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2699100000030

第30章 责任提升自我 (1)

林肯说:“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才能磨炼自己。”人生在世,既然我们回避不了那必须的责任,倒不如直接面对,勇敢地承担责任,认真地履行责任。责任是一种承诺,但它更是一种历练和提升,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实现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才能展现人生的意义。

责任掌控着人生

人生因责任而伟大,生命因责任而不朽。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充满责任的旅程;人,只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实现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才能展现人生的意义。责任是一种承诺,在它身上承载着一个不渝的使命,只有忠实地履行这个使命,才意味着责任的实现。人生,就意味着永远承担责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吧,因为责任意识会让我们表现得更卓越!只有承担责任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

一九二零年,有个十一岁的美国小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的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换给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日后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怀揣责任,“虽九死而不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心系责任,“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恪守责任,“铁马冰河入梦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用一生捍卫着责任;“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用生命诠释着责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把青春托付给责任……正因为他们铁肩担责任,为责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得以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岁月的丰碑上,写就了伟大的人生,铭刻着不朽的生命。而表现在他们身上的责任,更是一脉相承,铸就了一种民族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心怀天下,前仆后继。试想想,如果没有屈原们“天下兴亡,我辈有责”的责任感,个体生命会因此而渺小平庸自不须说,中华民族的“龙脉”无疑也会式微许多,那是多么悲哀和后怕的事呀。

“我没有后悔,我有点雄心壮志,要改造。看到农民这么苦,我们学农的应该有这个义务,帮助农民发展农业。”“我的目标是2010年前全国的水稻亩产达到900公斤。”这是袁隆平院士回忆自己走上农业科技之路时曾说过的一段话。院士心中的“义务”“目标”其实就是责任呀。正是这种责任感的驱使,使他四十三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工作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创造出我国水稻生产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各行各业,有数不胜数的袁隆平们把“人”字的两笔分解成“责”“任”二字,呕心沥血,竭忠尽智,生命不息,尽责不止,感动中国,感动天地。

陈金水从气象学院毕业后,离开山清水秀的浙江只身来到青藏高原。他在世界屋脊建立起世界上最高的气象站。在卧室里悬挂着“祖国的气象事业高于一切”的横幅,以表明自己的心迹。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青藏高原一干就是30年。青藏高原生活环境极为艰苦,终年积雪,万里无人。由于低压高寒,他吃不上煮熟的饭,吃不到新鲜蔬菜。由于缺氧,落下了心血管疾病。陈金水为青藏高原的气象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种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桂冠。逃匿的人随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而,承受的人即便是死了也仍然不会消逝,精神使他们不朽。

狄更斯说过:“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身份不同人群的人,他们的责任也不尽相同。抚养子女,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每一个做父母的责任;孝敬老人养老送终是儿女的责任;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警察的职责是维护社会安定和平,人民正常生活秩序;共同建设和谐的社会生活是全体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这许多形形色色的责任使背负它的人流汗、流泪、甚至流血,但也使他们欢欣快乐幸福自豪,让一个人挣脱迷惘和悔恨,从黑暗走向光明。一个内心没有生气的人,看到的天地万物都是枯萎的,而一个骨子里缺乏责任心的人,生活中的一切责任几乎都会成了他的苦水,这样的人只会在毫无生机的灰色时光里慢慢黯淡,渐渐老去。他的一生不会有精彩的味道。

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背负一种未尽责任。每天,我们都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有无形的重担压在肩头,是再苦不过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

答应别人办一件事而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或许连这个人的面也不敢见了。纵然不见他的面,睡梦里也似乎有他的影子。

凡属应该做的事,而且有力量能够做得到的,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自己决定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订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给自己加上了一层责任。有了这层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在后头监督,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便过的是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就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责任是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了无形的精神负压和身体劳累的同时,也教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新,增长聪明才智,完善人性,优化人生;这种执著沉稳无私的力量能积累我们的人生财富,净化心灵,充实生活,濯洗肤浅的认知,拓展个人魅力的深度;责任是对芸芸众生的一种独特的考验,在责任面前可见人生百态。有的人不能通过这样的一种考验,退缩了,逃匿了,留给周围一片叹息甚至唾弃。更多的人勇敢的承受了下来,虽则给自己戴上了荆冠,但他们无愧,他们坦然,他们辛劳而快乐着,忙碌而满足着。他们微笑的迎接每寸时光,在日出月落里付出和得到着……

生活的真谛在于创造每个新的一天。用情感,忠诚,爱心,热情和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书写每个日子。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养成勇敢地担起应该所负之责任的优秀习惯,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会为你的生命之旅添光加彩,为你赢得一个柳暗花明,春色灿烂的人生。

时刻反省自我,主动承担责任

一个人只有懂得时刻反省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大多数人就是因为缺乏自省能力,不晓得自己的转变,才会看不清自己的本质。而不晓得自身变化的人,就无法由过去的演变经验来思考自己的未来。如果能随时反复诘问自己过去的转变,就可以找出以往看待事物的观点是对或是错,若是正确,则往后当然可以继续以此眼光去面对这个世界,如是错的也可以加以修正,帮助我们今后以正确的观点去看待周遭的事物。只有懂得时刻自省,我们才能更好的面对现实,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自省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检查行为,是指对一个人自身思想、情绪、动机与行为的检查。在公司中,有责任感的员工,能担负自己的责任,他们时刻自省,一旦发现自己存在的缺点就立即改正,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自己犯错的可能。

在湖南一家公司,一台运料汽车在厂区里面漏了油,吃午饭的时候,几百名员工路过那里都看见了一大滩油迹。董事长张某看到后火冒三丈,下令以这件事情作为公司的典型教材,召开全体管理人员会议来谈这个问题。张某认为这件事是管理人员的极大失职,他认为,如果哪一天发现在远大的路面上有一摊油,或者有一摊泥土没有人去打扫,而又恰巧被正在上下班的几百名员工看见了,这将比远大一台机器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还要严重!因为这会给员工留下一种公司对质量要求不严的印象,就会在工作中造成懈怠,就可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为此,全公司因为这件事认真地作了反省。

承担责任不分大小,只论需要。无论是大的责任还是小的责任,你都应该承担。一丁点儿的不负责,就可能使一个百万富翁很快倾家荡产;而一丁点儿的负责任,却可能为一个公司挽回数以千万计的损失。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他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是在自我反省中度过的,他还鼓励自己的朋友也这么做。他甚至这样要求自己:“未经自省的生命不值得存在。”

一名责任心强的员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自省的一种表现。一个善于自省的人通常都会人格魅力十足,因为他们总是能直面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在现实社会里,那些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都会通过自省,将自己做人做事的成败归结于个人行为。自省的人都是“对自己负责”的人,而对自己负责,反过来又验证了他们自己的责任感。自省与承担责任是相辅相成的,能够自省的人,就能够担负责任;同时,能担负责任的人,也会在责任中自我反省。

古人提倡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意思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对他人则要时常存有一颗宽厚的心。多做自我批评,少推卸责任给别人。尽管眼睛长在自己身上,而最常用的却是丈量他人,因此往往无法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当然也无法解决自己身上的问题。可以说,自省是迈向不找借口推脱责任的第一步。你的工作不只是对企业、对老板的责任,最重要的是对你自己的责任。工作是你自己的需要,你要通过工作来使自己成长、成熟。无论是在技能还是金钱方面,都是这样。放弃自省,其实就是放弃让自己成长的机会,放弃争取成功和完美生活的机会。企业也许就会因此而蒙受损失,但受害最深的,还是你本人。

大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古罗马哲人塞涅卡对它的解读是:“一个人要是尚未认识到自己在做错事,他是不会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的;在改正错误以前,你得发现和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惟有如此,及时反省,我们才能将自己从过失和失败中拯救出来。”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看来,这些先哲们早已将自省当作一种自学的行为了,他们所推崇的“自省意识”,千百年来一直作为精神财富施惠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