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护理美学与礼仪
27470800000037

第37章 护生实习与求职礼仪(一)

医疗行业实质是一个服务行业,护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护生在实习前应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一方面,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熟练应用常见操作,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构成服务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在临床实践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精神风貌并养成良好的素质修养,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减少医疗纠纷。

一、了解医疗风险

护生在实习中、后期比前期更易出差错,因护生在实习中、后期觉得自己有能力而擅自执行医嘱或操作的事例增多,发生差错事故的隐患亦增加。由此可见,护生进病房实习前,对其进行医疗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强调护生的法律责任意识尤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执业”第19条规定,护理专业在校或毕业生进行专业实习,必须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放手不放眼”则概括了教师既应给护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又要对护生的行为予以密切督导。有研究表明,过去的医疗纠纷多数由于医务人员的责任事故或技术差错造成,而近年的纠纷已经延伸到医务人员的语言不周、服务不到位及医疗管理缺陷等众多领域。因此,针对护生实习中常见或易发生的护理差错和纠纷进行针对性教育,让护生明确身份,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在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治疗性操作。同时,开展社区义诊提高护生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端正服务态度,增强服务意识。

二、树立职业防范意识

护理人员往往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和疾病潜在的传播途径。护生由于缺乏临床实习工作经验和疾病防护知识,且技术操作不熟练,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直接接触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且实习护生的防护教育未受到应有重视,更易受到职业感染的威胁。护生临床常见的职业性危险因素为针刺伤感染致血源性传播疾病,以及接触抗肿瘤药物所致的白细胞下降,脱发,皮肤过敏,消化系统症状,肝、肾功能损害等。因此,在实习前举办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及防范知识讲座,针对临床工作中可能对护士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因素和防护知识进行职业培训,并对护生在校期间进行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养成操作前、后,下班前洗手的习惯,帮助护生树立采血、输液、配制抗肿瘤药物时戴手套的防护观,加强职业防范意识。

三、加强礼仪修养

实习护生注重礼仪的学习与培训,可以加强道德修养、个性修养,增强心理素质,起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作用,在与人交往时处处以礼待人,体现良好的修养。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人际关系会比在校时复杂,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扩大社会交往,促进事业的成功。热情的问候,友善的目光,得体的举止,文雅的谈吐,敏捷的操作,这些良好的礼仪可使促进护生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使实习工作顺利进行。当护生带上庄严的护士帽,进入医院,就不仅仅代表护士个人,而是护士职业形象的代表,一个具有良好礼仪风范的护生能够宣传护士形象,赢得社会的认可。护士职业形象的好与坏,间接反映了护理职业素质的高与低,从而体现出护理职业的社会价值。

四、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建立模拟病房、护士站,购置人体模型,采用情景模拟或仿真模拟教学。以妇产科护理学为例,利用全产程分娩综合模拟人进行产前检查、演示分娩过程,以及产后母婴的护理和急救,让护生进行相关的护理技能训练。同时对不宜实践训练的洗胃、导尿、人工呼吸、换药等操作,则在多功能护理人体模型上进行仿真操作。此外,对注射、静脉输液、给氧、测量生命体征等操作在教师指导下,护生相互进行实战演练并配合“5·12”护士节开展护理技能操作竞赛,激发护生参与热情,提高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