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义匪豪情
2738300000002

第2章 好男儿出身蓬蒿,义舅父出手相援

在人类的历史上,淮阳是个了不得的地区。在千万年前,伏羲,也就是女娲的哥哥,曾经带领着中国人的祖先,从西北的渭水河畔,一路走来,最终在淮阳定居,生息,繁衍。那时的淮阳被称为宛丘,因为有大圣之德,明如日月,所以被人称为太昊,伏羲没有生于斯,却长于斯,老于斯。所以,后来的淮阳才有了一个著名的景点太昊陵。

龙湖的荷花几开几谢,蒲苇几枯几荣,曾经的帝王将相,都随着太昊陵的香烟做了土,但是,时光带不走人们对伏羲的感恩以及思念,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是当地祭奠伏羲的日子。不唯这个时间,每年的二月二到三月三的太昊陵庙会,更是纪念伏羲的大日子。那一年,我站在傍晚的蒙蒙细雨之中,看见一辆辆的大卡车,将满满地一车车香灰拉出去。一卡车一卡车的香灰啊,这里,浸透了多少人对于伏羲的深沉的思念与感激。

后来,炎帝,也就是品尝百草的神农氏,在伏羲的国都旧址上建立了国都宛丘,也就是淮阳,被改名为陈。淮阳是块真正的福地,所以很多皇帝﹑部族,都把它作为自己的归宿,或者把它封给自己最宠幸的人。夏朝的时候,陈地已经归属了豫州。豫州,就是今天河南的前身。

太祖商汤灭掉夏朝之后,封虞遂残留的部族世世代代沿着淮河流浪,最后在陈地定居下来。

公元前1100年,为了纪念舜帝的功劳,周武王把富饶的陈地封给了舜帝的后代妫满。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带着几个学生,来到陈地拜访陈蔡大夫。没想到,当时陈地的大小官员嫉贤妒能,纷纷排挤孔子,以至于到了最后孔子和学生连饭都吃不上了,只能以龙湖里的蒲根充饥。学生们一脸菜色,东倒西歪,孔子虽然肚子饥饿,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兴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他依然面色安详地在高台上弹琴、唱歌。为了纪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孔子,后人把孔子曾经弹琴唱歌的台子称为弦歌台,称龙湖里的蒲根为“圣菜”。

公元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陈国成了陈县,后来陈县又被更名为陈郡,统领周边大小十二个县。

淮阳很早就跟革命联系在了一起,公元209年,陈胜、吴广在这里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并且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淮阳,也就是当时的陈地,也因这次农民革命的爆发而被称为“张楚”。

公元196年,汉高祖刘邦把陈郡在淮水北岸的地区改名为淮阳郡,淮阳的名字由此而来。后来,汉高祖把淮阳赏赐给了子友,子友在这里建立了淮阳国,管辖周边大小九个县。

公元232年,随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吟诵声,曹植来到了这里,忧郁的曹植,充满才气的曹植,带着兄弟相残的惋惜,怀着对洛神的思恋,郁郁地死在了陈地。在淮阳的城南,至今还有被称为思陵冢的曹植墓,供人凭吊,扼腕叹息。

在风雨飘摇的南北朝,这块地方时而被称为陈郡,时而被称为陈州,不管名字怎么变,一个“陈”字,始终没有改变。

宋朝时,淮阳被更名为淮阳郡,后来,又恢复了陈州的名称。宋朝的陈州,依然时时与反抗压迫,追求公平正义联系在一起,无数的英雄人物在这里建功立业,文人墨客也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传说以及游迹。最著名的当属包公陈州放粮,不畏权贵,亲手铡了四国舅的故事。这个故事至今在戏台上面演绎着,并且成为河南戏曲的代表作品之一。淮阳,以及淮阳人民不畏权贵,勇于反抗压迫的精神,也随着这部戏曲,流传至今。

跟其他革命老区相比,地处豫东南的淮阳,地上无山,地下无矿,淳朴的淮阳人民,世世代代依靠种田生存。

在淮阳县城的东南边,有一个叫做方楼的小村子,村子里有一位挑着箩筐,走街串巷,靠贩卖针头线脑糊口的货郎——方修珍,家贫难娶妻,直到三十多岁,才在全家人以及街坊邻里的帮助下讨下了老婆王氏。1909年,王氏为方修珍生下了一个儿子,人到中年的方修珍对这个孩子十分喜爱。为了让孩子结结实实地成长,他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叫做“方砖”,村子里热心的私塾先生,给孩子取了一个大名叫方守卿。谁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孩子,长大之后真的像一块方砖一样,拍在了为害乡里的土匪脑袋上,更拍在了犯我国土的倭寇的脑袋上。

1911年,方修珍的第二个孩子,方守丰也出生了,后继有人的喜悦很快被生活的艰辛冲散了。跟其他的农民不同,方家的土地已经全部典卖干净,家里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的艰辛,家务的操劳,让王氏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然而,家里肚子都填不饱,哪里有钱给王氏看病呢?可怜的王氏,只能带着对两个儿子的担忧,带着不能亲眼看着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的遗憾,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年近四十的方修珍只能带着两个孩子风里来雨里去,四处奔波,昼夜的操劳。

为了方便照顾两个不懂事的孩子,方修珍在出去做生意的时候会把两个孩子放在前后两个箩筐里挑着。十里八乡的大娘大婶子可怜这两个没娘的孩子,看见孩子的衣服破了,就帮着缝两针,很多人还会从牙缝里省下来一碗稀饭或半个饼子给孩子吃。后来,孩子越来越大,方修珍也一天比一天衰老,挑不动两个孩子了,让孩子跟在身边走,年幼的孩子根本无法跟上父亲的脚步。方修珍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大儿子方砖寄养在亡妻王氏的弟弟家里。

王尚家,也就是方砖的舅舅家,是王氏的老家——王井村的大户,生活一直还算过得去。当初王氏几乎是在媒婆连哄带骗之下嫁进方家的,虽然王尚不待见这个方修珍,但是一直关心着姐姐和两个外甥。当方修珍把方砖带到王家的时候,善良的王尚一口就答应下来。 方砖去了王尚家之后,方修珍就带着小儿子方守丰继续走街窜巷,生活依旧艰难。生意好了,勉强可以混饱肚子,大多数情况下,父子两个一天都赚不到糊口的钱。

在方守丰十三岁的时候,年近五十的方修珍,身体每况愈下,加上常年风里来雨里去的奔波,落下了一身的疾病。

一天,方修珍躺在床上不住地咳嗽,脸色焦黄,额头上布满黄豆大小的汗珠,几次想下床出门卖货,但都是感觉天旋地转,又倒在了床上。

懂事的方守丰看见爸爸病得这么严重,就对爸爸说:“爸爸,今天我出去卖货吧。”

看着懂事的孩子,方修珍叹了口气,抚摸着方守丰的头说:“不行啊,你岁数还小呢,货担子又这么重,还是我去吧。”说着,就用手支撑起身子,正要起身,却发出了一阵剧烈地咳嗽。

方守丰连忙扶着爸爸躺下,给爸爸盖好被子,对爸爸说:“爸爸,您放心吧,我能行,您就放心在家休息吧。”

方修珍问孩子:“你真的可以吗?”

方守丰一脸稚气地挺了挺胸脯,坚定地对爸爸说: “我能行,您就放心吧。”

方修珍拍拍孩子的肩膀说:“好吧,带上锅里那半块饼子,出去别惹事,多说好话,挨几句骂也别还嘴。”

……从此,方守丰便代替父亲,挑着针线担子,走街窜巷,做起了小货郎。但是让方守丰郁闷的是,几天奔波下来,肩头压肿了,脚上也起了血泡,却连父子俩的饭钱都没有赚到,至于给父亲买药看病,更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一天早晨,看着闷闷不乐蹲在门口喝野菜粥的方守丰,方修珍说:“孩子,这几天没赚什么钱啊。”

方守丰张了张嘴,但是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又低下了头。

方修珍摩挲着孩子的后背,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儿子啊,没赚到钱不要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多跑几趟,有了经验就好了。”

方守丰眼睛里闪着泪光,对父亲说:“爸爸,怎么人家有吃有喝,咱的日子却这么不顺啊。”

方修珍说:“孩子啊,人这一辈子,无论干什么都会遇到一些不顺,不是这里有灾,就是那里有难,你看张王庄的那个大财主,家里那么有钱,可他闺女呢,却是个傻子,十几岁的人了,还天天流哈喇子呢。但是孩子,人这一辈子,只要凭良心做事,靠本事吃饭,就一定不会处处有灾有难,也不会一辈子不顺。遇见不顺利的事情别着急,一点点琢磨,慢慢来,只要功夫到了,事情也就顺了。”

方守丰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儿,对爸爸说:“爸爸,您让哥哥回来吧,我跟哥哥一起下乡卖货,挣钱养活你。”

提起大儿子,方修珍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高兴地对小儿子说:“对啊,你不说,我还差点给忘了,你哥哥也老大不小的,早就该订婚了。过几天,等我病好了,咱们就去你舅舅家,把他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