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包容比批评更重要
2697800000026

第26章 容人之过少揭人短 (1)

孔子曰:“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又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欲人自求其过耳。自求其过,则时时反己,无暇责人矣。人有有心之过,有无心之过。无心之过易恕,有心之过难容。然学者有志容人,偏要从彼有心处容起。有心者尚容,况无心乎?

千万不要揭人疮疤

害尊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坠。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岔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揭人疮疤者,最惹人恼。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你要想别人尊重你,你首先便要尊重别人。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是绝对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

尽管每个人的社会角色和地位不同,但每个人都需要受到尊重。如果不能对他人尊重,那么别人又怎么能尊重你?如果你不承认这一事实,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对那些重要人物礼待有佳,对那些小角色却态度冷漠,这样自然就会伤害后者的自尊,也有可能自取其辱,如同刘备一样。

刘备虽然比董卓、曹操宽厚一点,但也不是全无芥蒂的人。当年攻打西蜀的时候,刘备与刘璋在路上相遇,刘璋部下张裕因为脸上长了不少胡须,刘备就拿他开玩笑说:“我从前在老家涿县,那地方姓毛的人特别多,县城里都是姓毛的,县令说:‘诸毛怎都绕涿县而居呢?’”张裕听后,回敬说:“从前有人做上党郡潞县县长,迁为涿县县令,调动之际回了一趟老家。此时有人写了封信给他,但不知道如何题署才好,如果写‘潞长’就漏了‘涿令’,写‘涿令’又漏了‘潞长’,最后只好写上‘潞涿君’。”张裕这番话的言下之意,就是借“潞”为“露”的谐音,讽刺刘备脸光露嘴无须。

在为人处世时,如果不太顾及别人的颜面和尊严,就会和刘备一样,容易被人看不起,也会招来同样甚至是更厉害的“回报”。揭短、戳痛有时是故意的,那是敌视的双方用来互相攻击的武器。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待人处世中揭人之短、戳人之痛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友谊的破裂。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商人在街头看到一个铅笔推销员,心中顿生怜悯。他走过去,把一块钱丢进推销员的钱袋中,就走开了。没走几步,商人就听到后面有人叫他,他一回头,只见那个卖铅笔的人,红着脸冲着他大声说道:“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地给一个身体健康,而且还是个推销人员的一块钱呢?”商人转身回来从铅笔堆里拿了几支,说道:“对不起,小伙子,我忘了拿了,希望你不要介意。”卖铅笔的说:“你我都是商人,我卖东西,而且是明码标价。你给我一块钱,又为什么不拿东西呢?你是不是瞧不起我,认为我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小商贩?”商人连忙说了几声“对不起”,然后就离开了。

这个商人的做法,无疑是伤了那个推销员的自尊心。众所周知,社会上那些有独立人格的人,都不可能接受别人善意的施舍或同情,虽然你尽量的表现出礼貌和无心,但在这些人看来,你还是伤了他们做人的自尊。

有一个年轻的姑娘长得很胖,吃了不少的减肥药,但总也不见效。他心里很苦恼,也最怕有人说她胖。有一天,她的同事小张对她说:“你吃了什么呀,像气儿吹似的,才几天工夫,又胖了一圈儿。”胖姑娘立马恼羞成怒:“我胖碍着你什么了?又不吃你的,不喝你的,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小张不由闹了个大红脸。

在这里,小张明知对方的短处,却还要把话题往上赶,这自然就犯了对方的忌讳,不是自找麻烦才怪呢。

人无完人,每个人总有自己的缺点,但对于别人的缺点,我们不要刻意的去强调,我们应该抱以宽容的心,去体谅别人,理解别人。

一天,苏轼来到王安石府中,恰巧王安石不在。苏轼就在书房里随便看看,见桌面上有首诗稿:“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苏轼立马提笔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意思是说王安石弄错了,菊花是不会凋谢的。之后,苏轼在黄州任职的时候,亲眼见到了菊花落瓣,立刻认识到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咏菊”诗,想向王安石赔罪,只是苦于找不到机会。

后来,苏轼忽然想起了王安石在他被贬黄州前提过的一件事,原来王安石嘱托他取瞿塘峡的江水。苏轼当时由于被贬,心中不服气,忘了这件事,现在想起来一定要办妥此事。不料由于车马劳顿,苏轼竟睡着了。醒来时问船公现在到哪儿了,船公说到了下峡,苏轼没办法,只得从下峡中取了水。

等见到了王安石,苏轼对改错诗句一事向王安石谢罪。王安石说:“你没看过菊花落瓣,我不怪你。”然后两人就谈到了取水之事,苏轼说已经带到了,王安石赶紧叫人生火烧水煮茶,而茶色半晌才现。王安石就问:“此水何处取来?”苏轼说是中峡的,王安石笑着说:“又骗我了,这是下峡的水,怎么说是中峡的呢?”苏轼听后大惊,问何从知晓,王安石教育他说,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凡事要寻根究底,并向他解释:“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只有中峡缓急相伴。太医院宫乃明医,知老夫患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煮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

苏轼心悦诚服,离席谢罪。王安石又安慰他说哪有什么罪,并指出是因为苏轼太过于聪明了,所以容易疏忽。此后,苏轼再也不敢自视清高,他虚心求教,细心钻研,终于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词大家。

王安石对苏轼做错了事,不但没有斥责他,反而中肯地劝说他,并且还指出苏轼是因为过于聪明、容易疏忽造成的。朋友有过错,这是很正常的事,就连圣人也有犯错的时候。所以,对待他人的过错,应该委婉地劝告,顾及到对方的自尊心,即使他当时不明白不理解,事后回想起来,也会觉得你劝说的是对的。

在人们的交往中,我们自己待人的态度,往往决定着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就像一个人站在镜子前,你笑时,镜子里的人也笑;你皱眉时,镜子里的人也会皱眉;你对着镜子大喊大叫,镜子里的人也会冲你大喊大叫。所以,我们想要获取他人的好感和尊重,首先就要尊重他人,不伤害到他人的自尊。

身处社会之中,接触到大众人群,偶尔挨两巴掌是常有的事。但是,挨了巴掌之后,要如何做出反应,就是一门大学问了。

曾有一位年轻人,出身寒微,但是他却依靠自己的努力,在30岁时当上了芝加哥大学的校长。这时各种攻击都落到了他的头上。有人对他的父亲说:“看到报纸对您儿子的批评了吗?真令人震惊。”他父亲说:“我看见了,真是尖酸刻薄。但是你要记住,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的。”

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很赞美这句话,他说:“不错,而且愈是有鬼叫门,更不要惧怕人们猜疑的眼光和闲言碎语。当然,唾沫和舌头绝对有它自身的力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千百年来,有无数人被压死在舌头底下,淹没在唾沫星中。但是,只要挺得住,时间将能证明一切。也许人们永远无法将某件具体的事情弄个水落石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在与你的交往中会渐渐认识你的人品,对你的为人也会越来越了解。这样的话,猜忌、怀疑、误解、谣言都将不攻自破。

美国独立运动的奠基者、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也曾被人骂为“伪善者”、“骗子”、“比杀人凶手稍微好一点的人”。对于这些污蔑,华盛顿毫不在意,事实也证明了,他才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一个人若想坚持真理,想比别人做得更好一些时,遭到恶意的攻击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一点,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我们不能避免这种攻击,但我们能避免让这种攻击干扰我们的心态。

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艾丽诺,曾遭受过许多非议,但她都能够泰然处之。她说:“避免别人非议的唯一方法,就是你得像一只有价值的精美的瓷器,有风度地静立在架子上。只要你觉得对的事,就去做——反正你做了有人批评,不做也会有人批评。”

没有人会踢一条死“狗”,越勇猛的狗,人们踢起来才越有成就感。站在风口浪尖的人受到的攻击自然最多,但是他们依旧岿然不动。所以,当别人“踢”你,恶意地诋毁你时,那是因为他们想借此来提高自己的重要性。当你遭到诋毁时,通常意味着你已经获得成功,并且深受人注意。你不妨这样理解:恶意的批评通常是变相的恭维,因为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在遭到别人无端的指责的时候,要相信自己,只要没做亏心事,就不怕半夜鬼敲门。

不要背后说别人坏话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宁在人前骂人,不在人后说人。”因此,别人有缺点,你可以当面指出,劝他改正,但是千万不要当面不说,而在背后却说个不停。否则,会让被说者气愤,同时也会令听者讨厌。

经常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肯定是不受欢迎的人,因为凡是有一点头脑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这样想:这次您在我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下次你也有可能在别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这样一来,说人坏话者在人们的印象中就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别人在你面前说另一个人的坏话。对此,你应该端正态度,用辩证的思维去思考这件事,因为说对方坏话的人,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充分地分析讲话者的心理和原因,对做到端正自身大有益处。

当别人对你说第三者的坏话的时,无论你是否明白其中的原因,你都必须保证做到一点,那就是不要随声附和,甚至妄加评论。

背后说人坏话最不受人待见。你可以说说闲话,但是若经常在背后议论别人缺点,那么你的心里或许有病了。

什么样的职员最不受老板待见?“搬弄是非”者名列榜首。其实,多数街谈巷议往往无伤大雅。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与闲来无事时“嗑瓜子”一样的简单而有趣。然而,添油加醋、颠倒黑白的闲话却像瓜子中的“臭子儿”,不小心吃到一粒,咽也不是吐也不是,十足败坏了兴致。

在背后议论他人是一种交往方式。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蜚短流长,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这也说明了背后说人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其本身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信息得以传播的一种方式。在人后说人好话,可以推动我们社会化的进程,使我们逐渐被社会的风尚、习俗、道德标准浸染和影响,成为一个被社会接纳的成员。

对普通的个人来说,背后得到他人好的议论,可以满足我们被关注的心理需要,同时能获取友谊、满足亲密交往的需要。而在人后说坏话,揭人短处,让我们有机会过度分享第三者的“秘密”,因为对他人生活秘密的好奇是人的天性。一个掌握众多“猛料”的人,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听众,使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从而让普通人也能充分享受被注意、被尊重的感觉,也有机会对生活中不愉快的体验做一下补偿。同时,在说者与听者分享别人的“秘密”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论对象与方向。

有个投资人打算给一个小公司投资1000万美金,当他跟这个公司的CEO聊天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这个CEO抱怨说手下员工能力很差,公司副总心胸狭窄。这个投资人立刻告诉他说:“我觉得投资你们公司的风险太大了,你找别人融资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