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穿越楼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27600200000013

第13章 为明妃画像

两名侍女忙提上两盏灯笼在前头引路。一路窃窃私语地向容熙介绍王府的一些规矩,哪里不能去,哪里景致最好,你一言我一语的,倒是越聊越熟络。

看着容熙进了客房,梅香道:“一会请小姐用香汤沐浴更衣,娘娘已吩咐奴婢备好了换洗衣服,请小姐稍等片刻。”容熙点点头。

没多久,两名侍女就抬了热水进来,点了一盘熏香,侍候容熙洗浴。“两位姐姐辛苦了。”容熙客气道。两名侍女嘻嘻笑了一下,掩上里门,帮容熙脱去衣物,侍候她洗浴。热水里放了些花瓣,泛着香气,容熙舒服躺入浴桶。

“梅香姐姐,你说我琴真的弹得好吗?”容熙装着不自信地问梅香。

“连王妃都觉得小姐的琴弹得好,那定是极好的了。”梅香肯定地答道。

“听说娘娘也是琴瑟高手,我却是没听过。”容熙不无遗憾地道。

“我们都许多年没听过王妃娘娘弹曲了,娘娘性子软,王爷不许,她便不弹。”兰香嘟哝道。

“原来这样?王爷为何不许,这倒是有些奇怪。”容熙好奇道。

“这……这些事情本不是我们下人可以说的。小姐你莫讲出去,以前我们王爷发过几次很大的脾气,都是因为王妃弹曲,还说王妃……”兰香还未讲完,那边梅香已急急抢过话头:“王爷不让王妃弹曲,自是有他的道理,王妃后来不也没再弹曲了吗?只是喜欢品评,王爷便没说过王妃。”

容熙摇摇头,惋惜道:“原想着和王妃合奏一曲,看来我没这个福气了。”她看了看兰香,笑道:“大概是王爷不爱音律吧。”

兰香不满地嘟着嘴,反驳道:“王爷也是极爱音律的,我听人说,他便是因为音律才娶的娘娘。他大概觉得王妃老念着别人,才不高兴。”

容熙心里一跳,问道:“念着别人?这和弹琴有什么关系?”

兰香不顾梅香一再瞪眼示意,自顾自说道:“王爷说王妃抚琴相思,那个人以前和王妃极好,却让王爷娶走了王妃,王爷怕王妃余情不断,这才不高兴的。”这些事王府的许多下人都知道,也不算什么隐秘事,毕竟王爷那几次发的脾气太大,摔了很多东西,两人吵吵闹闹下来,下人们私底下都知道了。

容熙点点头,应道:“这倒也是。王妃爱王爷,只是王爷不放心。”这么一说,两名侍女也就随声附和道:“这便是了。”

容熙自言自语道:“那人定是个懂音律的大师。”兰香道:“那当然。”她想起王妃刚嫁给王爷那会,的确是不开心的,******抚琴,连王爷都听出了其中的不对。

容熙笑了笑不语。这也洗得差不多,便从浴桶中起来,抹干身子,换上干净衣服。

第二日,容熙在两名侍女侍候下用完早餐,便等着明妃安排画像。不多时,果然明妃的贴身侍女来唤,说王妃在园子里,让容熙过去画像。

不敢迟疑,容熙起身便去了园子,见明妃已侯在那里,园中花开得正艳,景致倒是极好。

明妃远远瞧见她过来,倒先笑道:“容熙,昨晚休息得可好?”

“多谢娘娘,容熙休息得很好。”容熙执了一礼,回答道。

“嗯,看得出来,气色不错。”明妃点点头,“你选一处,这便开始画吧。”

身后一株一品红,红艳艳的映衬着明妃略显苍白的脸。容熙沉吟了一下,道:“娘娘,这里就好。”

侍女摆好案桌和纸笔。容熙这才细细端详明妃,年轻美丽的面容有着不同常人的庄重,微微蹙起的眉头,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略一思量,方觉那一丝忧伤,恰使这美貌中平添了一份神秘。当下心里一笑,笔下挥毫而就。

“王妃娘娘真美。”容熙感叹道。

明妃一笑,道:“好好画,快些儿,我这可站得累。”

“这便好。”容熙拿起毛笔,微微蘸了蘸墨,添了几笔。早前听若兰说王妃娘娘是个妙人,如今看来,果真如此,除了和善可亲,还很有故事,也不亏自己昨日费尽心机地卖弄,连夏晓棠的旧事也拿出来招徕了。

不到一炷香,像便画好了。明妃轻舒一口气,坐到一边小方椅上休息,候在一旁的侍女小心地持了画儿给明妃瞧。

容熙有些惴惴不安,若是此画令明妃厌烦,昨日的辛苦可就白费了。墨还没干透,一线朝阳落下来,像是给画上了色一般。

明妃抬眼看画,眼瞬间有些花,那行云流水的线条,勾勒出一位依花而立的美丽女子,眉眼之间略带郁色,极富神韵,仔细看来,这画中人,除了自己,还能是谁。明妃暗忖,这笔法却是少见。

“容熙,你这画法倒是别致,且说说,又跟了哪个师傅学的?”明妃眯着眼睛瞧着容熙。

“回娘娘,容熙自幼随祖父云游四海,途中见到美景,总是情不自禁想画下来,可是步履匆匆,只能逼着自己快速完成,久而久之,便养成这般画法。”纳兰容熙道。云游中原的那几年,却是容熙琴棋书画突飞猛进的几年,虽然一路步履匆匆,但祖父交游甚广,让一路随行的容熙得以受到不少大师的不吝指点,单说这画法,却也是得自隐居在一个山村的文人指点,只是这文人不承认容熙这个学生罢了。

见明妃看画久久凝思不语,容熙心中不安,歉然道:“娘娘,容熙画得不好。”

明妃抬了抬眼,笑道:“没说你画得不好。你且随我来。”

走进藏书阁,明妃命人从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取出一个长匣子,打开,里面是一卷精致画卷。

“你且看看这画,与你刚才所画的,画法是否有几分相似。”明妃道。侍女们小心地展开画卷。容熙看着徐徐展开的画卷,一幅美轮美奂的仕女图,寥寥几笔传神达意。细看署名是草书“玉河”。

“容熙不敢说相似,此乃大师手笔。”纳兰容熙不敢造次,心里却好奇,那个文人隐士和这玉河有什么关系?祖父只唤老师为山水中人,却从未提过老师的字。

明妃笑道:“我看那神韵却是有些相似的,好些年了,这画甚得我喜,很想寻了那画师,当面致谢,可惜多年前那人云游去了,一时也找不到。甚是可惜,容熙可知这位先生所在?”

容熙摇摇头,叹道:“能得王妃娘娘如此厚赞,这名画师真是好福气。容熙他日若见到这位先生,定会转告。”莫说祖父曾经一再叮嘱,不得泄露所有老师的行踪,即便自己知道,也是不可随便说出去的,娘娘背后还有王爷呢,谁知道这背后又牵扯了什么冤孽事由,那岂是自己能惹得起?

容熙在藏书阁中转了转,赞叹道:“这书真多,容熙长这么大还未曾见过这么丰富的藏书呢。”在楼兰国,家里有书的人家还真不多,即便是些书香门第官宦人家,也未必拥有一个专门的书房藏书。

“看见有喜欢的,不妨借去看。书放着不看,倒是浪费了。”明妃不在意地道。她若有所思地摸着画卷,似是不舍得放回匣中,倒是旁边的侍女,不由分说从她手中拿回画卷,收入匣子中,再放回那个角落里的柜子中。

“谢谢娘娘,这些典藏,容熙可借否?”纳兰容熙指着架子一边的“四书五经”问。如此宝贵的典籍,真是世间少有。

“且做个登记吧,每次借一册,按时还回来便可。”明妃不以为意。容熙欣喜道:“容熙定好生爱护书籍,按时还回来。”

以借书还书为由出入王府,这成了容熙亲近王府的最好方式。与下人混熟了,出入更是方便,更暗中探得了不少王府“秘密”。遇到明妃的聚会,容熙的兴致一来,说上一段江湖上的奇闻异事或笑话,常逗得这些耳目闭塞的女眷们开怀大笑,明妃更是心情愉悦不少,只是偶尔会在容熙抚琴弄筝之时,在那音律中失神,只是无人知其心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