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收银夜的遐想(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27371800000001

第1章

我晚上会跑去超市当收银员,纯粹是一时冲动的关系。

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大概是十二月中旬时候的事情,南方虽然没有下雪,但还是很冷。

从公司辞职后我已经在家里宅了近一个月,虽然一开始也想像别人一样独自出门旅行一番,但自己一向缺少活力,是那种一旦进了家门,换上不知穿了几年的破旧却舒适的T恤和大裤衩之后,就算是九个朋友一起来,也无法把我从家里拉出去,旅行一事于是在我脑海里一拖再拖也不见成行,每天不是吃饭睡觉就是书本和动漫,除了下楼收快递基本都是不出门的,让一个原本就拥有一颗纯正宅心的人有机会待在家里,本来就很容易发生这种事情。

我的父母在我看来也是相当奇怪的人,本来就对突然辞职的女儿相当的不满,然后又无所事事的在家里待了近一个月这让他们更加生气,似乎除了工作赚钱、谈恋爱、外出交际这三样能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女儿还算是个正常人之外,我做什么都会让他们觉得非人类一样,而不幸的是那三样我只能做到第一样,但现在也没有了。与父母之间本来可以交流的话就很少,现在越少了,有时候我们一整天都不说话。有趣的是我还是能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出他们偶尔的想法,比如当我在看侦探小说时,母亲那眼神会说,你以为看一堆侦探小说就会变成名侦探吗?我也没想变成名侦探啊,不过有时也会妄想自己能稍微变得聪明点,至少在小区里丢了那么多次单车,我很想运用推理技巧把凶手抓到!还有当我在看文学类的书时,父亲的眼神更是无情,你看得懂?你以为总看这种书就可以成为作家了吗?我可从来没说过或者表露过想当个作家啊,不是一直老老实实地打着工嘛,人总需要一点爱好才活得下去不是吗?可如果是看动漫的话,不用说了,他们俩的眼神是一致的,低能!我可真是欲哭无泪……但是,既然对我有那么多不满,当面说出来就好了,我不是那种受不了打击的人,相反是从小在被打击中长大的,可是父母不满的话就像过去一样,最后我都是从亲戚们的二次说教那里听来的,然后内容都是围绕着千篇一律的主题:工作、恋爱、交际,最后还有一项,成家。

接到超市打来的电话时,我吓了一跳,明明简历不过刚发了还没半个小时。我没时间犹豫和思考,只能马上赶过去。我在服务区重新填了简历之后,在休息处坐了一小会,人事部的文员就过来了,她一确定是我之后,用了五秒的时间快速掠过我的简历,然后又仅用了两分钟跟我介绍了工作内容和工资,她的语速快得我根本没怎么听明白,而且一开始我想做的是卖场的营业员,但她说卖场的员工常常必须搬重物,看我是不行的,还是做收银员吧。因为我只想做到过年结束,于是她又提议做那种按月算工资的,但是时间不能自由安排,不过每天不会超过八小时,我一说想考虑一下,她又开始了超快的语速,听得我头晕,最后还是签了合同,她似乎很开心,还带我见了前端的领班,跟她说我会是个好员工。

带着工作服回了家后,我才认真地看了合同内容,越想越觉得按月算的工资的时薪真是少得可怜,居然连五块钱都不到!而学生工的时薪是六块五。又想起了文员的笑脸,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被坑了,马上拿起电话告诉对方自己临时有事无法自由安排时间,要改回一天四小时的成人时薪,文员的语气一下子变得很差,就好像到手的肥肉飞了一样,隔天我去重新填写资料和改合同时,她的态度也是奇差,爱答不理的,我想又不是你发工资给我的,有必要这样吗?

当天晚上就开始培训了,和我一起接受培训的还有另外一人,现在虽然依稀还记得她的模样,但名字已经忘记了,毕竟她做没半个月就走了,只记得她一脸雀斑,皮肤有点黝黑,三十岁以上,是个很开朗的人,常常跟我讲她家里的事情,暂且就称呼她为雀姐吧。

父母知道我去做了收银员后都很吃惊,毕竟收钱是一项很严谨的事情,不容许有半点出错,而我就是那种总是出错的人,这样的人去当收银员,那岂不是赚的钱都不够赔吗?这是老妈的担忧,她很干脆地说,反正工资也没多少,赶紧找份正经的工作才是。老爸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却一脸的认为我做不了几天的。我们家除了母亲大人,几乎都对钱的真假感到无力,就拿老爸来说,他自己就我知道的,加起来已经收过好几百块的假币了,面额最大的是一百,还记得老妈用蔑视的口气说过,笨蛋都看得出是假的!在她看来假钱是假得很离谱的存在。

临近过年的超市真是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有时候二十几个收银员都不够用,每个收银台几乎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收银员们看上去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从扫描商品、打包到收钱,速度快得让人觉得站在你眼前真的就是机器人。看到这样的情况,我的心里已经在打退堂鼓了,我这种慢吞吞的家伙真的行吗?

培训我和雀姐的有好几人,都是前端的领班,因为实在很忙,所以每次讲没几分钟就会叫我们自己练习。第一天基本上就是教我们怎么扫描商品,键盘怎么操作,还讲了除了现金以外的各种支付方式,这个好复杂,所以认真地做了笔记,现在想来所有去培训过的人里也就只有我记过笔记,我的大脑果然比一般人还要笨,还有微笑和礼貌用语,我觉得这个也很难,我平时是不怎么笑和说话的。第二天教的东西就比较多了,像如何区分信用卡、储蓄卡和具体操作;现金、现金劵、折扣劵、立减劵、退货单、手机积分、手机钱包、手机打折……又该怎么操作;然后还有区分真假币,这个他们没有怎么讲,直接拿了些假钱给我和雀姐看。这一天来回有四个领班来教过,每讲过一项他们就在培训要求的条目上面打个勾,以表示他们已经教过了,每个领班都很严肃,但其中一个叫蓝坤的男领班已经不止如此了,与其说他在教我们,不如说一直横着一张脸用骂人一样的语气在口沫横飞着,而且每次都会在话尾加上一句“听懂了没”!我和雀姐都好讨厌他。第三天是重复前两天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练习,所以雀姐总是一边和我拉家常,她说自己一直觉得收银员很厉害,所以想来试试看,也许以后会开一家小超市,那么在这里学到的就可以用得上了。

三天的培训期结束后,叫晓令的领班给我们做了考核,其实我和雀姐都还是很生疏,有些内容如果不看笔记的话我就想不起来,如今看来,考核其实也就只是个总结,就算考核不过关还是会让我们上机的。结束考核后,晓令笑着说,开始或许会觉得不习惯,但慢慢就会好的。真是很熟悉的一句话,上学时、工作后,这句话我已经听了无数遍,对这句话,我带着深深的厌恶感。

本来应该是我和雀姐分开上机,但是根本连一个来带我们的人手都分不出来,我想只要按照培训内容来做就好了,应该不难的,于是提议我和雀姐俩人上同一台机,互相轮流操作。晓令很爽快的就同意了,要我们不懂的地方就亮红灯,这一晚果然亮了很多次,每次如果来的是蓝坤,根本就只会劈头盖脸的骂我们,培训的时候耳朵都在哪里了!

第一次上机不自觉地感到紧张,不管是雀姐还是我,我们的动作都非常的缓慢、生疏,明明都已经会了的操作总是会突然忘记,收到钱也得看个半天才忐忑不安的放进钱柜里,找钱时电脑屏幕上明明已经显示该找多少了,还是会犹豫一阵,甚至在输入金额时在小数点的地方输错位置,以至于得笔算下要找多少给顾客。现金的结算还比较好,信用卡很多顾客根本都没有在背面签名,要说服他们先把名字签了也很费时间,大多客人根本不愿意签名,特别是那些不用密码就可以刷卡的客人,每次他们不肯签名我们就亮红灯,最后免不了被顾客臭骂,有的人直接不要已经选好的商品,愤然离去,而还在排队的顾客也会在后面责骂我们,总是这样子,一人起哄所有人都会跟着,不分青红皂白,不分是不是与自己有关。

最倒霉的一次是被顾客狂吼,叫你们经理来!

但那根本不算什么大事,那个狂躁的客人买的商品里有一个插电的暖手袋,由于包装盒外面没有条形码,雀姐只能把外盒拆开,但拆开之后根本找不到,还没等我们找领班来问,那个顾客就咆哮了,结果在后面排队的人都转到其它机台,有人还嘟囔着,这两个收银员不行。我的整张脸都像火烧一样发烫。

你们到底是怎么培训的,还没培训好怎么就可以让你们出来收钱?叫你们经理出来!这位客人的声音越来越大,我简直吓呆了,雀姐转过来看着我,小声地说,他是不是疯了?

这时候隔壁的一个老收银员连忙跑过来帮我们看那个找不到条码的保温袋,意外的是她找到了,于是她帮我们把这一单给结了,她一边向顾客赔礼,一边面无表情的收钱结账。帮我们收完这单后,她黑着一张脸回去自己的机台工作。而那位客人直到走出大门,声音还是很大的抱怨着。

在我们一起轮流上机的三天里,这样的客人出现了很多次,不过也有少数的客人会对我们说,没事,慢慢来就好。听到这样的话,总会感到一丝安慰。

除了被一些脾气很差的顾客大骂之外,另外一个对我们骂得很夸张的是蓝坤,他也是一个脾气特别焦急、容易火爆的人物,不过我们也自我检讨过,被骂的原因是输错付款方式,像刷卡的我们给输成现金,结果顾客的商品就必须先去退货,退完再重新算,这是比较麻烦的,遇到脾气好的客人的话,就只要被蓝坤骂就好,否则就是耳朵两边都挨骂了。还有礼劵、现金劵、手机积分之类的输错付款方式,也一样挺麻烦的。蓝坤骂人,绝对不会看你的面前是否有没有客人之类的,他无情的大嗓门骂走了许多来当收银员的孩子,包括后来的雀姐。

结束了共同上机后,我们就各自独立了,这三天可真是漫长,我几乎每天都在打退堂鼓,除了每晚都站得腰酸背痛,很不习惯站着工作之外,实在令我倍感意外的是千奇百怪的客人都有,就像走进了异世界,而事实上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令人觉得厌烦的事情很多,像询问了“您好,请问有没有会员卡”后,很多客人会回你,会员卡又没打折有什么用,根本就是垃圾,我有时会耐心的回答“但是可以积分”,心想不用钱就可以办的卡哪有那么多好处,当告知对方“一千分可以换五块钱”的时候,人家更是不屑地冷哼,可是找钱时没有一毛给对方,又可能找你吵架,归根结底这五块钱还是钱吧,当然我也觉得超市很小气;还有问了“您好,需要袋子吗”之后,有的客人会因为袋子需要两毛钱或者三毛钱而找你用吵架的口气来理论,这其中不乏看上去很有钱的人;“不好意思,麻烦您在信用卡上把名字签了”这个最烦了,你的卡自然得签名,为什么不能把名字签上?就因为怕丢了会被拿去用?这实在是很幼稚的想法。

做了一个多星期之后我渐渐习惯了站着,大概这是在超市里我到现在唯一习惯的事情。收银员果然是一份很容易就觉得枯燥的工作,特别是在大型的超市里,不但忙碌,要应付的奇怪客人也多,以前我常常觉得收银员态度差,现在稍微有点同情之心了,感同身受的事情还是需要融入其中才能做到。不过,这也不能成为态度不好的理由,毕竟只要调整好心态,还是能尽量做好的,不需要为奇怪的人让自己也变得奇怪。

当我犯错的次数慢慢减少之后,雀姐辞职了,虽然那天我也听见蓝坤骂人的声音,但是因为客人太多,我没注意到原来那么过分的话是在说雀姐。

也许怕我也受影响,晓令还特意来跟我说,蓝坤只是脾气差了点而已,其实内心没有那么过分的。我根本不在乎,我和雀姐不算聊得来,多数时候都是她在讲话,我听不懂也会附和一声,这是我工作以来的处事方式,努力的保持对谁都好,但却早已划好了距离,不让对方越过一步,我不擅长说不喜欢说的话,几句可能还可以应付,但超出了就根本不行,所幸大家对这样的我也不会有多感兴趣,不用担心被追根究底,大概这是在这里工作后感受到的唯一好处。

雀姐最后离开的晚上,叮嘱我要常联系,我笑着答应了。这种场景并不陌生,都是曾经工作上的同事离开时或者我离开时会说的话,每次我的回答都是一样。我心里清楚,大家能做到的也就是最开始的一两个星期,工作时是竞争关系,难免勾心斗角,离开了如果反而成了朋友不是很奇怪吗?反正我是做不到的,我想对方也不过是想留有余地,想着哪天可能会用得上,这种关系根本不需要。我和雀姐其实没有什么竞争关系,但依旧不是那种会成为朋友的人,就像很快连名字也想不起来了一样,她对我大概也是如此。

慢慢就会好,指的是人生还是只是一时的事件?不管是往大了讲还是往小的说,人如果自己不改变,是不可能慢慢就好的,不论是喜欢的还是讨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