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把话说到心坎里把事做到点子上
2697700000054

第54章 这样的事,请坚持去做 (2)

任何一个成功都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冲破失败的阴影才能获得的,所以,在完成一件艰巨的工作的时候,面对困难,一定不要轻言放弃。不放弃,就能面对追求过程中更多的磨难;不放弃,就能让人看见了在风中游舞的春光;不放弃,就能感受到真实的存在;不放弃,就有希望把握住每个今天;不放弃,就有一丝希望。

吃亏的事,要忍住性子做

“吃亏是福不是祸。”吃亏一事,得益十事;吃亏一时,则可能安乐一世。所以,吃亏的事要忍着性子去做。

会吃眼前的“亏”。往往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也许你觉得很矛盾,吃亏就是吃亏,怎么能占到便宜呢让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吧!

有一位大学生,他毕业分配到一家出版社当编辑,干了几年。社长发现出版社编辑太多,没有很好的人去做发行工作,于是想调一位编辑去做发行。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干编辑出身。哪能去卖书可这位大学生同意了,他想:“吃点亏就吃点吧,说不定还能占上便宜呢。”

到了发行部,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便宜好占。每天往外联系、包书、送书,慢慢地,他为社里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发行网络。又过了几年。社里业务扩大,准备提升一个人当副社长。几位领导都同时想到这位大学生,一是因为他乐意接受工作的分配。更重要的是他既当过编

辑,又做过发行,对出版业务更加熟悉。由此看来。他这下真的占到了便宜!

有些时候,当我们觉得自己有点儿吃亏时,如果抱着一种“吃亏说不定能占便宜”的想法,还真是有些道理!以这种态度来做事,你将受益无穷。

就实际而言,会吃亏也是一种谋略,吃亏的目的在于占便宜、不计较眼前的得失而着眼于大目标。

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的拿破仑。为了让东方人也臣伏在他的脚下,精心组织了一支50万人的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俄国。法国不宣而战,挥师跨过俄国边境,并很快切断俄国两个集团军的联系,长驱直入,占领了莫斯科。

处在存亡之秋的俄国拼死抵抗,老帅库图佐夫临危受命担任了俄总司令。拿破仑和库图佐夫是老对头,五年前两人就有过交锋,但次库图佐夫明显处于劣势。双方经过紧张部署后,在博罗委诺村附拉开了战幕。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大血战,惨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最后俄军被迫撤离。拿破仑占领了库图佐夫的阵地。

作为一个首领,放弃一方领地,实属无奈,但库图佐夫的放弃又全是无奈之举。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和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现尽管拿破仑夺取了俄军要塞,但实力已被削弱,由进攻之势转为防御之势。再者,法军长驱直入,孤军作战,如果在此长久相持下去,必对其不利。到那时,俄军可重振雄风。于是他发布了一个让众人震惊而又大惑不解的决定——放弃莫斯科。

消息传出后,人们都呼吁反对,把自己国家的首都拱手让给敌人,是何等的耻辱。于是,全国响起一片“情愿战死在莫斯科,也不交给敌人”的呼声,就连沙皇也下令坚守都城。此刻,库图佐夫的心情比谁都沉重,放弃莫斯科对他也是一种屈辱。然而,作为一名军事家,清楚地意识到,假如凭一时之气,争一时输赢坐等法国转攻,在强我弱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全军覆灭,最后导致国破家亡。为了顾大局,库图佐夫顶着国内的压力,毅然下令:“现在,我命令,撤退!”时隔不久,拿破仑的军队占领了莫斯科。

暂时胜利的拿破仑没有想到,他失败的命运已由此决定了。俄国留给他们的是一座一无所剩的空城,继之而来的是乏粮、饥饿和严寒。而这时法军思乡情绪上升,军心涣散。拿破仑只好下令撤出莫斯科,然而已经晚了,俄国人是不会轻易放走占领他们首都的侵略者的,一场恶战使法军四面楚歌。全线溃败。

占领莫斯科是拿破仑一生中最大的败笔。胜利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库图佐夫不计眼前得失,先吃小亏,然后等待时机,最后终于反败为胜,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生活中做事也是如此,有时我们忍耐着做点吃亏的事,就能获得后来的更大成功和喜悦!

利己的事,放长线去做

忍是一种眼光的体现,而能忍就说明了事情不是一时之事,要长时间地去熬,以待时机成熟,再“揭竿而起”。

经常钓鱼的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把线放长,才能钓到大鱼。而在看到大鱼上钩后,也只有不慌不忙,慢慢收线,将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垂死挣扎,则又放松线,让鱼再游窜几下,又慢慢收钩。如此反复几次,直到大鱼筋疲力尽,再将线拉近岸边,用力兜拽上岸。若将这过程运用于做事中,道理几乎丝毫不差:放长线,就是做事要能熬,不可能一下子就成功;而反复地松线紧线,则是要能忍,在事情还不是十拿九稳的情况下,耐心等待。只有这样才可能最终钓到成功这条“大鱼”。

唐代京城长安有位窦公,聪明伶俐,极善理财,但他却财力绵薄,难以施展赚钱本领。没有办法,只有先从小处赚起。

他在京城中四处逛荡,寻求赚钱门路。某日来到郊外,却见青山绿水,风景极美,远处有一座大宅院,房屋严整。一打听,原来是一权要官宦的外宅。他来到宅院后花园墙外。但见一水塘,塘水清澈,直通小河,有水进,有水出,但因无人管理,显得有点零乱肮脏。窦公心想:生财路来了。便向宅主请求买下那块水塘,宅主觉得那是块不中用的闲池,就以很低的价钱卖给了他。

窦公买到水塘,又借了些钱,请人把水塘砌成石岸,疏通了进出水道,种上莲藕,放养上金鱼,围上篱笆,种上玫瑰。

第二年春,那名权要宦官休假在家,逛后花园时闻到花香,到花园后一看,直馋得他流口水。窦公知道鱼儿上钩了,立即将此地奉送。

这样一来,两人成了朋友。一天,窦公装作无意地谈起想到江南走走,宦官忙说:“我给您写上几封信,让地方官吏多加照应。”

窦公带了这几封信,往来于江南几个州县,贱买贵卖,又有官府撑腰,不几年便赚了大钱。

不久他又看中了皇宫东南处一大片低洼地。那里因地势低洼,地价并不贵。窦公买到手之后,雇人从邻近高地取土填平,然后在上面建造馆驿,专门接待外国商人,并极力模仿不同国度的不同房舍样式和招待方式。所以一经建成,便顾客盈门,连那些遣唐使们也乐意来往。同时又辟出一条街来,多建妓馆、赌场甚至杂耍场,把这条街建成“长安第一游乐街”,日夜游人爆满。不出几年,窦公挣的钱数也数不清,成了海内首富。

窦公为了钓到宦官,不惜血本做钓饵,又耐性极好。他的这种“钓鱼”技巧很是高明。

我们平常做事一定要将目光放远,注重长远利益。同时,还要慧眼识得“大鱼”,即要看得远,有耐心,这样才不致得不偿失。

没把握的事,等待时机去做

“磨”是一种做事的“软刀”,但从信念上讲它却是一柄无坚不摧的“硬刀”,没有把握的事不要急于行事,要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方能取得胜利。

对于没有准备好的事情,一般都是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们最好不要匆忙去做,要学会等待和忍耐。当然等待和忍耐不是无极限的,忍耐如同一把软刀,慢慢地削割,让对方不知不觉,到一定时机,这把“刀”就会一击致命。而这个所谓的时机,就是指在竞争中对方麻痹烦躁的时刻。

日本某公司与美国某公司进行一次重大技术协作谈判。谈判伊始,美方首席代表便拿着各种技术数据、谈判项目、开销费用等一大堆材料,滔滔不绝地发表本公司的意见,完全没有顾及日本公司代表的反应。而实际上,日本公司代表也的确一言不发,只是在仔细地、认真地记。

美方讲了几个小时之后,终于开始记起要征询一下日本公司代表的意见。不料,日本公司的代表似乎已被美方咄咄逼人的气势所慑服,显得迷迷糊糊,混沌无知,日方代表只会反反复复地说:“我们不明白,请给我们一些时间回去准备一下。”第一轮谈判就在这不明不白中结束了。日本人显然是在运用“不到火候不揭锅”的计策。

几个月以后,第二轮谈判开始。日本公司似乎因认为上次谈判团不称职,所以予以全部更换。新的谈判团来到美国,美方只得重述第一轮谈判的内容。不料结果竟与第一轮谈判一样,由于日方对谈判项目“准备不足”,又以再研究为名,毫无成效地结束了谈判。

经过两轮谈判后,日本公司又如法炮制了第三轮谈判。在第三轮谈判不明不白地结束时,美国公司的老板不禁大为恼火,认为日本人在这个项目上没有诚意,轻视日本公司的技术和基础,于是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半年后日本公司依然如此,两公司间的协定将被迫取消。随后,美国公司即解散了谈判团,封闭了所有资料,坐等半年以后的最终谈判。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才过几天,日本即派出由前几批谈判团的首要人物组成的庞大谈判团飞抵美国。美国公司在惊愕之中仓促上阵,匆忙将原来的谈判成员从各地找回来,再一次坐到谈判桌前。

这次谈判,日本人一反常态,他们带来了大量可靠的资料、数据,对技术、合作分配、人员、物品等一切有关事项甚至所有细节,都做了相当精细的策划,并将精美的协议书拟稿交给美方代表签字。

美国人一下傻了眼,又找不出任何漏洞,最后只得勉强签字。不用说,日本人拟定的协议对本方极为有利。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见,没有把握的事情,最好不要急于去做,等到时机已成熟时,就不需再忍、再磨,而是要当机立断、迅速出击,让对方陷入极其被动的境地,那么自己的事情也就很容易获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