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药王孙思邈
27863900000016

第16章 世界上记录治疗脚气等病第一人

孙思邈非常重视食疗法,认为:“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可谓良工。”并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而“药性刚烈,犹如御兵,兵之暴猛,岂容妄发”。故孙思邈提出:“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又指出:“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药食两攻,则病无所逃。”孙思邈认为食物,既有“悦神爽志,以资气血”之工,又有“排邪而安脏腑之能,用之得当,疗效甚著”之能。可见其最为重视的当是饮食疗法,这种食治思想是我国营养学与食疗学的发端,是唐代以前最早、最系统论述食疗的第一人。

孙思邈所用的食疗方药众多,仅《千金要方》“食治”卷中,列出可供食疗方迈154条,计236种。其中果实类29条,36种;蔬菜类58条,59种;谷米类27条,30种;鸟兽类29条,79种;虫鱼类11条,15种。孙思邈采用胎盘来治疗诸虚症,用人乳补五脏,用牛乳补虚羸,羊乳治寒冷虚乏,驴乳主大热黄疸,猪乳平小儿惊痫,等等。孙思邈的食疗法为中医药开辟了******,为扩大药源创出了新领域。

孙思邈在医疗实践中善于观察分析和思考,重视对疾病的个性研究,因而对各科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水平,在许多方面都有超前性,具有不少革新与创造。原来只流行于江南的脚气病,唐统一中国后在北方也广泛发生。孙思邈对本病进行深入研究,在《要方》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该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表现与诊疗方法。

对脚气病进行干湿、寒湿、湿痰分类,其中对因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的脚气病,特别提倡“食粳米、粟米、粱米”,并发明常服楮白皮、谷糠白皮汤,煮米粥即不复发的防治方法,对遏制本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纪录治疗脚气病的人。欧洲人在1642年才第一次论述脚气病,较孙思邈已晚1000余年,这些都已被现代科学所证明。

孙思邈还首创了以猪肝等治疗暮无所见“雀目”(夜盲症),又用多种动物肝脏治疗视力减退。用含维生素A的肝脏,如牛肝、羊肝、鱼等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夜盲症。运用含碘丰富的动物甲状腺如羊靥、鹿靥等和海藻、昆布、海蛤等治疗缺碘性的“瘿瘤”病(甲状腺肿大),即大脖子病。孙思邈还研制成功“太一神精丹”,这是一种利用磁石(四氧化二铁)等氧化剂从雄黄、雌黄中提取的砒霜的方剂。孙思邈用此来治疗疟疾,是世界医学史上用砒霜治疗疟疾最早的有效疗法。比英国医师孚勒(Fowler)于1786年用砒霜作为鸡那树皮的代用品,制成亚硝酸溶液(被称为孚勒氏液)治疗疟疾要早1100余年。而且孙思邈在当时治疟疾疗法很丰富,在《要方》温疟一章除灸刺法以外,列方34首,其中15首内均应用了“常山”,也成为历代治疗该病的主药。

孙思邈经过长期实践和缜密思考、不断研究,在世界上最早发明、记载了上述极有科学价值的有效疗法。