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幻量子危机:通天塔
27463800000101

第101章 通天塔

此时张翼的脑袋里被各种零碎杂乱的信息填满,在恍惚中点了点头。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决定是怎么做出的,冥冥中似乎有一种力量让他做出了这样的看似“违心”选择。

常钧言站起身,与周扬和刘安超默契地交换了眼神。

常钧言面容平静,用低沉的声音对张翼说道:“跟我来吧。”

四人走楼梯来到地下车库,驱车近1个小时来到了一处地处偏远郊区戒备森严的研究机构门外。进门的时候两侧荷枪实弹的警卫对四人的身份进行了严格的核查询问,在确认无误后才放行。

从车上走下来的时候,张翼感觉自己的腿里都像被铅水注满,根本迈不动步子。从进入这间神神秘秘的院子开始,张翼就被一种莫名的压抑感笼罩着,可能是这个地方自身就带着一种让人恐惧压迫的气场,也许人真的存在第六感。

张翼机械地迈着步子,各种奇怪的信息充斥脑海,几个人的脚步声回荡在空荡幽暗狭长的走道内。

四个人来到走廊尽头的一间房间内,常钧言走到控制台打开了室内的3D投影设备,投影仪的光线在房间中央形成了一个以倾斜角自转的蓝色地球投影,幽暗的屋内就被这种幽蓝清冷的光芒填满。

张翼仔细地看着这个缓慢旋转的地球仪,留意到这个地球模型上有许多闪烁着的光点标记。

常钧言指着这些标记,解释说:“这些都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高维空间实验室。”

再次听到跟“高维空间”有关的名词的时候,张翼的内心又受了一记重击。他莫名地觉得那些看似不可解释的诡异经历其实是存在一种潜在因果联系的,而这种因果的纠缠又让他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境地,似乎是早已注定了。

常钧言神情严肃目光冷毅,看着身前缓缓旋转的地球投影,又补充了一句:“这里显示的高维空间实验室的数量,也只是五年前的数据。”

“这些实验室都是跟Gaia有关?”张翼感觉自己的胸口上被压着一块巨石,喘不过气来。他心里有很多疑问,一时间犹如乱麻纠缠交错。

常钧言两手放在身前的办公桌上,用低沉的声音说:“因为在五年前,这些实验室都被连成了一个系统。”厚厚的镜片下露出常钧言的那双苍老又带着坚毅的眼睛,他的人生中有大半的时间都是在跟Gaia的斗争中度过的。因为敌暗我明,所以常钧言他们与Gaia的较量处处被动,五年前的那次险胜还是没能乘胜追击将Gaia连根拔起,成为至今梗在他心头的一根利刺。Gaia就像一个根深蒂固的毒瘤,枝蔓和根系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无孔不入。现在常钧言已经72岁了,他内心的不甘不仅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衰减,反而犹如魔障一样纠缠着他,愈演愈烈。常钧言反复告诉自己必须在有生之年亲眼见到Gaia的彻底覆灭,否则死不瞑目。

“这些实验室都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怎么会有这个能力在全球范围内这么多地方建立高维空间实验室?”张翼的面色里露出十分不解神情。

常钧言两条花白的眉毛紧紧地扭成了一团,疲累且不甘的目光微微闪烁着,摇头说:“他们当然没本事明目张胆地建立这么多实验室。他们都是借鸡生蛋,利用他们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高级别内应,将很多国家研究机构的实验室秘密地变成了他们的傀儡实验室,这就构成了‘通天塔’计划。”

通天塔……张翼略带苍白的嘴唇微微抽动着,默念着这三个字,他有种不太好的预感,顺着这个话题问:“什么通天塔?”

常钧言连续按下几个控制键,3d投影由刚才的地球模型,切换成了Gaia通天塔计划的详细介绍。

常钧言目光凝重,用苍老低沉的嗓音不紧不慢地问:“你听说过《圣经》里的通天塔的故事吧?”

张翼先楞住思考了几秒,随后点头说:“大概知道一点,好像又叫巴别塔。”

常钧言轻轻咳嗽了几声,微微叹口气,目光愈加沉重,稍稍颔首又说道:“《圣经》里通天塔的故事说的是,在古时候人类的语言都是相通的,于是很团结地修建了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但这项宏伟的计划威胁到了神的统治。于是天神让人类开始说不同的语言,从此产生了误会和战争,人类从此就不再团结了,建造一座通天塔的宏伟计划就这么夭折了。”

张翼认真地听着常钧言的讲述,在场的几人脸上的神色都十分沉重凝肃。

常钧言将画面拨动到下一页,仰面看着身前投影所显示的资料,继续说:“不过Gaia他们的通天塔计划,比书上记载的那种要复杂多了。”

张翼感觉心里猛然一蹙,联想到这些时日发生的事情,感觉有一股渗人的寒意冰冷从骨髓里升起,让他的牙齿在不经意间发颤磕到了一起。

常钧言又指着屏幕上出现的一组方程式,解释道:“这个是爱因斯坦场方程,是除了质能方程之外另一个著名的公式。在广义相对论中,描述引力与物质或能量之间的关系的方程。方程的一侧称为几何部分,它表示的是时空的弯曲程度,就是引力。而方程的另一侧可以称为物质部分,描述的是物质和能量在时空中的分布和运动情况。这个爱因斯坦场方程可以告诉我们物质和能量是如何弯曲时空的。而我们寻找观测高维空间罅隙并不是直接测量勘探,而是通过引力透镜和时空涟漪效应的方式寻找。”

“能理解一部分。”张翼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认真地听着常钧言的讲述。

常钧言微微咳了咳,继续解释说:“高维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强能量折叠空间,除了纯科研目的之外,也会被应用到新型武器的开发研究上,不过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上出现了一个无法攻克的技术瓶颈。”

听到这里,张翼立刻意识到了那篇名为《撒哈拉之眼》的小说里的相关描述。

说道这里的时候,常钧言将画面拨动到下一页,他皱纹满布的手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声音也微微带着一些不甘:“虽然这项研究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但是空间武器的有效控制距离有限,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可操控距离还是只有93.6公里。理论上可以通过折叠空间的叠加效应缩短可控距离,不过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获得成功。你应该已经听说过了9年前在撒哈拉沙漠腹地进行的那场实验了吧?我们的调查报告显示,你一直有看尉林在国内论坛里连载的那部小说。”

惊讶的表情在张翼的脸上凝固了几秒,待稍稍回过神后,他才点了点头。他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处于严密的监控中。而尉林跟他聊的那些,看似漫无边际的话题,并不只是小说的想象杜撰。

常钧言看着屏幕上所显示的数据,若有所思地说道:“那个撒哈拉的魔鬼眼有很多小道消息报道过,不过没得到官方的承认。不过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这些消息里虽然有些夸大的成分,但大部分内容是真实存在的。欧洲核子能机构那次在撒哈拉沙漠的实验能量非常惊人,如果将那次实验中普朗克尺度内的蕴含的能量用质能方程转换为质量的话,能达到0.003μg 。这么说你可能没有概念,换个说法吧。就是那场实验中1立方厘米空间内所包含能量相当于5000万吨TNT炸药爆炸当量,这样的威力相当可怕。那次实验的造成了很多事先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恐怖后果,实验地点及其周边一大片区域也都被划为禁区,而当事机构对这个问题讳莫如深、规避不谈。虽然利用空间叠加效应增加高维空间武器的方案被搁置了,但是各国对高维空间武器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停下来。国与国之间都是互相不信任的,总担心稍微慢一步就会被其他国家抢先,从而在国际局势中变得被动。”

“囚徒困境。”张翼说出了这个词,他混乱的思绪里又冒出了这个经济学里的经典教学案例。小到两个人之间的猜忌、大到整个人类社会之间的不信任,都脱不开这个困境博弈命题的束缚。很多本来可以合作共赢的团队就是在这种信息不对等又相互猜忌的情况下互相消耗着玩完的,现实中哪有那么多符合经济学定义的理性人存在?这是人类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似乎是深入骨髓、无药可救的一种绝症。

常钧言目光稍稍一沉,继续讲解着:“虽然没能突破可控距离瓶颈限制,但Gaia还是将这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独立实验室连接成了‘通天塔’网络,并且秘密地在这些实验室的可控范围内制造了无数个4维空间罅隙。虽然这些4维空间罅隙在真空能的聚集效应上的效果比撒哈拉沙漠中的5维克莱因瓶结构弱上很多,但这些4维空间罅隙在湮灭的时候也会释放出巨大能量,能量激荡引起时空扭曲,从而引发剧烈天震。不少高维空间实验室都是位于人口相对稠密地区,虽然加速器的能量控制在最低临界触发点,但这样的极其微小的天震所产生的时空涟漪也能持续数个月那么久。”

“5年前的这场危机是怎么度过的?这些被通天塔控制的傀儡实验室都被关闭了?”张翼用严肃且迫切的目光注视着常钧言,等待常钧言进一步的讲述。

常钧言摇了摇头:“并没有关闭这些实验室,因为就算关闭了这些实验室,那些4维空洞罅隙也还是存在,这些定时炸弹等待着统一被触发的时刻。”

“后来这场危机是怎么化解的?”张翼紧咬牙关,他的心被突然揪紧。虽然理智告诉他这场惊天阴谋应当已经过去了,否则这个世界在五年前就应该面目全非,但笼罩着的恐怖余悸未散。

常钧言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苍老的面颊微微抖动着,压低声音说道:“Gaia是世界公敌,所以在对抗Gaia的斗争中,世界各国也是采取了合作方式。当时国内成立了一个‘灵语课题组’专门用来对抗Gaia,我和周扬教授都是课题组的成员。这个灵语课题组汇集了国内各个专业的专家学者,但即便这样,还是跟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根本找不到突破点。”

“突破点出现在‘通天塔’?”张翼蓦然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常钧言神色凝重地点头说:“我们课题组内部里也出了奸细,国内的高维空间实验室也无一例外地被Gaia纳入了‘通天塔’系统。当时的情况真的是万分危急,很多人都绝望了。但转机也出现在了最危急的时刻,那时的通天塔的体系虽然形成,但还缺乏统一的操控机制。毕竟我们身处三维世界,没有办法对这些分布在各个角落里的4维空间罅隙进行有效的统一操控。Gaia也一直在找一把能启动通天塔的钥匙,他们也的确找到了。”

虽然这个恐怖的“通天塔”计划已成过去式,但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被这个故事紧紧揪紧了神经。在场的人都压低了自己呼吸的声音,认真地听着常钧言的讲述。

常钧言稍稍顿了顿,继续讲述着:“我们的肉身没办法突破时空限制,但是思维和意识却有可能突破。Gaia为了找到突破时空限制的控制钥匙,于是启动了一项逆向的人工智能研究。”

逆向人工智能,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张翼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期待常钧言的补充解释。

常钧言目光沉稳,转头看着张翼说道:“寻常的人工智能是让机器具备类似于人的思维能力,但Gaia启动的逆向人工智能,则是将已经成熟完备的人类意识思维植入到通天塔系统里,成为一个能够操控通天塔开启的关键钥匙。”

“你是说,这个通天塔最后还是由人的意识来控制?”张翼的心里微微发憷,寒意从背后袭来。

常钧言点头说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与通天塔系统达成契合的,最初Gaia体系里那些自愿参与的实验者都失败了。”

张翼两手握拳,手心里渗出冷汗,他不知为什么自己会如此紧张。

常钧言用手拨动控制着投影画面,这时投影上出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中心的那位女性当时正在人民大会堂里接受领奖。

“这个人就是通天塔的钥匙吗?”张翼仔细看着那张图片,屏住呼吸。

常钧言郑重地回应道:“她叫董菲,五年前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获得者,获奖理由是表彰她在高维空间研究上做出的突破性成就。你回去可以找找当时的新闻,网络百科上也有她的相关资料。她从小学到大学的母校里,都有用她名字命名的教学楼。”

张翼微微愣了愣,脑袋里思绪翻飞,各种声音充斥着耳膜,让他觉得痛苦纠结不已。

常钧言点头说:“针对Gaia的逆向人工智能研究,当时灵语课题组也启动了一项名为量子智能的研究计划。实验的核心就是将实验者的脑电波量子化,再利用傀儡实验室使得被量子化的智能能够侵入通天塔系统。”

说到这里的时候,常钧言微微顿了顿,声音有些颤抖:“理论上可操作,但实际事情远没有这么容易。首先在这个人的选择上,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符合要求的,而且不符合要求的实验者会有失智的风险。而且现在的脑电波分离技术都不完善,根本不能有效地突破时空限制。人的意识非常复杂,不能用简单的维度去衡量概括。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脑电波,也仅仅是意识在检测仪器中所呈现出的片面投影,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意识。”

“后来你们怎么做的?”张翼有种不祥的预感。

常钧言眼神里带着内疚自责,说道:“将整个人量子化,再让这个量子化的人和他的思维突破时空限制,达到控制通天塔关闭的目的。”

“整个人量子化!?那个人还有复原的可能吗?”张翼猛然间感觉脑袋受了一记重击。

常钧言眉头微微颤动,摇头说:“现有的理论上有根据详细量子记录复原的可能,但现实中还没有实现这样的技术。”

“你们是逼着人去死吗?”张翼变得激动起来,太阳系的青筋突兀,额间汗水渗出,问道:“那个被量子化的人就是董菲?!”

在一旁的刘安超立刻拉住激动的张翼,示意他冷静下来,听常教授继续解释。

常钧言却并没有否认张翼的指责,眼帘微微垂下,语气里有自责的成分,缓缓说道:“我也算是凶手之一吧!”

在一旁的周扬立刻解释说:“张翼,这里还需要详细解释下。这个实验它能否成功,关键还是依赖于参与者的个人意识,如果她自己不愿意,别人是没有办法强求的,如果是强迫她去做的话,还可能引发不可预估的后果,毕竟这把钥匙能关闭通天塔,也能启动通天塔。”

常钧言点点头,继续解释说:“在当时的情况看来,她是唯一一个能与通天塔体系达成契合的人,其余人不是没有参与过,但都以失败告终。不仅仅是我们,Gaia也做过很多实验都失败了。如果我有这个能力,我倒是希望这个被量子化的进入高维空间里的人是我。”常钧言的音调并不高,但字字千钧。

听到这段解释后,张翼方才激动的心情才稍稍平复下来,他调整着自己的呼吸,继续问道:“后来董菲她被量子化了,成功地关闭了通天塔?!”

“是的。”常钧言点头说:“她跟我们约定,如果被量子化后还能存在可控意识,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给我们这个世界发出信号。”

“她给出了什么信号?!”张翼的神经绷紧到了极点,心跳加速,似乎要跳出胸口。

“在董菲被量子化后的第14秒,位于世界各地的高维空间实验室都收到了一条以中文显示的消息:‘虫子爬上了荷叶,变成了蜻蜓。’所以这次事件也被称为‘蜻蜓事件’。”

怎么又是蜻蜓?张翼感觉脑袋里嗡的一声,像是一下子坠入了无底深渊,无数细节片段从混乱的思绪里快速飞过。恍惚间好像有什么很重要的信息浮现在脑海里,但这些又转瞬即逝,让他颇有些措手不及。

就在这时,张翼猛然间想起,尉林曾经跟他说过的一个关于蜻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