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四川文学(2016年第4期)
26960500000026

第26章 造访邛崃南宋石塔(2)

在校门外的场口上,有一座红砂石砌成的碉堡,据说是民国时期一个姓谢的大地主用来抵御强盗(当地叫棒客)的。我和同学们也爱去那儿玩。只是碉堡坐落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每次去都要征得主人的同意,多有不便。而石塔寺没有围墙,我们这些并无多少功课的野孩子想什么时候去,就可以什么时候去。大家在那里尽情地捉迷藏,巍峨挺拔的石塔便成了最好的掩体。我至今记得,石塔曾多次掩护我,让我化险为夷,躲过了“敌人”的袭击。那些年,石塔像一张养在“闺中”的断弦之琴,无人能识得它美妙的琴声。当时,见识短浅的我自然也不知道石塔的价值,更不知道日后会成为令一方水土为之自豪的“国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只是觉得石塔造型独特,围着它捉迷藏很好玩,觉得它和古庙所构成的那种神秘而肃穆的氛围,对我有一种奇妙的、说不出的吸引力。

邛崃是红色老区,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建立的第四区苏维埃所在地正好在石塔寺内。尽管红军在高何镇仅仅停留了一百一十二天(1935年冬至1936年春),但却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这给古庙平添了一层悲壮而传奇的色彩。记得当时在石塔寺玩耍时,寺内尚存有“争取苏维埃新中国”、“活捉薛岳,****全川”等石刻标语碑。有一块标语碑落款为“拔起政治部”,我当时似懂非懂。薛岳是谁?何方神圣?我也搞不清楚。据说,这样的石刻标语在邛崃境内保存完好的有四十多条。也许,正是由于石塔寺曾是苏维埃所在地,正是由于这些石刻标语,以及古庙所特有的慈悲力量和当地老百姓的淳朴善良,石塔寺才躲过了那场叫“****”的浩劫,而得以保存至今,让我们无数次来到这里后,还像初来乍到一样,发思古之幽情:感叹祖先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今,这里已辟为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大门由红砂石砌成,门墙上镌刻着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红军长征纪念馆”七个大字。

珍珠与断弦之琴

在秋风与落叶中,我又一次来到石塔寺。

如今,从邛崃市区通往高何镇的狭窄的碎石路早已变成了水泥路,只有布濮水未变。它曾一度被工业文明污染,但在政府勒令关闭几家小型纸厂后,仍清澈地、不舍昼夜地蜿蜒流淌于大山之中,并向下游源源不断地传递着那些古老村落的消息。我来到石塔寺,这里早已旧貌换新颜。一片松柏院落,清凉而幽秘,看得出院中常有人打扫清洁。当我抬头,但见绿荫蔽日的马杉树环抱着石塔。

石塔在寺前山门外,距山门约八米,处于寺内建筑中轴延长线上,熟悉佛教建筑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寺塔布局相当讲究,颇为独到。这座全部用红色砂岩砌筑而成的石塔,通高十七点八米,平面四方形,为十三层密檐式。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高约四米,分基台和基座两部分。基台由平整的条石砌成正方形平台,在塔的须弥座角,分别雕刻四个凶猛兽像,暗含四大天王托塔之意,为此塔所仅有。据伫立于寺院内右侧的《重刊古志》记载:“大宋国西蜀郡邛州火井县生生螟蝗叠生,田禾损伤,五谷不熟,人民饥窘,殊为难堪,幸值宋之乾道四年戊子有僧安静方游而来,驻锡于山,见群风四起,赫然有光。僧徘徊久之,喟然叹曰:‘此乃无佛圣所居,故妖氛得以作祟耳。’”因此,此塔须弥座角,雕刻凶猛兽像,亦含有镇妖的意思。杭州著名的雷锋塔在当地百姓心中就是法力无边的“镇妖之塔”。

不仅如此,映入我眼帘的石塔还有三奇:

石塔底部造十二根八方形石柱护廊,为国内所罕见。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梁思成的得意门生罗哲文教授来四川时,曾专程赴石塔寺考察,对此亦十分感慨:“此塔在高大须弥座上设附阶(回廊),为国内古塔所少见。”但正是这种国内佛塔所罕见的建筑结构,充分表现了南方建筑的特点,此为一奇;

护廊底部又置二层须弥座,造经幢置须弥座是常例,可这高达十三级的密檐石塔下置须弥座却十分少见。在此,请允许我像一部相机一样,多花些笔墨来如实描述一下双重须弥座的特点:基座双重须弥座,高约三点五米,中间是束腰,以间柱分为三间,柱间浮雕海棠曲线形壶门三个,内有阴刻牡丹、莲花等传统花卉,线条流畅,繁简相得益彰,是不可多得的宋代花卉图案雕刻佳品。双重须弥座上雕有纹饰和佛龛,须弥座束腰上面装饰着仰莲瓣花纹,上层须弥座直接叠在下层须弥座的上枋上……这种佛塔基座正是典型的宋塔风格,高大的须弥座上托着第一层塔身的附阶回廊,回廊同须弥座一样宽大高耸,此为二奇;

须弥座底座四角外出呈波浪卷涡状,这卷涡上翘如硕大的蜗牛壳,亦十分稀罕,此为三奇。

我是爱琴的,既爱“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的无弦琴,抑或断弦之琴,也爱某一张特定的能发出琴音的琴,更对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典故充满了神往。我曾多次前往郫县红光镇,在蜀派古琴大师俞伯荪老先生的琴房里,聆听他用视若至宝的宋琴“铁客”弹奏《孔子读易》、《平沙落雁》、《阳关三叠》、《石山流泉》、《墨子悲丝》、《佩兰》、《水仙操》……那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这三奇、三绝一下子打断了我将眼前的这座南宋石塔与其他若干石塔比较的思路。我的思绪不再信马由缰:如此独一无二的构建不正是中国古塔建筑史上的一张断弦之琴吗?在哪里又能续得第二张呢?忽然想起此塔全称叫“释迦如来真身宝塔”,《金刚经》上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道尽了佛陀境界的至深微妙。我眼前的石塔,眼前的这张“断弦之琴”,亦可说“如来”了吧。

让我们从下往上再次亲近一下石塔:

第一层塔身以上,出密檐十二层,相距颇近。塔身底层较高,约四点一米,四面均有佛龛,龛内供四方佛,龛楣题匾:“释迦如来真身宝塔”,尤为可贵的是,刻有建塔的年月和书写人的姓名款式。上款刻“左迪功郎火井县主薄王觉书”。佛塔四面皆同,东、西、北三面上款题:“勅赐大悲院兴建石塔僧安静记”,南面上款题为:“大宋壬辰乾道八年秋兴建石塔僧安静记”。第二层以上塔身伸出,腰檐由整石凿成,四角反翘。每层间均辟有三个小佛龛,用以替代门窗。整个塔身外观,从第二层至第六层每层略为增大,从第七层至第十二层则逐层收小。塔身格外流畅挺拔,每层四面刻佛像三尊,共计一百四十八尊,塔身刻《观音经》、《大悲咒》、《地藏本愿经》共三卷。塔刹高1米,在塔顶置覆钵两重,上置葫芦宝瓶。众所周知,唐宋佛塔的塔刹原是十分讲究的,但石塔寺石塔的塔刹与整座石塔的建筑风格殊不协调。据《重刊古志》记载,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因“寺殿凋零,塔顶毁败”,寺僧荣昌“自己衣食之资,竭志用心修整”。这个塔刹正是明代配装的,其质量稍差,也就不足为奇。哎,明清不如唐宋。正如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史诗《伊利亚特》中所言,“世代如落叶”。

邛崃,这个发音为“Qiong lai”,在藏语里意为“盛产美酒的地方”,同时也盛产道教、佛教以及由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衍生出来的古塔,除高何镇石塔寺内的释迦如来真身宝塔外,还有建于南河沙洲之上的中国现存最高风水塔——回澜塔,战斗乡场镇上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雕饰富丽、造型精美的兴贤塔,火井镇境内以五代女诗人、书画家黄崇嘏的芳名命名的崇嘏塔,太和乡境内的紫荆塔,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台山景区内的海会塔、灵空塔、应光塔,坐落于城郊的云居塔,及“姐妹塔”——文笔塔与鹤林西塔等十三座。它们造型各异、种类繁多,有六角形、四方形,有砖塔、石塔、琉璃塔及陶雕之塔,在湛蓝而深邃的天空下,它们像一颗颗散落于临邛大地上的珍珠,给一方水土带来了多元文化共生的别样的人文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