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27029800000025

第25章 区域会展业发展概况(1)

我国会展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在区域分布上,基本上形成了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昆明等会展中心城市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及中西部会展城市经济带等5大会展经济产业带。

《2011中国展览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室内展览面积均超过100万平方米,分别为112.46万平方米、118.34万平方米、101.47万平方米。在153个展馆中,环渤海经济区44个,长三角经济区34个,珠三角经济区18个。多项数据表明,这三个经济区的会展业在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上都领先于成渝经济区,它们的发展经验值得成渝经济区借鉴。

一、环渤海会展经济带

(一)环渤海地区发展概况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地区,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

环渤海地区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五大比较优势:一是地理区位十分优越。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二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耕地面积达265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三是海陆空交通发达便捷。环渤海地区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了中国最密集的港口群;环渤海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网络的枢纽地带,交通、通讯联片成网,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四是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雄厚。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具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环渤海地区科技力量最强大,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1/4。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必将对国际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五是形成了一个实力较强的骨干城市群。环渤海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以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沈阳、太原、石家庄、济南、********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构成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于一体的外向型、多功能的密集城市群落。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环渤海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另外,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也给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天津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背靠京津,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是我国北方大陆桥的重要出海口,是京津冀都市圈的海上门户,内陆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增长潜力巨大。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推进,必将促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水平。

(二)环渤海会展业发展现状

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包括天津、青岛、济南、烟台、潍坊、威海,以及河北的石家庄、唐山、廊坊等会展城市,国际经贸交流频繁,会展资源丰富。其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明显,集聚了******各部委机构50%以上的全国性行业协会,所举办的展览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而且知名的国际性、专业性展会比较密集。该区域会展业发展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览集中,因而占据全国会展产业的重要地位。另外,在北京的会展业中,由原中央政府部门转化出来的全国性专业行业协会成为办展主力,使北京会展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十分突出。

1.会展规模

根据《2011中国展览数据统计分析报告》,环渤海经济区中,山东省和天津市是除北京市之外的另外两个重点展会省市,以山东省为例,2011年山东省办展数量401场,展出面积401.88万平方米,平均展出面积为1万平方米。环渤海经济区中(北京市除外),天津市、济南市、青岛市和大连市的办展数量超过100场,展出面积也大于100万平方米,其中天津市和济南市的办展面积位于环渤海经济区的第2、3名,分别为220万平方米和199万平方米,办展数量也很接近,天津市办展数量165场,济南市为167场,竞争激烈。

2.会展设施

环渤海经济区共有44个展馆,建筑面积323.53万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112.46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66.05万平方米,总展览面积178.51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有1个展馆,8万~10万平方米的有2个展馆,5万~8万平方米的有1个展馆,3万~5万平方米的有6个展馆,1万~3万平方米的有21个展馆,小于1万平方米的有13个展馆。44个展馆中,北京市17个,河北省4个,内蒙古自治区3个,山东省10个,山西省2个,天津市5个,辽宁省3个。

二、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概况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是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门户,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

1.优势条件

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自然禀赋优良。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海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

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体制比较完善。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城镇体系完整。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明确,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区域内城镇密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核心区城镇化水平超过60%,具备了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

科教文化发达。区域内集中了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科教名城和南京、苏州、镇江、扬州、南通、徐州、淮安、杭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力资源优势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的坚实基础。

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地域相邻,文化相融,人员交流和经济往来密切,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

2.发展机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方兴未艾,亚太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快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特别是党中央******高度重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势头强劲。这些都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3.发展目标

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000元,服务业比重达到48%,城镇化水平达到67%,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