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27720200000018

第18章 与命与仁——《子罕》讲读(上)

上一篇《泰伯》,主旋律是“远宗其道”,传承那些由来已久的大道、美德。这些大道、美德只有与人自身产生互动才真正有意义。在传承、互动的过程中,需要人在主观上尽最大努力。说到这里,还是要回到我们文化的思维模式,谈到主观,就必然离不开客观。其中,“仁”是主观能动的代名词,对于客观的一切就姑且称之为“命”。对于这两者,孔子的态度是认同与赞许,他“与命与仁”。“命”与“仁”交互参赞,对其应该持有的态度,应该尽到的本分,即为本章的主旋律。

相对于“命”与“仁”,孔子“罕言利”。罕言,不是不言,而是不常言。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孔子为何要“罕言利”?因为富与贵本来就是人之所欲,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之本性,不用学就会。若是再被鼓励,甚至纵容,怕的是会走向一条不归路。对于利的贪婪将必定扰乱一个民族的心智,真理往往会站在世俗的对面。

面对“命”,需要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由此,成就了博学的孔夫子。孔子对于人生的主动追求,从来没有脱离一个主旋律,就是对于“礼”的坚守。对于“礼”的形式是坚守,还是革新?是随大流,还是特立独行?贵在是不是符合“理”,是不是符合“人心”。

在行进的路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命如川流而不息,昼夜不舍。这一江春水,万物受其润泽,涵生长养,百化兴焉,浩然同流。人受此感召,自是当振作生命,奋然有为。

人应该有着对于德的全然追求,遗憾的是,孔子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像“好色”者那般“好德”的人。好色,人性之自然;好德,天理之当然。二者之间有一个距离,有时近在咫尺,有时远在天涯。人的一切努力,是缩短这段距离,使其合一。在这个过程中,当止则止,当进则进。这止之于进,犹如刹车之于油门。行走于道路之中,刹车要很灵,才可放心地行进。

事实上,孔子认为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实现志同道合;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按照这个概率,岂不是实现学道、行仁真的是少有人能企及,很难,又很远。

唐棣树的花儿迎风招展,这花瓣离开花朵,有时又随着风儿返回来。我难道不思念你吗?只是家太遥远了。但孔子不这样认为,他说你还是没有真的思念,真的思念了就不觉远,山高水远都不是事,千难万险也不认为难。

问题索引——

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孔子为何要“罕言利”?

何为“命”?何为“仁”?

“命”与“仁”是何种关系?孔子为何要认同“命”,赞许“仁”?

关于守礼,孔子有时候随大流(从众),有时候特立独行(违众),到底该如何?什么样的情况要随大流,什么样的情况要特立独行?

孔子认为自己有天命在身。老天派他来是干什么的呢?

很多人认为孔子是博学多智者,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他自己怎样看?

颜回是孔子最为得意的门生,是与孔子心神相通的人,对于老师的学问,他怎么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源于孔子,你知道吗?

孔子认为可以一起学习的人很多,能够学到道,做到志同道合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能够学到道,又能够坚守道的,只是这一部分中的一部分;能够坚守道,又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的,又是一部分中一部分的又一部分。按照这个概率,岂不是实现学道、行仁,真的是少有人能企及,很难,又很远。真的是如此吗?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罕:很少。

与:认可。

罕言,不是不言,而是不常言。

众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孔子为何要“罕言利”?孟子作了一番解读,他说:

一个国家的大王一说“用什么使我国获利”?这国的大夫就说“用什么使我家获利”?士人和老百姓就说“用什么可以使我自身获利”?上上下下交相牟利,国家就危险了。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家,谋害其君主的必定是拥有千乘兵车的家族;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谋害其君主的必定是拥有百乘兵车的家族;万中取千,千中取百,这个比率已经不能算不多了。如果不顾义而重利,那么不夺取全部是不会满足的。

富与贵本来就是人之所欲,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之本性,不用学就会,若是再被鼓励,甚至纵容,怕的是会走向一条不归路。对于利的贪婪将必定扰乱一个民族的心智,真理往往会站在世俗的对面。所以,对于利,孔子罕言。但凡提及这个话题,必定先放一个校正器(义)在前面。

但是关于“命”,关于“仁”,孔子的态度是认同和赞许的。

何为“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浩渺的星空一样没有边际。《一个自由人的崇拜》是罗素的名篇,他认为:

人是各种原因的产品,并无法预知这些原因将来会取得什么结果。他的孕育和成长,希望和恐惧,****和信仰,只是原子的偶然组合的结果。没有哪一种热情,没有哪一种英雄主义,没有哪一种强烈的思想和情感,能超越坟墓而维持一个个体的生命。古往今来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奉献,所有的灵感,所有的如日中天的人类天才,都注定要在太阳系的无涯灭亡之中灭绝。而整个人类成就的殿堂,必然无可避免地被埋葬在毁灭中的宇宙碎尘下——这可能会引起争论,但所有这些是如此的确定无疑,以致任何哲学否认它们都不能站得住脚。只有在这些真理的架构中,只有在顽固失望的坚实基础上,灵魂的处所才能安全地建构起来。

“命”是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命,是对于客观的理性认知,对于真理的接受。

若是讲“命”是不可抗衡的客观必然,“仁”就是面对客观必然的力量与追求。“仁”是主观能动的代名词,是人性的自觉。觉知我之所以是人,我与其他物种的不同,或者我与他人的不同,我的擅长所在,我的弱项所在。在对自我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在客观必然(命)面前最大限度地争取主动,因自觉而自在,也可以称之为灵活、主动。“仁”与“命”,是主观对客观的最佳回应。

人的一生无不在主观与客观、“命”与“仁”之间互参互动。

正因为如此,孔子“与命与仁”,认同“命”,赞许“仁”。在这两者之间,他引导人们持有对于“命”的理性认知,更多地在谈论对于“仁”的主动追求。这是全篇的主旋律,亦是孔子对于生命态度的主旋律。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党名,古代五百家为一党。

党人:乡里人。

面对“命”,需要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由此,成就了博学的孔夫子。

翻开有关历史记载,孔子博学的事例可以说俯拾皆是。

孔子的博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熟悉历史,也深谙现实;讲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也谈为人处事的“小枝节”;通晓《诗》《书》《礼》《乐》典籍,也识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家语·辩物》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各种事物的论断、谈话,充分表现了孔子的博学多闻﹑好古敏求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孔子“详于万物”,更“博于《诗》《书》,察于《礼》《乐》”。他在评人论事的言谈之中对《诗》《书》的运用可谓信手拈来,娴熟之至。孔子的博学,使得他声名远播,身边聚集了众多弟子。这些弟子“皆服孔子之化”,衷心佩服与尊重孔子。

孔子声名远播,就连达巷的一位乡亲都知道孔子博学、孔子“大哉”。从这位乡亲的语气来听,他的确是听到别人谈起孔子的博学,但他还是有点纳闷。从他的角度来看,孔子并没有什么专长啊!真不知道他是驾车比较好,还是射箭比较好?不同的人,对于价值认知、评判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或许,在这位乡亲的心中,从平民的角度来看,要么是驾车的好把式,要么是射箭的能手,要么是种地的好手,除了这些,什么能配得上如此的夸赞呢?

纵然这位乡亲不了解孔子,孔子却相当了解他。孔子不仅自谦,还很幽默。他以反问的语气,自问自答,顺着这位乡亲的话,接着讲:“我有什么专长呢?是驾车呢,还是射箭?驾车吧!”

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麻冕:用麻绳做成的黑色冠帽。

纯:黑色的丝。

泰:骄泰,倨傲不恭。

孔子对于人生的主动追求,从来没有脱离一个主旋律,就是对于“礼”的坚守。所以,我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仁”也可以理解为守礼的自觉。

本章,孔子讲了两件事情。一者是关于戴什么样子礼帽的问题。以前的人都戴麻布材质的缁布冠,这种帽子工艺复杂,细密难成。现在戴用黑色的丝做成的礼帽,非常俭约、方便。孔子说“吾从众”,也就是随大流。他认为大家现在的做法就很好。再一件事情,关于如何行对君主的跪拜之礼。按照古代礼制规定,臣下拜见君主应先在堂下行跪拜之礼,君主说免礼之后再到堂上行一次礼。而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臣子们已经免去了堂下之礼,直接到堂上行君臣之礼。对于这种做法,看着省事,但失去的其实是内心的恭敬。孔子说“虽违众,吾从下”。他特立独行,坚守古礼的做法,虽然这种做法与当时的主流是相悖的。

无论是“帽子”问题,还是“跪拜”的问题,本质都是在表达孔子对于“礼”的态度。对于“礼”的形式是坚守,还是革新?是随大流,还是特立独行?孔子的心中有着一条清晰的价值主线,贵在是不是符合“理”,是不是符合“人心”。礼的形制需要与时俱进,但本质不能变。一旦出现以影响礼的本质为代价的“革新”,孔子则“违众”,从古。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绝:一点也没有。

毋:无。

意:凭空揣测。

必:绝对肯定。

固:执滞,固执。

我:唯我独是。

这里出现了“绝”“毋”,都有“无”之意,都是否定的语气。但不是“否定之否定是肯定”,而是加重语气,反复强调。

儒家讲究“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固守不化,同时也不自以为是。佛家倡导“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源于一个核心,就是一份“我执”与“我慢”。一份私己,一份私意,一份一定要,一份由固执而产生的执滞,一份郁结。“一定要”,“固于执守”本身并无过,比如“择善而固执”就是需要一念恒定。怕的是这一念落脚在了私己、私意与私利。落在私,空间就在不停地内缩,直到一条夹缝,小到连自己也放不下。反之,若杜绝了“意、必、固、我”,没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同是一念恒定,内心清静,立足于天地之正道,人心之公理,空间就将不停外扩。还是那个夹缝,却可以大到与天地同在。这个空间不在外,而在内,就在心灵深处,人心可以装得下天地的道理就在于此。

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畏:围,拘囚。

匡:古代的地名。

兹:这里。此处,孔子谓自身。

其如予何:能把我怎么样?

对于生命的追求可以做到全力以赴,恰恰是源于对于“命”的理性认知,对于生命的至高信任。对于“命”的最高认知,就是履行天命,知道老天派自己来是干什么的,清楚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全力以赴,问心无愧,无忧无惧,也没有患得患失。

孔子在匡地被围困了数日,他说“周文王已经不在了,‘文’就集聚在我的身上,老天要是打算消灭这种文化,那就不会让我掌握这种文化了;如果天不消灭这种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此处之“文”,不仅是通晓“诗、书、礼、乐”,本质是在传承由“诗、书、礼、乐”所承载的道统,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价值体系。也可以理解为“文武之道”,本质是一样的。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太宰:官名。

在以“达巷党人”为代表的平民心中,称孔子“大哉”“博学”,虽然这位乡亲不太理解孔子“大”在了哪儿。在孔子自己心中,明确地认知到“斯文在兹”,文化道统传续的使命在自己身上。在以“太宰”为代表的官员心中,认为孔子是“圣人”吗?若不是,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子贡认为自己的老师就是一个圣人,且是“天纵之将圣”,是老天派来的。想想看,子贡的话有道理,上天要降下一个圣人,当然是要他天资好、天分好,且多能。但孔子不这样看,孔子认为这位太宰不太了解自己。因为小时候家里穷,既贫且贱,所以会做很多鄙贱的事情。生在贵族家的君子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这样多呀!

博学的孔夫子有许多老师。他学无常师,而最大的老师是“生活”本身。当他的生命邂逅生活,无论是什么样的现状,孔子的态度都是积极、主动、乐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苦难是促使一个人前进的助推器。

9.7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牢:孔子的弟子子牢。

试:为时代所采用,被人们所认可。

艺:多才多艺。

这“不试”,颇有屡战屡败、屡败又屡战之感。恰恰是因为很多时候学无所用,反而促使孔子学了更多,所以多才多艺。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鄙夫:指农夫,称代无知识的人。

叩:问。

本章,孔子在自问自答。很多人认为孔子是博学多智者,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他自己不这样认为,甚至认为自己是无知。比如,一位农夫来问,多半会问这苗儿如何长得挺秀。孔子坦诚地回答“空空如也”,大脑一片空白,真的是不知道。所以当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但是夫子的伟大就在于,本来自己并非生而知之的神明,按理讲是“空空如也”。事实上,他在“叩其两端”,于“终始、本末、上下、精粗”之间,反复推敲,竭尽所能,坦诚以告。恰恰是这“叩其两端而竭焉”,成就了夫子的智与仁。

读本章,知夫子在学习行道之间一以贯之的方法论,即为“叩其两端而竭焉”。

9.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凤鸟:凤凰。《白虎通·封禅篇》曰:“凤凰者,禽之长也,上有明王,太平,乃来居广都之野。”

河不出图:传说上古伏羲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着八卦图而出。河,黄河。图,八卦图。

凤凰是盛世的祥鸟,可是它已经不再来了。龙马背负八卦图由黄河而出,是天下太平的象征,可是也已经见不到了,孔子感叹“自己这辈子恐怕是完啦”!

在“与仁”方面,主观上已经尽到了最大努力,但不代表就必然改变时势,改变客观,改变命运。对此,孔子深深叹息!

这里有一个问题,既然如此,那还要不要继续努力呢?

我们在《问学孔子家语》中讨论过这个问题。明白“很多问题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改变”,不是要人不努力,而是正确地面对努力,坦然地面对不成功,安然地接受现实。这样,才有力量继续走下去,而不是因为受挫就满腹牢骚,好像全世界都欠了自己,更不是要人就此止息。若是如此,那就真的是白白地受了苦,遭了困,说明还没有真正明白理性认知“命”的意义和价值。不明白这一课,终究无法通往全然与完整。还会继续受挫,甚至是受更大的挫,还会继续遇难,甚至是遇更大的难,直到可能无力承担,引发彻底的崩溃。

主观努力与客观要素,“仁”与“命”,不能割裂来看。它们不停地互动,相互影响,彼此生发。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是客观对于主观的最佳回应。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齐衰者:穿丧服之人。

冕衣裳者:衣冠整齐的贵族。

瞽者:盲人。

虽少:虽然年龄小。

接着上章而言,孔子没有因为感叹“自己这辈子恐怕是完啦”而就此止息。他在继续前行,在行道、布道的路上。他遇到穿丧服之人、衣冠整齐的贵族、盲人,即便比自己年轻,孔子也一定站起来;从他们身边走过,一定会小步而快速地走过去。

命,是上天的安排;有礼,是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