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27154600000016

第16章 王莽的王牌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孙子兵法》

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三月,刘玄做出了兵分三路的军事部署。

第一路军由大司徒刘演率汉军主力进击,目标是尽快拿下宛城,并设想把宛城作为汉军的总司令部。

第二路军由偏将军刘秀和邓晨跟随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进击颍川郡等地,起到接应和支持主力部队的目的和作用。

第三路军由陈牧、廖湛率平林军的主力向南攻打新野等地,扫清南阳境内残留的官军,起到确保汉军根据地安全的目的和作用。

刘玄这番部署看似是为了汉军的锦绣前程着想,尽快打垮和推翻王莽的新朝政府,但实际上,刘玄却是私心多于公心,他醉翁之意不在城而在人。他把刘演、刘秀及其亲信都调派到外,既分解了他们的实力和势力,同时,还想假借官军之力减弱甚至消灭他们,从而达到巩固自己权力的目的。

刘玄的野心,刘演、刘秀兄弟如何看不出来,以至于两人在分别前窃窃私语、伤感良久。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刘演、刘秀兄弟似乎有预感,在未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日子里,此时一别,只怕再见面都是一件很难得的事。

虽然有不祥的预感,但至少还有期待,还有幻想。然而,刘秀不会料到,他和刘演这一别竟然是永别。

刘演的主力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宛城时,很快就被泼了一盆冷水。不给刘演面子的是宛城守将岑彭。

岑彭是位不可多得的将才,虽然先前在和革命军交战中他有过“不羞遁走”的不光彩记录,但他此时坐镇宛城,选择了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以坚守的方式向刘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从此,两军进入了长久的拉锯战。

东边不亮西边亮,与刘演的受挫相比,刘秀所在的大军却一路势不可当,连克昆阳(今河南省叶县)、定陵(今河南省舞阳县)、郾县(今河南省漯河市)等地,并且夺得了不菲的战利品。别的不说,仅粮草就超过了十万斛。在战争年代,这显然比夺得数桶黄金还重要百倍。

与此同时,平林军在陈牧和廖湛的带领下也不甘落后,对新野进行了狂轰滥炸,攻得新野城摇摇欲坠、军心涣散。眼看再挺下去只有当炮灰了,新野的守城县令无奈之下,只好选择投降。

听说新野归降的消息,陈牧自然很高兴,但当守城县令提出投降条件时,他又被气得差点没吐血:投降只投刘公。

这里的刘公指的是刘演。举事前,刘演在新野的人气就很高。举事后,他超强的能力、良好的信誉、极高的威望,是革命队伍中其他人无法比及的。陈牧尽管一肚子的羡慕嫉妒恨,但无奈之下,他只好派人去请刘演来主持大局。

都说一物降一物,果然,当刘演从宛城的前线撤下来,火急火燎地赶到新野城下时,守城县令立马打开城门,把汉军迎进了城里。

这段插曲过后,刘演很风光,陈牧很没面子,而更始皇帝刘玄则很恼怒。一个小小的新野县令,要投降居然只肯投刘演,眼里哪有他这个更始帝啊!因此,刘玄等人对刘演越发忌恨。

刘演没有空闲来理会别人的忌恨。他在平定新野后,又回到了宛城下,试图一鼓作气拿下宛城。

然而,事实证明,宛城的确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就在刘演竭尽全力、千方百计想要叩开宛城大门时,王莽也没有闲着,他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娶老婆。

前方战场烽烟四起,城池沦落,但王莽却笑逐颜开、喜上眉梢。

喜从何来?王莽考虑到自己的四个亲生儿子都直接或间接死于自己之手,而两个私生子又只能养在温室里,不能见阳光,所以决定再娶老婆。

其实,王莽明媒正娶的妻子两年前就病逝了,而后他虽每天都在温柔乡里睡,也没有公然续弦。这时候,王莽广征天下靓女、淑女、才女,为自己挑选皇后。

谁不想当皇后?因此,糟老头王莽的传单一发出去,前来应聘的佳丽便络绎不绝。这正是王莽想要的结果。接下来,他充分发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风,在万花丛中,发现了杜陵史氏女阿沫。

阿沫不但长得羞花闭月,而且还有年龄优势——是个年仅十六岁的小萝莉,正好符合王莽爱“小”的口味。于是,一向吝啬的王莽,从国库里拿出三万黄金作为聘礼,迎娶阿沫,并马上册封她为皇后。

与此同时,王莽还再选后宫众佳丽,成天在花丛中转,别人都笑他是老牛吃嫩草,但六十八岁的王莽却美其名曰“修炼房中术”。只要修炼成仙了,他好带天兵天将来消灭天下反贼。

第二件事:搬救兵。

就在王莽荒淫无度、醉生梦死的时候,前方告急的文书如雪片般飞入宫中:颍川郡失守,新野告破,宛城岌岌可危,新朝的半壁江山已然落入汉军之手。

据说有一次,王莽一个星期没有上朝,宫殿里竟然堆满了文书,让王莽还以为自己糊涂,走错地方了呢。王莽再老、再糊涂、再昏庸,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妙,如果再让汉军这么闹下去,他的江山会玩儿完。

这时他思念起一个人来,这个人不是佳丽,而是须眉。他的名字叫廉丹。如果老将廉丹在,扫平这些乱党,肃清这些乱臣,只是分分钟的事,根本不用让他这么费思量,黯神伤。

逝者如斯夫,王莽再怎么想、怎么念也没有用。还是想活着的人吧,毕竟死了的人只能求他们的保佑,而活着的人才能真正为自己排忧解难啊!

其实活人中,也有一位人才,只是王莽不愿提他也不愿想他,因为一提他、一想他就仿佛往伤口撒盐,贼痛贼痛的,甚至痛得不能呼吸。他就是大司空王邑。

为什么王莽会选择性地对王邑“忽略不计”呢?那是因为他一想到王邑,就会头痛。

王邑有一个好父亲——成都侯王商;有一个好堂哥——王莽;有一个好平台——踏入仕途起点高、升迁快;有一个响当当的绰号——不败将军。

这个绰号缘于一次机缘巧合。故事回到十六年前,那时的王莽还没有篡位,处于“居摄”的揽权时代。眼看国将不国,东郡太守翟义没有让王莽耀武扬威,而是直接拥立刘信为天子,然后起兵十万来讨伐王莽。

这把星星之火,点燃了民众不满王莽把持朝纲的共愤,大家纷纷支持翟义,很快就逼近长安了。

长安岌岌可危,随时有沦陷的可能,幸亏还有悍将顽强防守。但是,即便如此,时间一长,长安终究会城破人亡。当时王莽甚至有了交出权力的想法,想以此平众怒,保全自己的性命。

还好,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以雷霆之势压倒进犯,为王莽分了忧。这人便是时任虎牙将军的王邑。他当时虽然只有二十三岁,但却初生牛犊不怕虎,采取了“围魏救赵”的策略。他一骑绝尘如入无人之境,首先东至陈留,大破翟义的军队,然后追击至圉城,大败翟义的军队,最后穷追至固始,斩翟义于野,大获全胜而归。随后,他率军挟着胜利的余威,一鼓作气,击溃其余叛军,平息了叛乱。

当时境况之凶险,只有王莽自己知道,如果不是王邑的横空出世,如果不是王邑一身绝技,如果不是王邑力挽狂澜,就不会有他后来的登基,就不会有他独领风骚数十载。总之一句话,没有王邑就没有新朝的建立。

打败叛军后,王莽马上就在白虎堂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他原本是想犒劳有功的将帅,不料却弄巧成拙,这一场庆功宴因为他的一句极要面子的话,反而成了他和王邑的“告别宴”。

当时因为平定了叛乱,王莽很高兴,但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便用责备的语气对王邑说:“王将军怎么让刘信成了漏网之鱼呢?”应该说这本是一句无心的责备,但在生性耿直的王邑耳里就变了样了,他觉得自己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当即愤而起身道:“臣无能,理当以死谢罪。”王邑随即拔出身佩宝剑,照着自己的脖子就抹了下去。

当血光散开来,王莽惊恐万状,赶紧叫御医对王邑进行治疗。吉人自有天相,命不该绝的王邑居然又奇迹般地被救活了,只是脖子上留下了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

事后,王莽后悔不已,毕竟军功章里有自己的一半,也有王邑的一半啊。他想弥补,于是又是说对不起,又是给王邑加官晋爵。

而王邑并没有好了伤疤忘了疼,他的心仿佛被这一剑给刺穿了,从此他不再过问朝事,淡泊名利,不再出一谋,献一计。

王莽还算是个有良知的人,称帝后,他没有放弃收服王邑的心,封他为大司空,拜隆新公。然而,王邑还是不领王莽的情,他长年累月告病不上朝。

一个权力至上,一个清高自傲。王邑和王莽的冷战一打就是十多年。

此时,汉军又是称帝,又是攻城拔寨,属于王莽的地盘被汉军一点一滴地蚕食了,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只怕到头来王莽就要成为孤家寡人了。而现在要想打败汉军,放眼整个朝廷,竟然找不到能挑起大梁的将帅来。因此,他才会再想起王邑。

可是要想王邑挂帅,难度系数太高了,不过王莽还是决定试试,毕竟他还是希望王邑能再复当年之勇,再来个力挽狂澜,打败日渐强大的汉军。

就这样,王莽放下架子,怀揣着一本《演讲与口才》,亲自来到王邑府里。他心里也没有底,不抱很大希望,甚至做好了“三顾茅庐”的准备。

然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自己一来没有吃到闭门羹,二来受到了王邑的盛情款待。这对一向桀骜不驯、自命清高的王邑来说是很难能可贵的。非但如此,一向惜言如金的王邑还说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话。

一句顶万句,有这句就足够了。

王邑识大体、顾大局,答应挂帅亲征。王莽在感动之余,做出了如下军事部署。

一是授兵权。他倾全国之兵,共计四十二万,号称百万雄师,交给王邑指挥。

二是派助手。他给王邑配了一个响当当的超级副手,同为三公之列的大司徒王寻。三公之列排名是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论名次王寻还在王邑之前,但此次出征却成了王邑的手下。

三是安智囊。他给王邑征调了精通兵法的人才共计六十三人,组成了一个强大无比的“智囊团”,作为军事顾问,以便让王邑随时随地向他们问计。

四是配超人。他给王邑配了一个“超人”,名叫巨无霸。巨无霸乃东海蓬莱人,身高一丈(约二米三左右)、腰大十围(约三米左右)。他有四超:一般车装不下他,三匹宝马也拉不动他,睡觉的时候要枕战鼓,吃饭的时候要用铁筷子。

值得一提的是,巨无霸除了是“超人”外,还训练出了一支超级“特种部队”。这支部队是由老虎、狮子、豹子、犀牛、大象等猛兽组成的,攻击力极强,战斗力惊人。

超级副手、超级智囊团、超级部队,还有超级的粮草、军马、辎重相配套,这样一支“虎牙五威兵”,成了王莽击败汉军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