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心理学
26897200000038

第38章 “差不多的人”得了什么病

在所有伟大而光荣的感受中,让自己最满意的感觉就是可以帮助别人摆脱困境。人类叫得最大的声音就是:“救救我啊!救救我啊!”这种求救声可以唤醒所有的人,不管他们是戴着红十字架的工作人员,还是喜欢帮助他人的普通人。然而,世界上还有很多事,即使你想尽了一切办法,却仍然帮不上忙。同样还有一些事情,即使你去帮了,但最后还是失败了,所以你就会谦卑地解释道:“我的确是无能为力了。”这种无可奈何的事情,也只能认命了。世间的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知足。

不管谁对另一个人说话,最后一句无可奈何的话总是:“我真的拿你没辙了。”原因在于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帮助他们。从精神病专家的角度来看,有一群人无可奈何地沦为了“差不多的人”,他们的精神永远不得安宁。

《差不多的人》作为一本书的名字,主要描述了中等智力以下或者智力残缺的人。然而,这个名词解释还可以引申开来,指代谋生过程中惨败而归的贫民阶级。世界上并非一种办法可以拯救人的贫穷,同理,世界上也没有一种办法,可以拯救精神的匮乏。

如果那些精神病专家,或者那些声称能治愈精神病的牧师,可以带上满是药方的袋子,去分发给那些精神匮乏的人,那就皆大欢喜了。我们也希望用这样接济的办法,让贫穷的人在物质上帮助自己摆脱困境。

把很多“差不多的人”放在一块做一个比较,不管他们互相之间多么不一样,然而总有几样东西是大家都有的。大家都觉得自己可以成就一番更好的事业,他们往往会把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个不对劲的地方当成是自己成功的绊脚石。这个绊脚石就是“差不多”——只要清除这个障碍,那就没有后顾之忧,畅行无阻了。很多人缺乏的一点也许就是全神贯注,因为我们多多少少总是可以感觉到无法全神贯注的烦恼。所以专注就变成了一种令人渴慕的东西。应该铲除这种阻碍,之后才能真正痊愈。

就现代心理学而言,专注就是让精神放松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跛脚的人对你说,假如他可以正常行走,他完全就是一个正常人,当然你也很赞同他的观点,并希望尽力去帮他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世界上有不计其数的人无法正常行走,同理,也有不计其数的人的精神无法正常运作,还有不计其数的医生愿意终其一生去帮他们恢复健康。然而,那些被医生称之为“差不多好了”的患者,就连神仙也帮不了他们。所以,跛脚的人仍然不得不一直拄着拐杖前行。

“差不多”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无法分辨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他们无法认清到底是什么阻碍他们智力的发展,让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追求成功。这种阻碍对他们的影响是全方面的,使得他们既无法井井有条地办事,又无法莽撞行事,不管他们所谓的阻碍到底是什么,他们的缺陷就在于身上有一个“差不多”的问题。

“差不多”可以分成很多种,然而,仍然无法分得特别清楚。有的患者的精神缺陷比较轻微,而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已经根深蒂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帮他们做一个生活各个方面的计划,并只限于容易做的工作,而不能让精神的缺陷在社会上有恶化的机会。只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种办法就很有效果。假如这个计划执行顺利的话,“差不多”的人就可以变成一个对社会很有用的人,因为通过一定的训练,就能让他们从一群普通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