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我的长孙皇后
27323600000585

第585章 李雪主薨(1)

很显然,我的一番话令那些方才谈论的文臣武将很是愤怒,我的话似乎打倒了他们一大帮子人。反正这就是王晊的个性,谁叫王晊不合群来着。

“率更丞大人是如何教导你的,由得你来指指点点?”

“无知小儿,你懂个什么?如果不从过去的错误中总结经验,又如何立足于现在把握将来?”

眼见着一众人对我指指点点,久不出声的魏征挥了挥手中拂尘,“某倒觉得,王晊言之有理。”

魏征,如今在东宫虽然只得一个‘洗马’的官职,但他的才谋却为大家公认。再加上李建成相当看中他,所以这东宫中的人很是尊敬他。听了魏征的话,一时间,指责我的人纷纷闭了嘴。

再度挥了挥拂尘,魏征缓步走到我身边,向着李建成方向作揖,说道:“如今有个机会,一个老天赐于太子殿下可以和秦王的‘功盖天下,中外归心’相提并论的机会。”

“魏老但讲无妨。”

“某要说句不中听但却很是实际的话。”言及此,魏征看着李建成一字一顿道:“殿下没有大功可以镇服天下,之所以为太子不过是因了嫡长子的原因。”

呵呵,也只有魏征这个刺儿头敢在李建成面前说这样的话。

并没有被魏征给激怒,李建成点头轻声说道:“是啊,论功劳……孤比不过秦王。之所以如今忝居太子之位,不过是年长的原因罢了。”

见李建成并未动怒而是虚心接受,魏征道赞许点头,说道:“现在有个机会,一个让太子殿下镇服天下的机会。”

“哦”了一声,李建成期待的看着魏征。

“自上番洺水之战后,刘黑闼的主力军基本被秦王消灭殆尽,剩下的主力只有200人。如今他号称有1万余众,其实不足万人,而且这些人都是上番洺水之战时侥幸逃亡的将士,他们再聚刘黑闼手下不过是为了讨得一口饭吃。”

也是,因了上番的洺水之战,如今河北、山东等地物质奇缺,粮食更是匮乏。为了活命,这些败军之将士不得不投到曾经抛弃了他们的主帅麾下苟且偷生。

“所以,对于这样一群各打着主意的军队而言,若逢真正的大军进逼,势必如摧枯拉朽。”言及此,魏征行大礼参拜,继续说道:“某建议太子殿下应当好生的把握这个机会,亲自去攻打刘黑闼以获得功劳名望,有此军功,则太子之位不可动摇。”

一语惊醒梦中人,议事厅中的一众文臣武将不再似方才怨天尤人,皆是恍然大悟之神,然后纷纷说着些‘还是魏老厉害,我等佩服’的话。

“同时,燕赵多猛士,太子殿下应该趁此战机结交山东豪杰。”

“既然那些‘汉东军’各怀心思,那太子殿下此番出战应该以‘收拢人心’为主,以‘打击刘黑闼’为次,如此一来,我等一样也能够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错,许那些‘汉东军’以粮食、衣物,一样可以让那些‘汉东军’听我们的话。”

“汉东军若反了水,刘黑闼只剩下一个颉利相助……也不值得可惧了。”

被议事厅中的豪情壮志所染,直待议事厅安静下来,所有的人看着他,李建成这才长身而立,朗声说道:“好,魏老,你这便替孤写一道要亲自出战的秦折,孤誓言:不破刘黑闼,誓不还长安。”

李建成主动请缨征战刘黑闼之事震惊朝野。

太子出征事关国运。

李渊,当机立断,同意了李建成的请求,同时他还颁发了一道任命李建成为“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的诏书,并诏“河南、河北诸州并受建成处分,得以便宜从事”。

也就是说在这场战争中,李建成不但有临事专断之权,整个潼关以东的军事力量更是全部受李建成节制。

一个不足万人的反动势力却派出这么庞大的李唐中坚力量去镇压,这般大的动作足以证明李渊对这场战争的‘必胜’期望远远大过李建成,很显然,李渊也希望李建成借此机会夺得功勋和威望以巩固储君之位。

不出一月,前线便传来李建成的好消息。

原来,李建成自出兵河北后,他采纳魏征等人的建议,以‘收拢人心’为主、‘打击刘黑闼’为次的战略方针,对于来投诚的‘汉东军’皆许以衣物、粮食、银两且无罪遣回家乡。大唐太子的贤德之心立马使‘汉东军’中的许多将士不再愿与李建成为敌,而是战争未开打便节节败退。

很快,李建成兵锋所指,直指洺州。

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刘黑闼准备在‘昌乐’和李建成决一死战,奈何他的部众一见李建成便纷纷投诚,光杆司令刘黑闼只好不战而逃。

好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唐上至朝堂下至民间皆为李建成喝彩纷纷,李建成原来那些隐藏在秦王李世民背后的功勋亦被人一点点的挖掘出来,诸如开国之初的‘九天灭了西河郡’、‘大破霍邑灭宋老生’之事越传越神,国人更将李建成‘少时老成,稳重如玉、逸群之才、温文尔雅’的贤名一一挖掘出来,从而引发出‘创业难、守业更难’的经典之句,更道出‘李建成不愧李唐的守国之君’的话。

一时间,风头极盛的秦王风采尽被太子殿下覆盖。

只是,老天也许真的爱和李建成开玩笑。

形式一片大好的李建成、本被一众人捧到天上去了的李建成、贤名和威名一波高过一波的李建成,因了一件事差点又被李渊打到无底的深渊。

━━平阳公主李雪主薨!

雪主一直驻守在娘子关,在帮助李建成、李元吉抵抗刘黑闼、颉利联军的时候受伤,虽送回长安日夜急救,但因了伤势严重终是香消玉殒。

在终于接受自己最爱的嫡女去世后,停灵49天,武德六年(623年)的二月,李渊命以军礼安葬雪主于皇陵。谥平阳公主为‘昭’,即‘平阳昭公主’。

因我的上司一直重病在卧,作为他比较得力的助手,我被安排代表着东宫主持着雪主丧事的一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