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27058300000025

第25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

3.十七大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小插曲

1.党章的修改过程

2007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党章修改听取意见。3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4月4日,中南海,20多位来自中央多个部门的同志齐集这里,党的十七大党章修改小组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揭开了党章修改工作的序幕。

2007年3月24日,中央发出通知,就党章修改工作向各地区各部门征求意见。4月上旬,党章修改小组认真研究了每一条修改意见和建议,本着适当修改的原则,提出了党章修改建议方案,覆盖了各地区各部门提出的116条实质性修改意见中的72条。6月1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同意党章修改方案。7月初,党章修改小组围绕党章修正案涉及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提法,列出51个专题逐一进一步深入研究。8月3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会,听取党章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在党内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

9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并通过了拟提请党的十六届七中全会讨论的党章修正案稿。十七大召开期间,38个代表团的2200多名代表,对党章修正案进行了认真审议。10月21日,在党的十七大闭幕会上,党章修正案获得一致通过。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主要修改内容共有15条,既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大成果,又充实了论述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充实了党的建设的内容。

2.网络媒体报道十七大

在召开十七大过程中,第一次开通党代会的官方网站;第一次对代表团讨论进行现场直播……网络报道,在党的十七大上,成为中国共产党更加开放的一种信号,成为党代会开放的渠道、沟通的平台,受到了中外记者的热切关注和一致好评。

网络媒体所起的作用空前明显,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网络对十七大的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和腾讯网等商业网站也转载了大会的实况,这在党代会历史上是第一次。除了现场直播,各个网站也及时转发了中央媒体大量的稿件。2011年16日这一天,各个网站转载的相关消息、通讯、评论等有6800多篇,音、视频报道有1200多条,十七大开幕式的直播就迅速攀升到各大网站访问量第一位。

新华社将网络媒体报道党的十七大总结为“四个第一、四个亮点”: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网站等4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对十七大开幕式进行现场直播,这是党代会第一次进行现场直播,也是网络媒体第一次现场直播党代会;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网站等第一次以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电视等形式报道党代会新闻;各网站十七大报道浏览量位居所有主题的第一位;网站与网民互动功能充分发挥,网上发帖量创下历次重大宣传活动最高纪录等。

3.代表现场编词作曲歌唱十七大

10月16日下午,浙江代表团继续在人民大会堂讨论十七大报告,并对中外记者开放。在正式讨论前20分钟左右,很多代表就满脸洋溢着笑容来到人民大会堂浙江厅。吴凤花、蓝晓娟等几位兴致很高的女代表更是现场编词作曲,用歌声抒发自己学习十七大报告的感受。

“十七大精神放光芒,我心情激荡把歌唱。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文艺春天又来到。德艺双馨是天职,共唱和谐福满堂。”梅花奖得主、越剧演员吴凤花首先自告奋勇,在代表和中外记者面前唱出自编的曲段。越剧独特的曲调韵味结合体现代表们心声的内容,引来了阵阵掌声和喝彩。

随后郑雪君等代表也一展歌喉,表达了参与十七大激动心情。在欢歌笑语中,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畲族代表蓝晓娟却一直低头在本子上写着什么,原来她正在现场编词作曲,用最具民族特色的词曲来表达家乡人民的心情。很快,她的歌声就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里婉转绕梁,歌词翻译成汉语的大致意思是:“北京十月红似火,景宁畲民乐纷纷;社会主义领导好,人民生活会更好。”

卡片式记忆

1.和谐世界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洞察国际局势,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在该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外交始终把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积极服务大局,妥善应对乱局,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谱写了中国对外交往的新篇章。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详细地阐述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构想: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和环保方面高度概括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努力方向。

和谐世界具有极其丰富的深刻内涵,它不仅是一个和平稳定、民主公正的世界,而且是一个互利合作、开放包容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各国不分大小,主权平等,相互信任,和睦相处;不同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享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并通过公平、有效的安全机制协商解决世界上的事务,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2.文化体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审议了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对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