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的分寸 做事的尺度
27335400000027

第27章 打造最强大的大脑,别让自己活得那么辛苦(3)

美国一位石油大亨在成功之前曾在阿肯色州种棉花,但以失败告终,后来他进入石油行业,逐渐发家致富,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富人之一。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他说:“成功有两个条件,第一,问自己到底要什么;第二,要有非成功不可的决心,然后朝这个目标努力。”简而言之,成功的秘诀就是先选择正确的方向和目标,然后再去努力。

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将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拥有怎样的“思维方式”,就注定了怎样的人生方向。从出生到死亡,每个人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的,但阅历和人生经历却是大相径庭:有些人一辈子庸庸碌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度过了一生;有些人跌宕起伏,有过高峰也有过低谷,尝过成功也遭受过失败,活得不可谓不精彩。

为什么大家同样为人,却会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呢?这就是“思维方式”的力量,有时候只要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向,人生就会发生180°的大转弯。

有这样一位喜欢书画的年轻人想拜某书画大师为师,为此,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去求见大师。大师看过了画,摇着头对他说:“意境还不错,就是没有画出瀑布的声音!”年轻人听到后羞愧地回去了,一年后这位年轻人再次求见,把一幅自认为更好的瀑布画捧给大师。大师又说:“依然没有声音。”

而后,又过了一年,年轻人再次把瀑布画给大师看,大师还是说了那句话,年轻人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斗胆请教说:“大师,晚辈愚钝,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请明示。”大师没有解释,只是提起笔在画上作起了画,只见他在瀑布的两边画了两个相对而立的人,其中一个人双手拢音大声喊,而另一个人则伸着耳朵仔细听。看到此画,年轻人终于恍然大悟。

案例中的那位年轻人,一直是用常规的思维去行事,纵然把瀑布拉得再高也无济于事,还是无法画出声音。而大师的思维就与众不同,他能打破常规,改变思维的角度,巧妙地利用对比,成为那神来之笔。思维角度的改变,会让事情发生180°的转变,所以说,我们在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如果也能改变一下思维,就极有可能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而且人生与心念一致,强烈的意念可以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如果你是描绘美好蓝图的人,那么你就能迎来美好的人生。如果你是思想比较消极的,那你的人生也将不如意。虽然意念并不一定马上就表现为结果,但是,如果用20年、30年或更长时间来看的话,这些人的一生就是在自己的意念中曾经描述过的。

改变思维是思想的革命,是创造,是更新,是在茫茫人海中定位你的人生。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许多问题,然而如何去思考,决定着处理的方法和结果。而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选择,我们如何去思考,也决定着人生的走势和发展。

凯特是一家金融理财公司的老总,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中,几乎所有的金融类企业全都闻风丧胆,为了避免亏损破产,纷纷回笼资金,缩小经营范围和营销区域,准备“储粮过冬”。

从整个金融理财市场来看,凯特所经营的公司只不过是一个再小不过的有限责任公司,不管是规模还是市场口碑,与很多同行们相比都不值得一提,但就是这样一家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小企业,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下子跨入了当地的行业龙头行列,为什么当其他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元气大伤之时,凯特的公司却实现了逆流而上的快速成长呢?

“如果你总是用危机的眼光看待事情,那么它就永远都是危机;但如果你能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很容易发现危机也可以变成机遇。”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凯特毫不吝啬地说出了自己的成功秘诀。不得不说,凯特把巴菲特所说的“在别人贪婪时谨慎,在别人谨慎时贪婪”的投资原则演绎得出神入化。

如果从反向思维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金融投资企业收缩阵地不正是大力扩张地盘的好时机吗?这时候大力扩张不仅能够避开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能迅速奠定自己的行业地位,赢得更好的市场口碑。尽管凯特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她最终选择了逆流而上,一边扛着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一面大力扩张业务。事实证明,换一个思维方式,结果就会完全不同,全力收缩阵地的行业龙头丢掉了领头羊地位,而凯特却凭借与众不同的“思维”成了行业新秀。

所以说,不管我们身处的环境有多么恶劣,都不要抱怨,更不要选择消极应对,而是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是不是太过于局限,是不是没有跳出传统观念。要知道,不管是谁做事都会遵循一个原则——选择快乐,逃避痛苦,试想一下,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朋友,您想了解一下有关能够帮您提升30%业绩的系统吗?”相信没有一个人会选择拒绝,因为没有人会拒绝能为自己带来财富的人。

可见只要改变思考的角度,我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也许会发现,原来人生也可以如此不同,原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一块金子,有的人说用它做一把锄头,有的人说用它铸一尊雕像,还有的人说用它来做许多支钢笔,那么到底做什么最好呢?这就需要我们去发散思维,一般常规的想法是肯定不能做锄头的,但是如果真有人做了这么一把金锄头会怎么样?这绝对是创举,一定产生一定的轰动效应。

要想成功,就永远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知识和信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大大拓展了人类的眼界,也使人所学的知识快速折旧。因此,如果不坚持学习,就很容易被社会淘汰。

《三字经》里面说:“人不学,不知义;少不学,老何为?”一个人不怕学习能力差,学得慢,就怕不学习。如果不去学习,就会落后于别人。而学得慢不要紧,只要坚持不断学习,你的思想和学识就会越来越丰富,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胜任你的工作,成就一番属于你的事业。

如今社会的知识有两大特点:一是信息量、知识量多,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二是信息、知识更新快,快得千变万化,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门知识和技术都是暂时性的,今天你学了一门技术,不久之后可能就会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因此,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才能与世界保持同步,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

齐磊和顾刚都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一同进入某软件公司。刚进公司时,由于顾刚专业知识学得好一些,他在工作中如鱼得水,获得不少展示才华的机会,接连在好几个项目中出彩,为此他感到非常得意。

一年多来,顾刚一直以为凭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没有人能竞争过他。因此,他总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平时上班一有空闲,他就偷偷玩游戏,与网友聊天,对于更深层次的软件开发技术,他没有丝毫涉猎,整天活在自己营造的轻松氛围中,至今仍是个普通的程序员。

而齐磊的表现截然不同,进入公司后,他深知自己在软件开发方面的专业知识有限,因此,他在工作之余,报了专业课程学习班,还积极向公司的同事请教专业问题,在熟悉掌握了软件开发技术之后,他没有自满得意,而是继续在大型软件的开发上下工夫。

另外,齐磊订阅了大量的专业报纸和杂志,通过阅读专业期刊,他能接触行业最先进的技术,然后再结合他所开发的软件,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就这样,他一直走在软件开发的前沿。3年后,他成为行业内很有名气的软件开发大师。

有人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保鲜期就如同夏天没有放入冰箱的肉类,很快就会变质。文凭的时效性越来越短,因此,如果在工作中你不坚持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就算你曾是公司的三朝元老,就算你拥有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的学历,你也无法胜任要求日益苛刻的工作,不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到那时,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很有可能将你扫地出门。所以说,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小吴曾经是一家IT公司的员工,他大学刚毕业就进入这家公司。在那里一待就是4年,他原以为自己是老员工,在公司会有晋升的空间,但没想到在第四年时,公司在一次业务调整中把他裁掉了。

小吴愤愤不平地找公司总裁理论,总裁说了一句让他如梦方醒的话:“你4年前学到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胜任我们现在的工作了。在这个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太快了,你那些知识已经过时了,你必须学会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术,这样你才会有前途。”

总裁的话让小吴意识到自己安于现状、满足于当前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而没有不断学习的意识。之后他找了一份新工作,并在工作之余积极充电,接触新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他说:“IT行业本身的知识就更新非常快,如果我不坚持学习,我还会被淘汰。”

中国有句古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坚持学习应该成为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更好地应对残酷的现实社会。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无止境的,是每个渴望成功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习惯。一个人要想不断进步,就不能有满足的心态。只要你有学习的意识,能够坚持不断学习,即使一开始你一无所有,你也能通过学习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不断学习是一种习惯,是成功者必备的特质。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提醒人们:“这个时代和前一个时代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以前工作的开始是学习的结束,当下的社会则是工作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说:“如果离开学校后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一定会被淘汰!因为,未来的东西他全都不会。”所以,与其奢望有一个“铁饭碗”,不如保持学习的精神,获得一门先进的“种植粮食”的技术,这样你才有一辈子吃不完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