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节日,节日中有风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
各地的除夕习俗,也因节日的古老而变得更加异彩纷呈。
(一)河南除夕习俗
在除夕,河南各地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让人欢畅,经久不衰。
1.开封争放第一挂鞭炮 大年三十儿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往这一天,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就是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
现在除夕,开封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谜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的收获,制订新的一年工作和学习计划。
守岁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2.林州民间春节习俗 林州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
年三十儿这一天,林州人要捏仁、出锅。捏仁即捏扁食;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儿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
这天从早上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剁馅儿的剁馅儿,和面的和面。待剁好馅儿和好面后,家人便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儿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
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主妇在家要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另由家中男人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
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食品,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包硬币扁食是林州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儿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到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灯也是林州的习俗。三十儿傍晚,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前,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此外,还有拦门棍的风俗。三十儿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的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
三十儿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示吉庆有余。
1980年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姿势。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烟花、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在每年腊月三十儿夜里,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这乐。
(二)山西除夕习俗
山西的一些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味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1.太原垒旺火捆旺草 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腊月二十三祭灶王,腊月二十四大扫除。
从这天开始,随着除夕的临近,年事的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赶做活,
二十七去赶集,
二十八糊贴扎,
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儿包饺子。
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在除夕前几天,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至三十儿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熬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祭祖,然后全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予晚辈压岁钱,以取吉利。
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要吃罢早餐。早餐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如“恭贺新禧”“恭喜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山西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当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
2.大同除夕生旺 火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除夕,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
等到午夜时,鞭炮齐鸣,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围成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
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
如今,生旺火的风俗习惯,在大同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
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
一是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来,再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
二是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
三是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
四是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城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10多米,可谓规模庞大。
这种风俗不易提倡或传承,因为,煤炭资源是有限的,浪费资源自然同春节欢快气氛不协调。
3.吕梁地区除夕上坟 在晋西吕梁山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
上坟的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前,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这一习俗,寄托了人们对亡故亲人无尽的哀思。
(三)福建除夕习俗
在除夕,福州的风俗是要蒸好白米饭贮在饭甑中,供于案前,谓之“供晦饭”或“供岁饭”,俗称“隔年饭”。除夕所备的隔年饭和菜肴,要全家人吃到正月初四为止。
为了迎接新春,福州人在腊月中旬就开始打扫卫生,俗称“筅堂”,亦叫“扫尘”,选择吉日把住宅角落全部扫干净。筅堂之后,天天都要保持房屋内外清洁,直到除夕吃过大年饭后,还要把最后的一批垃圾清除出门,叫作“扫晦气”。与此同时,要把水缸的水添满,谓之“添财”。
在除夕张贴春联,福州与全国各地有不同之处,福州贴春联时春联之上留有一段白纸。此俗始于清初,相传是悼念定都福州建立隆武政权的朱聿键,他被擒杀时,正值岁末。
春节前,已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年礼”。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共进晚宴,谓之“做岁”。家中主要门户、箱笼、家具、贵重物品需压上金银纸箔,象征来年发大财。
除夕之夜,红烛高烧,阖家同宴。这一夜再拂扫厅堂,放鞭炮,煮隔年饭。隔年饭用木制蒸饭甑装盛,周围插朱红筷子十双,贴红纸,扎红绳,并撒上“五子”,有红枣、花生、瓜子、桂圆子、栗子,摆在厅堂案桌上。
歌谣“拜年拜年,没桔也要钱。”一个春节下来,孩子们的收益还不少呢!
旧时,三十晚上是债主讨债、债户躲债最紧张的日子。旧时欠债不能过年,就是不能过三十晚上。家住城外的债户跑到后洲尚书庙,家住城内的则跑到城隍庙看戏躲债。“后街买灯,河口嘴买小泥人”。福州老年人说起洋头口的小泥人,真是喜不自禁。
在福建莆田,除夕俗叫“三十暝”。除夕凌晨一时左右,家家红烛高烧,香烟袅袅,以丰盛牲礼祭神祀祖,俗叫“辞年”。年夜饭盘菜12碗,全鸡、全鱼;小菜8碟,精致可口,有“好食三十暝”的俗谚。小菜中的咸虫戈,要十个脚的,俗叫“十戈全”,寓十全十美之意。一碟生豆腐,一碟生虫代,传说这是古代莆田苗民生食的遗俗。
汉人怕孩子在节日说晦气话,“围炉”时,先把豆腐或生虫代往孩子嘴上一抹,俗叫“过窍”。如有失言,也认为“化外人”说的,不碍事,现在此俗已废。
在闽南一带的乡村,过年习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
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又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
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
在闽南一些地区,百姓过春节总称为“年兜正月”。年兜,即除夕讲究吃,正月讲究玩。
吃珠蚶是闽南很有含义的风俗,用清水煮开九成熟的珠蚶是下酒的佳肴。吃完珠蚶后,要把壳留下,筵席散后,将蚶壳洗干净,然后由家里长辈将蚶壳撒在床下,嘴里还要念着“蚶壳钱,明年大赚钱”。据传,这一习俗与古代用贝壳当货币有关。所以,当地百姓把蚶壳也叫蚶壳钱。
除夕夜,闽南平民百姓家还要在厅堂放一钵头白米饭,上面插一朵红春花,叫春饭、过年饭。因为闽南话的春与剩同音,表示年年有余粮过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废止,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依然被保留了下来。
在闽西,年夜饭中“腕子筒”与“长命菜”是客家人少不了的菜。腕子筒就是红烧猪蹄,这红烧猪蹄很有特色,不仅肉烂,更是香浓可口。里面的配料有的是当地的植物根茎,因此形成的香味十分独特。长命菜,就是整只的鸡或整块的猪肉放进锅中烹煮,再将整个大萝卜和整棵的芥菜加进去,其中的含意很是深刻。
在餐桌上,闽西客家人如何进食还有一番讲究。鸡头由长者吃,翅膀给出门的男人吃,读书的孩子吃鸡腿。酒洒倒在桌上视为发财,碗被摔碎看作会添丁,掉落了筷子当作有食缘……
守岁,也称点岁火。客家人要用特制的三盏油灯分别点在厅、门、灶上,直到天亮。如一夜通明,这将意味着来年吉祥平安,万事亨通。
在厦门,到了除夕这一天,客家人家家都早早地贴上对联、年画,然后准备年夜饭。年夜饭最讲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汤,主要有大肉、萝卜、肉丸和菇类。
吃年夜饭前要先做两件事:一是给长辈端上热气腾腾的年汤;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爆竹。尔后,一家人才团团圆圆吃年夜饭,这一餐一定要吃点饭,表示吃到了年饭,长了一岁。饭后,年长者会为小孩包上吉利的压岁钱,除夕才算过完。
(四)海南吃新点发灯
海南至今仍保持着古老的生活习惯与风俗,“吃新节”就是其中之一。
吃新就是吃新收获的劳动成果。饭是用刚从田中收割来的新谷米煮的;酒是用新糯米酿的;菜、鱼、肉等均是当年种养的。吃新节体现了人们生活的富足,日子越过越殷实。
在除夕前,海南的客家人就在为过年而忙碌:清扫卫生、办年货、腌制腊肠。其中,守年的年糕是客家人过年所必备的,一般在除夕前几天就蒸好,并贴上一小方红纸,摆在客厅里直到过完元宵,然后切开来分送给亲戚朋友们享用。客家人用米粉和红糖糅合后蒸制的年糕为大圆饼状,宛如一个小汽车轮胎般大小。
除夕这天上午,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红”,即贴春联和红纸、门神,一般由男人们赶在中午前完成,主妇们则忙着准备年饭。中午过后,男人们用热水沐浴,穿新衣新鞋戴新帽,到祖公祠堂烧香拜谢祖公。
年饭从16时许一直吃至20时,之后,长辈向小孩子和未婚青年发放红包。全家人要聚在一块喝茶聊天守岁,一直守到午夜零时燃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海南有句歇后语“三十晚上——刀砧不得闲”。因为在海南,无论多么拮据的人家,腊月三十,借钱借米也要杀鸡杀鸭,红烧肉、猪蹄子、荤菜、素菜七大盘八大碗的摆满香炉前的八仙桌子上,候祭祖先仪式完毕后,便放鞭炮。候饭菜已凉透后,才拿下来全家围着火炉吃年饭。
除夕晚上,男女老少洗澡后,都换上新衣服,即为送旧迎新。旧时,平常攒也要攒下煤油,从三十晚上开始,室室点灯,家室有灯,夜以继日,一连数天直至初四天亮才罢。俗称“发灯”,取“添丁发财”之意。
在海南的一些地方,除夕夜一般在家吃团圆饭。晚上室内灯火通明,一直持续到大年初四天亮时分。初一早上起床时间,也由村子里年长的长辈按时辰规定,不过上午8时前要吃完早饭。当天一般在自己家呆着,初二、初三则到本家串门,那几天都不准炒、煎,一直至初三才可以。
初三也叫“炒考”,即将大年三十特意多煮的干饭、吃的鸡、鸭头脚用油爆锅炒一炒再吃,以示去年有东西余至今年。大年初四至十四这段时间,则是到亲戚朋友家拜年的日子。
(五)陕西除夕习俗
黄土地的百姓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和希望全都寄托在过年上。
每年一进入腊月,陕北的人们就忙起来了。过年全家老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每人也要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拆洗得干干净净。
在陕北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
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至12岁为止。
除夕要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办法。
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面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
陕西除夕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
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饭菜,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彻夜不睡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瞭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早晨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
正月初一,天刚蒙蒙亮,人们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
孩子们则跑出去拜年。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
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男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体现了我国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六)湖南除夕习俗
湖南的除夕习俗,有着自己的地域特色,古老而朴素,节日味道浓厚。
1.招财进宝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称为“拜年无大小”。
湖南人除夕吃鸡、肉、鱼三样,将其炖好后,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大年初一由一家之主准备早茶,将鸡蛋、爆米花、红枣、白糖同煮。鸡蛋以圆为佳,象征全家团圆;爆米花象征鱼米丰收、五谷丰登;红枣、白糖象征生活甜蜜、幸福。
在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为“团年鱼”,必有一个三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除夕之夜,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担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
2.湘潭舞龙 在湘潭一带流传着许多古老而朴素的风俗。从正月初一至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就是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接舞龙灯表示祝贺。
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
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七)安徽除夕习俗
安徽南部人民的除夕年夜饭很是丰富。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
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目的是图个口吉;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安徽九华山居民在吃过除夕团圆饭后,或看电视守岁,或娱乐。直至新年零点钟声敲响后,有的是全家出动,有的是家主代表,先洗脸漱口,后燃放鞭炮、烟花,谓之出行。随后,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香、鞭炮、烟花带上,到肉身宝殿进香,远处的则到附近的寺庙进香。
在进香途中,即使遇见熟人,也不言不语,进香完毕回家时,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进香是为了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愿。
(八)江苏除夕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与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意为恭喜发财。
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公里人民的时间信息。
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道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春节期间,苏州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陋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传承了下来。
(九)广东除夕习俗
“红萝卜,蜜蜜甜,盼到盼到要过年。”广东人念起这样的童谣,脸上就会洋溢着过年的喜悦。
1.孩童除夕卖懒 旧时的广东有孩童除夕“卖懒”的习俗。
传说,王母娘娘发现果园中的蟠桃树上长着一条大懒虫。这条大懒虫春天吃花叶,秋天吃花果,冬天就钻到树上冬眠。王母娘娘派大神守住这棵树,不准懒虫钻到里面。可大懒虫懒性不改,王母娘娘大怒,下令将大懒虫打落尘世。
懒虫下凡到广州西关后,发现有个小孩子也和他一样懒,于是就钻到他的鼻子里,变成了人人讨厌的鼻涕虫。从此,小孩子天天早上睡懒觉,不愿起床上学。
为了除掉大懒虫,孩子们约好,在除夕吃完团圆饭后,衣袋里装个红鸡蛋,点上灯笼、火把,汇集到街上去逛花市。沿街卖懒:“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儿晚,你懒我不懒。”
喊完回到家中,把红鸡蛋分给长辈吃。春节后孩子们就可以精神焕发地上学去了。
这是借传说鼓励孩童养成早起好学的习惯,也算是欢度除夕的习俗之一。
2.湛江贴年红 在湛江,农村人家过春节从准备到结束,一般需一个月的时间。农历腊月中旬开始做准备,内容包括整修房子、购置家具、添换新衣裳、采办各类年货等。
年二十九或三十儿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此时男女老少齐出动。傍晚家家户户贴“年红”,既有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对联大多与福财之类有关。
团圆饭后则是分压岁钱。正子时,家家户户鞭炮齐鸣,辞旧迎新。
3.潮汕满水米灯火不熄 除夕前,潮汕人忙碌着张罗备办各式年货,如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裳,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为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
旧俗,在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在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除夕前一两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果品,以备过年之用。除夕日,外出的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
除夕之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长辈分发压岁钱。这天晚上,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添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4.鹤山人压岁封利 除夕前,鹤山城乡人皆到花市购买各种花果,有应时的桃花、梅花、菊花、鸡冠花、茶花、吊钟花等,也有金橘、四季橘、朱砂橘等。人们购买了花果,回到家里摆设点缀,以增添新春气氛。
鹤山人习惯把春联叫作“挥春”。在除夕,家家户户把神祗以及门联换上新的。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大街上摆满了写、卖挥春的挡口。挥春用红纸书写,内容包括祖先神祗、春联、横额、单语。横额又叫“横幅”“横头”。单语大多写上“新春大吉”“万事胜意”“出入平安”等吉利句子。鹤山最流行的对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等。
压岁、封利是也是鹤山的民间习俗。在除夕,鹤山民间有压岁的习俗。在食用方面,米缸要装满米,水缸要装满水。米缸、水缸头要压放着生菜、生蒜、香芹、茨菇、桔子等;米缸内放着煮熟的鲤鱼、生鸡,即雄鸡、猪胰,即俗称猪横俐、腊肠、腊肉、腊鸭等食品,皆取其丁财贵寿、横财顺利好生理的意头,作为新年的压宝。
利是,是古代压岁钱的沿革。大人们于除夕把利是封好,即用红纸或利是封包钞票,在除夕发给孩子们,即谓“压岁利是”。钞票数目没有统一规定,统称“发财利是”。在鹤山,小孩向大人讨利是叫“逗利是”。
(十)上海除夕习俗
在除夕的当晚,上海的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
1.合家吃年夜饭 在上海年夜饭的习俗中,这顿丰宴很隆重。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又名曰合家欢。席面上鱼肉珍馐,花色繁多。糖腊银丝芥和炒塌科菜是上海的特产,年夜饭除了鱼肉海味,要算这种特色风味菜最为引人胃口了。
年夜饭的莱肴,上海人很讲究名堂。有钱人家吃鱼吃肉,“年年有余”;还吃那种读来和“发财”谐音的发莱。一般人家的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
果类中的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俗语说:“除夕吃红柑,一年四季保平安。”还要吃些芋头即芋艿,上海人有谚语说是:“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愁。”另外,吃豌豆,因为豌豆又名安乐菜,和长生果之类,同样都是很吉利的名字。
上海旧俗说,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民间有这种说法,说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只为图个吉利。
在年夜饭之后,饭莱虽撤去,但是守岁酒和果品之类却是一直要吃至第二年的。
关于守岁酒,唐人诗中有首《守岁》,有说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有说为董思恭所作。此诗表达了一年又将伊始的辞旧迎新之情: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2.守岁点红烛 守岁酒相陪伴的是旧时上海守岁的习俗。吃过年夜饭后,不能睡觉,大人小孩都要守岁。过去传说,老天爷在此夜会打开天门,将金银财宝撒往人间。其实,这反映了人们希望能过富裕生活的心理。
守岁时,上海人家家点起红蜡烛,香炉里插着一大把香。等到烛与香燃烧尽时,大概就到五更鸡啼了。人们坐在守岁桌旁,看大红蜡烛的烛芯结出各种模样,名之为“如意”等吉祥的称呼,表示对年岁的况贺。
小孩则有所谓“提灯会”,拿着各色兔子灯和点燃的小蜡烛,跑来跑去地玩。各家守岁时,在屋中高燃的银烛,名为“守岁烛”。守岁烛在各处各屋都须点燃,过去上海人叫这为“照虚耗”。
在农村里,除夕还在田间点亮烛炬,或者用长竹竿缚着稻草燃照田地,这称作“照田蚕”。至于穷苦农妇,除夕还在忙忙碌碌地做着家务或生计。正如有首竹枝词所写道的:
锣鼓年除夜闹街,照田蚕烛列村排。
抱儿有个贫家妇,此夕还忙手做鞋。
3.除夕子夜接灶君 旧俗在除夕子夜时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接灶就是把灶神从天上接回家来。
届时,家里的男主人换衣服,上供物,在灶前焚香燃烛,祭祀仪有如送灶日那样。接灶完毕,家中主人亲自关上大门,门上贴有“封门大吉”的红纸。这时实际上已是年夜结束了。家中小孩老人有上床稍睡休息的,此外大多数人都是守岁通宵达旦,至多是坐在守岁桌旁打个盹而已。
封门大吉之后,待到拂晓鸡鸣时,换贴“开门大吉”红纸,家家赶紧燃放起爆竹,爆竹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
至天微明时,各户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一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期待。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着开门,邻里相见互道新禧,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十一)山东除夕习俗
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过春节,尤其是除夕,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人们也要在这一天赶回家,吃一顿团圆饭,与家人共度佳节。
1.烟台除夕供奉饺子 在烟台农村,大年三十中午贴春联、福字,春联、福字必须在午饭前帖完。
到了下午,基本就是包饺子了,包饺子也有讲究,饺子里要放入十枚硬币、十枚红枣,硬币代表财,红枣代表福。
饺子下好以后,要先捞出七个小碗的饺子,每碗两个,每个碗上放一双新筷子,然后再用一个大碗,放上饺子,这七碗饺子是据说是供奉各路神仙的。其中有玉皇大帝。供奉完神仙,再给祖先供奉饺子,照例是每位两个。上香烧纸完成后,可以吃饺子了。
吃完饺子后可以睡觉、也可以守岁,放鞭炮。快到午夜零时,鞭炮声渐次响起,逐渐震耳欲聋,新年正式开始。
在零时,要起来洗脸刷牙,放开门炮,将准备好的鞭炮点上,不一会儿院子里就是满地红纸,硝烟味十足。将祭祀用品摆好,一般两桌,一桌供奉天地,一桌供奉祖先,上香烧纸磕头。
大约1时多钟,年夜饭也准备好了,有酒有菜。吃晚饭,收拾好碗筷,拿出准备好的瓜子、糖、香烟。
大约凌晨3时30分左右就开始有人来拜年了,有单独的,由一大伙的,一般都是年轻的先出来拜年,老人或者辈分比较高的都在家呆着等人来。拜年也不是全村每家都要去,一般去的都是本家和平日关系比较好的。快天亮的时候,老人和辈分较高的才会相互间拜拜年,彼此祝福。
2.崂山过年习俗古朴 在山东崂山地区,除夕贴春联的习俗盛行不衰,但是,如果家中遭丧,子女未除服,则连续三年不能贴春联。贴春联的时间在除夕前或在除夕日。
由于春联大多是出于私塾先生和学童之手,所以有人写诗反映这种风俗:“学书儿童弄笔勤,春联副副卖斯文。人来问价倍三倍,不使鹅群笼右军。”
因民间讲求祈福与驱邪的功能,对联也就出现了陈陈相因的重复,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三阳开泰、六合同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等。
除夕清晨,崂山人要在堂屋正中挂宗谱,摆供品,供品分五碟五碗,五碟中盛水果糖点;五碗盛鸡鸭鱼肉,基本上按朱子家礼的原则排列。
男人们负责把水缸挑满水。中午全家吃隔年饭,到太阳落山时,男人们提着灯笼,拿着香、纸和供品,到祖茔“请年”,即请先辈亡灵来家过年。这是一项很神圣的仪式程序,凡是到祖茔去的男人,都要依次跪下叩头,焚烧纸钱,嘴中叫着爹娘或爷爷奶奶,说“今天过年,请回家过年”。焚烧跪拜结束后,再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实际上,此举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出于对先祖的情感,表现出一种道德和伦理责任感。
请年回来后吗,略事休息一下,便到大门外燃放鞭炮,点香烧纸“接灶”,即把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的灶君迎接回来。此时,全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大家一边包,一边聊,充分体现出家庭的和睦与欢乐。
包完饺子后,开始饮屠苏酒,吃年夜饭守岁。崂山地区主要是饮用自制的地瓜酒和白酒。而今则是啤酒、红酒、葡萄酒,不一而足。
守岁的习俗,既是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
古人有诗写道:
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
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苏东坡的《守岁》堪称佳句: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守岁饭是要细斟慢饮,从掌灯入席直吃到深夜。而且每上一道菜、每饮一种酒,都要先到宗谱和“天地堂”前拜奠。据《荆楚岁时记》所载,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就有此习俗。
除夕子夜24时是最重要的时刻,此时鞭炮齐鸣,女人们忙着煮饺子,男人们则出门按一定的方位迎财、喜神,向天地叩拜,向祖宗叩拜,在鞭炮的震天动地的声响中辞旧迎新。
子夜的出门祭祖迎神,实际上是古代天子诸侯行圜丘祭天之礼的普及和继承。虽然直至清代中叶,民间的祭天礼仪仍是绝对禁止的,只在官家冬至祭天时吃馄饨以应节气的习俗存在。但至清末,等级森然的礼制已有所松弛,民间出现了祭天之习,官方也不再明文禁止了。民间大都于新年元旦焚香烛祭天拜地,而后祀祖,从此祭天这种礼式就成了民间一项重要活动。
民间祭天拜地时用的“元旦文疏”,其内容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说明了在天威难测,人力微渺的时代,人们只有祝祷神祗,禳灾祈福,求得终岁平安的心愿。
(十二)河北邯郸除夕扔愁帽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喜庆、最令人向往的传统节日。在河北地区,除夕风俗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古赵京都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扔愁帽”这一奇异的风俗。
扔愁帽都是在除夕夜深人静之时进行。各家各户的大人、孩子,在临睡前,都把头上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灵火”时烧掉。老人说,这样做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
相传,这一习俗源自战国末年。秦始皇打败齐、楚等国,派大将章邯出兵赵国。赵国军民坚守阵地,英勇抵抗,给秦军以重大创伤。秦将章邯大怒,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对这一地方,人不分老幼妇孺,房不分官商民贾,大肆烧杀掳掠。赵国人为了逃避秦军的杀戮,士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离乡,四出逃亡。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了统一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赵国人不忘亡国的奇耻大辱,每当夜深人静,就纷纷把秦王规定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但是,那时的邯郸已在秦的统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横遭杀戮。从此,赵国人对秦王更加怨恨。他们为了避免无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换旧为名,把头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说是驱赶一年的晦气,扔旧愁、迎新喜。官府也就无可奈何了。
久习成俗后来,秦国虽已灭亡,邯郸人并没改变习惯,把它作为一种地方风俗,称之为扔愁帽,流传至今。不过,现代人扔帽已没有了当年的忧愁,而是把它当作一件应景的乐事而已。
(十三)台湾除夕习俗
除夕这天一大早,台湾人民家家户户都准备除旧布新,在家中内外重要部位张贴春联春字,台湾民间俗称“辉春”。
除夕下午的祭拜,俗称辞年或辞岁,是为了感谢这一年来神明及祖先的保佑,祈求来年继续赐福。全家老小都要穿戴整齐,在厅堂的神明及祖先的牌位桌前陈列牺醴供品。较讲究的家庭,还在神案上“叠柑塔”。
祭品中一定少不了年糕,台湾人称之为“年粿”,它是用石磨研碎的糯米,再添加各种调味品久蒸而成的。年粿有甜粿、发粿、菜头粿之分。台湾乡下有俗谚:甜粿过年,发粿赚钱,菜头粿吃应时。有的还在发粿和米饭上插上红纸做的“饭春花”,因“春”字的闽南语谐音“剩”,取年年有余之意。
辞岁之后,就该吃年夜饭了,台湾称“围炉”。以前是在桌子底下放炭炉,现在则以火锅或电磁炉取代。一家人热乎乎地围坐一桌共餐,其乐融融。
在年夜饭中,除了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虾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全鸡,全鸡闽南语发音同“全家”。此外还有几道菜不可少,如芥菜,叫“长年菜”,吃时要一根一根先头后尾,不能横食,也不能嚼断而食,象征绵延不断;韭菜,取其与“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闽南话称它为“菜头”,表示“好彩头”,即吉兆。
桌上的菜,每人都要下筷吃一口,象征齐全。即使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及孩子,也要喝上一点点酒,因“酒”与“久”同音。一家人齐聚一堂,把酒言欢,畅叙亲情,人们期待的早已不是桌上有多么丰盛的菜肴,而是一家人团聚亲热的温馨气氛。
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们就会给子孙们压岁钱。压岁钱用红纸包着,也称红包。台湾的习惯是,只要没结婚,即便已年过30,都可以名正言顺地从父母、兄嫂手里拿红包。红包内的金额必须是偶数,忌讳奇数,取吉利之意。
与大陆各地习俗一样,台湾人民也是守岁到午夜,随后便纷纷跑到街上燃爆竹烟花。
台湾的宗教信仰浓厚,新春期间民众常去庙宇进香祈福。许多民众自除夕夜开始,便前往崇敬的庙宇上香膜拜。有些庙宇会在除夕夜先将庙门关闭,并将神明的主炉以红纸封起来,直到事先向神明请示的子时吉刻届临,才将庙门打开。
此时,早就持香挤在门外的虔诚信众,蜂拥向前争着插上第一炷香,此称“抢头香”。据说抢到头香的信众会受到神明的特别庇佑,获得好运。
民间还盛行于新春期间到寺庙点灯祈福,点灯类别有平安灯、光明灯、元辰灯、财利灯、文昌灯等。佛教以灯比喻光明与智慧,如信众能燃灯供佛,就能身体健康、事业成功。
台湾的高山族人民在除夕的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作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
岁时节俗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随着台湾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习俗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两岸春节习俗却充分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