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收银夜的遐想(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27371800000008

第8章

一直听说要把门口的防损员撤掉,因为他们好像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该丢的东西还是常常丢,可是这样一来,收银不是还得当保安用了吗?基于这点,我真不希望这条政策实行。虽然一直听到这样的话,可是门口的防损员还是依旧在,我不喜欢他们,有时候一些人总会耍些花招,明明没有从你的前面过去,但由于其中一人在你那里结账,那么那被偷的东西就得算在你头上,这些防损员会把这算成是收银员的漏扫,反正也不会有人帮你查闭路查原因,百口莫辩,老老实实的把名字签了吧,这样防损们的业绩上就又多了个点了。

听说超市一年中被偷走和损坏的商品非常多,后者我比较深有体会,因为被随处遗弃的“孤儿”真的很多。有许多容易损坏的商品顾客拿了之后又可能觉得不想要了,他们不会把原物放回原处,而是随处乱扔。那些生鲜商品和称斤商品是最容易损坏的,还有洗衣液之类的,人们习惯买之前拧开盖子闻一下,如果闻完后没有拧紧的话,碰倒了自然会流出来,可是人们常常在结算时才发现,通常他们已经不愿意购买了。

前几年电视上常常播放孕妇带小孩偷奶粉的事情,很多人都会指责那些孕妇,很少人会说超市监管不力。前阵子,超市搞了一次防损演习,两个防损员假装成顾客,然后背了价值千元的商品在背包里,一个从入口出去,但是没有被轮值的收银员拦下,另一个从收银台经过然后出去。于是在开会的时候领班们的脸色都很差,蓝坤说,只要是顾客背着包你都要打开检查。但这真是强人所难,而且涉及隐私,别人的包你有什么权利可以打开去看?就连一句“请问这包是你的吗”的话都觉得难为情,难道只要是背着包的顾客你都要把他们当成小偷吗?反正我是怎么也做不到的,其他人也一样。再说那位在入口当值的收银员吧,她其实也很无辜,入口只有她一个人,每个顾客进来的,如果带着包或者其它东西她就得劝说顾客自己去寄包柜寄放,或者她用寄包袋装起来再用防盗扣扣紧由顾客自带,普通人流量的时候都会忙不过来,总会漏掉几个。

虽然内部经常搞防损演习,但实在是一点改进都没有,损耗和被偷的东西也不见得变少,那么这个演习还有什么意义?搞得那么正式和严肃,其实不过就像是整人游戏一样,就看谁倒霉了。该改进的地方,有些是那么的明显,却从来没有被列入该做的名单里。有些是非常简单有效的,像一些提示类的告示。

例如在入口处放一块提示包包和外在携带的物品必须寄包的牌子;例如一些容易损坏的商品在它的货架上贴上既然拿了不要必须放回原处,如果损坏就必须购买;例如论个价钱的水果之类的商品也该提示必须去称斤处贴条码,有太多的顾客拿着没有贴条码的商品来结账了,当他们知道必须贴条码的时候总会反问你们又没有说的时候,就算他说得很夸张你也无理反驳;例如服装区或者家电区,必须在内部机台结账的也请贴标示,不要让顾客拿着必须由促销员才有价格条码的商品来到前面,结果又是不能算;例如总是强调员工看到顾客在超市里吸烟要制止,可是为什么全场那么大却连一块警示标语都没有?不是每个顾客都会听劝的,他们只要一句你们都没有标示就已经无法理直气壮了,可别说这是常识。

要举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这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没有被重视,他们开会的时候都是在讲什么?就不能从简单的地方做起来吗?

周围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超市,似乎除了谁也无法完全排除的小偷外,其它的问题都没有那么多,对员工的要求也少,也没有那么多繁复的优惠细节。身边的同事总结了一下说,因为那些超市的周边都是住宅区,而我们的周边工厂居多,这是混乱的主要原因。这确实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可也因为这样它的生意是其它超市的好几倍。

冬天是小偷的季节,超市里开着足以让人流汗的暖气,有时候我想是不是就为了让人不穿得圆滚滚的,不容易藏东西呢?可是一进超市就得脱掉外衣,有人一脱就是几件,放在购物车里,有些客人是真的忘记了,但有的就是故意把东西包裹在衣物里或底部。有趣的是冬天的客流量反而多于夏天,所以超市的小黑屋总是不会在这个季节缺少客人。

既然有那么多的闭路探头和便衣防损,为何却起不了多大的效果呢?我觉得并不是因为小偷有多么的厉害,有的超市不小,人家的便衣也不多,却可以光靠闭路探头有效地起到预防作用并锁定目标,这不就是装了这么多探头的目的吗?还有的超市的收银员态度永远总是那么面无表情和傲慢,却为何从不会被顾客投诉和抱怨,而我们对员工的规矩要求那么多,大家尽心尽力却还总是吃力不讨好?是超市自身的原因还是员工自己的原因?

晓令会这样安慰沮丧的人,顾客越是挑剔说明我们还有改进的空间。每次听她说这句中规中矩的话的时候,我只能感叹,真是个自私的家伙。

冬天的晚上,我期盼着超市无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