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2698500000033

第33章 大爱无形——让孩子学会感谢祖国 (3)

陈晓松创办了“中国人俱乐部”,激发起同学们的民族自尊心,是因为他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健的民族精神。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强健的国民》一文中反复呼吁中国人要有强健的精神,时隔将近半个世纪,还有这类事发生,实在令人心痛。陈晓松最可贵的品质是敢于亮出自我,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感恩箴言

我们读书求学,首先要“立骨”。“人无骨不立”,读书读到留学,还满身的柔骨、懦骨,还能叫做有人品有学问吗?在世界日益多元化、开放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增加“钙质”,学做堂堂正正的有骨气的中国人,繁荣祖国,报效祖国。

珍惜祖先的伟大创造

我们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出现过诸子争鸣、学术繁荣的局面,各派思想家提出许多不同的政治、经济和哲学等方面一向主张,互相争论驳辩。大家都想在这场大辩论中扩大影响,获取胜利,因此都在言辞和文字上狠下工夫。当时儒、道、墨、法四大学派中,儒家很重视文辞的作用,孔子就说过一句名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道家是反对文饰,崇尚信实的,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庄子也认为“大辩不言”;可正是在《庄子》一书里,容纳着不少优美的寓言故事和精巧的论辩方法,直到现在还能赢取我们后人的惊叹。

中国文学的发展,包括作品和理论的产生、成长、丰富、提高,也有很悠久的历史。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中国的文学是用汉字书写的,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我们祖先在造字的时候,采用了多种方法,就是所谓“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是最基本的,转注和假借虽属用字的方法,但也和前四种造字的方法有密切关系。在汉字里,不仅一个字的本义和字形有联系,它的构造也有内在的逻辑,此外还有声韵音节等等的属性,这一切造就了中国文学的独特面貌。人们都承认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唐代出现了很多位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篇在艺术上达到了几乎可说是登峰造极的高度。

至于“词”是被称为“诗余”的,出现在宋代的许多词人,他们在这种体裁上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也可以说是几乎高不可攀。这种成就,就和它们的表现工具汉字不可分。其实,何止是诗和词呢,散文作品也不例外。在我的童、少年时期,进入一所私塾式的国民小学后,有两部必读的教科书《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后者就是散文选集。当时有个重要的读书方法是背诵,诗和文都是这样。收容在《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文章,我们最喜爱的就是后面几卷唐、宋文,觉得不仅内容容易理解,尤其是声调铿锵,朗朗上口。正因为当时经过背诵,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之久,有些名篇佳句还能够鲜明地涌现在脑子里,亲切地吐露在口头上。

从那时起,有个观念一直深藏在我的意识里:我们的汉字是祖先伟大的创造,它不仅结构多样,含义丰富,具有特异的表现力,而且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民族文化的承传上成为最有利的因素,值得我们每一个欣赏和使用文字的人珍惜它,爱护它。就我自己的情况来说,正如前面已经提起过的,从启蒙上学时背诵唐、宋两代的诗文名篇起,对汉字的珍惜可以说是与日俱增。启蒙老师告诉说,文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出来的,因为有了文字,才有“四书…‘五经”,才有今天的文明世界,所以读书人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珍惜文字,只要是写了字的破碎纸头都要捡起放入字纸篓里,不能任意践踏,字纸篓上就贴着一个题有“敬惜字纸”四字的条子。这种对汉字所持的敬重态度,到了自己从单纯的欣赏者成为同时也是使用者,心情又有了不同。这时就不单是个敬重问题,而是更进一步的揣摸研究,使它在自己手里怎样发挥最大功能的问题了。

在开始学习写作的青年时代,我贪馋无厌地研读中外文学先辈们的作品,认真学习他们运用文字的技巧,尤其注意他们那种对待文字的虔诚态度。关于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最使我感动的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巨匠屠格涅夫,他在本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是个伟大的魔术师,出现在他笔下的俄罗斯自然风景的画幅,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力量,使得同时代另一位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发出赞叹道:“在他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去接触自然了。”他这种神奇的本领是从哪里来的呢?不用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他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他在一篇为自己的长篇小说《父与子》作辩护的文章里,虽然对作品遭受误解而不安,但还是向年青一代发出了最后的一个请求:“请爱护我们的语言,爱护我们美妙的俄罗斯语言,这一宝藏,这一财富,是以光辉的普希金为首的我们的先行者传给我们的!请珍爱这一强大的工具,它在巧手里能够创造奇迹!”

他还曾经在给朋友的书信里发出“请像爱护圣物那样爱护语言的纯洁性”的呼吁。他晚年所写的著名的散文诗,有一篇题为《俄罗斯语言》的,更满怀激情地写道: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思索祖国命运的日子里,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和支持。呵,伟大的、有力的、真实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呵!要是没有你,那么看到祖国发生的情形,怎能不陷入悲痛绝望呢?但是,如果说这样的语言不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那是无法令人置信的。

请看一看,这是一种怎样真挚的感情,怎样虔诚的态度!其实,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每一个优秀作家的好品质。别看鲁迅在回答“创作要怎样才会好”的询问时,只举了几条“自己所经验的琐事”,其中“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Sketch,决不将Sketch材料拉成小说”和“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这两条,就属于文字锻炼的范围,为了求得行文的简练和保护文字的纯洁性。只要想一想,写作既是一种使用文字的艺术,怎么可以不重视文字的性能以发挥它最大的效用呢?

在爱护和重视文字问题上,屠格涅夫和鲁迅的例子都属于使用方面。其实,使用和欣赏的关系很密切,有时甚至不可分。我们研读名家作品,在赞赏它优美动人的描写时,总要注意到作者使用文字的努力。从欣赏到使用,这个过程,我们几乎每人都经历过。我在阅读《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时,对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的情节特别感兴趣,它描写香菱向林黛玉学习做诗的情形。关于学诗,林黛玉自有一番颇为精辟的见解。

她告诉香菱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的,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又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惫’。

”又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林黛玉在这里所说的学诗要点,首先是“立意”,即意趣要真;其次才是语句上的修饰和音调上的讲究。但最重要的,还是研读名家作品。大诗人杜甫在自述时,不就有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言吗?不用说,读书也需要对书的热爱和虔诚的态度。《红楼梦》里写了林黛玉对学诗的见解,接着就写香菱研读名家作品的苦心,例如对王摩诘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和“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等名句中“直”、“圆”、“白”、“青”、“余”“上”等字的商讨。果然香菱就能写诗,有资格参加大观园里的联诗盛会了。

也许会有人说,前面所指的都是诗人作家们的事情,和一般人的关系不太大。其实,求取一定程度的文字表达能力,并不单是学文科的人的任务,学理科的人也绝不能自居例外。就中国的情况看,先秦诸子以后,不仅优秀的诗人作家辈出,在我们的文学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即使是一些历史和地理的科学著作,也由于它们的富于文采,同时成为文学名著而流传后世。司马迁的《史记》,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都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例子。至于外国的情况,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以毕生精力写成的《昆虫记》,还有另一位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自然史》,对我们也并不完全陌生,他们的科学著作都被列入世界文学的史册中。在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努力追求文字表现的优美动人上,文学家和科学家应该是一致的。道理很简单,无论你是抒情还是说理,目的总都是为了争取读者,进而征服读者。

爱护祖国的文字,重视祖先的伟大创造,这本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十分令人惋惜的是,这个优良传统近来似乎有些被忽视,人们运用文字的能力似乎有下降的趋势,在报章杂志上经常可以发现令人惊讶的例证。这种现象,同时也说明了人们思维能力的贫弱,因为语言文字的贫弱,既是思维贫弱的原因,也是结果。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自然不只是个关于遣词造句的文字运用的问题了。

汉语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浩渺的汉宫秋月;汉语是人生变数的篆隶楷草,是似字非字的仙风道骨。汉语是历经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层层过滤沉淀出的精华。汉语之美,是夜空中那一片冰月。当它被古人创造之时起,它便命中注定要伴随着这个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汉语,是我们幼时的儿歌,少年的作文;汉语,是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她是我们民族的根,生命的魂,美的化身,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标志。汉语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承栽者,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世界上最美丽动人的语言,现在,全世界人民都开始学说中国话,可见汉语的魅力所在。

感恩箴言

跟随汉语的,还有我们古代众多辉煌的创造,比如精美的唐诗宋词,比如奇丽的民间文化,比如厚重的古迹建筑。因此,在我们重新认识古代创造的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保护她、传承她,齐心协力地将祖国文化发扬光大!

废墟里读书的小姑娘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0分,上课的预备铃声响了。午睡后的邓清清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他们的教室在这个5层教学楼的第二层。下午第一节是地理课,是她最喜欢的课程。不过今天邓清清感觉头特别晕。是不是病了?她趴在桌子上休息了一会儿。

突然,教室剧烈地摇动起来。同学们的尖叫划破了校园的宁静一“地震了!地震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快跑!”邓清清抓起课本,撒腿就往外跑。刚到门口,就听到“轰”的一声,整个教学楼应声倒塌。邓清清感到一阵剧痛,眼前顿时漆黑一片。不知过了多久,她从眩晕和恐惧中慢慢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埋在地下了。她伸手探了探四周,头顶斜着一大块楼板,双腿被散落下来的废渣埋了一大截,胸口被一块石板顶着……除了双手,她全身不能动弹。过了一会儿,她感到有黏黏的液体滴到身上,顺着摸上去,竟是一个同学的腿。滴下来的自然是血。这时,邓清清听到了喊叫声和呻吟声。她矢口道,还有同学和她一样活着。但是,外面没有任何声音。她害怕极了。

在恐惧之中,邓清清撑到了5月13日凌晨0点48分。武警水电三总队的第一批官兵此时赶到了蓥华镇中学。

一些孩子很快被救了出来。这时,一块大楼板下传出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叔叔阿姨救我!叔叔阿姨救我!”

“是邓清清的声音!”初一(1)班班主任陈全红急切地说:“清清,是你一”还没问完,“砰”的一声,一个石柱从旁边未倒塌的综合楼上掉了下来。余震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