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幻梦编(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27363100000014

第14章 山鬼

夜降临的时候我便降临,日到来的时候我便离去。

活在这幽暗的山野中,活在无始无终的岁月里,等待什么,等来什么,我说给你听?

——题解

我走在傍晚时分的山路上,这样的路途我已经走了很久。一天的晚霞下,鸟儿扇动翅膀安然归巢,让人十分羡慕。我试着舞动双手,到底飞不起来,颇觉无可奈何。随着天黑下来,我开始后悔没有听山脚那位老人的劝告。

“过路人啊,如果你执意要翻过这座山,至少也要等到明天。”

按照他的说法,山上是没有人的,倒是可能有鬼。我因为疑心他想骗我留宿收我的房饭钱,所以只向他讨了碗水喝就上路了。那时太阳才偏西,我循着大路往上爬,路越行越窄,走到后来已经完全置身于杂草荆棘中,只能勉强分开前方的阻碍缓慢地前行。

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我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等月亮升起,夜风吹过山野,草木振动,此起彼伏,萧然欢然,盖过了心中的怅惘。与草木同俯仰,气沉丹田,悠然长啸,直到气竭,复又提气、长啸,终于感觉到了饥饿。翻出包里的馒头和水,草草吃了顿晚餐,躺在石头上计划接下来的路怎么走。这一天我已经走了大约三十里路,非常困乏,我觉得自己应该打个盹,便试着闭上了眼睛。像往常一样,我很快就睡着了。有许多次,我被风打吹醒,被雨打醒,当然也会被野物的跳窜声惊醒,被噩梦吓醒。醒来看见自己身处从未见过的风景,便会鼓励自己继续前行。这次却是被歌声叫醒的: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睁开眼睛,明月当空,能清晰见出吴刚伐桂之相,不由心情大畅。循声瞧去,距我数十步远的另一块大石头上,一个姣好的身影正坐在那里仰望明月,低声清唱: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我不忍打断,一直等她唱完这支歌。最后几句是: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我以前在书斋里读到屈子这首《山鬼》,只感觉作者仿佛在纾解自己无尽的哀愁,不由潸然泪下。岂料在这明月之夜,无名山中,却有人这般淡淡地唱起这支歌,仿佛已经将那悲伤在时光之流里清洗了千遍,只留下一点点的遗憾,一点点的不安。

我故意轻轻咳嗽一声,等到她转过身来,才鞠躬致意,道:“姑娘请了,在下偶然路过,不意聆听姑娘天籁之音,幸何如之。”

“想不到还有过路人。这山都睡着了,我不过是闲坐无聊,唱唱歌打发时间罢了。”

“姑娘过谦,以姑娘的歌喉,怕是屈子复生,也要击节赞叹了。”

她见我提到屈原,顷刻飘到我站立的石头上,风吹她的黑发丝丝飘动,月照她的脸愈加白皙,眼睛却是有神的。“你听得懂我在唱什么?”

“歌者歌之,听者听之,只怕我听的并非姑娘唱的吧。”

她坐下来,我也坐下,相距一步之遥。风从她那边吹过来,我闻不到任何气息,想是她身上的鬼气都已经让这山间的生气消融了。我打开行囊,取出里面的《楚辞》,翻开《山鬼》一篇,递给她看。

“屈原天才纵放,后无来者,他的诗歌,我恰恰最爱这篇。”

她摩挲着那些文字,那是兰溪书社精良的柳楷印刷字体。“是么,赵公子啊,跟你一样,最喜欢这篇。那年我们奔逃至此,大队人马很难快速翻过这座山,便只好在这里驻扎下来。追兵见我们占据了有利的地势,想要放火烧山,偏是那些日子接连下雨,他们又攻不上来,只能聚集在山下看着我们的将士慢慢将辎重搬过山去,那些辎重将这山压出一条路来,我们这些女眷也能便利通行了。”

我大概推测了一下,本朝多年不曾打仗,怕这女鬼至少是一百年前乱世时代的人了。她暂时也不说话,我也就不好多问什么。月见西斜,但依然明亮。我端详这女鬼装束很像我在一些前朝画册上看到的侍女那般,更加印证了自己的判断。两人都不说话,似有些冷场,但我也不说什么。

良久,她终于从回忆中回过神来,问我:“客人从何处来?”

“每年天气较好的季节,我会拜别父母,四处游历。家乡嘛,在印县。”

“可是宁夷郡的印县?”。

“正是。”

“这么说来,我们可是老乡了。”

“是不是哟。”我故意用家乡口音试探。

“当然是噻。”她也用印县话回答我。

这可真是奇了,我历次游荡,很少看见家乡人,更别说很久以前的家乡人,想不到口音变化倒也不是很大。

兴许是乡音触动了情思,她终于讲起自己的故事来。

“我本是印县合安镇人,小时候父母实在养不活了,便插了一个草标在集市出卖,印县城的富户李家买了我去,打扮一番,又教以琴棋书画,连同其它几个遭遇相似的姐妹一起,送到了宁夷郡衙门,长官却也并不留我们,又转手送给了赵公子。那时候天下大乱,宁夷郡归属一个小国东黔国辖制,赵公子便是东黔国的一位王爷。”

“我们寄居王府,无非就是做些陪宴侍寝的活计,那时在民间吃口饱饭都难,王府的日子可说是醉生梦死、纸醉金迷,也可说锦衣玉食、无忧无虑,顾不了那许多乐极生悲,祸福相依。东黔国被敌国攻破,赵公子带着我们逃命,一路上不少姐妹们都偷偷离去,却也有一些人傻傻跟着,求一个生死相随。”

“在这座山里逗留的时候,我们再读《楚辞》,才发现以前在王府中只读出痴男怨女、游仙驾云,却不懂屈子的沉痛。赵公子痛悔自己当初大权在握,却不能励精图治,以致国事如此。路通了,他想要抛掉过去的衰颓习气,重新振作,于是抛下了好些他宠爱的侍女。我就是其中一个。”

“这个,怕是不好吧。”

“唉,我们本是他的附庸,又没有男人们跋山涉水的力气,只能接受这可笑的命运。他抛弃我们,也有重新凝聚涣散军心的意思。我们惧怕追兵,便用各种方式自尽了。我的尸骨就被好心人草草掩埋在刚才我立身的那块大石头下,以前本来只是一块石板压着,八十年前的一次泥石流带来了那块巨石。”

“如此说来,这山中岂非有很多孤魂野鬼?”

“此地过于荒僻,甚少人家,埋葬的人本来不多。再说,只要亲人设灵招魂,他们总会去往极乐或重新投胎。只有我,从来没有人召唤过我。我在夜里出来,见到我的人早都吓跑了,也没有人帮过我。”

我心想:“难道她是在暗示我要帮她不成,我不是她的亲人,又不懂什么招魂之术,恐怕爱莫能助。”

她仿佛看出了我的疑虑,淡然道:“在这里住着,已然不知道过了多久,时间对我来说毫无意义,只有一个接一个的夜。上一次与人谈天,你身后那棵树才及腰而已。”

我看着身后那棵大树,少说也长了五十年,“姑娘啊,你可知你这样活着比我可长得太多也看得太多呢。如果有轮回的话,我每一次轮回都只能过一种生活,前后完全连不起来的。话虽如此,如果我回到故乡,是否可以为你设置灵位,召你回去?你是否愿意遗忘一切,重新开始?”

“一切?我的记忆不过是生前那琐碎的日子和这漫山遍野草木的荣枯盛衰罢了,您倒是说说看,我该不该遗忘?”

天快要亮了,我是不会再在这里逗留,肯定要翻过这座山,天亮我应该不会再见到她了。她呢,仿佛因为很久没有认真地回忆,所以陷入了更深的回忆中去,看不到天光即将降临。当东山上现出第一缕白光,她便消失了,我知道她只是回到墓穴中沉睡,就拾起地上的《楚辞》,合上书页,放在行囊最深的地方压紧,往山顶爬去。

游历归来,父母的双鬓仿佛又平添了一些白发,我疑心自己不孝,决定静下心来跟父亲学做生意,为此很是忙了一阵,都没有时间读书写字。当我把生意上的事情差不多理顺,终于再次把书房打扫出来,在明窗之前,净几之上,打开了那本曾陪伴我历经许多风尘的《楚辞》。首先我想要温习的是《山鬼》,翻开书页,却见一道青烟飘到房屋阴暗的角落,她的声音便传了过来:“终于回来了,这里到处是我家乡的气味。”

2014年8月19日 归云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