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破译人性弱点的密码
2698300000043

第43章 心胸狭窄,难存于世 (2)

1907年,因为甘地所采取的非暴力抵抗运动遭到部分激进分子的抵制,同时,英国当局又用尽全部手段迫使他屈服。有一天,甘地在大街上被一群暴徒无情地攻击和毒打,这群人打到以为他断气了才离开。以后,甘地又被捕入狱,判刑后做了苦役。在那非常时期里,甘地仍然以他那无比的度量、最大的包容宽恕暂时的、永久的政敌,他继续为鞭打他的人奋斗,继续走自己既定的道路。甘地曾经和泰戈尔在观念上产生过矛盾,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出现了微小的裂痕,可是甘地不想做任何文字、口头上的理论和辩解。当有人在他面前攻击泰戈尔时,甘地就想办法阻止他们说下去,并毫不客气地命令他们不要散布流言,破坏他和泰戈尔之间的交情。另外,他还发表声明,表示自己应该感谢泰戈尔。甘地就是依靠宽恕赢得了他的人民乃至敌人的信任和拥戴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当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或解决时,你不妨用宽容去试一下,或许它能帮你实现目标,解决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生活中,可以说,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大度容人就是一门做人的艺术,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了不起的行为。古语有“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治国之道,在于猛宽得中”的宽容之说,古人就以此作为治国之道,表明宽容在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宽容,是自我思想品质的一种进步,也是自身修养,处世素质与处世方式的一种进步。

当然,宽容也是有限度的,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处处退让、迁就,甚至于把自己的地位与做人标准都放弃了,失去了主宰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宽容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是一种原则上的沦丧。

宽容是与人交往的润滑剂

著名文学家歌德告诉我们:“人不能孤立地生活,他需要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仅会给人生带来快乐的感受,还能促进一个人的成功。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则需要以宽容的品质为基石,在相互的宽容谅解中求得发展和进步的愿望才能实现。一个人首先只有自身具备了宽容的品质,才会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才会具有仁爱之心,容人之量,才能提升自己的修养,成为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人。

一位哲学家这样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想要享受自由的话,就必须采取两种态度:道德方面,一定要拥有谦虚的美德;心理方面,任何人都应该拥有兼容并蓄的雅量和宽阔的胸襟,对于自己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见要采取求同存异的原则。

常常有一些所谓厄运需要我们去面对,其实那或许只是因为对他人一时的刻薄和狭隘,必然会相互容忍彼此的意见,相互包容,这样双方就都享有自由了。宽容不仅仅是一种做人所必须拥有的美德,还是一种明智的处世原则,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发展的“润滑剂”。而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自设的一个障碍罢了;而那些所谓的幸运,也可能只是因为对他人的一点小恩惠和帮助,无意中拓宽了自己的道路,给自己的发展带来了各种无限的可能。宽容就好像冬日里暖融融的阳光,能够把别人心里的坚冰变成潺潺的细流,不但滋润了他人的心田,同时也滋润了自己的心田。一个不懂得去宽容别人的人,往往给人一种愚蠢的感觉,这样的人生活大抵也不怎么幸福,于是他们总是苍老的很快;而一个不懂得宽容自己的人,更会因为把生命之弦绷得太紧而伤痕累累,甚至急速的断裂。

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功利的环境里,但假如我们由于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为别人让一小步的话,最终就会走投无路;倘若我们只是一味的争强好胜而不肯接受别人的一丝丝见解的话,最终就会陷入世俗的河流而无法前行;假如我们总是一味的求全责备而不肯宽容别人的一丁点瑕疵的话,最终会变成孤家寡人而倍感孤独。

曾经有人把人比喻成是“会思考的芦苇”,因为人太弱小一边,太容易因为情绪的波动,而改变自己对事物原本正确的了解和看法。

古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算是圣贤也会有一时之失,更何况我们,那么为何我们不能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自己和别人的失误呢?要知道,“过而能改”是很值得赞赏的一件事。当然,宽容并不是指对恶行的迁就和退让,也不是对自私自利的鼓励和纵容。谁都有可能碰到被情势所迫的无奈,无可避免的失误以及考虑欠妥的差错。

在日常生活中的我们,一旦和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切记不要急躁、冲动,假如友谊和利益不可兼得的时候,就请首先考虑友情吧,因为利益是一时的,而尤以不但是一辈子的,说不定还能给我们自己带来意料之外的喜悦。“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只有四个字的话,那就是“吃亏是福。”这绝不是大师阿Q式的精神安慰,而是其一生阅历的高度总结和概括。

清朝时期的“六尺巷”故事对于我们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大官张廷玉的亲属因为围墙的问题和邻居发生争执,闹到了官府。因此就写信请张廷玉帮忙,而张廷玉并没有出面干涉这件事,而是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亲戚,信中只简单的提了一首诗:“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自家的围墙向后撤了三尺,并向邻居道歉,而他们的举动让邻居也很不好意思,于是也主动把自家的围墙撤了三尺,两家握手言欢,“六尺巷”的典故也从此流传开来。

《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可谓深得处世做人之奥妙。

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生存,谋求人生更大的发展,就需要拥有许多种智慧:生活中需要有博得好人缘的智慧,工作中需要有能迅速解决问题的智慧,经商做生意需要有抓住商机的智慧,教育孩子需要有洞察孩子的智慧……这些智慧,往往会对生存中某一方面的成功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而其中有一种智慧,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因为很多人没有它也一样的生活。但是一旦我们拥有了它,就等于为自己的人生插上了翅膀,各个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一个质的飞跃,这种智慧就叫做宽容。

那些总是患得患失,吃不得半点亏的人,是无法做到宽容的对待别人的,只有那些在利益、得失面前能够包容,不斤斤计较的人,才是以大局为重的人;那些总是喜欢处处争先,得理不饶人的人是无法做到宽容的,只有那些凡事以和为贵的,让字当头的人,才是拥有包容美德的人;那些总是听不进别人意见,自以为是的人是无法对他人宽容的,只有那些愿意虚心听取别人意见,能够做到兼容并包的人才是拥有大智慧的人。懂得包容的人,就算是面对那些言辞激烈的攻击也不会丧失理智,择其善者而从之,就算是莫名其妙遇到别人的冒犯,也能够泰然处之,维持一个平和的心态。

总有一些人喜欢占小便宜而不愿意吃亏,但往往占到的也只是小便宜而已。俗话说得好:“吃小亏占大便宜”,事实上也确实是这个样子的,很多怀着吃小亏甚至吃大亏的人,往往会发现自己幸运的不可思议,老子说过:“夫唯不争,是以不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孔老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总会有那么一些人总是和他人计较,听不进逆耳之言的人,这些人到最后大多都会成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孤家寡人。包容,其实就是在做事、在对人的时候,充分的考虑他人与大局的利益。只要我们那样做,就会发现,自己的利益不但不会受损,反而比原来期望得到的更多。

包容的人往往会因为其谦和的姿态而避免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他们的人际关系会比其他人和谐,且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从而使只记得生活、工作、前途顺风顺水。

杜若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某合资公司的外贸部就职,由于她初入职场,因此总是有很多东西都看不惯。并且杜若还不幸的碰上了一个没什么本事、只会拍马屁的主管。这位主管下班后就算没什么事,也一定要跟着日本总部派过来的课长加班。他总是把白天已经理好的文件弄得一团乱,一出错就把责任推给杜若。而杜若不是一个很会“争”的女孩子,只好忍气吞声,妄图等待日本课长的火眼金睛能够发现,结果一等就等了三个月,还是没有等来一句公道话。一气之下杜若就辞职去了另外一家外贸公司。

在第二家公司,杜若出色的工作能力博得了许多人的赞赏,就连老总也有所耳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在怎么努力也无法使脾气暴躁、对人严苛的马经理满意。心灰意冷间,她又萌生了退意,想要跳槽,于是就向新加坡总部递交了辞呈。总裁先生并没有竭力的挽留杜若,只是很平静地告诉她自己处世多年积累的一条经验:如果你讨厌一个人,就努力想办法去爱他。总裁后来意味深长的告诉她,他也曾经鸡蛋里挑骨头一般在一位上司身上找优点,结果果然发现了他的两大优点,而那位上司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他这个得力干将。

虽然杜若依旧讨厌她的经理,但却悄悄的收回了辞呈。她告诉别人:“只要想开了,就一切都好了,一个成熟的人就应该放开自己的心胸,去包容一切。换一种思维看人生的话,就会发现原来不曾发现的许多乐趣。并且,乐趣永远会比烦恼要多得多。”

卡耐基说:“一般说来,如果你不喜欢人们,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教化这种特性:寻找别人的优点。你一定会找到一些的。”释迦牟尼也告诉我们:“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去试着喜欢那些你不喜欢的人吧,找出他们的优点,假以时日,他们回报给你的一定是同等的喜欢,而不再是厌恶。

一个人只有保持豁达开朗的心境,宽容的接受别人的任何方面,善于与他人相处,能够坦率地承认他人存在的意义和作用,这个人就能被他人接受、理解直至尊重,并且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进行沟通,为自己创造协调的人际关系,与集体成员融为一体。

俗话说得好:“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人这一生与其悲戚、郁郁寡欢的度过,倒不如保持自己豁达的心境,用宽容的心态去体验人生的每一刻美妙,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真谛。

与人交往一定要学会宽容

人在社会上生存,注定要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个人的年龄、思想、性别、个性、喜好等等,决定了这个人的修养、涵养和处世态度。不可能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了解你、理解你。所以生活中不可能没有误解、矛盾及冲突,这时候需要我们学会宽容。

学会宽容,是做人的需要。历代圣贤都把宽恕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

学会宽容,是处世的需要。世间并无绝对的好坏,而且往往正邪善恶交错,所以我们立身处世有时也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

唐朝开元年间,有位梦窗禅师,他德高望重,并且还做了本朝的国师。

有一次,他搭船渡河,渡船刚要离岸,远处来了一位骑马佩刀的将军,大声喊道:“等一等,等一等,载我过去。”他一边说,一边把马拴在岸边,拿了鞭子朝小船走来。

船上的人纷纷说道:“船已经开了,不能回头了,干脆让他等下一趟吧。”船夫也大声喊道:“请等下一趟吧。”将军非常失望,急得在水边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