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27058300000012

第12章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

会议小插曲

1.从六大到七大,时间间隔长达17年

从1928年6至7月间召开六大,到1945年4至6月间召开七大,这两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时间相距达17年之久,堪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史之最。

1938年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召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提出“在不久的将来”召开七大,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坚持抗战,争取和保证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问题。

1939年6月14日、7月2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两次向各地党组织发出如何选举七大代表的通知,并要求9月1日前选举出代表。然而,从这时起,国内形势又发生变化,国民党顽固派相继发动了两次反共高潮,中共中央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各地打退反共高潮和粉碎日军“扫荡”上,召开七大的筹备工作受到影响。

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后,曾打算在1942年上半年召开,后因部署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和其他工作而再次推迟七大召开的日期。1943年8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关于七大代表赴延安出席大会的指示》,决定七大改在年底举行,但要求代表“须于最近期间启程来延”。不久,由于中共中央政治局重新召开整风会议,要求党的高级干部学习党史,七大再次延期。

1944年5月,整风运动进入总结阶段,全党思想空前统一。5月1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立即着手召开七大的各方面准备工作,在7个月内开预备会议,8个月内开大会;本月内将大会报告及指定发言的提纲写出,6月上半月写成文字;预备会开1个月,正式大会一部分公开举行,并可邀请党外人士参加。5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又决定,5月21日召开六届七中全会第一次会议。一再延迟的中共七大,至此终于提上了日程。

2.“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这个别具风格的礼堂,是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为迎接七大召开而自己动手修建的。这座高大的建筑,气势雄伟,在当时的延安,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前六次党代会都是在别人修建好的房子里召开,所以,朱德在作正式报告之前,特意指出,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1941年开始动工修建,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到1942年就建成了。这个礼堂朴素大方、壮观美丽,并体现了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特点——外观是苏联式,内部是陕北窑洞式的石拱结构。礼堂占地1056平方米,礼堂大厅长36米、宽34米、高11米,可以容纳上千人。

3.中央委员选举,王明选票倒数第一,王稼祥落选

王明在七大时表现很不好。七大开幕时,他称病不出席,小组会议,他也不参加。犯路线错误的其他同志都作了诚恳的检讨,而作为第三次“左”倾路线错误首要人物的王明却拒不认账。因此,在选举中央委员的时候,大家都不提王明做候选人。为了团结王明,毛泽东出来做工作,他说:“要顾全大局。王明本人怎么样先不提,我们要合情合理地争取他,要给他一个席位,这样才有团结,也叫顾全大局。”听到毛泽东代表中央讲话了,代表们从团结大局出发,勉强投王明一票。选举结果出来后,王明在中央委员里面倒数第一。

而王稼祥由于生病而未能参加大会。他给毛泽东写了两封信,检讨了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表示坚决拥护大会的各项决议。一些人认为他的检讨写得太简单,对他产生了看法。所以,王稼祥在选举中央委员时只得了204票,没有过半数而落选。毛泽东为此很不安。6月10日,在选举中央候补委员前,毛泽东作了《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的讲话。他在讲了选举候补中央委员的重要作用之后,专门讲了王稼祥的问题。毛泽东报告后,大会进行了选举中央候补委员的投票。投票结果,廖承志、王稼祥等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4.日本籍代表冈野进参加七大

冈野进,中共七大旁听代表,日本共产党的创建者和领袖之一,曾为日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组织者。

冈野进,原名野坂参三,于1922年7月15日创建了日本共产党;1925年当选为日共中央委员;1931~1940年为日本共产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1935年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成为共产国际重要领导人之一。1940年4月,冈野进从莫斯科经新疆秘密来到延安。他的身份当时还是秘密的,只有中共中央少数领导人知道,冈野进的到来使延安成为在华日本人反战的中心。

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冈野进作为日共代表应邀出席,并在大会上发言。他在题为《建设民主的日本》的演说中,阐明了日共反对军国主义的坚定立场。在大会期间,《解放日报》还刊登了他与毛泽东、朱德在一起的木刻像。

卡片式记忆

1.七大数字

在七大代表中,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才20岁出头,大多数代表为30岁至40岁左右。妇女代表有蔡畅、康克清、邓颖超等;少数民族代表有乌兰夫等。大会还特邀了一些外籍人士参加,其中有:日本共产党代表冈野进,朝鲜独立同盟代表朴一禹,驻延安苏联情报组负责人兼塔斯社记者孙平等。

大会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朱德的巨幅画像,鲜艳的党旗挂在两边。会场后面的墙上,挂着“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两侧墙上,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等标语。靠墙边插着24面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4年奋斗的历程。插红旗的“V”字形木座是革命胜利的标志。在主席台的正上方,悬挂着一条引人注目的横幅: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2.河北籍代表

出席中共七大的正式代表有547人,候补代表208名,合计755人。其中,参加会议的河北籍代表共有75人,约占代表总数的10%。河北籍代表之所以成为参加会议人数最多的省区之一,与河北作为抗日的前线,先后创建晋察冀、晋冀豫、冀鲁豫、冀鲁边、冀热辽等抗日根据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参加会议的代表中,晋察冀代表团47人,晋冀鲁豫代表团13人,中直代表团5人,山东代表团4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2人,华中代表团2人,晋绥代表团1人,大后方代表团1人。据统计,这些与会代表在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成为我党、政、军和各条战线的领导骨干,为建设新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勋。

3.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行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一次历史性中央全会,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举行的一次以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

第一,全会提出了解放和统一全中国的基本方针,在战争与和谈两方面都准备了正确的应对之策。第二,全会针对革命形势出现的重大转折,适时地提出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第三,全会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际,指明了对待人民民主专政,新政治协商会议和联合政府应采取的正确认识和态度,为新的国家制度、权力机构和中央政府的建立铺平了道路。第四,全会从政治上、经济上分析了中国的国情,指出这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产生了我党一系列的战略上、策略上和政策上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的明确的认识和解决,是我党当前的重要任务。

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有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