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三论:舍得宽容幸福
2698700000025

第25章 有一种境界叫宽心 (3)

谜底终于被揭开,原来东岸的羚羊之所以身体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居住着一个狼群,这使羚羊天天处在一个“竞争氛围”之中。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变得越来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长得弱不禁风,恰恰就是因为缺少天敌,没有战斗力。

对于羚羊来说,狼是敌人。对于我们来说,竞争对手并不是敌人,你与他之间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而不是差异。比如,麦当劳和肯德基,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戴尔与惠普……正是由于相互竞争的格局,才使得双方都有了快速发展的动力!

要感谢你的对手,正是他让你成长得更加强大。当今世界,就业竞争激烈,如果我们能直面对手,在不断磨砺中锋利自己,你自然也会获得很强的就业力与竞争力。如果动物没有了天敌,会变得死气沉沉,萎靡不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没有了对手,也就没有了进步的方向。我们应当对对手心存感激。

在日本北海道,有一种鳗鱼,它被捕上以后很容易死掉。但有一个渔夫能够使它活得更久,就是在鳗鱼中放进它的对手——狗鱼。鳗鱼因为有了对手狗鱼,其求生意志被最大限度地激活,因而活得更长时间。

人总是有惰性的,也容易自满。所以,我们更要感谢对手,正是因为他让我们有危机感,我们才会不断地进取,以获取最大的成功。没有他,你可能不会意识到原来自己可以做到这么多,做得这么好。没有他,你就不会不断进步,你也不会有今天如此大的成就。

要学会感激和欣赏对手。取之长处补己之短,以谋求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欣赏、理解、包容自己的对手,看淡结果的得与失,那么你的心也会因为这份平和而充满宁静和宽容。由此,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你可以微笑着、气定神闲地迎接挑战。胜利了,赢得辉煌;失败了,同样美丽。

竞争对手是位老师,他教会你成功失败的各种经验,让你知道自己的工作该如何做。他也迫使你进步。因为竞争对手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战胜你,你不愿被打败,就必须不断进步。同时,他也是面镜子,毫不留情地指出并利用你的缺点加以进攻,这就帮助你改正缺点,完善自我。竞争对手会时时刻刻提醒你,无论你取得多大进步,都决不能自满。

对手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危机和斗争,同时还能激发我们求生和求胜之心的动力。在职场中奋斗的人,当你学会了感激和欣赏对手的时候,也就是相处之道日趋完美的时候,也就是人格走向成熟的时候。

6、宽容是我们一生追求的至高境界

爱人如爱己,宽人如宽己,耶稣教给我们的是一种人生的至高境界。作为人类,我们本质上的沉重感主要来自内心的责任感、期望值和各种压力。而放大能够承受、宽容的胸怀,是我们在生活中所必须要学会和拥有的一种方式和需要。生活给予了我们许多东西,或美好的,或不幸的,或快乐的,或悲惨的……因此生活在社会中的我们就必须要有所宽容,宽容那些需要我们来承受的东西,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面对这千姿百态的生活,我们需要有一种承受的气度和宽容的境界。承受是一种始终清醒地看待生命的理念,是一种对生活的坦然接纳;宽容则是一种关乎前途发展的自我蓄积,是一种为实现自我而收敛的一种藏拙。

女教师琼斯面对飞驰而来的汽车,毅然推开自己的学生,结果自己深受重伤。但当她知道肇事司机家庭贫困,还有三个孩子正在读书时,却毅然向法院请求免于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肇事者是一位乡村小学的教师。那天,他刚刚拿到驾照,他驾驶小汽车本打算停车,可迎面突然驶来一辆大卡车,他慌乱中将刹车踩成了油门,才酿成了上面的惨剧。

法院当然不会因为琼斯的求情而减免肇事司机的罪过。但琼斯的宽恕之心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记者还特地采访了琼斯。

面对镜头,琼斯平和地说:“我本人是教师,对方也是一名教师,车祸不是他故意造成的。我的学生在车祸中差点失去了一位老师,这已经很可悲了,我不想让他的学生也失去老师。何况耶稣不是常教导我们:爱他们就要像爱自己,宽恕他人如同宽恕自己一样!”

当被车撞伤时,有几位受伤者能做到像琼斯这样从内心深处愿意宽恕他人的过错呢!大多数的人常常想:你差点要了我的命,我也要报复你,不让你有好日子过……结果一出出悲剧就这样悄悄上演了。

彼特是一家知名报社的编辑。有一次他写的一篇评论文章被刊登在报纸上。文章中所提到的那名男子忍受不了文章对他的冷嘲热讽,就跑到编辑部找彼特的麻烦。

男子一见到彼特就破口大骂。彼特一言不发,只是坐在椅子上微笑地看着他。在二十分钟不堪入耳的谩骂后,那位愤怒的男子终于感到厌烦了,转身要离开。

这时,彼特从椅子上站起来,像老朋友一样拍着那位男子的肩膀,以一种令人愉快的音调说道:“别走,朋友。你的批评与指责很正确,对我的帮助很大。我还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呢,留下来吧!”

那位男子羞红了脸,当即为自己的无礼之举向他道歉。

宽恕是对伤害者的宽容之心,能温暖人心,它是一缕微风,能化解平息仇怨。它更是一种美德,是我们一生追求的至高境界。宽容不仅仅是一种大度,一种风格,还是一种气量,一种境界。海纳百川,山容万树,是一种博大的宽容;“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历尽沧桑后的宽容;“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是睿智的宽容。战国时期的信陵君广罗人才,其中虽不乏鸡鸣狗盗之辈,却也成就了一番事业,流传为千古佳话;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把宽容的智慧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一方天下的长治久安。

7、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现在的人们,普遍都有一种精神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是来源于工作上的,一方面是自己强加于自己的,其实我们的生活没有必要这样的累,适时地选择一种单纯的生活,能让我们忘掉生活中的一些俗事与工作中的烦恼,让我们自己能更真切地触摸到自己的心灵。

世界本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生活在这同一个世界里,却因为各种主观上的原因而有各自不同的体会。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笑口常开,而有的人总是眉头紧锁呢?

有个女人叫丽莎,曾陪同从军的丈夫一起来到拉美的一片沙漠之中,当丈夫外出训练时,她孤零零地独自住在被沙漠包围着的铁皮房子里,有时,甚至很长时间也收不到丈夫的一封来信。

丽莎深感寂寞,虽然当地有土著人、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但他们皆不懂英语,无法陪她说话,她于是非常痛苦。

恰在此时,远方父母的一封来信给了她极大的鼓舞。信极短,却充满了希望:“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了坟墓,一个看到了星星。”她恍然大悟,决定在茫茫沙漠里寻找明亮的星星。

丽莎开始努力:努力学习当地的语言,努力与当地人交朋友,努力收集各类土产,努力研究当地的一切,包括土拨鼠和仙人掌。一段时间的奋斗,她就渐渐地感到,她的生活已经变得充实无比。

第二年,丽莎还将她的收获一一整理成文,出版了一本叫做《快乐的城堡》一书。她兴奋无比,她果然在漫无边际的寂寞中找到了“星星”,她再也不必长吁短叹了!

快乐的心情不但使人感受到朝气蓬勃和旷达安适,同时也使人拥有清醒的回应能力。每个人的一生,总会遇上挫折,无论错在自己,或者过在别人,都一定要以宽恕之道面对现实。困难总会过去,只要不从怨恨出发,不坠入恶劣情绪的苦海,就不会产生偏见,误入人歧途,或一时冲动破坏大局,或抑郁消沉,振作不起来。

古人说:“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有什么事情值得忧愁烦恼?与其紧锁愁眉,不如去观看他人下棋。世事如棋局局新,又何苦为那些小事愁上心头?在浅酌慢饮之中,可以发现许多事只不过是过分在意,又何必自寻烦恼呢?在观棋酌酒之中,内心逐渐趋于平和、舒缓。

人如果懂得生活的情趣,就可以从一些微小的事情中获得快乐。种竹浇花的情趣,并不次于与知交共游的快乐。种竹有闲情,花也各有其神态,万物之无限生机,只是等我们去细心体会。懂得快乐的人,天地之间没有不可使他快乐的。

人到中年的张霞在一家医院当药剂员。一天朋友去她家玩,见其窗前悬着一个造型别致的“风铃”,便用手去碰了一下,“铃儿”相撞却没有声音。原来这个“风铃”是张霞自己用纸板制作的饰物,她戏称“哑风铃”。

“这么漂亮的东西一点儿也不响,真是太可惜了!”朋友说。

“漂亮的,为什么一定要响呢?”张霞说。

张霞的话让朋友若有所悟。

张霞业余研究民间医药,有多篇论文被专业报刊采用。因她用的是笔名,单位很少有人知道,她也从没拿出来炫耀过或作为提干和晋级的资本。她说:“我研究的是学问,和荣誉、金钱之类是没有关系的。”

能用这样超然和淡泊的心境来对待学问和人生的人已经不多了。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哪一个不在忙忙碌碌,追名逐利?很多人整天喋喋不休,叽叽嘎嘎地聒噪着,殚精竭虑地表现自己,仿佛沉默就会被人当成哑巴、朽木;渴望被人瞩目,醉于掌声、鲜花;梦寐大红大紫,光芒四射;唯恐自己这块金子被人当成陋石;恨不能将自己整个拍卖了,价码自然越高越好。

许多人没有抵住名利的诱惑,而许多的失败都与把名利看得太重有关系。这些侧重名利的人是徒有其表,而无内实。

无花果不开花却结果,谁又能否认它结的不是果子呢?像那哑风铃,虽然没有声音,又有谁否认它的漂亮和它的存在呢?

我们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烦恼的时候要多于平静的时候,这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欲望太盛则心不宁,虚荣太强则心不静。

其实,我们可以学习哑风铃,漂亮而单纯地生活着,不张扬,不显摆,没有谁会轻视你。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远离争斗与喧闹时,就能给自己一份宁静、一份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