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凰诀
27228800000036

第36章 离间(2)

姬骞盯她半晌,冷哼一声,一把揽住她的腰肢,用力一带,就将她从窗口拎了出去。慕仪忙勾住他的脖子,看他纵身一跃,极其拉风地开始了出逃行动。

慕仪这一生做过很多个至关重要的决定,但这一个,她却觉得尤其重要。因着身份高贵,往往她一句话便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但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别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她自己的。

六年后的深夜,当她从茂山的断崖飞桥上一跃而下的时候,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便是,如果那个日光漫漫的午后她没有随姬骞任性出逃,很多事情是不是都不会发生。

很可惜,也只能想一想。

姬骞说是带她出去玩,却也不敢跑得太远,但太近的地方又觉得没有实现此番冒险出逃应有的价值,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去盛阳转一圈。

盛阳乃北方大城,与聚城相距不过三百余里,骑马快些的话一日便能往返。一百多年前,太祖于此地斩杀太守赵舜,起兵反周,揭开传奇一生的序幕。当地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太祖夜宴赵舜的琼华楼,连案几的摆放位置都务实地还原了,终于不负众望地开辟了一项旅游业务,为当地官府提高政绩及增加财政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

慕仪作为左相温恪和临川长公主的嫡女,除了温氏大小姐之外,还有一个头衔便唤作盛阳翁主。这太祖龙兴之地在她六岁那年便被圣上赐予她作为汤沐邑,每年划入私户的巨额赋税也在提醒她记得千里之外还有这么一块风水宝地在尽心供奉。只是如今世家权重,煜都温氏嫡出大小姐的身份远高于一个区区翁主,故而这个敕号反倒少有人叫起,除了宫中,温氏族内及各世家宗族皆是以大小姐相称。

身为领主却从没到过封地览胜,且这封地还是自己长期以来心向往之的,慕仪一直深以为憾。今番终于得偿所愿,饶是心知回头必会付出极大代价,也熄不灭满腔的兴奋之情。

“你说,当年太祖皇帝便是在这里斩杀的赵舜么?只要一想象他老人家拔剑的英姿,我就激动得什么都不想干了!”慕仪坐在琼华楼二楼的窗边,玉手托腮看着对面的姬骞,巴掌大的脸上满是沉醉在先人遗风中的狂热。

姬骞闻言“唰”地合上折扇,十分理智且不解风情地道:“不是这儿,是那儿。”折扇一指楼上,“太祖皇帝当年是在三楼宴请的赵舜,你要想象他老人家拔剑的英姿,恐怕还得去趟楼上。哦,对了,里面还挂着太祖皇帝的御笔题字。”

“够了!”慕仪忍无可忍,“不要再刺激我了!要是上得去我还会待在这里!”

作为太祖举事的第一现场,琼华楼早就成为物质和非物质双重文化遗产,寻常百姓根本不能入内。慕仪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姬骞因为难以言说的原因皆不能暴露身份,含恨被拒之门外。最后还是姬骞托了在盛阳的朋友才有幸进入二楼,但该朋友身份有限,不能为他们开启第三楼的大门。慕仪只能坐在二楼临窗听风,悲伤地看着近在咫尺却不能进入的案发现场,感叹天道不公,委实不公。

姬骞看她一张脸都快皱成包子了,终于良心发现,安慰道:“其实你也不必执着要上去,想追慕太祖皇帝,在哪不行?你待在温氏本家就成了,顺便还能把端仪皇后一并追慕了。”

姬骞口中的端仪皇后便是慕仪先祖,温氏第一位被聘为后的女子,也是温氏得以崛起于庙堂的根源。当年端仪皇后与太祖皇帝于微时相识,慧眼识才,以金相赠。后太祖领兵攻至聚城,遂至温府相迎,从此端仪皇后便常伴侍从,随太祖南征北讨,成就一世良缘。

慕仪闻言瞪他一眼,“照你这么讲,我直接回宫也可以啊,反正太祖皇帝后来都住那里!我的心情你这种没有想象力的家伙才不会懂,不与你说了!”

姬骞看她摇头晃脑、张牙舞爪的样子,再想想平时宫中夜宴她端庄高贵、美貌出尘的模样,忽然觉得自己确实不如她有想象力……

正自无力,楼上忽然传来一声轻响,似是什么东西砸到了地板上。两人同时抬头,却只看到精美的雕纹。

“怎么回事?三楼居然……居然有人么?”慕仪在巨大的震惊和愤怒之下,一句话说得结结巴巴。

太过分了!她在这里悲情半天,里面居然一直有人做着她想做却做不成的事!

是可忍孰不可忍!

姬骞猛地起身,走到窗前向外望去,只见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并任何无异样。他面无表情地抬头,忽然纵身跃出,脚蹬着墙壁,如游龙一般飞身而上,从半合的轩窗进了三楼。

慕仪见状眼睛大亮,扬声唤道:“阿映!”

语声方落,一紫衣女子不知从哪个角落一跃而出,在她身前恭敬跪下,“温大小姐。”

“快,带我上去!”

周映闻言微微迟疑。殿下此前特意吩咐过自己,无论如何定要保证温大小姐的安全,方才三楼那声巨响还不明究竟,自己若贸然带她上去,不管有没有损伤都难保殿下不会发怒。这么一想便欲出声劝阻,还未开口却被温大小姐淡淡的眼风一扫,“吴王殿下命你保护我,你便要听我命令。我说什么,你照着做便是。”

周映一窒,只觉她语气虽淡却带着股不容违逆的意味,是久居上位者从骨子里散发出的高贵。她再不敢多言,只轻声道:“如此,请恕属下冒犯了。”伸手抱住慕仪便带着她亦从轩窗一纵而出。

慕仪觑一眼周映的神色,知她已被自己唬住了,心头轻声道了声抱歉:可怜的阿映,不是我故意要让你为难,只是好容易寻到这冠冕堂皇的机会可以进去三楼,说什么我也不能错过啊……

回想片刻前姬骞扬手执扇,蹬壁而上的潇洒风姿,而自己却只能窝在女侍卫的怀里,等着她带自己追上去,慕仪感到一种从内而外散发出的的悲伤。

她觉得她败了……

因抱着慕仪,周映即使身手远胜姬骞,亦无法像他那般轻松地蹬壁而上。左足尖勾住轩窗上部,右足踩上墙壁,身形几次变化,才进了三楼。

慕仪尚来不及打量这个令她神往许久的所在,便瞧见姬骞背对着她立在一面墙壁前,不知在想什么。她几步走过去,却见他眉头微锁,神情严肃。

“怎么了?”

姬骞一字一句道:“这里原来挂着太祖的御笔题字。现在,没有了。”

慕仪一惊,这才看向空无一物的墙壁,“没了?当真没了?”

“此等大事,我唬你作甚?”

慕仪大受打击,心心念念的太祖御笔还没瞧上一眼,居然就这么没了?这可是太祖斩杀赵舜后切掌取血,以自身鲜血写就的御书啊!到底是何人这般大胆居然窃了去!

等等!她忽然觉得这个场景有些熟悉。举世无双的珍宝莫名失踪,不明就里的主人翁凑巧经过案发现场,然后便被诬成窃宝贼,从此陷入各种追杀迫害,九死一生之后终于查出真相沉冤得雪……

传奇小说里都是这个套路啊救命!

好像是为了印证她心头所想,原本紧闭的大门忽然被撞开,八个戎装甲胄的兵士杀气腾腾地冲了进来,手中寒光冷冽的长刀笔直地指向他们。

周映见状立时上前护住姬骞,怎料对方淡淡瞥她一眼,她一愣之后便明白过来,后退几步挡住了慕仪。

“大胆贼子,居然胆敢盗窃太祖御笔!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你有几颗脑袋!”领头的队正杨威看着空白一片的墙壁良久,方咬牙切齿地怒喝。

今日原是受了盛阳郑氏二公子的再三请求,他才不得已放了这对男女入内,却仍旧谨守规矩,不敢让他们入得太祖圣地,只许在二楼览胜。谁知片刻前突然在楼下听到一声巨响,匆匆赶上来却看到原本驻守三楼门外、身手最好的四个兄弟齐齐晕倒在地。他惊疑不定,撞开大门就看到本该在楼下的二人并一紫衣女子立在屋子中央,太祖御笔已然消失无踪!一想到接下来可能要面临的抄家流放甚至砍头灭族的命运,他就不寒而栗,惊惧暴怒之下只恨不得立时斩杀了这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的两个人!

“要不要这么狗血啊……”慕仪无力扶额,切身体会了那些被冤枉的主人翁们的心情。

“几位大人,无凭无据便称我等为窃宝贼人,怕是有失公允吧?”姬骞淡淡道,眉眼冷冷。

杨威冷笑,“此间就你们几人,不是你们,难道还有别人不成?当真是包天的胆子,这样抄家灭祖的大罪也敢犯,某今日便让你知晓王朝国法何在!”

姬骞蹙眉,慕仪见状心头一紧,难不成今日真要被诬成窃宝贼给抓起来?那这事情可就大了!堂堂左相千金被抓到大牢里去,罪名还是偷东西,就算最后把事情理清楚了,温氏也丢不起这个人啊!真是很难想象到时候父亲的脸色……

慕仪痛苦地皱起了眉,伸手扯了扯姬骞的袍袖,“快想办法!我可不去牢里……”

姬骞看着她皱在一起的眉毛,眼里染上一丝笑意,回头方欲开口,杨威便厉声喝道:“把这些贼子给我拿下!”锋利的刀尖眼看便要刺了过来——

一道黑影突然从某个角落一窜而出,头戴斗笠黑纱遮面,没有人看清他如何动作,只听得剑鞘划破空气的声音和几声闷哼,便见八个兵士全被掀翻在地。那人也不恋战,见状立刻抽身而去,从轩窗一跃而出便朝南而去。

姬骞神色一变,一挥手立刻四个影卫从暗处现身,同从地上爬起来的兵士缠斗在一起。他不理身后的激战,亦是破窗而出,紧随黑衣人之后。

这变故发生得迅疾无比,慕仪尚不及反应便见二人身影已越来越远,忙道:“阿映阿映,快带我追上去!”

带着温大小姐追击贼人的危险程度远高于带她去闯琼华楼三楼,但这回周映已不敢发表异议,抱起慕仪纵身一跃,便追了上去。

周映能被姬骞派来近身保护慕仪,身手自然不是盖的,很快她们便远远瞧见了姬骞白色的身影,立在江边看着某个方向,不知在想什么。

这已经是今日他第二次摆出这个姿势了,慕仪不免有些腻味,落在他身侧,伸出一只手在他面前轻晃一下,“喂!想什么呢?这里难不成也丢了一幅太祖御书?你追的人呢?”

姬骞身子一偏,看向她的表情颇有几分莫名其妙,“你如何跟上来了?”

他的眼神还有些恍惚,似乎被什么东西乱了心神般。慕仪看到他的表情心头一跳,一股异样的感觉潮水般漫上来,她不受控制地扭头,朝他方才注视的方向望去。

六月份的青凌江之畔正是一年中最美丽的时候,草木葱郁,江水碧透,一处栈桥远远伸进江水中,几只野鸭子在绿滢滢的江面上凫水,绕着栈桥游来游去,煞是可爱。

而在这栈桥之上,一个身影静静坐着那里,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右手执着一根鱼竿,半天都不动一下。似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垂钓之人,可偏偏只远远瞧着他的身影,便使人觉得宁静超然,如身在世外。

不像是渔夫,倒更像个隐士。

慕仪有些莫名其妙,纵然是个风姿超然的隐士,却也不至令姬骞瞧出了神去,难不成他最近好起男风来了?那自己和他未来的姬妾们该如何是好?

正乱七八糟地操着闲心,却见那垂钓之人脑袋微动,斗笠微微侧开,一抹雪色露了出来。

莹玉一般剔透的肌肤,描得极美的远山黛,并不十分嫣红却线条美好的唇。淡若云烟的美人。如一幅在极品玉版宣上晕染开的水墨铃兰图。

静雅,超然,美得出尘。

心似漏掉了一拍,然后所有的节奏都随之错乱,慕仪只怔怔地盯着前方,没了反应。然不过三息的功夫她便清醒过来,立刻转头看向姬骞,对方正凝视着那美人,黑沉深邃的眼眸中不复先前的恍惚,反倒带着一种异样的光彩。

是极少见的专注。

她觉得胸口有些闷闷的,但除此之外也没有更不舒服的感觉。像是有什么早已注定会到来的东西终于来了,心头紧窒之外又带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如一个在恐惧中煎熬许久的囚犯终于见到判决,就算明知最终仍旧逃不过死亡的命运,但至少不用再继续等待下去了。不用再怀着希望和绝望痛苦地等待了。

姬骞没有注意到慕仪的异常,只是提步朝栈桥走去,甚至没有唤她一声。周映见状有些担忧地看向慕仪,却见她神色如常,嘴角甚至还带着笑意。她挥手示意周映退下,然后提步跟上姬骞,举止一如往常,步步皆是世家大族悉心教养出的优雅端庄。

垂钓的女子感觉到两人的靠近,却连头也没转一下,仍旧定定注视着江面漂浮的鱼线。

姬骞在她身侧不远处站定,拱手行礼,“某寻人至此,想与姑娘讨个方便。”

那女子闻言不语不动,似没听到一般。姬骞也不着急,保持着姿势静静等待,好像只要她不说话便会这么一直站下去。

良久,那女子终于回头,淡淡道:“我不知你寻的何人,也给不了你方便。”

她的声音一如她的容貌,淡如水墨,清如溪流。语音不高也不低,仔细听似乎还能听到隐藏其间的潺潺水声。

姬骞唇畔带上一点笑意,“姑娘不曾问过在下,如何知道在下所寻之人不是姑娘所识呢?”

那女子仍旧面无表情,“纵是你所寻之人为我相识,也与我无关。你若想看我钓鱼,坐下便是,若还想与我打听,我却是不理了。”

姬骞笑意更深,“姑娘真是令某吃惊。某还以为姑娘恼了,要赶某离去呢,却不想姑娘竟允某于此观姑娘垂钓?”

“这栈桥又不是我家的,我如何能赶你离去?至于你在此与否,与我本也没多大影响。”

姬骞还想说什么,另一道声音却先于他响起,“这位姐姐说得极是,这个人最是无趣得紧,在或不在确无半分影响的。”慕仪言笑晏晏,仪态端雅立于栈桥一端,“只是若妹妹想向姐姐讨要一尾剑头鱼以飨口腹,却不知姐姐允是不允?”

所谓剑头鱼乃是青凌江特产的一种鱼,因鱼头酷似宝剑而得名,肉质鲜嫩爽滑,十分美味,又因产量不多而更显矜贵,很得帝都权贵们的追捧,亦颇得慕仪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