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间最美是柳词
27106300000040

第40章 瑞鹧鸪·天将奇艳与寒梅

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暗想花神、巧作江南信,鲜染燕脂细剪裁。寿阳妆罢无端饮,凌晨酒入香腮。恨听烟坞深中,谁恁吹羌管逐风来。绛雪纷纷落翠苔。

导读:这是柳永的一首状物词,描写的是腊梅的惊天之美和淡淡的幽香。

腊梅花开惊天艳,独留暗香在年关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上天于一年之中,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朵花和最后一缕幽香。梅花在中国历代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中,出镜率极高,声望极高,地位极高。人们喜欢梅花,不仅喜欢它的桀骜清高,缕缕幽香,更重要的是它于逆境中的生长态势,无时不刻不影响着奋斗之路上的人们。

柳永写梅,更多的是自况。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不断地刺激着他羸弱的心灵和身躯,时日久了,也便看透了,看淡了。只是,他还没有绝望。他想要像梅花那样,于生命的最后,绽放美艳,播撒芳香。

然而,命运终究还是让柳永失望了。直至走到生命的尽头,柳永所期盼的花儿还是没有绽放,柳永所希冀的芳香还是没有氤氲开来。当然,这朵腊梅未开,那朵却独立枝头,傲视人间,流芳百世,那便是柳词。

柳词兼具梅花之形和梅花之香。柳永由青春年少的意气风发,到屡试不第的失望无奈,到寻欢秦楼楚馆的性情绽放,再到终于登第的欣喜,最后又到羁旅行役的身心俱疲。慢慢地,柳永一路走来,岁月磨掉着他的锐气,消损着他的身体,疏远着他的爱人。这个过程,也是梅花酝酿芬芳的过程,柳词从“年少不知愁滋味”,到偎红倚翠、今朝有酒今朝醉,再到车马困顿、天涯沦落无知己,最后到花开人间,芬芳遍地。一路坎坷造就了柳词丰富的题材和肆意挥洒的形式,也给了柳词以生命和灵魂,无论何时咀嚼,都是那般的叫人陶醉,继而口齿留香。

腊梅开了,年也快到了,春也快来了。这树繁花,惊天艳,这缕幽香,独留年关。

“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年关将近,岁至腊月,属于梅花的时光到了。上天把奇异的艳丽给了“凌寒独自开”的梅花。乍一看到,不由让人误以为是春天的杏花开了。在此,柳永巧用“繁杏”来与梅花对比,以一个误会来侧面反映梅花与严寒战斗的情景。人们误以为一夜之间,季节迅速转换了,由冬到春,不然杏花何以绽放?没想到,竟然是那梅花。有这一个情绪转化,读者不能想象梅花在冬天里给人的温暖和安慰。

“暗想花神、巧作江南信,鲜染燕脂细剪裁。”暗自想来,这冬月里的花神是扮成那从江南来的信使,把这“一枝春”赠与人间的吧,然后又用那些艳丽的胭脂水粉,以及剪刀,把“一枝春”染上颜色、剪出形状来吧!

花神,梅花之神乃宋初著名隐逸诗人林逋林和靖。林逋一生不曾入世,也不曾娶妻,唯爱种植梅花、饲养仙鹤,并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即后世之“梅妻鹤子”。因为爱梅,林逋写梅也自成一绝,其在《山园小梅》中写到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为千古咏梅无二之笔。

“江南信”的典故来自三国陆凯。陆凯是一位将军,也是一位诗人。《太平御览》引《荆州记》,曰:“宋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世便用“陇头音信”代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此中“江南信”便是“一枝春”或者“陇头音信”。

胭脂、燕脂,太过艳丽、香气太浓,本不该用在梅花身上。但是胭脂原取自各种花瓣,捣成花泥再挤出花汁而成,倒也像梅花一样,历尽磨砺,方成“正果”。

“寿阳妆罢无端饮,凌晨酒入香腮。”美丽的人儿已经化起了梅花妆,然后呆呆地坐在那里无聊地举杯。就这样,坐了整整一宿,直至凌晨,直至酒至酣处、脸颊绯红。

美人需要精致的妆容来点缀,恰到好处的妆容,能为美人更增风韵。喝点小酒的美人,更具魅惑气质,脸颊红红,不知是因为喝了酒,还是因为想念意中人而害羞。柳永笔下的女子一个比一个美丽,一个比一个更解风情。面对着一树梅花,孤独无助地自斟自酌,直到东方泛白,直到天荒地老。其实,这位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柳永自己。他也曾于无数个美丽的夜晚,就着美景,对着心中牵挂之人,独饮到天明。

“寿阳妆”典故来自南朝宋时寿阳公主。《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事》曰:“(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正月初七)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恨听烟坞深中,谁恁吹羌管逐风来。绛雪纷纷落翠苔。”突然,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一声声羌笛之音,在这烟雾迷蒙的小巷子里,久久徘徊,不愿散去,叫人听人心里更加怨恨,更加惆怅。再抬头,只见窗外又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轻轻地落在那些原本翠绿的铺满苔藓的阶梯上。定睛一看,哪是雪啊,那绛红绛红的颜色,分明是梅花啊!

羌笛总爱惹相思,思乡,更思人。如今,大雪封路,我即便是想要回去,又何去何从?

“绛雪”,可见这里描述的梅花,是红梅。红梅开在雪天,开在小巷,不仅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更好像有一股暖流流淌在人们的心田。似有似无的香气,若即若离的温度,红梅把这个冬天,这个小巷装点得恰到好处。

柳永于上阕写尽梅花神韵,又于最后写梅花落红。他爱着红梅,也爱着那个于梅花前对雪独饮的女子。可是,花儿总归还是要落去的,就像美丽的人儿终归还是要走向暮年一样。柳永怜花,更惜人。

名言佳句

恨听烟坞深中,谁恁吹羌管逐风来。绛雪纷纷落翠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