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27176600000032

第32章 以退为进才能达到说服目的

为了达到目的我们都会一往无前,可是就像走路一样,如果我们总是直直地向前走,不肯拐弯,或者不肯后退一步暂避风头,一味地横冲直撞的结果可能会不尽如人意。说话也是如此,谁都想通过谈话达到一定的目的,可是你要明白,并不是咄咄逼人、言语犀利、步步紧逼就能达到想要的结果。有时候为了说服别人,我们必须以退为进,适当来点小策略。

一个小伙子热烈地追求着一位姑娘,可姑娘却一直若即若离,小伙子痛苦万分。热烈地追求了几年之后,小伙子最终无奈地不辞而别,远赴他乡。不久,却意外地收到了姑娘寄来的名信片,上面写着:“想有一个自己的家吗?我等你。”花烛之夜,他问她为什么直到他离开以后才做出决定,她嫣然一笑:“你的心意我早就明白,只是你不停的表白使我感到太大的压力,我担心自己无法承受。”

事情有时其实就是这样简单,你越执着,它越是和你兜圈子,随你怎么努力,总也隔着一层捅不破的纸,放一放、松一松,反而立即达到目的。

俗话说:忍一时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像前面故事中的小伙子一样,久追不成,不如暂时作罢,事情反到迎刃而解。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碰到一个陡坡,实在爬不过去,干脆停下来,退一步甚至几步,歇息一下,调整调整,鼓足劲,再进行冲刺,往往一蹴而就。

话有时候也不是越说越明,就像这种针尖对麦芒的场合,最重要的就是让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而不是寻一些理由来强迫他屈服。如果一味地坚持自己的立场、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某山区在修路时,放炮炸石砸断了一家农户的梨树。这棵梨树是这家农户的财源,主人揪住村支书要他赔。

村支书负责地说,秋后一定赔偿,但主人不肯,主人的兄弟一拥而上,把支书好一顿打。村里的党员和群众都火了,要求狠狠整治打人者。第二天开村民会,闹事的人也觉得理屈。

不料,村支书开口竟作检讨:“老少爷们,我还年轻,得大家帮扶着我往前走。哪个活我安排错了,哪句话我说得不对,大家担待,我作检讨。”对被打的事竟一字不提。

后来闹事的人找到支书,当面认了错:“你是为全村,我是为自家,我错了!今后你咋说,我咋干,都听你的。”

村支书是很懂得交谈之道的。为了开辟富裕之路,他忍下了个人委屈。但是,他的忍让和退缩,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坚强,同时也是一种方法,一种有效的以退为进的方法。

在说服过程中,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有时也可以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将计就计,顺着对方的前提进行推理,最后,得出荒谬的结论,以此证明对方的错误。

我们再来看下面两个例子:

一天歌德和他的一个对手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相遇。对方说:“本人有个习惯,从来不给蠢猪让路。”歌德说:“我则恰恰相反。”说着,主动给对方让了路。

萧伯纳与一个大腹便便的资本家坐在一起,对方用挑衅的口气说:“萧伯纳,看看你消瘦的身体,让别人看见还以为是大英帝国遭了饥荒。”萧伯纳说:“是啊,那么你们就是饥荒的原因。”

上面例子中的歌德和萧伯纳面对对方的侮辱,并没有直接反击,而是首先肯定了对方的逻辑,然后,再顺着对方的话语来反驳,让对方瞠目结舌。可见,以退为进的说服好处多多,成功率高。

说服他人时,让步是一种暂时的虚拟的后退,是为了进一尺所做出的退一步。有时候,退一步不仅是在语言上先缓一下,也需要同时配合在行动上,语言和行为同时后退一步,避免让对方产生厌恶情绪,也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一个男士,结了婚,事业有成。一个留过学的很优秀的女孩,围在她身边的男孩也很多,但是没有一个让她心动的。

一个偶然的场合认识了这个男士,女孩喜欢上了这个男士,不在乎他是否已经结婚,决定把他从他老婆的手中抢过来,开始寻找巧遇的机会。有一天男士外出办事的时候在写字楼门口遇见了女孩,男士邀请女孩坐他的车。女孩当然很高兴,准备坐到副驾驶的位置,谁知男士对她说坐后面吧。女孩一愣,男士加了一句:“后面安全。”女孩不高兴地坐到后排,问:“为什么前排的座位不能坐啊?”男士笑笑说,前排的座位是他老婆的专座,前面放的都是她的私人物品,还有背椅的角度,都是按她最舒服的角度调的。

女孩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男士这么自然地在旁人面前说起自己的妻子,仿佛无声地告诉别人,我只要坐在这个位子的女孩,任何人不可能侵占……

女孩明白了,也退却了,但也有了自己的目标:找一个能把右座一直为她保留的男士结婚。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看到,这个男士感觉到女孩对他的喜欢但是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采用了以退为进的策略。

由此可见,以退为进的交谈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说服策略。它表面是退缩,实质是进攻,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就像拉弓射箭,先把弓弦向后拉,目的是为了把箭射得更远。以退为进的无穷魅力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