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我的长孙皇后
27323600000062

第62章 日记(2)

御鹰又上前一步,在我的脚边闻嗅,我只得死命的抓着父亲的手。

只听一阵‘哈哈’的大笑声传入我的耳中,“观音婢,不怕……你看,御鹰喜欢你呢。它都伸手出来了。”

那名唤御鹰的雪狼果然将爪子伸到了我的面前。我看了眼父亲,他笑着点了点头。我小心翼翼的伸手握住了御鹰的爪子,然后听到它的口中发出‘呜呜’的叫声。

“观音婢,御鹰果然还记得你,它在和你打招呼呢。”

我似蚊虫般带着颤抖的语调说道:“御……鹰!”

紧接着,在颉利的指引下,我一一拜见了所有的人,父亲和突利可汗自是安排如何迎接杨广的事去了,而颉利则带着我去了往日我们去过的草原。

仍旧是成群的牛羊,仍旧是一望无际的旷野,仍旧可以清晰的看到溪流似飘带晶莹滚动在草原之间。

“观音婢,你还记不记得这里?就是在这里,你救了我的命,御鹰和御风也是在那个时候被我们发现的……”

听着他讲述着我再也清楚不过的往事,听着他讲述这分别的六年他都做了些什么……看着他一如往昔般明媚如镜的笑颜。我很庆幸,虽然他受了那么多的磨难,虽然他在这过去的六年中又经历了两次‘意外’,但随着他的长大,再加上有御风、御鹰的保护,他的安全相对幼时有了更大的保障。

“御鹰如果给我,你不就有危险了吗?”

“不怕,我不是还有御风吗?再说当初我们说好了,一人一只,你忘了我们是狼爸、狼妈吗?哦……瞧我,你那时候还小,哪记得这么多……看,这是你送我的玉佩……”

看着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的蕴藏绿牡丹的玉佩,咳咳……我能要回来不?

“哥哥!”

随着娇俏的声音,我侧目看去,是她━━阿史那兰诺伊。一个长我两岁的女孩,因了她微圆的脸蛋、甜美的笑容,是以在方才那一群人中,我对她的映像犹深。

可怜的安义嫁突利六年,虽得尽突利的宠爱却偏偏没有子嗣,是以她收养了出生既没有母亲的阿史那兰诺伊,权当个寄托。安义公主小小的年纪,已是当‘奶奶’的人了。

“哥哥,你偏心。自从观音婢来了,你就不要兰诺伊了。”

颉利急忙将玉佩重新揣回胸口,上前抓住兰诺伊的手,“兰诺伊,来。比比看,你和观音婢哪个高……呀,一般高呢,看来兰诺伊的肉吃少了。”

听着颉利打趣的声音,伴着这草原的秋风,兄妹二人的笑声传得极远极远……看着兰诺伊如花般的笑颜,我的唇角不自觉的上扬。在这危机四伏的突厥,颉利终究有一个玩伴!

至晚,父亲回到帐蓬,直是抱着我问了许多这一路上发生的事,我一一回明后,偏要看父亲的伤。父亲扭不过我,只好解了外袍。

那伤,偏心脏一分!

我心一震,父亲如今虽然能够捡回一条命,可以后……

“观音婢,怎么了?怎么又哭了?”

我仰起头,尽量将眼泪逼回眼眶,“观音婢是看到爹高兴才流眼泪。”

“还没流够?”

“爹,回去后,我们去岭南吧。”

“傻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爹是臣子就得忠于朝庭、听令于陛下。这才是为人之道、为臣之道。”

忠臣?古来忠臣有几个有好下场?我能说‘爹,大隋没有多少时候了。马上你的好朋友李渊将取而代之建立大唐帝国’的话么?

我不能说啊……

我只得将头靠在父亲的怀中,“爹,那你答应观音婢,这次回去后再也不当征战沙场的将军,可好?”

父亲揉着我的头发,半晌回了声‘好’。

闻言,我心顿时轻松起来,欢快的从爹的腿上蹦下,“爹,这帐中好香。”

“我担心陛下闻不得这里的味道,是以让突利可汗将这里所有的帐蓬薰了香。”

翌日清早,一个极好的秋日,日头已然从草原的尽头升起,普照着这片经过战火洗礼过的土地。

都斤山笙歌鼎沸、彩旗飞舞。突利携着大妃、安义公主、各部落首领恭敬的站在天坛之上,等候着杨广御驾光临。

陆陆续续前来目睹杨广风采的人自发的围在了天坛的四周,仅留下一条用红毯铺就的官道以供杨广行走。

至午时,细乐飘扬之音越来越近,杨广巡幸的队伍已然抵达。突利急忙携着大妃、安义公主以及那些部落首领迎到御驾前,按汉朝礼仪行最高的跪礼奏道:“先帝可汗怜臣,赐臣安义公主,种种无乏。臣兄弟嫉妒,共欲杀臣。臣当是时,走无所适,仰视唯天,俯视唯地,奉身委命,依归先帝。先帝怜臣且死,养而生之,以臣为大可汗,还抚突厥之民。至尊今御天下,还如先帝养生臣及突厥之民,种种无乏。臣荷戴圣恩,言不能尽。臣今非昔日突厥可汗,乃是至尊臣民,愿帅部落变改衣服,一如华夏。”

杨广缓缓的步下御驾,躬身扶起突利,扬声说道:“碛北未静,犹须征战,但存心恭顺,何必变服?”

一语落地,那些部落首领和旁观的突厥子民高兴的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之语。

一番歌舞自不必多言,喜庆、豪迈尽现。

杨广见突利考虑得极是周到,又见这突厥大地上的子民英雄本色,豪气顿生,顿时激起心中的豪情,他举杯洒向广际的天穹,朗声唱道:“萧萧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溪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缘崖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我虽不懂历史,但对诗词歌赋犹感兴趣。自小就接触过许多诗词,是以对杨广这首《饮马长城窟》并不陌生……而初次听闻杨广此诗的一众人亦是被杨广的豪情满怀所感染,纷纷称赞并上前献酒,杨广来而不拒、稍有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