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村选
2724200000020

第20章 坂达村人物 (5)

罗炳泉不觉吃惊:“这汤金山年纪才多大?已经娶两个老婆了?”

小王称汤金山在坂达村可算个人物,年纪不大,结过两次婚,死过一个老婆,是车祸撞死的。这个人还很会跑,少年时闯一次祸,离家出走,到省城打过几年工。前妻死后他再次出走,还是去省城,又是好几年。这里边有故事。

迎面恰有人过来打招呼,小王的故事没讲下去。

当天夜间,有一个年轻农人到乡政府找罗炳泉。此人中等个头,三十来岁,头发理得极短,头皮刮得干净,身上穿T恤,模样透着精干。罗炳泉当即有了感觉。

他就是汤金山,本届坂达村村委会主任的候选人之一。

他说:“听人讲来了指导组,很高兴,特地找上门相认一下。”

他的意思是认识一下。罗炳泉问是谁告诉他来了指导组?他承认第一个就是他老婆。今天上午罗炳泉和小王到村里走了一趟,他老婆与两位领导说了几句话,回头就告诉他,上边有人来了。他在村里问了问,知道两位领导去了张茂发家。再打听一下,知道是上级派罗领导下来指导选举。

罗炳泉说:“刚好,我也要找你。”

罗炳泉告诉他,自己初到溪坂乡,情况刚在了解。找过张茂发和张贵生,还想再找他聊一聊。因为以往不认识,打算请乡里安排,汤金山自己找过来,很好。

他们聊了一个晚上。话题很多,核心当然是村委会选举。罗炳泉询问汤金山为什么要参选村主任?汤金山说主要是村民大家的意思。许多村民鼓励,他听从了。

“听说你去省城好多年了,怎么会回来选村长?”罗炳泉问。

“领导是说我不该来选?”汤金山即反问。

罗炳泉也反问:“我这么说了吗?”

汤金山笑,说其实没什么,离乡返乡都是命。人都有命,他认命了,乡下人就是乡下人。

他告诉罗炳泉,村民们认为村里应当换换脸。所谓“换脸”属土话,指张茂发在村里管事近四十年,现在该换个新面孔了。汤金山还说村民认为张贵生这张脸不合适,所以推他出来选。罗炳泉问是张贵生脸面不新吗?汤金山说张贵生干不了,坂达村也不是他们张家的。村长不是官,却管不少事,在村民眼中,各级领导离得远,村长对村民最直接。修桥铺路,征地拆迁,宅基地安排,补助款发放,承包款收入,接待费开支,拿这个给那个,公平不公平,都靠村长,权在人家手里。

“现在你想要这个权?”罗炳泉问。

他不否认,说凭什么都归张茂发一家?别人就不能分一点?

罗炳泉告诉他权力应当分享,没有谁允许某家人独占。但是话说回来,如果多数村民选张贵生当村长,那是村民的意愿,不能说就有问题。几千年来大多农村都是聚族而居,大家沾亲带故,亲属接班情况并不罕见。主要还在有没有体现村民意愿,当村长是不是为大家办事。

汤金山说:“领导的意思是要给张贵生?”

罗炳泉强调只能依法,按村民的意思办。

他追问:“不是嘴上说说吧?”

罗炳泉说:“你尽管看。”

他向罗炳泉提出一个问题:坂达村选举已经搞了一两个月,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搞选民登记,确定候选人,一号公告二号公告三号公告,隔几天发一个,全都按照规矩,没听说哪里不对。乡里分管领导也说没啥问题,为什么县里忽然又要派人下来?要来的话,怎么不是从一开始就来了?

这个人果然不同一般,他直接触及要害。但是罗炳泉不能跟他摊开谈,只说这个情况不奇怪,虽然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由村民选举产生,法律也规定乡里县里有责任加强选举指导,所说的指导不是要偏袒谁,让哪个候选人上,哪一个人下,应当是要保证选举依法进行,让村民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

汤金山很敏感,显然他对罗炳泉所率指导组的到来心存疑问,有很高的不信任度,他已经表现出来了。罗炳泉以领导身份,用正面方式跟他谈,充分肯定,说他出来竞选村长是一件好事,体现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选上的话,如愿以偿,对他当然很好。既使没有选上,通过这次选举促成一些问题得到解决,也很好。

“听起来领导是说我选不上?”他再次追问。

罗炳泉还是那句话,选上选不上完全看村民意愿。当事者当然得做两种准备,上了嘛很高兴,不上也应当接受,不能走极端。关于这一点,建议他加强学习。如今流行一个词叫游戏规则,大家都知道规则,按规则行事,这才能游戏起来。

他笑,说领导水平高,他听不会,土农民一个。但是他知道要遵纪守法。

所谓“听不会”即听不懂。有一种人说自己听不懂,心里其实很有数,汤金山就这类型。他主动找上门来,表现得很自信,见官不怵,神情镇定,话说得很到位,显然见过世面,不是只懂得在地里下力气的一般农家小子。以罗炳泉观察,这个人比张贵生能干。问题是这种事并非只看能干,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另外的因素。

谈话间,罗炳泉一直盯着汤金山的左脸颊看,那里很醒目,有一道疤痕。汤金山注意到罗炳泉的眼神,没待发问,主动解释,说这是老伤,刀子划的。小时候与人打架,被破了相。那时不懂事。

“跟我们村的大水窟有点关系。”他说。

“在水里边打架?”

不是,是因为大水窟打架。这道疤是同村同学张富全拿刀子划的。当然也不都是张富全的错,小孩一打架,谁都不想让对方占便宜,当时他手上没刀,就从地上拾砖头回敬,拍张富全的脑袋,也把人家打得满头是血。为什么说跟大水窟有关系?因为张富全家里有钱,他父亲张茂林包了大水窟,占了大便宜,村民不服,小孩子听大人说多了,也不服。他跟张富全吵架,讲起他们家的钱味道臭,然后才打起来。

罗炳泉点了点头。让罗炳泉意外的是,汤金山提起了大水窟,却不接着把该村这个焦点事项谈下去,话题一转,从水里讲到山上,提起了十二岭车道。

十二岭车道是个什么东西?不是大水窟一类实在东西,只是个概念,或称念想。坂达村后山连着一座大山,有十二个山岭,俗称十二岭,这座山位于坂达村边缘,不仅是该村以及溪坂乡的边界地带,也是本县与邻县,本市与邻市间的一座界山,翻过山就是另一个市的地面。由于处于边界地带,加上行政管辖体系因素,本地交通路径都是自上而下格局,道路由市通往所辖县,县通往所辖乡,乡再通到所辖村庄。本县已经村村通公路了,与其他辖区联结的通道却相对较少,例如公路连到了坂达村,却断于十二岭下,因为岭那头是别家的地面,不归本乡本县本市管辖,加上山区修路耗资巨大,辖区边缘往往难以联结。

所谓十二岭车道就是在十二岭上修一条可供汽车来往的道路。“车道”是土话,指的就是公路,或称小公路。十二岭车道这个念想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了,在坂达村包括溪坂乡全乡范围内不时被人提起,近些年更为人多谈。这一条车道对坂达村很有好处,十二岭那边,邻市靠海,经济和交通都比较发达,有一条省道已经修到山那边一个乡镇,往前十公里有一个高速公路口,一上高速就四通八达了。眼下坂达村的车辆要上高速,都得先到乡,再到县,往市里开,绕个圈才上得了。如果从十二岭过去,路程可以节省四五十公里。这条路对本县其他乡镇也有用,从这边走,都能节省路程,但是它牵涉到邻市,加上用钱多,所以一直只存概念,没有成为现实。这一回,在竞选村长之际,汤金山把它拿出来说事,称如果自己当上村长,要想办法争取上级的支持帮助,修一条十二岭车道。

汤金山告诉罗炳泉,十二岭车道几年前只能说说,成不了,现在不一样。因为那一头现在有了一条高速,而且省道修到山那边,咱们接过去就成。十二岭这边“文革”学大寨时也修过一条路,当时叫“林区公路”,可以开拖拉机,一直开到山顶上。后来因为不用,路渐渐废了,已经不能通行,但是路基还有一些,修新路时还能利用。需要花大气力的就是从山顶接通那边的省道,可以先修一条简易公路,花的钱会少一点,慢慢的上级也会发现这条通道好处多,就有望把它扩成大路。

罗炳泉很认真地听他说,但是不表态,也不做评价。当晚两人谈了近两个小时。汤金山告辞离开时,罗炳泉问了他一个问题。

“是不是你老婆叫你说这些?”

他承认。老婆教他,找领导时不必多讲大水窟,要多说新车道。

汤金山和他妻子,还有他的十二岭车道让罗炳泉印象不浅。

罗炳泉找了副乡长林长利,了解坂达村选举相关情况,越发觉得这个汤金山不容小视。坂达村换届前,这人并不在大家的视野中,因为几年前他意外丧妻,后离家去省城谋生,已经多年,人们都认为他不可能放弃城里的大马路不走,回村里来踩小田埂。他本人除了曾经当过两年民兵连副,再未参与过村中政务,没有表现出对掌握村权的兴趣,因此突然回来参选村主任,大家都觉得意外。

这个人少时顽劣,成人后不一样,见过世面,敢想敢为,从小到大,由于各种好坏事迹,已经算得上一村名人,在年轻村民中有影响力,由于宗族关系,汤姓村民多半会支持他,陈姓和一些对张贵生不中意的张姓村民也可能支持他,因此他的参选对张贵生形成有力挑战。此人目前家境尚可,他还有一个经济后盾,是他的堂叔汤旺根。汤旺根在乡上开有一家碾米厂,经营十数年,已经有些规模,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网络,所产袋装米一直销到省城,是坂达村汤姓人家中的“大脚”。汤旺根年轻时在村里当过一届村委,因不服张茂发霸道,只干三年就下台了,到乡上做碾米生意。他对往事耿耿于怀,力主堂侄与张贵生一争,需要用钱他来支持。时下无论当村长还是选村长,没有经济后盾不行,竞选之际,别的人请客喝酒,你连一支烟都拿不出去,哪里可以?汤金山身后有这个堂叔非常重要。

林长利告诉罗炳泉,坂达村张姓为大,老伙子张茂发掌控四十年,在市县乡都说得上话,因此一开始对汤金山并不特别担心。张茂发自认为有把握,汤金山小贼皮有贼心,没啥,不碍事。起初确实也没有谁看好汤金山,这人却不气馁,从报名参选开始,到被确定为候选人之后,一有时间就走家串户,上门游说,让大家选他,给坂达村“换脸”。他还有一批铁杆亲友相帮,人气渐渐上升。张贵生这边也一样努力活动,却因为大水窟、征地款、护林员杂七杂八那些事情,负担较大,相对被动。但是老伙子并不着急,坂达村里,毕竟他还能唤头声,一般情况下翻不了盘子。不巧选举在即,老伙子突然病倒,大家认为他可能要死了,情况顿时复杂起来,老伙子这才给他弟弟张盛打了电话。

罗炳泉问林长利:“你觉得汤金山这个人怎么样?”

林长利笑,说咱们觉得他怎么样不重要,别搞砸比较重要。

“他那个十二岭车道怎么样?”

林长利说:“他脑子进了点水。”

说得还挺形象。

汤金山文化程度不高,学习不够,所谓十二岭车道的提法很不标准,掺杂土语,但是意思基本清楚。这个普通村民因为种种原因,对道路比较敏感,热衷修路有其个人背景与合理性。他正在参选村主任,提出修十二岭车道可能也是一种选举策略,如今乡村旮旯里的人见识已经远超他们上辈,除了请烟敬酒,他们已经知道提出一些东西来打动选民,就像外国总统候选人拿嘴巴为选民烘烤天大馅饼。汤金山这个项目过于巨大,不是小小坂达村能够完成的,据罗教授采访,村民中怀疑者居多,认为老村长张茂发执掌坂达四十年,上边还有一个张盛副市长,他们都没有办成,汤金山靠什么修这条车道?难道靠一个嘴巴?汤金山拿这个做选举策略并不成功,所以有脑子进水之嫌。明知信的人不多,让人指责开空头支票反而不利竞选,他还坚持不懈,把这个概念当个宝贝抓着不放,双手捧着,送到罗教授的面前,这就让前来指导选举的罗炳泉特别有感觉。

他发现这一次坂达村选举不易指导,困难很大。这个困难不在于张贵生汤金山怎么回事,却在他自己。

假如这里换一个人,人家很好办。郑副县长怎么交代,自己怎么做,让领导高兴,这就够了。乡下事情做久了,套路大家都会,分别不外是手法粗一点,或者细一些,小小一个村子算个啥?管他呢,翻手云覆手雨,辟哩啪啦办下来就是了。罗教授不会向人家学吗?以他的悟性和学习能力,不说看一眼就会,起码没太多困难。但是罗炳泉号称教授,自认为有些水准,不乏想法,这就复杂了。小小坂达村这些人物让罗教授心里很过不去,特别是汤金山和他的十二岭车道。汤金山面对强手,不甘示弱,要争村长。其妻很有见地,指导丈夫找罗副局长打探情况,少讲大水窟,多讲新车道,努力表达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念想。罗教授只听不说,心里却有感触,因为他本人恰也容易动心于一些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