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白鹿论丛
27823300000013

第13章 作家的基本素质

白描

一、创作的准备和训练

从事作家这种事业,要有充分的准备和系统的训练。

大家知道,路遥是陕西清涧人,后因家庭原因过继给延川的伯父。记得路遥生前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7岁时,路遥随父亲去远在延川的伯父家,因路途遥远,晚上露宿在一个废弃的瓜棚中,半夜时饥饿难耐,路遥就去附近的包谷地里偷了老乡的几个包谷准备烤着吃,结果火光引来:了附近的老乡。大家知道,在那个年代,粮食极其MR,乏。看到前来追问的老乡,路遥的内心充满了恐惧与自责。正当他准备接受老乡的惩罚时,他的父亲向老乡们讲了他们的处境,憨厚的陕北老乡原谅了路遥和他的父亲。从那一刻起,路遥被村民的宽容感动了,他的灵魂获得了升华。从而使路遥在以后写这块土地时,他总有一种血脉相连发自内心的感情。

路遥是新世纪以来取得重要成就的作家之一,但是和大家相比,路遥没有受过系统的精英教育,那么他创作的基本素质是从何而来?

构成作家精神生态系统的要素最主要的是情感经验,路遥所经历的苦难的体验,以及他对人生的把握和认识,加之他丰富的内心生活,敏锐的情感,形成了一种丰富宝贵的积累。陈景润的精神生态系统肯定有点问题,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著名的数学家,但是如果路遥的精神生态系统出现一点点问题的话,那么路遥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我国曾有古语:世事洞明皆学问。

作为一个作家,他的经历特别是触动心灵的经历,能帮助作家形成洞察生活的能力。苦难的童年是路遥成长的天敌,也成就他的创作,他超越了苦难。苦难中的人和事,对他的影响非常深,也就成了他写作的源泉。

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人类以审美眼光对自身的生存状态、社会情感和生活理想的创造。作家说到底是写人情、人性的,我刚才讲的路遥的那个故事就是个例子。作家的经历特别是深入内心的最痛苦的事情最能给他灵感,也最容易沉淀下来,使人变得不那么浮躁。

红卫兵运动时,路遥曾当过革委会主任,而曹谷溪是另一派,他们在监狱相识,最后曹谷溪成了他的老师。当时,革委会主任这个职位令许多人羡慕,但后来清查武装斗争他被划为反动派下乡劳动改造。路遥当时的经历也就成了高加林这一人物的原型。当时曹谷溪主编《山花》杂志,路遥从此崭露头角,出了他的第一部诗集,也从此走上了文坛。

社会剥夺了他的权利,他自己迫不得已以文学表达他的态度,向社会发言。因为他当时是被推荐上大学的,第一志愿是陕西师范大学,但是政审没有通过。西北大学也没有接纳他。是延安大学宽厚地接纳了他,所以他一直对延安大学感情特别深厚。童年时,他不像别的孩子一样可以和其他伙伴出去玩,不是他不想玩,不会玩,而是他没有鞋子,也不敢放开玩,因为他的裤子已经不知道缝补了多少回,难免会出现裤子破了的尴尬。有时,村里的女孩给他缝补。人家摘酸枣时,他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别人可怜他,就给他一些。他当了作家成名以后,那些曾经帮过他的女孩们已经嫁人、生孩子,他决定写出这些让他刻骨铭心的人们,于是就有了刘巧珍的原型,像刘巧珍这样的姑娘,陕北大地上到处都有。而德顺大爷可能就是偷包谷棒时原谅他的那个老乡。黄土地成就了他,赐予了他人生的经历和苦难,使这些变成了他的财富。作为一个作家,即使没有苦难,也要有体验社会人情的能力,还要有知识、智慧等等。延大对他的最大好处就是老师和图书馆。

二、执著、专一的目标

作家是既风光而又艰苦的职业。1985年我们做了一个调查,陕西各县市35岁以下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的有1500多人,但后来坚持下来的不多,取得重大成就的更是少之又少,像忠实、路遥、平凹。路遥的目标感很强,确定目标后他一定要实现它,他也多少次想放弃文学,比如当时延安大学主要培养的是教师和行政干部,但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目标。他认为自己的一生不应该那样过。柳青曾经说过:当作家要甘于寂寞。文学现在正规化了,走上了应有的道路。这是商业化与许多作家写作风气不踏实最好的解释。

《人生》问世后有很多论断说:这是路遥不可逾越的高度,代表了他最高的成就。但他不那样认为,为此他甚至也怀疑过、苦闷过一段时间。

“在无数个焦虑而失眠的夜晚,我为此而痛苦不已。在一种几乎是渺茫之中,我倏然间想起已被时间的尘土埋盖得很深很远的一个早往年月的梦。也许是二十岁左右,记不清在什么情况下,很可能在故乡寂静的山间小路上行走的时候,或者在小县城河边面对悠悠流水静思默想的时候,我曾经有过一个念头:这一生如果要写一本自己感到规模最大的书,或者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一定是在四十岁之前。我的心不由为此而战栗。这也许是命运之神的暗示。真是不可思议,我已经埋葬了多少‘维特时期’的梦想,为什么唯有这个诺言此刻却如此鲜活地来到心间?

几乎在一刹那时,我便以极其严肃的态度面对这件事了。是的,任何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某种抱负的人,在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会有过许多理想、幻想、梦想,甚至妄想。这些玫瑰色的光环大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而消散得无踪无影。但是,当一个人在某些方面一旦具备了某种实现雄心抱负的条件,早年间的梦幻就会被认真地提升到现实中并考察其真正复活的可能性。”

这是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中的一段话。

三、坚韧的品格和强烈的超越意识

作家最大的任务就是自己和自己战斗,否则创作的心劲儿一泄就没有了,也就写不出什么作品。

1980年发表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当时有人说,这是秦兆阳个人的爱好。这些都不是偶然的,路遥在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中,第一句话就是“我尾随着长长的领奖队伍……”其实他此时心里早就已经“暗藏杀机”。其实我也有过那样的想法,以后要当管作家的作家,当时只是因为环境不敢向外人说而己(开个玩笑)。毕业后我和路遥到《延河》做编辑,就在他写《人生》前,我就写了一篇路遥创作评沦。13万字的《人生》他只写了20多天,原名叫《少年高加林的烦恼》,后来由工人出版社的主编(南云瑞)改为《人生》。如果今天要路遥做个农民,他也一定是个不平凡的农民。超越自己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陕西作家有关起门批评自己的习惯。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次文学聚会,晚上点起了一堆篝火,我们举行了“大漠文学酋长国圣火仪式”,巫师为贾平凹,其实他那个人蛮有巫气的,张开双臂,用一种怪腔调呼唤着(张开双臂,做召唤状)。在他的呼应下,一群人虔诚地拜倒在地上,包括一些老同志。这次黄火燃起了我们的创作欲望。回来后我们都一头扎进了文学创作中。路遥创作了《平凡的世界》,平凹有了《浮躁》,我也拿出了自己的《苍凉青春》。

四、丰厚的美学修养和开阔的文化视野

关中的农耕文化影响了陈忠实,陕南的山地文化(也称为巴蜀文化)成就了贾平凹,陕北的游牧文化决定了路遥。一个作家的创作得益于他生长土地的生养,创作风格也是山水土地的风格。作家的创作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基本功。作家的基本功首先是得心应手,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第二层面,才情的较量。

第三层面,人格的较量。包括学养、思想深度、目光洞察力、心理等。

五、崇高的责任感和深厚的人道感

目前,很多“私人化”写作很盛行,我认为,光真实还不够,你的作品是写实的,但不是真正的生活。不具有审美价值,不能唤起读者审美和道德心理。还有些有名作家凭经验写作,只是自己掏空自己,没有实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