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26959500000018

第18章 主流信仰——藏传佛教(8)

在清政府大力提倡尊崇佛教政策鼓励下,藏传佛教(尤其是格鲁派)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内外蒙古和五台山等许多地区,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大力的发展。

清朝时期,格鲁派教法在蒙古各部中的传播和发展达到了鼎盛阶段。清代蒙古流行的主流宗教是藏传佛教,其中又以格鲁派占统治地位。蒙古大漠南北寺庙林立,以多伦诺尔的汇宗寺、固阳的五当召(广觉寺)、库伦的甘丹寺(庆宁寺)最为著名。据统计,清朝中期,内蒙古地区的喇嘛约有15万人,清朝末期约10万人,约占男子人口总数的40%-50%左右,个别地区达到60%左右。内蒙古地区大小寺庙共有1800多座(参见德勒格:《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2——153页)。藏传佛教在蒙古作为主流宗教文化而发扬光大,并且还对蒙古的文字创造、医学、艺术等文化发展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

清政府采取的“兴黄教之所以安众蒙古”、扶持格鲁派的政策,也推动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内地的发展,使它在满族和汉族地区也迅速地传播开来。北京、承德山庄、五台山等地,均形成了有规模的藏传佛教寺院,并且极为兴盛。

随着格鲁教的势力在藏区的安多、康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壮大,它的教法也在这些地区生活的其他民族中传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聚居在安多藏区腹地的土族,他们与藏族处于杂居状态。据《土族简史》记载,土族早期信奉藏族原始宗教——本教。到了元代,藏传佛教中的萨迦、宁玛、噶举等派相继在土族地区得以传播,15世纪以来,格鲁派也传播到了土族地区,并兴盛起来。随着格鲁派势力的扩张,它在土族地区就逐渐凌驾于萨迦、宁玛、噶举等派之上,由此土族人都改信格鲁派。

甘肃省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早在唐末、五代时期,就已经与藏族有了接触。元朝,藏传佛教中的萨迦派传播到裕固族中,被他们信仰。到了明代中期,裕固族也开始信仰格鲁派。自清代以来,格鲁派就成为了裕固族民众中最主要的信仰教派。据史书记载,清光绪年间,裕固族地区的格鲁派寺院达到10余座。

15世纪末,格鲁派传入了云南德钦、中甸、维西以及宁蒗永宁等藏族、纳西族和普米族地区。明朝中叶,格鲁派兴盛于这一带。到了清初,格鲁派在云南德钦、中甸、维西等地区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并发展到了宁蒗永宁的纳西族等地区。从那开始,这一地区自称“纳日”的纳西族的信仰以格鲁派为主。不过,在格鲁派传入之前,噶玛噶举派从公元11世纪末至13世纪中期就已经在这些地区传播,而且在纳西族首领木氏土司家中获有极高的地位。因此,在云南纳西族地区也有很多民众信奉噶玛噶举派。

第七节藏传佛教各教派

一、宁玛派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中最古老的一派。“宁玛”在藏语中有“旧”或“古”的意思,藏传佛教的密宗有新密和旧密之分,这个教派以旧密传承为主。所以称之为“旧”,又因为它的教法传承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基本上继承了由莲花生、无垢友、贝若杂纳等著名学者传下来的秘密教法、修行方式和咒语咒术等,历史源远流长,所以称之为“古”。

虽然它的历史如此古老,但是在前弘期,藏传佛教其实并没有宗派之别,作为一支独立的宗派,宁玛派也是在后弘期才正式形成的。

(一)形成与发展

佛教密宗在初传入藏地时,由于当时的大多数人受文化和思想的局限还不能接受它,所以密宗的传播在当时是受到限制的。如在赤祖德赞和热巴坚的时代,就曾经严格限制密教典籍的翻译,那些已被译出的密典和一些已有传承的密法,也都只能秘密地传授。

不过,也正因如此,在朗达玛灭佛之时,那些密法仍能秘密地在修行者家中以父子兄弟相传的形式承继下来,没有间断。不过在此过程中,密宗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渗入了某些本教的内容,总之旧密与11世纪以后翻译的新密有所不同。

传授这些旧密教法的修行者,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内都散居于民间,是宁玛派的主体力量。不过,最初他们既没有寺院,也没有僧伽组织,亦没有成系统的教义体系。

直到11世纪,“三素尔”——大素尔·释迦迥乃(1002——1062年)、小素尔·喜饶扎巴(1014——1074年)及其子卓浦巴·释迦僧格(1074——1134年)的素尔祖孙三人出现,他们把吐蕃时期传下来的密法分门别类,整理成体系,并加以弘扬。他们建立了邬巴垅寺,从此宁玛派才有了自己的寺院,并有了成规模的宗教活动。可以说,大素尔·释迦迥乃是宁玛派的奠基人,而小素尔·喜饶扎巴正式开宗,卓浦巴·释迦僧格则将它发扬光大,由祖孙三代的努力,宁玛派才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宗派。

元末时期,宁玛派教法的集大成者、高僧龙钦饶绛巴将这个宗派的教义作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归纳,又以《龙钦七宝藏论》等名著将之发展和弘扬,扩大了宁玛派的宗教影响。龙钦饶降巴尊者到过不丹、印度,还在在不丹建立了塔巴林寺,后来宁玛派又从不丹传到了尼泊尔。

在第五世****喇嘛时期,宁玛派因受到他的支持而得到了较大发展。直到今日,它也是藏传佛教中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一派。如今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境内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便是由宁玛派高僧晋美彭措(1933-2004年)所创立的一所以宁玛派教法为主的藏传佛教新型佛学院。当代著名佛教高僧、不丹王室的前国师钦哲仁波切(1910-1991年),以及国内深受大众欢迎的堪布索达吉、慈诚罗珠、希阿荣博等上师,也都是出于这个传承。

(二)九乘判教法和大圆满法

宁玛派的“九乘判教法”是在藏传佛教中极富特色的判教方法。它把整个佛法分为九乘,即显宗三乘——声闻、独觉、菩萨,外密三乘——事续、行续、瑜伽续等,内无上三乘——摩诃瑜伽(大瑜伽)、阿鲁瑜伽(随类瑜伽)、阿底瑜伽(最极瑜伽)。其中,九乘教法之冠——最上一乘的阿底瑜伽,就是“大圆满法”。

大圆满法是宁玛派的特殊教法,它在宁玛派教法体系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所谓“大圆满”,是指一切众生都具有的本来清净和光明的心性,也叫做“自性清净心”或“自然俱生智慧”。它不仅是众生先天具有的成佛的潜在性,也是世间一切现象的根源和基础。

这种自性清净心无生无为,本来空寂,不可能用概念和逻辑的方法去获得对它的真实理解。它并非绝对的“空”,而是“体空性有”,是“光明”的觉性。它能显现一切染净世界,这些显现为染净的外境之自性是“空”。由于众生不了解实相,将性空之境执以为实,由此起惑造业,所以流转轮回。如果能真正地体悟自身本有的清净心性,了知现空无别,也就能知烦恼与菩提无二无别,从而彻底觉悟,解脱生死,达到光明圆满的境界、获得佛果——这需要经过对大圆满法的修行实践才可达到。

大圆满法又分为心部、界部、口诀部(或译为“教授部”)三部。心部注重体悟心性,通过直接观见心性的明空本净,现起自然智慧,从而解脱,成就法身。界部把一切法都视为“自然本智法性界”所显现的影像,偏重于明、空平分秋色,主张通过脱离心所思虑的对象去修“空”。口诀部认为,心部虽重视体悟心性,却没有了悟法性,执着于意察,界部虽主张平等修,但却执着于法性之意察,失之于空。口诀部则超越了前二者,将一切轮回涅槃之法都汇归入离空执的法性之中,因此没有轮回涅槃的分别,于这种超越二元两份的无分别境界中证得法性。

二、噶当派

噶当派是在宁玛派之后出现的一个较早的教派。藏语“噶”字是“佛语”的意思,“当”字意为“教授”或“教诫”。按照《土观宗派源流》的说法,“噶当”要表达的意思,是把佛的一切言教——三藏教义,全都无一遗漏地摄入到阿底峡大师的“三士道”的教授之中,作为修习。

(一)创建和发展

噶当派尊奉阿底峡大师为开派祖师,他写的《菩提道炬论》奠定了噶当派的思想基础。

阿底峡大师在西藏传法12年,培养了众多著名的藏族弟子。其中,对噶当派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三大弟子——前藏的库敦·尊智雍仲、俄·勒贝喜饶和仲敦巴·杰威迥乃,其中又以仲敦巴·杰威迥乃最出名。

1054年,阿底峡大师圆寂,大弟子仲敦巴成了大师众弟子的首领和师长。1057年,仲敦巴在热振地方创建了热振寺,这个寺院成了当时专门宣扬阿底峡大师佛学观点的唯一道场。仲敦巴以这个寺院为根据地,正式创建了噶当派。

到了仲敦巴弟子们的时代,噶当派得到很大发展,普琼哇·讯努坚赞、博多哇·仁钦赛、坚阿哇·慈臣拔等“同门三兄弟”以及朗日塘巴、夏尔哇、加玉哇等人让这个教派发扬光大,而且还建立了噶当派的三大教法传承——教典传承、教授传承和教诫传承。

这个教派的教法传播很广,藏传佛教各教派都接受过它的影响。到了15世纪,宗喀巴大师以这个教派的教义为基础,创立了格鲁派,然后,原噶当派的僧人和寺院都先后改宗格鲁派,“噶当派”就从此消失了。

(二)“三士道”理论

噶当派教法的主要依据是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它主张先学显宗,后学密宗,并且根据修习佛法者的不同根器,提供了三种不同的修习途径,这就是噶当派著名的“三士道”法。

《菩提道炬论》把人按照根器的不同划分成了三大类:

“下士”、“中士”和“上士”。“下士”只求今世的利乐,不知轮回之苦,也没有要脱离轮回的愿望;“中士”深知轮回之苦,但是只求自我的解脱;“上士”不仅寻求自我的解脱,而且发愿普渡众生,具有广大的利他心愿。

这三类人学习佛法的动机不同,所修的佛法也就不同。“下士”为了获得今生或来世的善果而学佛,对应的佛法是“人天乘”;“中士”只追求自我的解脱,对应的佛法是“小乘”,并且,根据修行的方式,从中又分为“声闻乘”(由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获得证悟的人)或“缘觉乘”(又称“独觉”,指世间没有佛的时候,靠自己观修缘起性空而获得证悟的人);“上士”是为了利济众生而学佛,对应的佛法是“大乘”。这三乘的修行之道也就是下、中、上“三士道”。

“下士道”要求修行者珍惜人身、皈依三宝、止恶行善,由此集聚福德,远离地狱、饿鬼、畜牲道的“恶趣”之苦,获得人、天的“善趣”利益。但是,这种利益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如果要获得绝对的、永恒的解脱,就必须脱离轮回,必须行“中士道”——这就要求修行者在下士道的基础上修四圣谛、十二因缘,修学戒、定、慧三学,最后达到涅槃。但是,如果想要让广大的众生也获得解脱,那就只有佛才能做到,所以就要修习“上士道”法,发菩提心,作菩提行,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

三、萨迦派

藏语“萨迦”的意思是“灰白色的土”,这个教派的主寺建立在一个灰白色的山坡上,所以名为“萨迦寺”,教派也由此而得名。

(一)创建与发展

昆·贡却杰布(1034——1102年)是萨迦寺的修建者,不过,萨迦派是在他的儿子贡噶宁布(1092——1158年)主持萨迦寺的48年中才真正发展起来的。所以,贡噶宁布被后人推崇为“萨迦五祖”的第一祖,他才是这个教派的创始人。

萨迦第二祖索南孜摩(1142——1182年)是贡噶宁布的次子,三祖扎巴坚赞(1147——1216年)则是贡噶宁布的第三子,四祖是贡噶宁布的第四子贝钦沃波的儿子贡噶坚赞(1182-1251年),他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萨迦班智达,而五祖则是萨迦班智达的侄子——著名的八思巴(1235——1280年)。

在萨迦四祖时期,萨迦派取得对西藏地方行政事务和宗教事务的统治权,并且使藏传佛教开始向元朝传播。在萨迦五祖时期,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国师、帝师,领总制院事,管理西藏地方政教事务,萨迦派也由此成为元朝在西藏统治的代表。在八思巴之后,萨迦派还先后出现了十几位帝师,在元代可以说盛极一时。

到了元朝中后期,随着蒙古统治势力的削弱,萨迦派的势力也日渐衰落,并且它的内部矛盾也逐渐发展,后来分成了细脱、仁钦岗、拉康、都却4个拉章,各领属民、土地。与此同时,帕竹噶举的势力逐渐强大,最终在元末明初时将萨迦派在西藏的统治权取而代之。

从那之后,萨迦派在政治上的势力逐渐减弱,但作为一个宗派,一直都在续传着。如今不丹王室的国师、当今著名的藏传佛教高僧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就属于萨迦派传承。

(二)核心教法——道果法

萨迦派的教法和理论非常杂多,有的人以中观自续派的观点为主,有的人则持中观应成派之见,还有持唯识之学和觉囊派见解的人,另外,也还有许多人推崇宁玛派的大圆满法。不过,萨迦派自身所特有的核心教法叫做“道果法”。

道果法在总体上分为显宗和密宗两个方面。

显宗的理论传承又分为两个方面:跟随龙树的教授和跟随弥勒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