宗成就“开元盛世”。

张九龄为相贤明正直,不避利害,敢于谏诤,推行一系列利国安民的措施,如主张君王应以民为本,扶持农桑,反对穷兵黩武;选官应举贤任能,反对浮名虚才、名实不副;他注意到地方官的重要,主张凡是没有担任过地方官的,不得担任侍郎、列卿等京官要职;提出恢复府兵制,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权,并觉察到安禄山的狼子野心,提请唐玄宗处置。可惜当时的玄宗耽于逸乐享受,不辨奸邪。

由于张九龄“小必谏,大必诤”,不惜犯雷霆之威,与馋党抗行,在一群奸人的诋毁下,于开元二十四年被罢相。此后,李林甫把持了朝政,成为唐代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后来玄宗被安禄山逼得逃到蜀中避难,想起张九龄之言慨叹万千,就派人到他的家中致祭,抚恤他的家人。

张九龄的施政方针,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巩固朝廷集权,维护“开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很多人都向他献过诗,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

这位开元名相走出岭南后,依然心系家乡,挂念家乡的父老。姚崇为相时,他因指陈吏治弊端而招致不满,便辞官回乡奉母。后任冀州刺史时,又因张说罢相事件的牵连,上表请换南方州郡任职。

716年,暂时辞官返乡供养母亲的张九龄,看到家乡百姓翻越南岭的艰难,决心开凿大庾岭,加强岭南、岭北的贸易往来,改善百姓的生活。于是他上奏唐玄宗,提出凿山修路,得到允许。在开凿过程中他又历尽艰苦、劈荆斩棘,留下了很多传说。

一千多年来,梅关驿道成为岭南通往中原最便捷的驿道。从此,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交流频繁,加快了岭南的开发,无数骚人墨客也在此留下足迹。韶关更因地利,成为五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沉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韶关挖掘出一批反映梅关古道悠久历史的古石碑,最完整的是题为“流芳万载”的《重修岭路记》碑。该碑记录了唐代名相张九龄凿大庾岭以来,梅关古道上商旅络绎不绝,道旁客栈饭店、茶坊酒肆,鳞次栉比的繁华景象。经考证,该碑刻于中唐,是当时的县府官员为纪念张九龄开凿古道而修的。

长八千余米的梅关古道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高高矗立的关口,默默地诉说着张九龄这位盛世名相对岭南家乡的殷殷情怀。

(三)周敦颐梅关圆梦

梅关和它所在的梅岭吸引了许多名人的到访,儒家理学的开山祖和奠基人,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一代理学大师周敦颐就是其中之一。

景祐三年,周敦颐由郑向举荐到江西会宁县任主薄,继而任梅关附近的南安军司理参军。

据说,即将离会宁的一天,周敦颐伏案而睡,梦见一位身着道服、鹤发童颜的仙翁飘到他的面前,并对他说:“且往一集宇宙精纯渊粹之气处,去成就你的大业吧!”

周敦颐忙问:“在何处能够成就我的大业?”只见那仙翁在一石壁上写道:

梅花常驻于此,岭由将军而名。

此处南通水域,教化安民待汝。

写完便向南方飘然而去,口中还念念有词:“随我来也……”梦醒后,周敦颐把梦中的事想了很久也没有想透。

北宋庆历五年,28岁的周敦颐就任南安军司理参军。他上任后的第二天,独自一人来到梅关所在的梅岭,抬头望去,只见到处都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梅树,一条驿道在花丛中蜿蜒穿行,直达山隘……

周敦颐被这奇美的景象迷住了,赶忙问过往行人仔细打听,才恍然大悟:这分明是在会宁梦见的仙翁所说之处。满山梅花,山以庾胜将军命名,驿路连通南北水运,四句话中隐藏的“梅”“岭”“南”“安”四字,不就指这里吗!他心里明白,他的大业就从这里开始。自那以后,周敦颐便更加潜心研究儒家学说。

后来,周敦颐结识了在南安军任通判、对儒学也有一定研究的程晌。两人一见如故,从此成了磋研儒家学说的忘年交。

为了满足南安军一千多子民学儒的愿望,周敦颐最后只好选择在梅关附近的东山上建造南安军学学堂,后改为“周程书院”。周敦颐的学说也在梅关一带得到弘扬,远播华夏,流芳千古。

(四)唐宋名人梅岭题诗

唐初诗人宋之问,虢州弘农,即今河南人,上元二年进士,早有文名,历任尚书监尉、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因媚附权贵张易之,罪贬泷州,即今罗定参军。

当他南下登上梅岭时,北望中原,顿生去国离家之感。夹道盛开的梅花,引起他无限思绪,满怀悲怆,写下了《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乌,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宋之问五言诗,向来追求形式艳丽,多为宫廷宴乐而写。因罪贬谪以后,他在颠沛流离中,思想感情有了很大变化,写了不少好诗,《度大庾岭》就是其中一首。一句“泪尽北枝花”,有如摧肝裂肺,感人至深。

大诗人苏东坡,写了《赠岭上梅》一诗:

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由岭梅、行人想到故人,由花落、梅熟想到与亲友相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苏东坡由岭南流放地北归,走过古道,登上梅岭,又写下了《赠岭上老人》: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南宋理学家朱熹云游岭南,在梅岭时正值岭梅盛开,就赋诗《登梅岭》一首:

去路霜威劲,归程雪意深。

往还无几日,景物变千林。

晓磴初移屐,密云欲满襟。

玉梅疏半落,犹足慰幽寻。

一幅风雪探梅图跃然纸上。唐宋年间,统治者把岭南作为流放刑徒之地,不少有识之士因罪流放岭南。当他们经过梅关古道时,古道、虬松、岭梅、家事、国事、天下事,触景生情,不禁怆然涕下。

江湖派诗人戴复古是浙江天台人,大江南北的梅园胜景都游览尽了,久慕梅岭的梅花,别有风采,便不畏长途跋涉,到梅岭来赏梅。他的《题梅岭云封四绝》中的一绝写道:

东海边来南海边,长亭三百路三千。

飘零到此成何事,结得梅花一笑缘。

可见他对岭梅的向往之情何等热切。

番禺李昂英,南宋宝庆吏部侍郎。他曾在雨中度岭,有幸见到南北梅枝同时开放的景色,因作《雨行梅关二首》,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通霄雨滴急催梅,枝北枝南晓尽开。

多谢花神好看客,随车十里雪香来。

李昂英真是好运气,恰逢一场暖雨,催得南北梅花都开了,“随车十里雪香来”,这是多么难得一遇的佳景。

宋代,以梅岭为题的名画也不少。清嘉定曹仁虎,乾隆进士,曾欣赏一幅宋人绘的岭梅图,因作《题宋人岭梅图》长诗一首:

此图宋代推好乎,疑识惜少冰条衔。

当年曾入格天阁,金题玉躞深藏缄。

故人寄示梅花卷,千树万树围重岩。

恍疑置身大庾岭,丹岩碧嶂高巉巉。

山中腊后花信早,雨雪几日飞有态。

此时枝头忽破萼,冰魂不畏春寒严。

断云高低望杳霭,落月远近迷磐岩。

清香未容俗客到,冷蕊时有幽禽碧。

鹐整斜疏密各态,纷纷桃李皆卑凡。

由此可见宋代岭梅丰姿烂漫之一斑。

曾官拜宋末右丞相的文天祥,在44岁那一年,被元兵押送燕京,取道梅岭,到了南安军,被锁在舟中。舟外江面,漫天凄雨,而浮现在他脑海里的却始终是梅关傲雪的红梅,如同他爱国报国的赤胆忠心。一首名作于是诞生了: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这诗与文天祥名垂千古的《过零丁洋》一脉相承,充满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气概。雄关为之震撼,岭梅为之敛容。

也许在迈过梅关的那一刹那,文天祥觅得了“饥死真吾志”的诗句,下定了绝食报国的决心。他写诗后绝食八天不死。到了燕京,关押三年,累逼不屈,最后被杀于柴市,时年47岁。

(五)岭南才子梅关长联

宋湘,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即梅州人,清嘉庆进士,享寿70岁。他于清嘉庆四年考中己未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官至湖北督粮道,清代诗人、书法家,人称“岭南才子”,提出“作诗不用法”,著有《红杏山房集》。

宋湘是清朝著名的诗人,也是有名的“广东才子”,同时又是客家人的骄傲。他一生为官清廉,写下了不少美丽的诗篇,尤为对联更值得人们阅读和借鉴。

相传有一年,清朝嘉庆皇帝的母亲做寿,要悬匾志庆,宋湘不假思索,挥笔疾书:“顺穆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泰,正是隆恩庆千年。”真是一首千古绝唱,此联对清朝前几代皇帝歌颂一番,使嘉庆皇帝龙颜大悦。

宋湘还曾经西北走到某省,与当地名士们会文,席间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东鸟西飞,满地凤凰难下足。”本想难为宋湘,不料宋湘不慌不忙对道:“南龙北跃,一江鱼鳖尽低头。”其才思敏捷,针锋相对,满座皆惊。

在众多对联中,脍炙人口的是宋湘在梅关南茶亭所题的一副长联: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绿水悠悠,走不尽秦关楚峡,填不完心潭欲壑,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请君静坐片刻,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教春秋佳日过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驿站迢迢,带不去白璧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富若石祟,贵若杨素,绿珠红拂终成梦,悭怎的?劝你解下数文,沽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须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长联写得耐人寻味,叫人百读不厌。这副长联在粤、赣、闽等地的茶亭、寺庙都可见到,但文字稍有不同,韵味各异。

湛江歇脚亭的对联如下: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风尘仆仆,驿道遥遥。忙什么?走不尽绿水青山,填不完心田腑海。智兮周瑜,力兮项羽,赤壁乌江空烦恼!劝君稍坐片刻,把寸心、思前想后,得安闲处且安闲,留点精神还自己

这条路来,那条路往,光阴冉冉,岁月悠悠。恋怎得?带不走黄金白璧,保不住黑发红颜。富矣石崇,贵矣韩信,淮阴金谷总成空!为我掷下几文,沽半壶、呼五唤三,遇快乐时须快乐,让些辛苦与他人

(六)何香凝咏抒情操

何香凝是南海人,廖仲恺夫人,国民党革命派杰出代表,现代画家。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

1926年冬,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北迁武昌,何香凝与谭延闿、顾孟余、于右任、张静江等要员北上。经南雄梅岭,正值岭梅盛开,何香凝写下了《咏梅》《重游大庾岭》。

《咏梅》写道:

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

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

《重游大庾岭》写道:

十月重观岭上梅,红花笑雪傲霜开。

梅兰菊竹同时会,羡煞庾山独占魁。

何香凝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在吟咏中抒发了她高尚的革命情操。

(七)陈毅作战梅关

提起梅关,人们就会想到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之一陈毅,因为他曾经在这里战斗、生活了三年多,并在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篇。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从中央苏区突围长征,留守苏区的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在项英、陈毅领导下,英勇抗击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拥护主力红军转移,保卫红色苏维埃。

在梅关一带,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崇山峻岭之间和敌人展开了周旋。但是,当时敌我力量悬殊过大,革命形势不容乐观。

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中央分局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地执行党中央确定的方针和策略,实行了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转变,由苏区工作作风到游击区工作作风的转变,从思想上、组织上为坚持赣粤边游击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新起点。

作出新的部署后,陈毅带领红军游击队,在梅关一带,将军事工作与政治工作、军事工作与群众工作、军事工作与教育工作相结合,不断打击敌人,宣传政策,组织群众,坚持斗争。不但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游击区的大举“进剿”,坚守了油山游击区,扩大了北山游击区,巩固了信康赣游击区,还开辟了三南游击区、上崇游击区,胜利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使革命的红旗在赣、粤、湘边高高飘扬。

然而,1935年5月31日,国民党代表何应钦却与华北驻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在天津塘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将我国河北、察哈尔的主权大部出卖给日本。

革命形势不断发生变化,陈毅等人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和敌人开展斗争。于是,一个新的行动——巧设妙计偷渡梅关开始实施了。

当时部队按计划实行分兵。项英、陈毅等指挥部负责人率贺敏学、游世雄游击大队一百多人在河洞山区周旋。****赣粤边特委机关驻大余县河洞乡棚洞村,指挥各地游击斗争。

面对数十倍于已的敌人和红军的失利,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的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于1935年5月2日在湖南郴县黄茅地区只身投奔国民党粤军余汉谋,成为了可耻的叛徒。

1935年10月,龚楚带着国民党给他配备的卫队三十多人,伪装成游击队来到赣粤边的北山,企图捉拿项英、陈毅和赣粤边特委领导人。

龚楚到达北山后,在河洞的天井洞遇见了游击队后方主任何长林。在龚楚的威逼利诱下,何长林也跟着叛变了。龚楚、何长林为了消灭红军游击队,通知红军游击队干部和后方人员到北山龙须石参加会议。

一些人员接到通知后陆续前来,谁知龚楚的卫队已将会场包围。会场上龚楚撕下伪装,说跟着共产党和红军没有出路,要大家跟他走,参会人员一听才知道龚楚、何长林已经叛变,于是愤起反击,但终因寡不敌众,除贺敏学和赖文泰等八九人冲出包围外,其余三十多人壮烈牺牲。

随着形势的不断恶化,陈毅等人料定敌人已经发现了特委机关驻地,一定会对北山山区进行大规模的“清剿”,于是决定将赣粤边特委机关和领导干部转移并分散到梅山、油山等地。

可是,从北山到油山和梅山,途中必须经过敌人重兵把守的梅关。这段时间,北山通往各地的交通要道,都层层布下岗哨,派兵严密封锁。在梅关公路线上,岗哨林立,一辆辆敌军军车往来于广东南雄和大余之间。如何通过梅关呢?

但是,陈毅想出了一个妙计偷渡梅关。项英、陈毅先将转移部队在离梅关几十公里的山中隐蔽起来。几天过后,国民党军布置在大小路口的岗哨没有发现红军游击队,都麻痹懈怠了。

这时,我军部队再趁月夜,上路行动。而到离梅关不远处时,部队又离开山路,走上大道,直奔梅关。

果然,这时敌人只注意严密封锁山间小道,大路上反而放松了警戒。项英、陈毅和特委机关顺利通过了敌人公路封锁线,越过梅关天险。

部队在通过梅关后,攀藤附葛登上了离梅关不远处的仙人岭。站在仙人岭上,陈毅豁然开朗。放眼望去,北面是大余城里的万家灯火,南面传来阵阵鸡鸣犬吠。天亮时分,陈毅安排大家就地躺憩。

呼噜一觉醒来,陈毅惬意爽朗,风趣说道:“我们真了不起呀,一身压着两个省哩,头枕江西,脚踩广东噢。”逗得众人大笑不止。

随即,陈毅乘兴而作《偷渡梅关》:

敌垒穿空雁阵开,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梅关著劫灰。

偷渡梅关成功后,项英、陈毅和赣粤边特委人员转到梅山,选择在斋坑搭棚居住。

其实,早在红军长征前夕,梅关一带广大地区就成了重要的游击根据地,群众基础很好,当地的南雄游击队常在这一带活动。并且此地临近大余县城和赣粤交通大道,消息灵通,给养易筹。这些有利的条件,给陈毅等人开展革命工作提供了方便。

立脚后,陈毅等人即布置地下党组织,在大余城驿使门外梅峰桥边开了一爿“广启安”糖铺作掩护,设立了秘密联络站,由地下党员黄亚光当“店老板”。随后,又派陈海以“养路队员”身份住县城,对驻余国民党军进行兵运工作。

“西安事变”后,形势激剧变化,长期驻守梅关一带密林中与党中央失去联系近三年的陈毅等人,急切盼望与党中央取得联系,也曾要陈海为这事想方设法。

1937年5月1日,陈海循例来到特委驻地梅山斋坑,向陈毅等人汇报工作后,在回程路上碰到叛徒李品仙带着一队国民党军巡逻,当即把他抓住押至国民党第四十六师驻大余城的一个团部。陈海这个软骨头,受不起敌人的威逼利诱,叛变投敌,竟与敌合谋,导演了一幕诱捕驻梅山游击队负责人重要领导人的丑戏。

5月2日,由陈海亲书:“中央从上海已派人来到大余,要在县城春花旅社会见驻梅山的游击队负责人。”让联络站交通员赶送到斋坑。

当陈毅收到陈海的来信时,大家感到十分高兴。陈毅决定亲自前往,便邀梅山区委书记黄赞龙做伴带路。

5月2日中午时分,陈毅、黄赞龙来到城里,找上陈海住家。见他老婆在家门口洗衣服,便上前问道:“陈海先生在家吗?”

她头也不抬地回答:“去了团部。”

陈毅和黄赞龙把“团部”误听成了“糖铺”,两人遂即去到驿使门外梅峰桥头的“广启安”糖铺。一见店门贴了国民党军的封条。

正疑惑间,店旁一老人上前扯着陈毅、黄赞龙进屋,急切相告:“陈海叛变了,店铺昨夜被抄了,黄亚光被抓了,你们赶快走!”陈毅、黄赞龙沉着地从后门走出,分道回山。

原来,陈海这个叛徒,邀功心切。没等到“重要领导人”来县城,就自恃山路娴熟,亲带国民党一个营进山围捕。

待在斋坑的同志,一心盼望与中央取上联系的“喜讯”,哪曾料到陈毅、黄赞龙尚未回山,驻地却被敌人包围,遭受突然袭击。

陈毅等人因为提前知道了信息,隐蔽了起来。敌人搜不出人,便放火烧山。熊熊烈火呼啦啦眼看就要烧起来了。

可天不绝人,突然间雷声大作,哗啦啦下起了大雨,一下子将大火浇了个灭。时至傍晚,又逢下雨,敌人无奈,怏怏撤离梅山回县城。

陈毅从县城出来,穿着士林布长衫,戴着眼镜、礼帽,独自一人绕道回山。因路途不熟,也没想到敌人进山围捕,竞撞进了敌人包围圈里被发觉:“你是干什么的?”

陈毅机智地回答:“我原是帮你们带路的呀!”

敌人督促说:“快天黑了,又下雨,回去了”。

陈毅装着肚子不舒服,急需大便,钻进路旁的灌木丛中“大便”。待敌人走后,陈毅赶快回到斋坑驻地。

从第二天起,敌人又增派三个营的兵力和一些地方反动武装,拉开大网,将整个梅山地区重重包围,发动第三次大规模的日夜“搜剿”。

项英、陈毅和特委机关人员昼伏草丛,夜间转移,在梅山范围内与敌人一连周旋了二十多天,不敢动烟火,也没有干粮,只能嚼野果野菜充饥。

陈毅面对“日夜搜剿”“伤病伏丛莽间”“虑不得脱”,就在这九死一生之际,撕开衣襟,挥笔在衣服上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壮丽诗篇《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然而,在革命群众的积极掩护下,陈毅和战友们一道,终于摆脱了最残酷的一次“围剿”。七七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日高潮,国民党第四十六师对游击区的进攻被迫停止,红军游击队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后来,虽然陈毅离开了梅关,但一代儒将陈毅的英雄事迹和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却留给了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