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间最美是柳词
27106300000028

第28章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导读:这是柳永的又一首羁旅行役之作,同样作于柳永赴任他乡为下僚的途中。

又是一年春好处,羁旅游人却断魂

《安公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安公子》的由来,极富传奇色彩,唐人笔记《教坊记》这样记载:“隋大业末,炀帝幸扬州,乐人王令言以年老不去,其子从焉。其子在家弹琵琶。令言惊问:‘此何曲名?’其子曰:‘内里翻新曲,名《安公子》。’令言流涕悲怆,谓其子曰:‘尔不须扈从,大驾必不回。’子问其故。令言曰:‘此曲宫声往而不返,宫为君,吾是以知之。”’

柳永以这个略带悲情的词牌填词,是否也暗示着自己人生之路已经没有回头之日,是否暗示着自己再也找不回过去的踌躇满志、风花雪月,千年之后的我们不敢妄加猜测。不过,个中滋味,是酸是甜,是苦是甘,都呈现在字里行间。我们无需走进柳永的仕途梦,更无需走进柳永的心田,一切亦清晰了然。

柳三变是有盖世才华,却一次有一次与功名擦肩而过,或许起初不是因为他的才学粗浅,只是锋芒太露,惹来反感,故未高中;再后来,一曲《鹤冲天》让柳三变得罪了最高统治者,上了仁宗皇帝的“黑名单”,柳永的入世之路被彻底封上,于是柳永自诩“奉旨填词柳三变”,一头扎进了秦楼楚馆,乐不思蜀;再后来,柳三变改名柳永,世事蹉跎,终于登第,可怜白发生;外出为官,或因性格不合,或因“品行不正”,或因升迁无望,柳永一而再再而三地调任各地,辗转大江南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世事逼着柳永走出去,走得越远越好,走的越久越好。未登第时的游历,内心尚还存着星点温暖和希望。深陷官场,却又沉沦下僚时的游历,却把柳永原本就不多的热情给浇灭了。柳永不断地往前走,又不断地回头看,汗水涔涔,同时泪水涟涟。

这首《安公子》照样是柳永羁旅行役之作,作于赴任他乡为下僚的途中。串起柳永一生所有的羁旅行役之作,大约可以窥见柳永的游宦经历。这些词作沉甸甸的,轻轻一拧,便满是泪水,历经千年,更加苦涩难咽。这些词作又轻飘飘的,轻轻一吹,便灰飞烟灭,历经千年,又有多少人记得当年柳永那清瘦的身影、那孤寂的心灵?

这应该是一个春天吧!初春时节,柳永又一次踏上了去往他乡任职的旅程。春雨总是惹人相思,淅淅沥沥地下了好长时间,打湿了我简陋的行李,打湿了前路。雨雾迷蒙中的小船,慢悠悠地荡着,时间都好像停止了,如果就这样荡着,永远不用到达,也永远别停下,那该有多好啊!可是,小雨终究还是停了。柳永来到船头,顿觉江面豁然开朗,清新明丽。只是黄昏将至,却多了一层惆怅在心中。

雨后黄昏里,拾翠之人早已离开那个小岛,空余青草繁花,安静地开着。江面上,双双鸥鹭,悠闲自在地游着,他们是这样的成双成对,是这样的优哉游哉,真是羡煞了我这个飘零之人啊!不忍多看一眼,只得抬眼远望,烟雾迷蒙之处,有星星点点的渔火闪烁,倒映在蒹葭苍苍的岸边,美得叫人心醉。

我的小船也要靠岸了,这里就是我今夜停泊之地吗?附近可有客栈,供我歇脚?船家说,今夜咱们还得再走一段,指了指前面,又说:就到前面烟雨笼罩,绿树掩映之处去借宿吧!

又是一年春好处,可柳永的心却怎么也无法明媚艳丽起来。上阕写的是春景,那是属于别人的春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莺歌燕舞,生机勃勃,然而柳永却是从深秋、寒冬走来的断肠之人。柳永生命中的春天很短暂,也早已过去,因此他不敢留恋眼前的春色,他怕因为太过忘情,日后会徒增烦恼。他把头埋下来,低低的,默默走在路上,那条看似新路,实则旧路。

“游宦成羁旅。”这一句是全词的词眼,既概括了上阕所见之景对于游宦来说,只会徒增羁旅之苦,又为下阕抒发人生感叹打好铺垫。柳永很少在词作中如此直白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在这里,他却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由此可见,柳永真的已经身心俱疲、心如死灰了。

轻轻地倚靠在小船的桅杆上,呆呆地凝视着前方。那里一片迷茫,一片朦胧,那里千山万水的背后,是我可亲可敬的故乡和亲人,可是我却怎么也无法触碰。自从那日一别,路途上的所有风亭月榭,所有热闹欢聚,都与我无关了。自从踏上这条路,我便与过去的自己一刀两断了,一个人孤独地享受着孤独,一个人寂寞地品尝着寂寞,仍然指望着一个虚无的梦想。想到这些,我又一次肝肠寸断,又一次听见心底的离恨。这时,远处传来阵阵杜鹃悲啼,劝着所有游子,快快归去吧!

“杜宇”,即杜鹃鸟或子规鸟。东晋常璩的《华阳国记》记载:“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唐代诗人李商隐也有诗《锦瑟》,诗中云:“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于是,后世便以“杜宇”代指杜鹃鸟,又因杜鹃鸣声哀婉,认真听起来,就像人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所以人们又常用“杜宇”寄托哀怨和思归之情。

想念家乡,想念佳人,无意应酬,无意歌舞,柳永变得抑郁寡欢。仕途受阻,升迁无望,辗转羁旅,年华渐老,柳永便生了归去的念头。可柳永到底还是没能听从内心的想法,他挣扎着,坚持着,他盼望奇迹出现,盼望有朝一日登庙堂之高,治国,平天下。

想必一切都早已注定,柳永必须一直这样“沉沦”下去,因为宋词需要一位因落拓而恣意汪洋的旷世奇才。柳永的一生可以说是不幸的。因为这样的不幸,今天的我们才能骄傲地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光耀古今中外。

名言佳句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