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我的长孙皇后
27323600000360

第360章 取长安(1)

话音落地,外面一阵拍打声还有李世民叫着‘别打、别打’的声音。显然,是李渊、舅舅、房玄龄等人出手了。只听房玄龄叫道:“如晦、顺德,你们两个将他拉下去吃酒,免得搞得这里紧张万分。”

“师母生孩子的时候你怎么就不出去喝酒,还急得直掉泪?”

一时间,外间哄笑起来。里间一直打趣着我的卢雨烈一时羞红了脸,双手捂着脸不再笑话我。只听李渊的声音说道:“好了,好了。二郎头一次当父亲,心情可以理解,你们都担当着些。孩子一旦生下来,都有赏钱。我说二郎啊,你就消停消停啊,你这样闹下去,观音婢如何生孩子啊。”

李渊话音一落,外面终于安静了许多。蓄集许多力气的我也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在陈妈妈的引导下,顺利的呼气吸气。

奈何,孩子虽然是正胎,但因为个子太大,生不出来。

痛让我再也没有理性,有些难以忍受的闷哼着。

“姑娘,来,含参片提神。”说话间,久不说话一直仔细观察着我的冰巧将参片麻利的递到我嘴中。

清苦遍袭全身。

好在我没有一动不动,也好在我在怀孕期间有意调养自己的身子,将自己的身子尽量保养到最佳状态。虽然这个孩子太胖,但在经过两个时辰的痛苦折磨后,他还是顺利的出生了。洪亮的哭声传遍整个王府。

“生了,生了”的叫声欢天喜地的响了起来,“恭喜王妃娘娘,贺喜王妃娘娘,是个大胖小子,是小王爷啊。”

将孩子裹好襁褓,陈妈妈惊叹,“我的天啊,这小王爷是我自接生以来见识过的最胖的娃儿,以后必是大富大贵的命啊。”

“我看看,我看看”的声音是此起彼伏。紧接着,房门被踹开,是一阵阵‘叩见王爷’的惊呼声。

顾不得叫那些跪着的人起身,李世民直接冲到陈妈妈面前,伸手,“快给我。”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一边说着话,陈妈妈一边将孩子递到李世民怀中。“人道‘有福六月生’,小王爷的命贵不可言啊。”

抱着孩子,李世民喜不自胜,“有赏、有赏,全部有赏。秦妈妈,下去准备。”

“是,姑爷。可是姑爷,您能否出去一时半会子,等我们将姑娘梳理整齐了您再进来。”

“哦,好好好。”生怕别人会抢走他怀中的孩子,李世民乐滋滋的抱着孩子来到床缘边蹲下,“观音婢”一声后,他伸手抚向我的额头,替我擦着额头的汗渍,眼中漫着浅湿说道:“谢谢你,观音婢。”

虚弱的一笑,我问道:“蚕儿好看吗?”

“好看,特别好看。你看,我们的蚕儿又白又胖,真的好像蚕宝宝。”

这每天的汤吃得真是好啊。这孩子虽然方方出生,但就像是已经满月的孩子。那胖手胖腿就像一节节的嫩藕,似乎不耐烦李世民抱着他,不停的挥着、抓着。

“二郎,二郎,快把孙儿抱出来。给为父看看。”

“是啊,快抱出来我们看看……”

外面不时传来李渊、房玄龄等人的催促声,我笑道:“快去吧。爹和舅舅他们等着呢。再说你在这里,这些人都不敢动。”

知道我说的有理,李世民低头在我额头亲吻一口,“等着我和蚕儿。”语毕,抱着襁褓绕过屏风,揭开层层帷幕出门而去。

在秦妈妈她们替我清洗血污的时候,外间传来阵阵惊喜的叫声,紧接着是李建成的声音响起,“呀,我这个大伯还是赶回晚了,还是你爹的腿长,二郎,恭喜你啊,终于当爹了。”

“也恭喜大哥,当大伯了。”

“建成,你回来了。咦,对了,我还没有问你们兄弟怎么都回来了?西河郡的战事如何?”

“二郎没有告诉爹吗?哦,对了,他只想着观音婢的事,哪对别的事上心。父亲大人不必担心,西河郡已被儿子、二郎拿下。郡丞已被诛,其余的守郡官兵和郡民皆投降,未犯秋毫杀戮。”

九天,只用了九天的时间,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兵分两路夺下西河郡。这简直就是个奇迹。不要说产屋外那一众惊呆的人,就说产房内我们这些不懂战争的女人也惊得目瞪口呆。

半晌,外间响起李渊‘哈哈’的大笑声,“如此用兵,足以横行天下了!乖孙儿呀乖孙儿,你是我李家的福星啊。有你这个小福星,爷爷决定下关中、取长安。以后,就由你这颗小福星护佑我李家的大业,护佑我李家能够总领乾坤。爷爷替你取名━━李承乾①。”

李承乾①:史载出生‘承乾殿’,故取此名。我将他提前两年出生,取史载的另外一说“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此番安排为文文布局,朋友们勿砸。只要知道我们的小承乾是小李和长孙的第一个孩子就成。当然,承乾有一字‘高明’,我想安排在以后,前期都将以‘蚕儿’称之。朋友们也勿砸哈。

承乾出生翌日,李渊开仓放粮,一来庆贺第一个嫡孙出生,二来借赈灾之美名行征兵之实。

因了先前李渊伪造敕书征兵图伐高句丽一事引起百姓的反感和恐慌,许多百姓趁机上万言书,祈求太原留守李渊举义旗、救百姓于水火。

民者,水也。

李渊此时如鱼得水。

江淮地区的起义军首领杜伏威率义军渡过淮河,兵围江都。被团团围住的杨广自顾不暇,就算他查察出李渊有反志也只能望洋兴叹,再也约束不了壮志凌云的李渊。

很快,裴寂、刘文静等人为李渊上尊号‘大将军’,曾经的留守府更名为‘大将军府’。封李建成左领军大都督,统率左三军;封李世民右领军大都督,统率右三军;封李元吉为姑臧公,镇北将军,太原太守。命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刘文静为军司马,房玄龄为记室,舅舅高士廉为户曹,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为统军,罗艺为左领军府长史,柴绍为右领军府长史。

还有李靖、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武士彟等文武将吏也各有任命。可谓群星熠熠,瞬间照亮了这茫茫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