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2699100000018

第18章 责任就是机遇 (1)

每个人都应该把该做的工作当作不可推卸的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只有具备了“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的高度责任感,才能把不喜欢的工作做好,和不喜欢的人共事,才能取得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功。

机遇隐藏在每一份责任中

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实际上也是能够轻易抓住机遇的人;而逃避责任的人,看似世事通达,实际是经常错过机遇的人。“机遇”总是藏在“责任”的最深处,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够看到机遇究竟藏在哪里。

当你觉得自己缺少机会或者是职业道路不顺畅时,不要抱怨他人,而应该问问自己是否承担了应有的责任。

责任和机遇的关系,分析起来一共有三种情形:

首先,责任与机遇是合二为一的。某公司有一个重要的项目需要实施,董事长提出了竞争上岗,如果那位员工做好了,谁就是下任项目的主管。这个很简单,一眼就能看出来,做好项目既是责任,也是令自己发展的一个绝佳的机遇。

其次,责任之中隐藏着机遇。公司老板对自己的一位员工说:“东北的市场我们现在还没有开发过,这次公司想派你去看看。”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来,老板是在给员工下达一个任务,实际上是给了员工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机遇。一旦东北大的市场开发成功了,这位员工极有可能被提拔为东北市场总经理。

最后,机遇中透漏着责任。有位老板任命自己的一位得力员工为经理。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机遇,事实上,它同时又要兼负着责任。只要他抓住做经理这个机遇,同时也就意味着要承担起一个合格的经理应当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他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不会令老板有所失望。

上面三种关系,归纳起来实际上就是一种关系:“责任就是机遇”,或者说“拥抱责任就是拥抱机遇”。

但是“机遇在哪里?”这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员工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事实上,机遇就隐藏在每一个人的身边。之所以有很多的人抱怨机遇太少,就是因为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责任就是机遇,一见到责任就立刻躲开,结果把机遇也躲掉了。

规避责任是人的一种本能,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劣根性。不用肩负着责任,还能轻轻松松地领取薪水,这是多么快意的事情啊,就像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未被发现的那段时期一样。但是,这样的好事情绝对不会长久,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早晚要被扫地出门,即使侥幸没有被赶走,也会因为长期的不敢承担责任,长期得不到锻炼而使自己的能力退化,进而被淘汰出局。而那些工作中积极主动负责的人,机遇常常就伴随在他们的身边。

大卫-斯威尔刚开始在一家五金商店工作,每周只能赚到2美元。他刚进商店时,老板就对他说:“你必须对这个生意认真负责、熟门熟路,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对我们有用的人。”

“一周2美元的工作,你认为还值得我们认真去做吗?”与斯威尔一同进公司的年轻同事不屑地说道。

然而,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工作,斯威尔却干得非常用心。

经过几个星期的仔细观察,年轻的斯威尔注意到,每次老板总是要认真检查那些进口的外国商品的账单。而那些账单使用的全部都是法文和德文,于是,他就暗地里开始学习法文和德文,并开始仔细地对那些账单进行研究。一天,他的老板在检查账单时,突然觉得自己特别的劳累和厌倦。看到这种情况后,斯威尔主动走到老板跟前,要求帮助老板检查账单。由于斯威尔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账单,老板还是有点不放心,就站在旁边观察了一会。但是,老板发现他干得实在是太出色了,从那之后的账单,自然也就由斯威尔接管了。

一个月后的一天,他被叫到了老板的办公室。老板对他说:“斯威尔,公司打算让你来主管外贸。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我们需要认真负责、能胜任这项任务的人来主持这项工作。目前,在我们公司有20名与你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只有你抓住了这个机遇,并凭借你自己的努力,用实力抓住了它。我在这一行已经干了近40年,你是我所亲眼见过的三位能从工作中发现机遇,并紧紧抓住它的年轻人之一。而其他两个人,现在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企业。”

而斯威尔的薪水,也是很快的就涨到了每周10美元。一年后,他的薪水竟然达到了每周180美元,并经常被派驻法国、德国。他的老板是这样评价他的,“大为-斯威尔很有可能在30岁之前,就能够成为我们公司的股东。现在,他已经从平凡的外贸主管的工作中,看到了这个机遇,并尽量使自己有能力抓住这个机遇,虽然他也做出了一些牺牲,但这却是值得的。”

年轻人应该充满梦想,这是件好事情。但年轻人还需要懂得:梦想只有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才能够得以实现。无论是谁,都曾有过梦想,不过,心情浮躁的人却始终无法实现,最后只剩下牢骚和抱怨,他们往往会把这归因于缺少机遇。

作为公司一名普通的员工,张小姐被破例派往了国外的公司进行考察。她和单位里的其他同事,虽然同样都是研究生毕业,但他们的待遇却并不相同。王先生的职位比她高一级,薪金也高出很多。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她没有因为自己的待遇不如人就心生不满,仍是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事。当许多人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时,张小姐依然是尽心尽力做好我手中的每一项工作。有时甚至还会积极主动地去找事做,多了解领导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地方,事先帮领导做好准备。在后来挑选出国考察人员时,张小姐也是唯一一个资历浅、级别低的普通员工,这在她们的公司里是极为少见的。之所以能够选中张小姐,还是因为责任心在帮忙,才使得她赢得了这次机会。

认真负责就是珍惜自己的就业机遇,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千万别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如果你对工作总是漫不经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珍惜自己的岗位,到头来损害的不仅仅是是企业的利益,自己也会因此而丢掉手中的饭碗!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以警示世人:“当幸福在我们手中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到幸福的存在;只有幸福离我们而去,我们才知道它的珍贵。”这样的人世间确有很多,他们有工作时不知道去珍惜,等到失业之后才幡然醒悟,然而一切为时已晚。我们绝不能犯这样的错误,一定要珍惜自己现有的工作,并做到尽职尽责。这种做法既是企业的要求,也是在为自己寻找机遇。

作为职员,应该记住:责任和机遇是成正比的。没有责任就没有机遇,责任越大机遇也就越多,责任越小机遇也会越少。因为机遇从来都不是独来独往的,它要么牵着责任的手,要么与责任合二为一。所以,拥抱责任就是拥抱机遇,要善于挖掘隐藏在责任之中的机遇。

负责任的精神让你出类拔萃

记得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曾说过,我愿意尽我力之所及、判断力之所及,无论至于何处,遇男遇女,贵人及奴婢,我唯一目的就是,就是为患者谋幸福。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感染了很多人: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

有一天,某小学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小话剧。告示刚一贴出去,小姑娘妮妮便去报了名,要当一名演员。在角色定下来的那天,妮妮的妈妈发现妮妮很不开心,便问她“你不是被选上了吗?”

“是的。”

“那你为什么还不开心呢?”

“他们让我扮演一只小狗!”说完,妮妮便转身奔到楼上,剩下爸爸和妈妈两个人面面相觑。晚饭过后,爸爸关于这件事找妮妮谈了很久,但他们谁也不肯透露谈话的内容。

总之,妮妮并没有退出,而且她还很积极地参加每一次地排练,她的妈妈很纳闷:只是演一只狗,那有什么可排练的?但是妮妮却不以为然,依然训练得很投入。

在演出那天,爸爸妈妈都来到礼堂观看女儿的演出。演出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央的摇椅上坐下,召集家人讨论关于圣诞节的意义。接着是“母亲”出场,面对着观众坐下。然后是“女儿”和“儿子”,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在这一家人的讨论声中,妮妮穿着一套黄色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但这却不是简单的爬,“小狗”而是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了个懒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之后就开始呼呼大睡。这一连串的动作,惟妙惟肖,太逼真了。很多观众也都注意到了,四周传来了一阵赞美的声音……

那天晚上,妮妮的角色里没有一句台词,但是却抢了整场戏。后来,妮妮自己也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那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命运赐予了每个人不同的角色,如果你不幸地被分配到要饰演一个小角色,那么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用演主角的高度责任心,去全力以赴演出自己的水平,即使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会因此而变成主角,哪怕你连一句台词也没有。

无论多么小的事,只要能够做得出色,这就是负责任的精神,这种精神会令你更加出类拔萃,使你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曾有人问过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这样一个问题,“请问您知道人生的哲学是什么吗?”爱迪生当场回答道:“我的人生哲学就是工作和发明,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而服务……”的确,一个拥有强烈的责任精神的人,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自己也能够从工作中获得乐趣。

比尔-波特,只是英国成千上万个推销员中普通的一个。每天早上他都起得很早,要为新的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但在此之前,他需要花3个小时到达他想要去的地点。不管有多么的痛苦,比尔-波特都会坚持着这段令人筋疲力尽的路程。

也许你们还不知道,他的生活要比一般人艰难得多。他出生于1932年,母亲在生他的时候,大夫用镊子助产时,不慎夹碎了他大脑的一部分,导致他从小就患上了大脑神经系统瘫痪。并且还影响到了说话、行走和对肢体的控制。等到比尔长大以后,人们都认为他肯定会在神志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和障碍,福利机关也将他定为“不适于被雇用的人”,专家也认为他永远也不可能参加工作了。

但是,比尔应该感谢他的母亲,由于她一直鼓励他做一些其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还一次又一次地对他说:“你能行,你能够工作,我相信你能够自立!”比尔在受到母亲的鼓励之后,就开始从事了推销工作。他从来也没有将自己视为残疾人。最初,他向福勒刷子公司申请工作,但是被这家公司拒绝了,并且还说他根本就不适合工作。接连几家公司,都采用了同样的态度回复了他,但是比尔并没有放弃。最后,怀特-金斯公司还是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他,但对他也提出了一个条件——比尔必须接受没有人愿意承担的波特兰以及奥根地区的业务。虽然条件非常苛刻,但毕竟他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比尔当即就答应了。

在比尔第一次上门推销时,他犹豫了四五次,才鼓起了勇气按响了门铃。第一家并没有买他的商品,第二家、第三家也是一样……但他始终坚持着,以敬业的精神支撑着自己,即使顾客对他们的产品丝毫不感兴趣,甚至是嘲笑他,他也不灰心丧气。慢慢地,在他这种精神的推动下,他也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成绩。

他每天在工作及路上的时间,就得花去他14个小时。每晚当他回到家时,早已经是筋疲力尽了,他的关节也常会疼痛,偏头痛也时常折磨着他。每隔几个星期,他就会打印一份顾客的订货清单。由于他只有一只手可以正常使用,这项在别人做起来非常简单的工作,而他却要花去近10个小时。在比尔负责的地区,有越来越多的门被他敲开,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他的商品,他的业绩也在不断地增长。在他做到第24年时,他已经成为销售技巧最好的推销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