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主旋律是“人能弘道”,但是由“道不同,不相为谋”开篇。孔子拒绝回答相问的卫灵公。是孔子故意卖关子?装清高?真不懂?都非如此。追求道行天下,是孔子的信念与追求,为了实现于此,他全力以赴,更有坚守的底线。他追求社会的“大同”,希望能够解决社会****,当然不希望乱上加乱。所以,对于卫灵公问的“军旅之事”,他说不知道,其实是不赞成。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追求道行天下,怎么就落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况呢?子路不解。奥古斯丁认为:“生活中的幸运和灾祸为善人和恶人所共有。”同理,生活中的幸运与灾祸为君子与小人所共有。但这不是讲善人与恶人,君子与小人就是一回事。绝非如此!尽管君子和小人都会遭受“穷”境,但不代表他们所受到的“穷”境没有区别,从而设想人本身没有区别。孔子认为君子的选择是理性认知,深深地安于现状。小人则无所不用其极,怨天恨地,甚至怨爹骂娘。读到此处,还可明白一个道理,人对于自己的选择要有着全然的担当,对结果要有全然负责的能力。
弘道,需要有德之人。真正的有德者,并不刻意表现其有德,不自认为自己有德,而是将“无为”当作是最大的为,也就是安分守己,尽到自己的本职与本分。在孔子心中,舜就是这无为而治的代表。他的本职与本分就是“恭己正南面”。修养自身,端然正坐。
对于君主来讲,他的本分是“恭己正南面”,明确价值体系是核心。但明确的价值体系要被执行,要“行”才有用。如何行?孔子认为要“言忠信,行笃敬”。做到此,即便是在蛮夷之地,也能行得通。反之,就是在乡里之间也行不通。
弘道,需要智、仁、勇。智者不失人,不失言。勇者明达杀身成仁并不值得追求,忍耐和生存才更为可取。但是,一旦底线受到冲击,总是要有人站出来,站在悬崖边,以便更多的人免坠悬崖。行仁,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照君子的美德,一名君子当以没有达到君子的标准为忧,并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别人不知自己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因为不了解,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本就是无所作为,庸庸碌碌。孔子欣赏“在其位,谋其政”,一名君子有位,应该有为,应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此者,则人过留声,雁过留名,自然声名为人们所称颂。
本篇的末章,孔子以自己的行动表达相师之道。人能弘道,靠的就是身体力行。
问题索引——
◆卫灵公向孔子请教关于行军打仗之事,孔子说他不知道。孔子真的不知道吗?
君子也有穷途末路的时候吗?
孔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博学多识是如何练就的?
有种方法到哪里都能行得通,是什么?
孔子认为智者应该做到不失人,亦不失言。如何能够做到?
治国安邦和乐有什么关系?为何要“放郑声”?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的远虑是什么?近忧是什么?
有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奉行?
孔子所赞誉之人,要经过怎样的考量?
何为“谋道不谋食”?
孔子尊师尚让,但有件事情,他说连自己的老师都不要让,是什么?
人当如何弘道?
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陈:通“阵”,军师行伍之列。
俎豆:俎和豆,是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此处是指祭祀礼仪之事。
卫灵公向孔子请教关于行军打仗之事,孔子说他不知道。他说关于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听说过;军队方面的事,从来没有学习过。关于军队方面的事情,孔子真的不知道吗?
根据《孔子家语·相鲁》篇记载:鲁定公与齐景公在夹谷盟会,孔子担当为定公相礼的任务。他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他不仅如此说,还为定公的此次出行进行了周密的部署。面对强大的齐国,孔子既智且勇,不卑不亢,坚持以礼制行事,维护了鲁国的尊严和国家利益,迫使齐景公返还长期侵占的鲁国土地,亦成就了孔子政治生涯的顶峰。
看来,对于文武之事,孔子深晓。孔子渴求有明君的赏识,为何当卫灵公相问的时候,他又说自己不知道了呢?这和孔子的理想、追求、信念紧密相连。
如果说孔子是一位“思想家”,他首先是一位“政治思想家”,其思想的特征就是将关注的目光落在社会治乱问题上。孔子的理想或者信念,就是社会的“大同”或者“大顺”。实现这个信念的方法,就是“为政以德”。他希望能够解决社会****,当然不希望乱上加乱。所以,对于“军旅之事”,他说不知道,其实是不赞成。
关于“用兵”这件事,老子这样讲: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用“道”辅佐君主的人,不靠兵力逞强于天下。用兵这件事会有报应的。军队所停驻的地方,田地里会长满荆棘。善用兵的只要能够达到基本目的就应该停止,不要用来耀武扬威……兵器是不吉祥的东西,大家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
既然是道不同,就不相为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第二天,孔子一行就离开了卫国。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兴:兴起。
固穷:固,固守,安于。穷,当为窘,即窘迫,困厄,穷困。
滥:水满溢,这里比喻行为越轨。朱熹《论语集注》引何氏曰:“滥,溢也。
关于“在陈绝粮”的前前后后,《孔子家语·在厄》篇讲述详细,可与本章对读。电影《孔子》中关于这段的场景是:大雪封山,北风呼呼吹,断粮已经多日,外无所通,连野菜汤也吃不上。随从的人病的病,伤的伤,无精打采,心神不定,焦躁不安。这就是“从者病,莫能兴”。子路带有怨气,自己以前听老师讲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追随孔子积德怀义,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做的,可为什么还会沦落到这种穷困的境地呢?这穷是穷困,是困厄,是穷途末路。
奥古斯丁认为,“生活中的幸运和灾祸为善人和恶人所共有”。同理,生活中的幸运与灾祸为君子与小人所共有。但这不是讲善人与恶人,君子与小人就是一回事。绝非如此!尽管君子和小人都会遭受“穷”境,但不代表他们所受到的“穷”境没有区别,从而设想人本身没有区别。奥古斯丁作了比喻:就好比在同样的火里,黄金闪光,而糠秕冒烟;同受连伽敲打,秸草扁瘪,而谷粒洁净。所以,同样力度的伤害,对善人是一种考验、净化和纯洁,而对恶人来说是遭殃、毁灭和根除。受到同样的伤害后,恶人会咒骂、亵渎上帝,而善人会求告和赞美上帝。所以重要的区别不在于遭受什么苦难,而在于什么样的人在受苦。同样受搅动,污泥发出熏人的臭气,而香膏则满是馨香。
同样面对“困”境,君子的选择是理性认知,深深地安于现状。小人则无所不用其极,怨天恨地,甚至怨爹骂娘。
本章与上章相应,还可明白一个道理,人对于自己的选择要有着全然的担当,对结果要有全然承负的能力。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家语》中有一篇《辩物》,记载了多处关于孔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小故事。在常人的眼中,孔子当然是博学、多识。但孔子的博学、多识是如何练就的?通常的方法当然是多学、强记。孔子问子贡是不是这样认为的?子贡的答案是肯定的,然后反问:“难道不是吗?”结果孔子认为不是,他说自己是“一以贯之”。
《论语》中有两处提到“一以贯之”,即有一个根本的道贯穿始终,但是二者的落脚点不同。《里仁》篇的“一以贯之”落脚在为人处世上,即曾子所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儒家重视修身,推崇修己安人,内圣外王之道。本章的“一以贯之”,则侧重于学习方法。孔子告诉子贡自己博学的原因,即学习过程中善于用一个根本理念贯穿始终。
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上章言孔子谈自己的学习方法。需要再一次申明的是,孔子所言“学”的内容,首当其冲是学道,是奉行美德。遗憾的是,孔子生于礼崩乐坏的乱世,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孔子感叹知德的人很少。正因为如此,他更是要勉励自己的弟子要注重德行的修养。
15.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上章孔子言德,感叹知德的人很少。那么,至高的德是什么?老子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至上的德不刻意表现为有德,不自认为自己有德,实际上是真正有德。真正的有德者,将“无为”当作最大的为,也就是安分守己,尽到自己的本职与本分。在孔子心中,舜就是这无为而治的代表,他的本职与本分就是“恭己正南面”。修养自身,端然正坐。
这修养自身、端然正坐的核心就是明确“道”与“德”的关系,就是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这是古代明王之道的核心。
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蛮貊:古人对少数民族的称谓,蛮在南方,貊在北方。
州里:周代的居民编制,五党为州,每州两千五百户,每里二十五户。后泛指乡里或本土。
参于前:显现在前面。
舆:车。
衡:车辕前面的横木。
绅:贵族系在腰间的大带。
上章言无为而治。对于君主来讲,他的本分是“恭己正南面”,明确价值体系是核心。但明确的价值体系要被执行,要“行”才有用。所以,在《孔子家语·王言解》篇中,子曰:
政之不中,君之患也;令之不行,臣之罪也。
君主的职责在于定政策,定方向,定调子。定政策有着最为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正”,也就是“公平合理”。为了实现“公平合理”,就要延伸出一套系统的任贤、奖罚机制等。在这套“公平合理”“任贤选能”“奖优罚懒”的运营机制下,臣下才可放手去为,贯彻政令,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无为而治的核心亦在于此。
君主当正,臣子当行。如何行?本章,子张问行。行是奉行,行是行走,行还是行得通。孔子认为要想通行于世,离不开自己的一言一行。这一言一行要奉行的原则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做到此,即便是在蛮夷之地也能行得通。反之,就是在乡里之间也行不通。所以,要时时刻刻将此铭记于心中。站立之时,见这“言忠信,行笃敬”在眼前晃悠。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这原则将自然四处通行。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本章最后一句“子张书诸绅”透露了许多学术信息。《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语的著作。我们认为,《论语》应该是在孔子裔孙子思的率领下完成的。孔子去世以后,弟子们把自己的“笔记”汇集起来编成关于孔子的资料,取其“正实而切事者”纂为《论语》,其余“则都记录之”为《孔子家语》。《孔子家语》长期以来被视为伪书,但是随着新出土文献的面世,证实了《孔子家语》的重要价值。《孔子家语》中有很多与“子张书诸绅”类似的记载,由此可以想见《论语》与《孔子家语》的材料来源。
15.7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史鱼:卫国大夫,名,字子鱼。
蘧伯玉:卫国大夫,名瑗。
如矢:形容像箭一样直。矢,箭。
这能够行得通,不仅要考虑在蛮貊之邦行得通,在邻里乡间也要行得通,还要考虑在邦有道时行得通,在邦无道时还要行得通。卫国大夫史鱼是个非常直的人,孔子作了个比喻来形容他,“如矢”,像射出的箭。一方面箭本身就非常直,再者,“开弓没有回头箭”。
《孔子家语·困誓》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卫国的蘧伯玉非常贤能,但卫灵公并不任用他。弥子瑕不贤,卫灵公反而任用。对此,史鱼多次进谏,卫灵公不听。史鱼临终之际,对他的儿子说:“我在卫国朝廷任职,却不能进荐蘧伯玉、斥退弥子瑕,作为臣子的不能匡正君主,这是我的失职!活着不能匡正君主,死了就不值得举办丧礼。我死后,你把我的尸体放在窗下,对于我来说就够了。”他的儿子就按他说的办。
卫灵公前来吊丧,对此感到奇怪并询问原因。史鱼的儿子就把史鱼的话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愕然失容,深知过错。于是命令将史鱼的灵柩停放在宾客的位置上。起用蘧伯玉,斥退弥子瑕。
孔子听到这事说:古时极力劝谏的人,死了劝谏也就停止了,没有像史鱼这样,人死了却还要用尸体来进谏,忠诚感动了君主的,怎能不称为正直呢?
这就是史鱼的直,有了矢志不渝的决心,还有什么不能实现呢?
一名大夫当是要在其位,谋其政,以进举贤能之人为贤。史鱼所进举的贤人蘧伯玉是怎样一个人呢?是孔子心中的君子。他和孔子一样,不仕无道之君。国家有道,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政治黑暗,就把自己的本领隐藏在心里。
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到底可不可与言?追求的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时间与空间的高度统一。讲得通俗些,就是“话要讲给对的人听”。在《孔子家语·六本》篇中,子曰:
是以非其人,告之弗听;非其地,树之弗生。得其人,如聚砂而雨之;非其人,如会聋而鼓之。
理要说给讲理的人听。反之,不是合适的人,讲给他这些道理,他也不会听。不是合适的土地,树木不会繁茂生长。所以,遇到合适的人很重要,就像是在聚拢的沙上倒水那样,全部被吸收了。而人不对,就是对聋子敲鼓。
时间对了,空间对了,人对了,才是真正的智,才可以做到“不失人”“不失言”。“人”与“言”才能各自发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不因人失言、不因言失人,本质还是“不迁怒”,不由人迁怒到言,也不要由言迁怒到人。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若非统治者的暴行激发了儒者的良知,使之受到极端的考验,那些英勇无畏的抗议行为本来是不会发生的。对于孔子来讲,杀身成仁并不值得追求,忍耐和生存才更为可取。但是,一旦底线受到冲击,总是要有人站出来,站在悬崖边,以便更多的人免坠悬崖。为此,即便付出生命很无奈,但也适得其所。如此,再来理解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理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实在是儒者的可贵,此乃儒者之勇。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上章言对于“志士仁人”来讲,有“杀身以成仁”的情况,但不代表杀身就必然成仁。杀身成仁是无奈的选择,并不需要主动追求。如何真正地实现仁?要讲求方法,才能更有品质与效率。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再具体一点,他对子贡讲,住在一个国家,就要敬奉那些大夫之中的贤者,结交士人中的仁人。子曰: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可为“择处仁”作注。如此,为仁则为智。
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夏之时:夏代的历法。夏朝用的是自然历,也就是传统的阴历,它以建寅之月为每年的第一月,春夏秋冬合乎自然现象。至于今,人们还是按照阴历的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事。
殷之辂:辂,大车。殷之辂即木辂,古代多以木为车,至商代而有辂之名。与商代的车子相比,周代的车子“饰以金玉,则过侈而易败”。因此,商代的车子要自然质朴一些。孔子崇尚“殷之辂”,见其尚质朴。
周之冕:朱熹在《四书集注》说:“周冕有五,祭服之冠也。冠上有覆,前后有旒。黄帝以来,盖已有之,而制度仪等,至周始备。然其为物小,而加于众体之上,故虽华而不为靡,虽费而不及奢。夫子取之,盖亦以为文而得其中也。”到了周代,礼乐文明的发展已近于完备,是三代文明损益的结果,孔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礼制的完备方面,孔子亦重文而取其中。
乐则韶舞:指正声雅乐。
放郑声:放,禁绝。郑声,郑国的乐曲,因为音乐多变,容易吸引人的兴趣而沉迷其中,只是听个热闹,既没有伦理的表达,也没有美德的彰表。子夏认为听这样的音乐易于“淫志”,消靡志向。《乐记》认为郑卫之音是乱世之音。
远佞人:远离花言巧语、巧言献媚之人。
殆:危险。
综合前三章,谈到了一名志士仁人的美德,有智、有勇、有仁,这是一名君子修身的基础。将修身再向外推延,到“修己以安人”,再到“修己以安百姓”,就要谈到为邦之道。本章,颜渊问为邦。
面对颜渊的提问,孔子带他进行了一次穿越,穿越到距离孔子时代二三千年前的时光,从夏朝开始谈起。首谈天时,我国古代是一个农耕大国,重农事,当是要知时节。夏朝对于历法的研究是最为精到的,为孔子首选。
接着到了商朝,商代的车子是木车,要自然质朴一些,为孔子所崇尚。实际上,孔子崇尚的是殷人的质朴。
再到周朝,文明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与积淀,周代的文明本身就是夏、商两代文明发展与损益的结果。孔子崇尚周代完备的礼制,既尚质也重文,他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再接着谈到具体的教化问题,我国的先王之道重德治,重乐教,音乐本身就是教化。这其中的作用,首在“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随着音符及节奏的回旋,其间唱和有应,使一个人的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再进一步,则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一个人听什么样的音乐极为重要,孔子推崇《韶》《武》,称后者尽美,称前者尽善尽美。郑声是淫乐的代表,自然要远之。但是有时候,害人的东西会非常吸引人。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魏文侯就向子夏请教过这个问题。他说端冕而听古乐,就想睡觉;一听郑卫之音,则不知疲倦。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像极了某些人一读书、一开会就发困,一玩起网游就来精神。
由此看来,喜欢看热闹,喜好轻松,此亦为人之本性,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如此。但谈到志向与追求,理想与信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要有修养、有追求、有境界的人才可企及。而修养与追求更多的是学习的结果。
最后一项就是“远佞人”,远离那些巧言谄媚之人,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危险。
本章,孔子所言仅数语,但天时、地利、人和,尽在其中。尤其是人和,重的是文质彬彬,重的是礼乐兴盛,重的是尽善尽美,还重人心淳朴。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上章就是远虑,穿越几千年,集夏、商、周三代精华于一体,为国治邦。没有这样的远虑,眼下就是近忧。眼下的情况是礼崩乐坏,是苛政猛于虎,是邦分崩离析,是更多的有位者为了一己私利而谋动干戈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