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27176600000028

第28章 隐约含蓄,巧妙拒绝

交往中难免会有别人对你提出各种各样的请求,尤其是在你位高权重、很“有用”的时候,或者是你朋友遍天下、颇有“及时雨”风范的时候,请你帮忙的人肯定络绎不绝。可是谁都不是活神仙,对于能够帮上忙的事情固然应该为朋友尽力、为朋友两肋插刀,可是有些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或者不方便办,或者根本就是无礼的要求时,你该怎么办?是硬着头皮挺下来、自己吃哑巴亏,还是直接反驳搞得大家不欢而散?谁都不喜欢被拒绝,但有时候我们又必须去拒绝他人,该怎么做呢?这就需要你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仔细斟酌你的语言,把“NO”说得不像“NO”,既达到了目的也保全了他人的面子,这就是艺术。

8月初,刘先生加了王女士的微信,每天嘘寒问暖。过了不久,两人决定见面。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王女士的时候,刘先生心凉了半截,照片上美艳动人的王女士,实际上却黑黑胖胖。一下子想到了现在大家都流行P图,把自己P的像明星一样,与本人反差很大。

刘先生没动声色,他还是按照在家里想好的步骤请王女士看了场电影再去吃了饭,到了该回家的时候,刘先生对王女士说:“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你真的很好,感觉我们在性格上更适合在做好朋友呢,呵呵!”听他一说,王女士明白了刘先生的意思,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也没有再坚持。

心理专家表示,人们在选择男女朋友时不直接拒绝是为了给对方面子,不爱的人不能强求,被“发好人卡”后也不应该死缠烂打,静静地等待机会或者潇洒离开才是有尊严的态度。

有时候对于别人的请求,我们也不能只考虑一时满足一个人的要求和心愿,而应该考虑一下,有多少人跟他们有一样的请求?如果我今天破例答应了这个人,那今后有更多的人提出同样的要求时,我还有没有退路?这时候,否定是必然的,但是要委婉一点,让对方知道自己不能帮助的原因,巧妙地让其自己退却。

某公司有位专家,因事向领导请一星期的假。可领导只给他3天假。领导说:“你是个能干的专家,别人需要7天办的事,你3天就能办妥。”专家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出办公室,他若反驳领导的话,无异于承认自己是个笨蛋。这种拒绝法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如果对方不接受你的拒绝,那就是承认自己不行,又有谁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呢!

得体地拒绝的内涵其实很简单,就是既不让自己为难,也不让对方难堪。那么,给对方留个台阶下,让对方开开心心地收回自己的要求,也是给自己一个台阶避免因为拒绝而得罪人。有一些情况是不敢拒绝、不能拒绝,但又不得不拒绝,那么找个台阶让彼此各退一步,就是很好的办法。

楚灭秦时,刘邦、项羽各领一支兵马向关中进发,并按楚怀王之约,谁先入关,谁就是关中王。结果刘邦先进了关,理应立为关中王。可是项羽自恃兵多,不仅自封为王,而且打算将刘邦放到很远的南郑去。项羽的谋士范增知道后,极力反对这一主张,他对项羽说,南郑那地方,内有重山之固,外有峻岭之险,让刘邦到那里去等于放虎归山。项羽向范增问道:“有没有办法杀死刘邦呢?”范增顿生一计:“等刘邦上朝时,大王问他,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看如何?如果他说愿意去,就证明他想到那个地方养兵练将,日后好与大王争夺天下,于是你就下令将他绑出去杀了。如果他回答不愿意,就证明他不把大王放在眼里,于是也有理由将他杀了。”

项羽听后,欣然同意,待刘邦上得殿来,便问道:“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意?”刘邦听后,知道不妙,略加沉思道:“大王,臣食君禄,命悬于君乎。臣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留则止。臣唯命是听。”项羽听后,无可奈何,只好改口说:“南郑你就不要去了。”刘邦道:“臣遵旨。”

面对“命悬于君”的难题,足智多谋的刘邦,巧妙借助模糊语言摆脱了项羽、范增所设的圈套。他的回答,既没有回避问题,又绕开了问题的焦点,使人无法抓住把柄。这正是模糊语言所发挥的作用。

有时候幽默一下,装装糊涂,也是一种拒绝的好方法,在嬉笑怒骂、幽默诙谐中表达出本意,那些聪明人自然也就明白了你的意思,不会不知趣地强求了。

宋朝吕蒙正曾3次为相,有人送他据说能照200里远的古镜,吕蒙正幽默地说:“脸面不过像碟子一样大小,哪里用得着照见200里的镜子呢?”又有人送古砚给他:“这古砚不需加水,只要一呵气就湿润得可以磨墨写字。”吕蒙正半开玩笑地说:“即使一天呵出10担水,也不过值10个钱罢了。”

对别人送的珍品,吕蒙正自然是懂得的,但他故意用些不现实的、不关痛痒的话加以贬低。别人从实处说礼品功能好,他却故意从虚处理解,礼品的某种功能并不好使,而他设想的功能并无存在的必要。但幽默的效果却很好,好像不是自己想拒礼,而是别人送的礼品不恰当。幽默大智若愚,使得对方啼笑皆非,不好再坚持送礼。答应别人的请求总会让人很开心,可是有些时候我们也不得不学会说“No”,以避免因一时的热血最终让自己为难。拒绝别人的时候,总的原则就是要让对方理解你、接受你的拒绝而不产生过分的不满,至于还高高兴兴地接受你的拒绝,那就要看你对语言的运用功力了。说“Yes”让人开心不难,可是说“No”还能让人心服口服,这样的语言大师谁不崇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