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我的长孙皇后
27323600000596

第596章 仁智宫进见(2)

不但没有受上一次幽州铁骑私入长安的影响,此番李建成更能监国处理朝政,太子派系大快人心,越发的加紧了谋权的步伐。

东宫。

魏征、常何等一众幕僚正不安的等着消息,李建成的脸色也相当的紧张,只手托着下颌歪坐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的看着议事厅的大门处。

冒天下之大不韪,趁着李渊御驾方出长安城之机,李建成利用监国身份命东宫的人押着几十车盔甲、兵器送往幽州。

一旦这批物资运到了幽州,李建成在长安不但和幽州形成很好的犄角之势,而且幽州都督杨文干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宫仁寿宫,迫李渊禅位。

只要李渊退位,则太子大势已成。

明知这中间存在着许多的变数,明知‘禅位’只存一线希望,但李建成和他的一众幕僚们都觉得:富贵险中求,时不我待。

李建成自以为这次私运兵器、盔甲之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可他没有想到的是负责押运这几十车物资的人是我的天闲星和地勇星。

按照我的吩咐,他们二人肯定不会将这批物资运往幽州。因为我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如今李建成的大手笔正是一个机会。终于被我等到了,我要利用这个机会搏一搏。

如果时间估算没有错的话,杨文干的回信今天应该就要到了。

“都这个时辰了,还没有消息传来,会不会又被秦王知道拦截了?又到陛下面前参了我们一本?”

“你怎么总是将事情往坏的方向想呢?”

“能不往坏的方面想吗?想上一次太子殿下调幽州铁骑一事连魏老都不知道,他秦王怎么就知道了呢?居然还栽赃于无形。假裴老、魏老之名参太子殿下。秦王他这个离间计使得还真妙,差点让我们内部自相残杀起来。想起前番这件事,心还有余悸啊。”

“可不,更可怕的是秦王的杀人于无形,上一次,季老他们五人的死还没影呢……”

我不动声色的看着一众人即义愤填膺又忐忑不安的脸。呵呵,这些***啊,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了,其实告发李建成的人真不是李世民。只是习惯性的,他们将所有对东宫不利的事都推到了李世民的头上。

因了幕僚们的议论,李建成脸上忽明忽暗,但紧崩的身子仍旧说明了他此时的紧张和不安。

“殿下,太子殿下,不好了……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随着断断续续的仓促之声,随着急乱不稳的脚步声传来,一个侍卫衣冠不整、踉跄着跑进议事厅,来不及行礼便因了仓促而摔倒在了地砖上。

大吃一惊,李建成大跨几步来到那侍卫面前,一把抓起那侍卫,接着,他的声音透出骇厉,“是你,杨都督的信呢?尔朗将、桥校尉呢?”

原来这个侍卫是和尔朱焕、桥公山一起押运辎重前往幽州的人。

来不及喝水,侍卫干吞了几口口水,哑声说道:“辎重并没有送到幽州。”

“什么?那辎重呢,到了哪里?”

听着李建成的连番迫问,看着李建成怒瞪的双眸,侍卫颤抖的、略带悲怆的回答:“尔朗将、桥校尉中途将这些辎重运往了仁智宫。”

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李建成紧拎着侍卫的衣领,高声喝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殿下,尔郎将和桥校尉这两个天杀的,不但没有将辎重运往幽州,更是将这批辎重直接运往了仁智宫。卑职是千难万难的寻了个机会跑回来给殿下报信,要殿下快些做好准备啊。”

这次确信自己没有听错,李建成颓废的松了手,倒在了太师椅中。

“怎么办?”

“怎么会这样?”

“完了,完了,全完了……”

议事厅中,一众幕僚瘫的瘫、软的软,有的甚至因了这个消息跪倒于地老泪纵横。

此时,就算李建成夺下长安然后配合着幽州的杨文干共同发兵去仁智宫逼宫,但早得消息的李渊这个时候定然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李建成、杨文干去了便是自投罗网。

此时起兵:定然会败在兵权在握的李渊手中。

此时不起兵:谋逆之罪的断定之日便是众人上断头台的日子。

一时间,死气沉沉的气息笼罩着东宫。

“既然左右是个死,事不宜迟,占据京城,发兵起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不,此时起兵不是时候,在明知陛下已然做好准备的情形下我们起兵只会一败涂地,那样一来一线生机也没有。微臣认为殿下应该自主免去太子车驾章服,屏除随从人员,独自上山到陛下那里去承认罪责。陛下对殿下素来仁厚,看在殿下这些年既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说不定陛下会网开一面。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随着太子舍人徐师谟和詹事主簿赵弘智二人的争论,东宫中的一众人从先前的束手待毙变得据理以争,认为‘该立即起兵’的和认为‘应该请罪看看情形’的人各持已见,两派人数不相上下。

茫然的看着一众争论的幕僚,李建成的目光最后定在我的身上,“王晊,你分析看看,尔郎将和桥校尉为什么要去仁智宫?”

闻言,议事厅一时静极。

因为他们是得了我的吩咐。心中腹诽着,我作揖回道:“定是揭发太子殿下私运辎重前往幽州一事。”

“他们为什么要揭发孤?这些年来,孤待他们不薄。”

“或许,他们是细作也说不定。”

“细作?”微蹩着眉,李建成缓缓起身,行至我面前站定,“谁的细作?”

“微臣虽不才,但在东宫掌刑罚这么些年,多少也有了些经验。依照刑罚学推论,太子殿下如果出事对谁最为有利,那么尔郎将、桥校尉便是谁的细作。”

我的话方方落地,议事厅中异口同声响起‘秦王’之声。

呵呵,李建成如果出事,李世民是不二的太子人选,不是他还会是谁?

虽然有种对李世民栽赃陷害的感觉,但我这么做也是有苦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