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27179800000050

第50章 《伤寒杂病论》方(49)

勃某,男,59岁。有多年心肌梗死、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病史,经多地省市级医院检查及治疗,均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心痛,心悸,头晕目眩,胸闷,咽中似痰堵塞,因凉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46次/分)。辨为阳虚痰阻证,治当温阳散寒、燥湿化痰。给予通脉四逆汤与小半夏汤合方加味:生川乌15g,干姜20g,生半夏24g,生姜24g,红参15g,炙甘草12g。12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心痛基本解除,脉迟好转,现为52次/分,以前方6剂。三诊:头晕目眩止,偶有胸闷,以前方12剂。四诊:诸症悉除,以前方12剂。五诊:诸症未再发作,以前方12剂。六诊: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3g,每日3服,治疗半年。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心痛、因凉加重辨为寒,再根据咽中似堵塞辨为痰,因头晕目眩、心悸辨为气虚,以此辨为阳虚痰阻证。方以重用通脉四逆汤温阳逐寒,以小半夏汤温阳燥湿化痰,加红参大补元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合方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由“炙甘草二两(6g),干姜三两(9g)[强人可四两(12g)],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8g),猪胆汁半合(3mL)”所组成,是温壮阳气,兼以益阴的重要基础方,主治阳虚格阳证,或阳虚格阳夹阴伤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指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结传导功能障碍的一组综合征。

【导读】根据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变证机是阳虚格阳,治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又因病变证机有瘀血,故与蛭虻归草汤合方治之。

卢某,男,49岁。在8年前频繁出现晕厥,每次持续时间几秒或1分钟左右,经检查,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数经治疗可症状表现未能达到有效控制,近因心痛加重、晕厥前来诊治。刻诊:心绞痛,心悸,头晕目眩,时有晕厥,手足不温,畏寒怕冷,倦怠乏力,面赤,口干欲饮热水,舌质暗淡瘀紫,苔薄白,脉沉弱涩。辨为阳虚格阳瘀阻证,治当温壮阳气,兼以益阴。给予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与蛭虻归草汤合方加味:生川乌15g,干姜20g,猪胆汁5mL,水蛭6g,虻虫3g,当归15g,红参12g,炙甘草12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心痛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头晕目眩止,未再出现晕厥,以前方6剂。四诊:手足转温,仍有轻微畏寒怕冷,以前方6剂。五诊:面赤消退,以前方6剂。六诊:心悸止、心痛及晕厥未再发作,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治疗60余剂,病情稳定,诸症缓解。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丸剂,每次5g,每日3服,治疗半年。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心痛、手足不温辨为寒,再根据舌质暗淡瘀紫、脉沉弱涩辨为瘀,因口渴欲饮热水、面赤辨为阳虚格阳,以此辨为阳虚格阳瘀阻证。方以重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温阳壮阳,兼以益阴;以蛭虻归草汤活血化瘀通络;加红参大补元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王不留行散合方

王不留行散由“王不留行八月八采、十分(30g),蒴藋细叶七月七采、十分(30g),桑东南根白皮三月三采、十分(30g),甘草十八分(54g),川椒除目及闭口、去汗、三分(9g),黄芩二分(6g),干姜二分(6g),厚朴二分(6g),芍药二分(6g)”所组成,是活血温阳、清热消肿的重要基础方,主治阳虚瘀热证。

复发性耳软骨炎

复发性耳软骨炎是指反复发作、进展性耳软骨炎性破坏性病变。

【导读】根据复发性耳软骨炎的病变证机是阳虚瘀热,治以王不留行散;又因病变证机有气血虚,故与当归补血汤合方治之。

孙某,男,55岁。有多年复发性耳软骨炎病史,冬重夏轻,虽经中西药治疗且反复不愈,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刻诊:耳郭及外耳肿胀疼痛,耳软骨弥漫性紫红色斑块,冬重夏轻,口渴欲饮热水,舌质暗红瘀紫,苔薄白,脉沉弱涩。辨为阳虚瘀热证,治当温阳活血、清热通阳。给予王不留行散与当归补血汤合方加味:王不留行30g,接骨草30g,桑白皮30g,花椒10g,黄芩6g,干姜6g,厚朴6g,白芍6g,当归6g,黄芪30g,赤芍15g,生甘草50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疼痛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肿胀好转,以前方6剂。四诊:肿胀疼痛又有减轻,以前方6剂。五诊:红色斑块基本消退,以前方6剂。六诊:诸症较前又有好转,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治疗30余剂,诸症悉除。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服,治疗2个月。随访2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肿胀疼痛、因冬加重辨为阳虚,再根据红色斑块、口渴欲饮热水辨为寒夹热,因舌质瘀紫、脉沉弱涩辨为瘀,以此辨为阳虚瘀热证。方以王不留行散活血化瘀、温阳清热;以当归补血汤益气补血;加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消肿。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温经汤合方

温经汤由“吴茱萸三两(9g),当归二两(6g),川芎二两(6g),芍药二两(6g),人参二两(6g),桂枝二两(6g),阿胶二两(6g),生姜二两(6g),牡丹皮去心、二两(6g),甘草二两(6g),半夏半升(12g),麦门冬去心、一升(24g)”所组成,是温经祛瘀养血的重要治病方,可治一切寒瘀夹虚证。该方可适应于妇科病症、男科病症、内科杂病,且不可将温经汤运用局限于妇科。

慢性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特征将阿米巴痢疾分为急性阿米巴痢疾和慢性阿米巴痢疾。又结合临床治病需要,西医对急性阿米巴痢疾具有治疗优势,而中医对慢性阿米巴痢疾具有显著治病作用。

【导读】张仲景设温经汤以治妇科为主,根据温经汤方药组成及其作用要点,选用温经汤则能主治诸多复杂病症。运用温经汤辨治慢性阿米巴痢疾的病变证机是虚瘀寒,又因痰湿病变证机比较重,故与二陈汤合方治之。

徐某,男,29岁。在3年前出现不欲饮食、消瘦、倦怠乏力、腹胀、腹痛、时而腹泻、时而便秘,多次服用中西药,仅仅是用药期间好转,停药后症状又出现。根据患者表现疑为慢性阿米巴痢疾,化验粪便检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刻诊:腹痛,大便溏泄呈果酱、腥臭,手足不温,四肢乏力,舌暗淡,苔白厚腻,脉沉涩。辨为阳虚痰瘀证,治当温阳活血、健脾化痰。给予温经汤与二陈汤合方加味:吴茱萸9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红参6g,桂枝10g,阿胶珠6g,生姜15g,牡丹皮12g,炙甘草10g,姜半夏12g,麦门冬24g,陈皮15g,茯苓15g,鸦胆子0.2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腹痛减轻,大便腥臭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三诊:手足转温,以前方6剂。四诊:诸症均较前减轻,以前方6剂。五诊:诸症悉除,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治疗12剂。随访2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手足不温、舌暗淡辨为寒,再根据苔白厚腻辨为痰湿,因舌暗淡、脉沉涩辨为瘀,又因四肢乏力辨为气虚,以此辨为寒湿痰瘀证。方以温经汤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燥湿化痰;以二陈汤醒脾和胃,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加鸦胆子解毒止利。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发病通常在20~3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导读】根据脊髓空洞症的病变证机是寒瘀,治以温经汤温经散寒、化瘀通脉;又因病变证机有痰阻,故与二陈汤合方治之。

蒋某,女,43岁。在6年前诊断为脊髓空洞症,曾在多家省市级医院诊治,屡屡服用中西药,可治疗未能有效控制症状,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刻诊:腰背疼痛如针刺,肢体困重,关节畸形,手足不温,舌肌轻微萎缩,头沉,吞咽不利,走路步态不稳,皮肤增粗,口淡,舌质暗淡瘀紫,苔白厚腻,脉沉涩。辨为寒痰滞脉、瘀血胶阻证,治当温阳化痰、活血化瘀。给予温经汤与二陈汤合方:吴茱萸10g,当归6g,川芎6g,白芍6g,人参6g,桂枝6g,阿胶(烊化、冲服)6g,生姜18g,牡丹皮6g,甘草6g,姜半夏15g,麦门冬24g,陈皮15g,茯苓9g,乌梅2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手足不温,腰背疼痛略有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肢体沉重缓解,以前方6剂。四诊:苔腻好转,以前方6剂。五诊:吞咽不利较前好转,以前方6剂。六诊:病症得到有效控制,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治疗100余剂,病情得以稳定。为了巩固疗效,将前方变汤剂为丸剂,每次6g,每日3服,治疗1年。随访1年,病情控制,未再加重。

【用方提示】根据手足不温、口淡、苔白辨为寒,再根据腰背疼痛如针刺、舌质暗淡瘀紫、脉沉涩辨为瘀血,因肢体困重、头沉辨为痰湿,又因苔白厚腻辨为寒痰,以此辨为寒痰滞脉、瘀血胶阻证。方以温经汤温经散寒、通经化瘀;以二陈汤醒脾燥湿、温阳化痰。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5.8mEq/L,多伴有代谢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导读】根据高钾血症的病症表现及病变证机是寒瘀,治以温经汤;又因病变证机有气虚,故与四君子汤合方治之。

车某,男,24岁。在半年前出现心痛、胸闷、时时有四肢软瘫无力、嗜睡等,经检查,诊断为高钾血症。曾用11.2%乳酸钠液静脉滴注,以及10%葡萄糖酸钙加等量25%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注射等,并且还服用中西药,常常是在用药期间有治疗效果,停药则病症又复发。刻诊:心痛,胸闷,四肢活动无力,动则气喘,肌肉轻度萎缩,肢体麻木,肢体骨节疼痛如针刺,倦怠乏力,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舌质暗淡瘀紫,苔薄白,脉沉涩。辨为心脾气虚、瘀血阻滞证,治当补益心脾、活血化瘀;给予温经汤与四君子汤合方:红参10g,茯苓10g,炙甘草10g,白术10g,吴茱萸10g,当归6g,川芎6g,白芍6g,桂枝6g,阿胶(烊化、冲服)6g,生姜6g,牡丹皮6g,半夏12g,麦门冬24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肢体骨节疼痛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好转,以前方6剂。四诊:肢体麻木解除,以前方6剂。五诊:面色晦暗好转,以前方6剂。六诊:除了肌肉萎缩尚未完全恢复之外,其余症状均除,以前方6剂。为了巩固治疗,以前方12剂。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心痛、舌质暗淡瘀紫、脉沉涩辨为瘀血阻心,再根据四肢活动无力、肌肉轻度萎缩辨为脾气虚,以此辨为心脾气虚、瘀血阻滞证。方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生化气血;以温经汤温阳散寒、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红癣

红癣是由棒状杆菌属的微细棒状杆菌侵犯而引起的以境界清楚、红褐色斑疹、覆细鳞屑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成年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导读】根据红癣的病变证机必须是寒瘀,治以温经汤;又因病变证机有夹热,故与栀子豉汤合方治之。

刘某,女,42岁。3年前两侧腹股沟出现境界清楚的鲜红色斑片,约半年后斑片变为褐色,上覆鳞屑、瘙痒,经皮肤科多次检查,诊断为红癣。先用西药内服外用,未能达到治疗目的,改用中西药结合,也未能取得明显治疗效果,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刻诊:斑片呈褐色,境界清楚,苔藓样变,瘙痒,心烦,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舌质暗红瘀紫,苔薄黄,脉沉涩。辨为寒瘀夹热证,治当温阳活血,兼清郁热。给予温经汤与栀子豉汤合方:吴茱萸10g,当归10g,川芎6g,白芍6g,红参6g,桂枝6g,阿胶珠6g,生姜6g,牡丹皮6g,麦门冬24g,姜半夏12g,栀子15g,淡豆豉10g,炙甘草6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瘙痒略有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瘙痒较前又有减轻,以前方6剂。四诊:心烦止,手足温和,以前方6剂。五诊:诸症较前好转,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因病症变化酌情加减治疗30余剂,诸症解除,为了巩固治疗效果,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服,治疗2个月。随访半年,一切正常。

【用方提示】根据舌质暗红瘀紫、脉沉涩辨为瘀血,再根据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辨为寒,因斑片呈褐色、苔薄黄辨为寒夹热,以此辨为寒瘀夹热证。方以温经汤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以栀子豉汤清透郁热。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皮肤癣菌病

皮肤癣菌病是指皮肤癣菌引起的毛发、皮肤和指(趾)甲的浅部感染。临床中常见的有头癣、体癣、股癣、手癣(又称鹅掌风)、足癣(又称脚气)及癣菌疹等。皮肤癣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可引起病灶外皮肤的变态反应,称癣菌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