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犯罪侧写师
27756300000031

第31章 被盯上了

TMX市白虎警署

一大早,柏皓霖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警署——支援部建立了一个较详尽的犯罪资料库,里面将二十年内所有案件归档整理,可以通过简单的词句搜索出案件类型、受害人资料、作案特征等等,是一个非常方便的系统。

既然已经确定对方是一名连环杀手且他的受害者不只洪四一人,那么,警署的资料中很有可能已经记录了他的一些犯罪模式,只是目前未被人发现罢了。

柏皓霖在警署专门的搜索词条中输入了罪犯特征:男性、三十至四十岁、杀害五人以上,有抛尸的习惯,搜索年限是五年内。

搜索的结果显示不多,仅有七件,而且均已破案,其中两件属于黑帮成员杀人,三件是抢劫杀人,另外两件则是报复杀人,与柏皓霖的分析不符。

以警方的一贯作法,这么大的案子媒体一定盯得很紧,所以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地让其结案,所以有可能结果失真。

柏皓霖调出了这些案件的详细资料,想从中找到与那位“神秘人士”有关的证据,但不幸的是,这些案件的案情简单,黑帮成员杀人和抢劫杀人的作案手法如出一辙,都是拿刀刺伤了人就逃走,直至被抓;两起报复杀人则是将报复对象及其家人一起伤害,也与“神秘人士”的作案特征不符,全都PASS。

柏皓霖揉了揉太阳穴,重新思考。

会不会他的受害人的尸体至今都没有找到呢?他既然给自己定下了准则,说明已经在众多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严密的手法,可能他所做的事根本就没有被警方察觉,而他的受害人应该并不在死亡档案库,而是在失踪档案库?!

柏皓霖重新选择查找五年内的失踪人士。

仅仅三秒钟,屏幕就出现了一连串的名单,这份名单总共有475人。

这么多人当然不都是“神秘人士”所为,他必须排除其中的一部分。

首先,根据他对“神秘人士”出现在停车场的分析,他应该是准备对他的目标下手,那么从连环杀手惯有的心理分析,他的谋杀对象应该从一开始就是特定的,那么首先就应该排除了女人和小孩。

现在名单中只剩下126人。

其次是动机,警方在破案时,最先从作案动机入手,失踪也不例外。对于失踪,警方会先假定是走失,如果没有与绑架有关的迹象,大多数只会不了了之;如果收到了绑架、恐吓信,却被凶手逃脱,受害者又没有找到的,只能假定为失踪,所以应该排除这类失踪案件。

名单中又剔除了47人,余下79人。

看着长长的名单,柏皓霖想再排除一些,可无奈他对“神秘人士”知之甚少,已经没有办法再减少名单中的人数了。

就在他的思绪陷入瓶颈时,名单后面一个带有※的标志引起了他的注意。

最下方对※有一个注解:有犯罪前科。

犯罪前科?

柏皓霖经过筛选,发现79中有23人都是这类人,他当然不觉得有这么多入狱人员失踪只是巧合,再看看他们失踪的时间,90%都在夜晚,失踪现场虽没有明显的共同特征,但结合“神秘人士”目击的时间也是夜晚来看,这不单单是巧合了!

柏皓霖像是嗅到了肃杀气息的野兽,他坐直了身子,挨个儿查看这些人的资料。

这些人所犯之罪大都不重,入狱的时间也很短,约三个月至一年半之间,还有十来人被提前释放或是获得了缓刑期。

柏皓霖又查看他们的犯罪资料,根据他专业的法律知识,很快看出漏洞,他们中大部分人虽然入狱,但并没有得到应得的惩罚,或是被辩护律师钻了空子,或是买通了无良的检察官或法官才得以逃脱法律的严惩。

换句话说,“神秘人士”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对他们实施应有的制裁!!

“真有意思。”柏皓霖摸着下巴,自言自语。

对于“神秘人士”,犯罪心理学定义了一个专有名词:使命型杀手!

使命型杀手分为两种,一种叫死亡天使,他们杀人是觉得自己在帮助受害人解脱痛苦,最常见的是护士或医生;另一种叫义务警察,他们杀害他们认为有罪的人,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为社会做事,并将自己的行为深度合理化,这种人很快就会变成杀人机器,并且对于受害者不会有任何内疚。

使命型杀手通常伴有强迫症倾向,会有固定的杀人模式,在他们眼里,杀人就如同宗教仪式一般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